高二时候,因为我们班语文老师怀孕了,所以让隔壁班的语文老师临时代课了两个月。
可能是因为当时我们班是文科重点班,学生都比较随意,而新代课老师和之前老师教学方式不是很一样,再加上那老师只是临时来代课,并没有想长远教我们的打算,所以不是很喜欢我们。还曾经在课堂上直言:不喜欢我们班,觉得我们班没有她带的班懂事。
所以我们班和代课老师都不是很喜欢彼此。
后来有次上课,讲一道语文练习题。题目是简单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词。是一道比较开放的大题。但是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人都是应付了事。结果那老师连续抽了好几个人,甚至后来抽了三四个优生,都写得很平平无奇。
于是老师就开始嘲讽,”怎么还是重点班,平时这么傲,居然就写成这个样子,还没有隔壁班的写得好。我在隔壁班讲题,都不用我抽人,很多人举手要分享。看来我下节课带几本隔壁班写得好的,给你们班的学习一下吧。”
我压根就没写那个题,,,但是,作为班上公认的小才子,我在她开始抽人的时候就意识到了不妙。在她讽刺完我们班后,我周围的人更是都望向了我,我同桌更是在下面一直掐我腿。( ’ - ’ * )
于是,在一片沉默中,我举起了手,我拿起了空白的练习册,就像唐吉柯德毅然对风车发起了冲锋。
回忆斑驳,岁月婆娑。征夫的欢歌,戍卒的落寞,终究难入那青史上一纸凉薄。功成的将军洒脱,羌笛胡姬都是那传捷的墨,而无路吊祭的魂魄,未寒的尸骨却是只有亘古无措。
陈陶的《陇西行》最是照人心。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世间,唯愿和平长存。
在经久不息的掌声过后,老师的脸黑了,而那些探头过来的同学则望着我那空白的练习册若有所思( '▿ ' )
高一运动会那次,和女生一起坐在看台下聊天,突然看台上有人喊硬币掉下来了,余光瞟到硬币的反光,鬼使神差的就把手伸到了背后,居然接住了!然后把手伸回来,屈指一弹,居然刚好落在上面那个人手里!关键是全过程我都没有看那颗硬币,一直在聊天。后来那群女生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小时候院子里有个邻居老大爷,老大爷特别信佛,那时候我爸妈工作都忙,经常叫老大爷照看我,所以大爷时不时教我背一两段经文,讲解一些经文里的梵文的读音,其实我也没太懂意思,就是照猫画虎学了个模样。
暑假我妈带我去庙里上香,那年头的庙不像现在利益气息那么浓重,基本都是免费的,庙里的和尚也都是些真心向佛之人,庙里也还是与世无争的模样。
我妈带我到一老和尚那里问签,我一个人坐在旁边挺无聊的,看桌上有本经文书,正好在老大爷那看过,就拿起随便看了看,老和尚为人挺和蔼的,带着笑意问了句你看的懂?
我也没接话,直接当众读了起来,为了证明自己,我还特意提高了音量,整体还算是有模有样的,整个大厅十多个人,集体懵逼的看着我。
老和尚一脸兴奋,差点从凳子上跳了起来,一群人围在我身边,众说纷纭,有说我是神童的,也有说我是某某神佛转世的,我倒是挺享受这种星光聚集的感觉。
老和尚一脸亲切的拉着我的手,问我怎么认识其中的梵文的,我那时候也不知道怎么的,脑子一抽说是做梦梦见的。
“梦………梦见的?”老和尚一脸不可置信,接着又突然神情严肃,说我和佛有缘,拉着我的手就硬要收我为徒。
当时我就差点吓哭了,还好那时候我家只有我一个儿子,我妈也不同意,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啊,那一年我才十二岁啊,都还不知道杜蕾斯的作用,要是就这么因为装个逼进了庙,那就真是亏大发了。
后来临走时老和尚还给我拿了一袋水果,我也很荣幸的成为当地第一个从庙里带东西出来的人,一般都是带东西进庙还真没听过谁带东西出的。我妈也开心了很久,逢人便说她儿子天赋异禀佛光普照。
之后我也会时不时和妈妈去山上上香,老和尚每次都会给我拿好吃的,还常常有和尚来找我聊聊人生大道,我总是装作似懂非懂的点点头,然后他们就似乎有所感悟。
多年以后回想起来,装逼都装到庙里去的我也是没谁了。
一:我安慰刚吃过老坛酸菜的人:
2022.3.15,老坛酸菜面爆出严重的质量问题,全网哗然。在自媒体眼中,这就是个蹭热度的极好的热点,于是就有无数个自媒体账号开始拿显微镜观察老坛酸菜,然后就能得出这个东西很脏的结论。总之就是:大众想看什么,大众想看到什么结论,就给他们什么结论。然后分分钟几十万播放。毕竟所有人都爱看爽文嘛!
我是生物专业的,我看的有点无语:因为判断这个东西对人的危害,要看的指标很多(那些指标其实都是可以查到的)。从心里上:光是作坊的图片和用脚踩等,就已经足够让人恶心。但是从科学的事实上来说,并不能用显微镜看两眼就说这个东西危害大。
评论区有非常非常多的人说:啊??那怎么办!!我昨天刚吃了!!(或者我以前经常吃,不会被毒死吧。。)之类的话语。
我想让大家别那么恐慌,于是我就安慰道:显微镜看一眼就判断这个东西有害,是不够科学严谨的,最好还要看XXXX指标.....实际上应该没什么事的,所以不用太过恐惧,吃过就吃过,不用太担心,以后别吃就行了。
这是一句很普通的话,我就想安慰一下昨天刚吃过的人,但是遭到了无数人的谩骂,大概就是:
:那你去吃啊!你不把超市的老坛酸菜牛肉面买完,都对不起你这句话!
:哟哟,开始洗了,康师傅给你多少钱啊?呵呵
:你厉害!你怎么不去做?键盘侠打字真是比别人做显微镜实验容易!
大概就是这样的内容。。。就是,我发表一个很中立的话,如果不是骂老坛酸菜的,那你就是老坛酸菜的人,那就会挨骂。
二:我想吃拿出事实,让刚吃了老坛酸菜的人更可靠的安慰
相比情绪,我更尊重事实。我觉得拿出检测报告等,能有更强的话语权,
正好我也在实验室,于是我就自己去做了实验,关于酸菜的亚硝酸盐含量、细菌种类和数目(实际上根本没有,灭菌后放在真空包装袋里怎么可能有?)之类的在检测报告指标里的东西,然后做了一个视频,大概就是说:这东西客观来说对人没什么危害,当然我也觉得很恶心,我也不会吃。
然后我回复给了之前的,说吃了老坛酸菜,很恐慌的人,我想这应该能给他们些许安慰吧。
结果那叫一个狂轰滥炸,所有人都开始骂我:
我并没有在帮老坛酸菜,只是从客观事实上来说并没有太大危害,我标题、内容都明确说了我不会吃,我也觉得很恶心。但是观众根本不会看你的内容,或者说根本看不懂内容。但是他们能看懂你是不是在喷老坛酸菜,如果你不喷,你就会挨骂。
甚至抖音都以为我在给老坛酸菜做广告,立刻把我视频禁止播放了:
所以,所有人都不在乎科学事实,只在乎情绪上,喷这个东西很恶心就对了。
三:正着说不行,那我就反着来
我自己也有点愤怒了(毕竟被上千人骂),我想:行啊!我也觉得很恶心,你以为我和你们不是一队的?错了!我比你们都觉得恶心!疫情的时候我经常吃老坛酸菜牛肉面,现在想想都反胃。既然你们不看事实, 只爱看自己这一面结果的“爽文”,那我就做给你们看!
但是做反面,也要有底线:毕竟老师教过我们要诚信,而且我享受着中国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也不该去做欺骗大众的事情。
这个时候我想起了一个案例:华科大有个人举报,有的人虽然考了二本,但是靠关系走后门就能上大学。他向各种部门举报,要求取证后,一直被拒,然后揭穿了,也没有任何人关注,事情从来没有得到过解决。
如何看待抖音博主@赵大肥博士在直播中自爆通过走后门进去华科?
于是他反着来:他在抖音直播的时候假装自己是靠关系走后门进来的,从此引发无数人的谩骂和关注,从而流量巨大。最终让事情真的得到了解决:走后门的人被查,从此华科的入学变得更公平。
我一直觉得他这个做法真的很英雄,他已经是北大的博士后了,如果不参与任何这些,他是可以幸福而且高质量的过一生的。但是还是愿意为了中国的教育公平出点力,冒着无数风险和谩骂也要参与其中。那我也要为中国的平均生物知识水平出点力,能出一点是一点,挨骂就挨骂吧。
于是我就做了一个完全相反,不顾事实,大家爱看的“爽文”视频:我说检测结果是老坛酸菜很脏很恶心,但是我说的很模糊,因为我根本没有做出他确实恶心的实验结果,所以过程要多不严谨有多不严谨,毕竟根本就是瞎编的实验。
然后因为我自己的底线是:要尊重事实结果。所以这个实验根本不是事实,那评论区一定会有人提出质疑,就和刚开始质疑别人的我一样。屠龙的勇士终究变成了龙,而我就变成了这个龙....
还好,我虽然表现上是龙,但是内心还是站在勇士这一边的,所以我给了勇士力量:我把质疑我的,尊重科学事实的说的对的人点赞,置顶了,让所有人都知道了,这才是事实,那些显微镜观察、或者我这个实验,根本就不是事实。
当然,可想而知,我又再次挨了无数的骂,无论你喷老坛酸菜,还是尊重客观事实,都会挨骂。。。。
四:结果:让大家知道要对任何事情要有更多的个人的理性、科学的思考
事已至此,我们来看结果:
目前至少有上百万的的人看到了我的视频和底下的评论(抖音+B站),然后看到了评论可以引发大家的思考。大家会明白:之前那个显微镜看看就说很恶心的,虽然情绪得到了宣泄,但是科学上这样是不对的,也不能说有细菌就说他脏,细菌还分很多种,也不能说亚硝酸盐高就危害,还要看具体数值......
往少了说,让大家懂得了判断食物危害要从什么维度思考,往高了说,让大家知道要对其他事物有更多的个人的理性、科学的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的跟着别人走。就结果来说,我觉得很好。
但是代价是,我承受了无数的谩骂。。这让我想起叛逆的鲁鲁修这个动漫,我终将做了他这样的事情。也给了我自己很多思考: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默默背负着谩骂等,其实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大家好。但是我们得到的信息有限,而且我们也不愿意多花时间在研究这些事情上面。但是这些人真的都是存在的!
所以以后要批判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也要多想想:这个事情的动机,真的很直白的浮在水面上吗?自己会不会才是愚蠢的那个人?
事情发生在去年的六七月份,当时退伍还没一年,曾服役于武警消防部队。
那天,我刚从客户那里出来,在路边走着,满脑子里想的都是客户的新需求,陷入思考状态,正好路过消防队门口,但是我是没有注意到的。
这时候,出警了!没错出警了,电铃叮铃铃的响了起来。
思考状态中的我的下意识的一个箭步就往门里面冲,冲到门口的时候才反应过来。
然后我又突然尬住,我职业病般下意识操作,把门口站岗的哨兵吓一跳。
还以为我是来找事的呢 ,出来盘问我。
我只能尴尬的说,不好意思阿 我刚退伍不到一年,之前也是当得消防兵,这不是你们这出警了吗 ,我听到电铃下意识的就跑过来了。
一拐的哨兵说这样啊,还吓我一跳呢 。
我尴尬地笑了笑,谁知他突然敬礼说,班长好。
我愣住了,随即,立正,回礼。
回忆汹涌袭来,时光仿佛回到了那个九月。
心里莫名不是滋味,匆忙逃走。
身后传来一声,班长,慢走
这个问题适合我。
高中一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第一节课先大致讲了讲中国文学史。我前一晚没睡好觉。趴在桌子上休息。
老师看我把脸贴在桌子上扭来扭去生怕自己睡不着,越看越来气,忍不住骂了我。我趴在桌子上,头也没抬,用平淡的口气冲老师说:“老师,您刚刚讲错了。初唐四杰是王杨卢骆,没有陈子昂,您把卢照邻落下了。”
……
昨天下午,老妈拿着本《千字文》给我两个孩子念着玩,“毛施淑姿,工颦妍笑……这说的都什么啊。”在一旁擦地板的我不动声色的说:“这其实就是说毛嫱和西施这两个人长得特别漂亮。”
和家人一起看电影频道的老片子《甲方乙方》。演到葛优对着各位记者通报徐帆的身体状况。葛优冲着记者们大声说:“她已经不咳嗽了!”
我扭头冲老妈说:“《列宁在1918》。”
老妈说:“嗯,让列宁同志先走。”
一旁和我同龄的亲戚一脸迷茫。
高中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下来了。我是全年级第一名。在此之前,我在同学眼中的形象基本就是一个不良少年。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同学们窃窃私语。我问一个同学发生什么事了。同学把这事告诉我。我淡淡的说:“这很正常啊。”边说边走回自己的座位。班主任也在一旁帮腔:“就是啊,这很正常嘛。”
未完待续
我七八岁的时候,在姥姥家睡。第二天早上我还没起床。一个老头来串门,和我姥姥姥爷在厅里聊天,说到以前的事情:“当初天津那俩被老毛枪毙的头叫什么来着?哎呀一时想不起来了,叫什么来着?”
我嫌那老头啰嗦,在屋里回答他说:“刘青山。张子善。”
和家里人一起在电视上看一部关于解放战争的片子。里面提到四川军阀刘文辉。老妈随口说到:“这刘文辉是谁啊?”我回答说:“就是你们小时候总提到的那个大地主刘文彩的弟弟。”
一个人文化知识丰富,至少可以和自己父母多些共同语言。
上班的时候和同事之间闲聊。
一个哥们随口问我:“四大皆空是哪四大啊?”
我一边敲击着键盘一边说:“地火风水吧。”
“那七苦呢?”
“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以前上学的时候,有一个互相看不顺眼的同学。只是相互没有撕破脸。
有一次放学,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回家,他正在楼梯走廊的打水机前打水。
他看了我一眼,一边用杯子接热水一边对我们一群人嘀咕说:“这水流(四声)也太小了,还没有徐飞(指我)尿尿的流(四声)大呢。”
我抬眼皮看了他一眼,淡淡的说:“好喝吗?”
未完待续
和父母一起看电视剧《曹雪芹》。某集皇上对曹雪芹夸《红楼梦》写的好,编剧借用脂砚斋的词,让皇上对曹雪芹说:“普通人写富贵事,不离金玉二字。唯真富贵人家……啪啦啪啦……”我对着电视,在剧中人物说出口之前,说道:“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比剧中人物早了半分钟。
弟弟来我家玩,看到我挂在墙上的剑,拿到手里念上面的字:“龙泉剑”。在一旁玩游戏的我随口说“从来夸有龙泉剑”。语气铿锵。弟弟饶有兴趣的问“下一句呢?”我淡淡的说:“试割相思得断无。”
在公司的群里,老板和人聊起花卉来,发了张牡丹的照片。从来不在群里说话,小心低调的我打出一行字:“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公司新来了一个同事小谭。是个山西人。下班大家一起回家,等电梯的时候随口聊天。小谭竟不知道自己家乡有什么名人。我们提到文水的武则天和刘胡兰。一个同事提到了寇准寇老西,小谭竟不大知道。同事解释说,是个挺有名的大官。小谭问:“那他写过什么有名的诗吗?”正问到我的痒处,我不动声色的说:“他有名的诗词其实就一首。”我随口吟出:“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不紧不慢的将一首《踏莎行》念完。
未完待续。
————
上个月,家里人给我两个孩子买了个儿童电子琴。
我媳妇饶有兴致的拿到跟前,随手弹了一首小星星。
我颇为惊讶:“结婚四年了,我都不知道你还会弹电子琴。”
我媳妇冲我莞尔一笑,淡淡的说:“夫妻之间嘛,保持一点神秘感才更能增进感情。”
(删掉和我老婆相关的两条,内容太尴尬了实在看不下去。)
————
当年被亲戚安排相亲的时候,见面时问对方的名字,对方说原先叫某某,最近改名叫鑫鑫了。我说:“哦,你是五行缺水吧。”她略微诧异:“你怎么知道是缺水不是缺金的?”我微笑不答。
(为什么突然想起郭晶晶……)
(相亲对象不是现在的老婆。)
未完待续
十多年前,曾经流行过小浣熊水浒卡。其实不止十多年了。卡片放在小浣熊干脆面里。那时候比我小七岁的表弟最喜欢收集这个。
有一次在姥姥家,表弟拿出收集的一堆卡片把玩。
表弟拿出一张卡片,随口念上面的名字:“石将军……”
“石勇。”在一旁看漫画的我接口道。
表弟看了我一眼,拿出另一张卡片、念到:“飞天大圣……”
“李衮。”我回答说。
表弟又拿出另一张:“玉幡竿……”
“孟康。”
“霹雳火?”“秦明。”
“镇三山?”“黄信。”
“没羽箭?”“张清。”
“百胜将?”“韩滔。”
“小温侯?”“吕方。”
“白花蛇?”“杨春。”
“一枝花?”“蔡庆。”
“青眼虎?”“李云。”
(大致模拟重现当时的场景。)
“为什么你会知道这些?”
“只是恰巧知道而已。”
未完待续
说到水浒传。央视版的大概是97年左右上映的。那时候没有网络,百无聊赖,经常一家人一起守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剧。
某天看到斗杀西门庆那集。老妈问我:“这个西门庆家里就没老婆吗?就潘金莲一个啊?”我回答说:“他女人挺多的。李瓶儿、庞春梅、孙雪娥、孟玉楼,他大老婆叫吴月娘。”“怎么这电视剧里都没表示出来呢?”“哦,这个是水浒。我说的是金瓶梅里面的。”
接下来,我被我老爸痛骂了一顿。这次属于装逼失败吧。
说到我这个表弟。他上初中的时候,他们语文老师每节课让一个学生上前台给同学们讲五分钟,讲什么都可以。
这个老师也算有点意思。
轮到我弟弟上台给大家表演。他不知道第二天上台该说什么,就来找我帮忙。我想他们初中生毕竟见识有限,就给他讲了汪精卫年轻时候刺杀醇亲王载沣的事情。对于初中生,这段故事足够震撼了。毕竟想不到人们眼中的大汉奸年轻时候竟还有如此壮举。
我从汪最初被康有为激怒,到最后被善耆搭救保住性命等事简约讲述了一遍。
第二天,他登台给同学们讲这段故事,表演的非常成功。
说到激动处,表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四行大字:
慷慨歌燕市,
从容坐楚囚。
引刀成一快,
不负少年头。
未完待续
刚在知乎首页上看到题目推送“你认为最伟大的韩国人是谁?”。看到这个题目突然想到当初在韩国人面前装逼的往事。
最初认识这个韩国年轻人,是他想向我传播基督的福音。不过后来看我实在不感兴趣也就算了。
那时候经常和他一起聊天。有一次聊到最值得佩服的韩国人。
我说我最佩服朴正熙。(当时的总统还是李明博。)
他颇为诧异:“怎么你还崇拜朴正熙?”
“不是崇拜,这人在我们东北打过仗,我不可能崇拜他的。但对他的某些作为确实佩服。”
“哦?这话怎么说呢?”
“虽然你们历史上也有李舜臣、金九这样的人物。也有安重根、尹奉吉这样的豪杰。尤其洪淳七他们靠几个人的力量收复独岛,更是让人钦佩。但这样的人物,我们中国也有。我们唯独缺的,就是一个朴正熙。”
(我和绝大多数网友一样,其实心里非常讨厌韩国这个国家。但中国人讲究内敛,生活中见到韩国人不会轻易表露出来。况且我这个朋友为人相当不错。必要的礼貌恭维还是要有的。)
“嗯,他确实是一个铁腕人物。现在我们韩国人里有许多人觉得李明博就是另一个朴正熙。”
我微微一笑:“这姓李的还差得远呢。现在的韩国,是历史上最强盛、经济最发达的时期。这完全拜朴正熙一人所赐。”
“嗯,好像也有些道理。”
“所谓汉江奇迹,其实就是朴正熙奇迹。韩国的造船、化工都是那个时候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在反腐方面,在他那时候好像官员喝咖啡都算腐败吧?”
“嗯,是啊。”
……
其实我哪里真懂这些,完全是在瞎扯。但还是一副很内行的样子在那里侃侃而谈,把他彻底侃懵逼了。
那时候他经常对我感叹:“想不到你们中国人竟然这么有见识。”
未完待续
答案写的这么长,不知道后面还有没有人看。
电视里第一次播《还珠格格》。有一集是小燕子和五阿哥他们一起去念书对对子。小燕子对老师纪晓岚说:“纪师傅,我也给你出个对子吧。”我对旁边亲戚家的孩子说“她一会准说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结果果然如此。亲戚家的孩子大为诧异“这你都能猜出来?是不是你之前看过啊。”我不知道该如何答复他,当时只是灵光一闪,觉得琼瑶一定会在此刻用到这个对子的。
(没错。《还珠格格》里是有纪晓岚的。)
当初我老婆还是我女朋友的时候,夏天和她去公园玩,坐在湖边上,湖里开满了荷花。我看着满池的荷花,对她说:“突然想起一首诗来。”“什么诗啊?”她饶有兴趣的问到。“我给你念一下?”“好啊。”我坐在那里望着一池荷花,装出一副深沉忧郁的样子,喃喃道:“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某个晚上送她回家,那时候她已经是我未婚妻。时值过年期间,天上燃放起了绚丽的烟花。我抬头看着天空,心念一动,说到:“东风夜放花千树……”她冲我微微一笑,轻启朱唇接着说到:“更吹落、星如雨。”
所谓红颜知己,就是这种感觉吧。
未完待续
应该不会有人能坚持看到这里吧……
我小姨子还在上中学的时候,有一次学到《陋室铭》。她们老师发神经给她们出了一个对联。内容我已经记不清了,大意是“刘禹锡,居陋室,交鸿儒,调素琴,阅金经,安贫乐道。”要求同学们对出一个下联。
我对她说,其实这就是个格式,你们老师也不指望你们懂什么平仄韵律,把人物、名词往上套就可以了。比如“刘玄德,败当阳,奔下口,弃新野,走樊城,英雄磨难。吕奉先,跨赤兔,骑貂蝉,挥画戟,平天下,一时豪杰。不用这么工整的。”“骑美女?”“晚上骑的。”“哦。”
“还可以对孙猴子,闹龙宫,乱地府,偷蟠桃,窃仙丹,大闹天宫。”“嗯,这个好。”
“XXX,容秀丽,貌端庄,体娉婷,态婀娜,我见犹怜。”“哈,哪有那么好。”
在一旁一边看电视一边听着的老婆来了兴致,说:“我倒想出一个来。”说着随口念出一副下联。
“这个好,这个有意思,就写这个吧。”小姨子说。
我急忙阻止:“这个不行!”
“没关系的。”
小姨子边说着边拿起作业本,写在了上面。
她写的是:
(这段太危险了,全部删除。)
未完待续
前几天半夜孩子发烧,开车去儿童医院看病。早晨回来,路过芥园道和福姜路交口。我问她:“知道为什么把这两个路口名放在一起吗?”
她抱着孩子,容颜憔悴,没好气的挑了后视镜里的我一眼,说:“果珍李柰,菜重芥姜。都什么时候了,说这种无聊的话。”
未完待续
我和老婆是朋友介绍认识的。
最早的时候,除了偶尔出来见面,大多数时候都是在网上聊天。
因为我和她都喜欢诗词,有一次我脑子短路,就把她拉进了一个诗词的群。
当时她的网名叫“水木清华”。
群里那群酸文假醋的家伙,一看进来个女孩子,纷纷用她的网名做起藏头诗来。
我一看,坏了,一会儿她肯定会让我也做一首。我得赶紧提前做准备。
在她没提出要求之前,我赶紧在那琢磨。
果然,没一会儿,她提出了要求:“小飞,你也作一首吧。”
我不动声色的说:“哦,好吧。那我也作一首。平仄韵律就不讲究了。”
“嗯。你也来一首吧。肯定比他们做的都好。”
我按动手机按键,写道:
水月镜花黯销魂,
木叶青青几度春。
清风冷月添惆怅,
华屋深锁梦中人。
“瞎写的。水平有限。”
“嗯,我觉得这首比他们做的都好呢。”
这关总算过去了。
我容易嘛我。
(我当然知道从专业角度来说这诗写的不怎么样,就是打油诗水平。主要是这份急智。)
未完待续
其实我也知道挺尴尬……但实在没有精力删改了。
为了感谢点赞,在五年后再补充几个。
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人们还不善用百度。
我认识一个女孩子。学历不高,但长得很漂亮,单纯善良。她自己文化不高,但是很喜欢有文化的人。
有一个男孩追她。这个男孩我也认识,对他的印象很不好。
有一次,女孩给我看她的手机,上面有一条男孩发给她的短信。
上面是一首诗,男孩说是他专门写给她的,女孩很喜欢,向我询问诗中含义。
只见短信上面写着:
楼上残灯伴晓霜,
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
地角天涯不是长。
……
我简直无语。
因为知道那个男孩实在不适合她。
我直接告诉她:“这个是张仲素的《燕子楼诗》,也有人认为是关盼盼写的,总之不会是那小子写的。张仲素一共写了三首,白居易看了后专门也写了三首。不信的话我给你背一首:
满床明月满帘霜,
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寒月夜,
秋来只为一人长。”
在我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另外上学校里课外知识的提高班。学的知识大约就是现在电视综艺节目上常有的那种课内外文史知识。我虽然学习不错,但不受老师待见,因此也就没去。
有一次课间,我和朋友聊武侠片,他在那里反复念叨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旁边一个学习成绩好但特别讨厌的女生班干部听到后一脸鄙夷的说:“什么长江后浪推前浪。你知道这句话真正的下一句是什么吗?”显然是她在提高班上学到点东西,在我们面前炫耀。我看了她一眼,冷冷的(不是淡淡的)说:“冰出于水而寒于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