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同事在沙特和巴林经历过阿拉伯之春
年轻人走上街头
结果在美军协助镇压下很快就结束了
巴林的是沙特帮忙镇压的
坦克连夜从跨海大桥开进巴林
很快就把反对派搞定
沙特阿拉伯作为应对阿拉伯之春最成功的国家,已经证明了最有效的应对方法之关键恰恰是在危机之前。
废话不说,上数据。
沙特在阿拉伯之春闹得最凶的2011-2012年的失业率只有5.5%-5.8%的水平,所以沙特的抗议现场在大多数时候是这样的。
这是埃及的失业率(注意Y轴是从7开始的):
阿拉伯之春时埃及的失业率在9%左右,虽然不是历史最高(和过去的自己比烂.jpg),但民众长期的不满在突尼斯总统下台后集中爆发,导致穆巴拉克在1月25号大游行后被军方放弃。
然而穆巴拉克下台后的穆尔西政权非但没让更多的埃及人找到工作,失业率反倒飙升到了12%,于是塞西自然而然地取代了穆尔西政权。
/*当然,埃及完美地展现了应对阿拉伯之春失败者的另一个特征,我们之后再谈*/
利比亚的失业率更可怕,2010年就是17.6%,几乎是埃及的两倍,2011年则是19.6%。我们没法衡量利比亚人的怒火是不是埃及的两倍,但结果是相当数量的部落拒绝效忠卡扎菲。
始作俑者突尼斯的失业率也高的可怕,并且于2011年骤增至18.33%。
好在本•阿里比较识大体,1月14日早早下台,没有让突尼斯陷入利比亚那样的内战。不过,突尼斯新的政权对突尼斯的治理也不能说合格,突尼斯的失业率依然在15%以上。
叙利亚2010年的失业率看似只有8%,但巴沙尔有三样他的北非同行不用面对的麻烦:更严重的教派问题(阿拉维派占叙利亚人口还是太少),西面的不稳定因素(巴勒斯坦)和东边的巨大不稳定因素(ISIL正在伊拉克苟着呢)。阿拉伯之春开始后,这些因素迅速摧毁叙利亚的社会稳定,导致了至今一场也未结束的内战。
沙特对本国军队的掌握力度无可争议,长期以来作为政治势力的“军方”在沙特根本就不存在。
而反观埃及,军方在特殊时期获得了左右政权的机会和实力,政权废立还得看军方脸色。军方的态度决定了穆巴拉克无法对示威者“重拳出击”,不得不识大体;军方的行动则直接终结了穆尔西政权。
沙特政府利用石油带来的巨额收入,为国民包办了从出生到死亡的一整套福利。
沙特对内政的投入,最大的一块投入是本国国民的教育,第二大投入则是本国国民的医疗。
沙特不仅本国国民从幼儿园到大学一律免费,还为出国留学的沙特人提供覆盖学费和生活费的奖学金。
而且是不需要沙特学生去争去抢,不是那种靠内卷拼GPA才能拿到的奖学金。
沙特对本国医疗的投入,也硬生生砸出了阿拉伯世界最好的10家医院中的5个。
尽管沙特的政府几乎是世界上最独裁的,对国民的管制颇为严格,而且政府办事效率不高。但事实已经证明,相比言论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教育、医疗、就业和经济繁荣才是绝大多数人最关心的人权--而后者正是沙特做的不错的地方。
回到泰国国王,如果泰国国王从阿拉伯之春中吸取教训,那么,他在应对类似情况是,应该这样应对:
1.尽力设法保持泰国不到2%的失业率。这就直接决定了泰国不会出现民怨沸腾的情况。
假如泰国突然经济大衰退,失业率暴涨:
2.确保军方对自己的忠诚。核心思想就是宁愿要一支被也门暴打的军队,也不要一个强势的军方。
不过,泰国历次政变没有伤及过国王威信,反倒是军人和文官都只要趴在国王脚边的份儿。这一点泰王不用担心。
3.尽可能提高泰国国民福利。泰国拿不出沙特那样的社会福利,但也应该尽力提高,这样泰国国民在“阿拉伯之春”那样的危机前,至少能做到心里清楚,究竟是时不时给自己的孩子降低学费给奖学金、给自己提供医保的王国政府,还是那些满嘴人权民主、在街上制造交通拥堵的抗议者,能给自己更多的好处。
此外,必须指出,那套用宗教控制国民的说法,根本不准确。现在对沙特政府威胁最大的就是宗教极端分子,自本拉登以来他们极其敌视沙特政府。泰国的佛教徒中也有极端分子,到时候会不会反噬谁也说不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