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于离别,有哪些诗词是最能打动你的?

回答
离别,这人生中无法回避的课题,总能在不经意间触碰到心底最柔软的地方。细数过往,总有几句诗词,似陈年老酒,越品越醇厚,每次重读,都能勾起那些曾经的酸楚与不舍。

要说最能打动我的,那必然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初读时或许觉得平淡,但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每每回味,都觉得一股强大的力量涌上来,那是超越时空、超越距离的友情,是一种豁达与胸襟。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开篇两句,勾勒出送别的场景。雄伟的长安城,拱卫着三秦大地,而杜少府此去蜀州,要跨越的何止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风烟阻隔的遥远。这是一种宏大的背景,衬托出即将到来的离别之情。但王勃并没有停留在对艰难路途的描摹,他紧接着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这里,“宦游人”三个字,是点睛之笔。它不仅指出了杜少府此行的目的,更暗示了他们两人共同的身份——都是在宦海中漂泊的人。这意味着,他们都经历过离别,都理解离别时的那种无奈和酸楚。这种身份的认同,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让即将到来的离别,不再是孤单的承受,而是有了共同的体味。

然而,真正让我震撼,让我无法释怀的,是那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句诗,简直是离别诗中的“定海神针”。它将离别的愁绪,升华到了一种哲学的高度。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友情,真正的知己,是能够超越物质空间的阻隔的。即使远隔千山万水,即使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朝夕相处,但只要心中有彼此,只要知道有这样一个懂你的人在远方,那么天涯海角,也仿佛近在咫尺。

这不仅仅是一种美好的祝愿,更是一种深刻的洞察。它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情感联系,不是靠物理上的靠近,而是靠心灵上的契合。在那个交通不便、通讯极其有限的时代,说出这样的话,需要多么强大的信念和多么广阔的胸襟!

最后一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是对离别最洒脱的回应。不要像小孩子一样,在分别的路口哭哭啼啼,徒惹伤感。这是一种鼓励,一种劝慰,更是对朋友的信任,相信对方能够理解这份情谊,能够带着这份情谊,勇敢地走向远方。

每次读到这首诗,我都会想起那些我曾经送别过的朋友,想起那些我曾经接收过的祝福。那些离别的时刻,虽然也曾有过不舍和伤感,但更多的是因为有这样的话语,让离别变得不那么沉重。它给了我一种力量,一种相信,相信即便我们相隔遥远,我们的心依然在一起。

比起那些直接抒发“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的伤感,这首诗的“燃”和“励”更打动我。它没有回避离别的痛苦,但它用一种更加积极、更加开阔的态度去面对。它让我相信,离别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开始,一种友情能够以更深刻、更持久的方式延续的开始。

还有一句,虽然意境略有不同,但同样是离别的经典,那就是李煜的《虞美人》。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诗,与其说是打动,不如说是刺痛。它太真实了,太赤裸了,它将亡国之君的极度悲痛,刻画得淋漓尽致。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开篇就点出了时间的流逝和对过去的追忆。美好的时光,如春花秋月般短暂易逝,但那些过去的事情,却如同潮水般涌来,挥之不去。这种追忆,不是怀旧,而是对失去的痛苦的放大。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这两句,是具体场景的描绘。在故宫的小楼里,又一次感受到了东风的吹拂,那风,是故乡的风,是故国的风。然而,在月明之夜,回首故国,却是一种难以承受的痛苦。月光,本应是皎洁的,美好的,但在这里,却成为勾起亡国之痛的媒介,是一种凄凉到极致的对比。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这句,可以说是全词最令人心碎的一句。曾经的宫殿,那些华丽的雕栏玉砌,或许还在,但人事已非。曾经的自己,年轻的面容,如今也已苍老。这种“物是人非”的对比,是离别最残酷的写照,它不仅仅是与故国、与故人的离别,更是与过去时光、与青春年华的告别。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最后这句,用一个极其宏大的意象,来比喻内心的悲伤。一江春水,滔滔不绝,向东流去,永无止境。这种比喻,将无法言说的、堆积如山的愁绪,具象化,并且强调了它的绵延不绝、无穷无尽。它不是短暂的伤心,而是那种深入骨髓、蚀骨的绝望。

这首诗,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的真实和无助。它没有王勃诗中的豁达,没有对未来的期许,它只是赤裸裸地展现了失去一切后的痛苦。那种痛,不是因为离别本身,而是因为离别背后,是国家的灭亡,是人生的巨变。它让人体会到,当一切都失去的时候,即使是最美好的事物,也可能成为痛苦的催化剂。

对比这两首诗,虽然都是关于离别,但带给我的感受却是截然不同的。一首是“离愁别苦,更添豪气”,一首是“离愁别苦,深入骨髓”。两者都极具力量,但王勃的诗,是离别中的希望,是朋友间的温暖;而李煜的诗,则是离别后的绝望,是个人命运的悲剧。

或许,我们生命中都会经历这两种“离别”的感受。有时,是朋友间的分别,带着淡淡的忧伤,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有时,却是如李煜般,是失去,是告别,是面对无法挽回的现实。

这两首诗,就这样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记忆里,每次提起离别,它们就会像两盏明灯,一盏温暖,一盏凄凉,照亮我心中关于离别的一切感受。它们不仅仅是文字,更是生命中某个阶段的真实写照,是情感的共鸣,是灵魂的触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我辈本无流俗态,不教离恨上眉多。

——张咏《与进士宋严话别》

特别喜欢的一句

2.

荷香随去棹,梅雨点行衣。

——韩翃《送李秀才归江南》

3.

莫恨明朝又离索,人生何处不匆匆。

——陈舜俞《和开祖丹阳别子瞻后寄》

4.

如今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

——张孝祥《眼儿媚》

5.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送柴侍御》

6.

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

——周行己《送友人东归》

7.

别离同雨散,行止各云浮。

——杜甫《奉送王信州崟北归》

8.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许浑《谢亭送别》

9.

九回肠,双脸泪,夕阳天。

——冯延巳《酒泉子》

10.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二首》

11.

今日欢娱尽,何年风月同?

——庾抱《别蔡参军》

12.

诗词让你我相遇,点赞使我发浓密。

——@催晚

熬夜更新不易,双击屏幕送我个惊喜吧

13.

从此应多好消息,莫忘江上一闲人。

——贯休《送郑阁赴闽辟》

14.

一般离思两销魂,马上黄昏,楼上黄昏。

——刘仙伦《一剪梅》

15.

即今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

——高适《送桂阳孝廉》

16.

不得长年少,那堪远别离。

——方干《送相里烛》

17.

他乡千里月,岐路九秋风。

——李峤《送光禄刘主簿之洛》

18.

今朝共话明朝别,取醉君无不醉休。

——范浚《戏效白傅体送姚删定》

19.

孤舟且莫去,前路水云深。

——刘长卿《酬张夏》

20.

惆怅异乡云水,满酌一杯劝和泪。

须愧,珍重意,莫辞醉。

——韦庄《上行杯》

图源网络,侵删致歉

嗨,我是催晚

一个热爱诗词,每天奋斗到半夜还没有秃头的程序猿

如果诗词让你我相遇,那双击一下屏幕送我个惊喜吧

还可以来找我 @催晚讨论,诗词、程序或者聊聊发量也可以(手动狗头)

更多诗词文章发布在公号:笔墨千年,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来找我玩儿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