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顶是印度君主继位时的礼仪,被婆罗门教佛教带进了泰国,公元1世纪时,印度婆罗门憍陈如建立了东南亚第一个国家扶南国,扶南国的核心在柬埔寨,也包含今天的泰国南部。
随着印度教佛教的布道,东南亚国家的君主的继位仪式基本都是印度君主继位仪式的仿版,包括今天已经伊斯兰化的文莱等国。
灌顶礼之于印度教佛教国家的君主,就犹如“加膏油”礼(maschia)之于犹太教基督教国家的君主。古代以色列君主继位需要祭司为其加膏油,以色列王制时代的第一王扫罗即被称为耶和华的“受膏者”,随着基督教的布道,被带入欧洲,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于1952年加冕时的礼节中就有“加膏油”。
弥赛亚(maschiach)在希伯来语中就是出自“加膏油”(maschia),弥赛亚最初所指的就是为以色列带来独立与光荣的王者,后面扩大为基督教世界的救世主,最后则逐渐成为一切救世主的代名词。
灌顶礼,与恒河沐浴以及随之发展出的泰国、傣族泼水节的来源是一致的,“火”“圣水”是印度雅利安(Ārya)宗教的重要标志。
印度君主又称灌顶王,灌顶由婆罗门(佛教僧侣)主持,一如犹太教基督教国家的君主的“加膏油”由祭司(教宗)主持,标志被神授予君权,赋予其王朝的合法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