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假如恒大破产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回答
恒大破产的影响将是深远且多方面的,它不仅仅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倒闭,更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触及金融、社会、经济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讲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 核心业务领域:房地产行业

大量烂尾楼的出现与业主权益的保障: 这是最直接、最受关注的影响。恒大作为中国最大的房企之一,在全国各地拥有数千个项目。一旦破产,这些项目很可能面临停工甚至烂尾。
购房者的困境: 已经支付了首付款甚至全款的购房者将面临房财两空的风险。他们的购房款可能被债权人追索,导致他们无法拿到房子,也难以收回资金。
政府的介入与救助机制: 政府必然会出面干预,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市场信心。这可能包括:
成立专项工作组: 负责接管恒大资产,梳理项目情况。
引入新的开发商: 通过招拍挂或直接指定的方式,让其他有实力的房企接盘恒大的未完工项目,保障购房者能拿到房。但这可能需要额外的资金注入,资金来源是关键。
成立“保交楼”基金: 由政府、金融机构、甚至其他房企共同出资,用于解决烂尾楼问题。
法律追责与资产处置: 追究恒大管理层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通过拍卖等方式处置恒大现有资产,偿还部分债务。
对其他房企的示范效应: 恒大的破产将是一个巨大的警示,促使其他房企更加谨慎经营,加强财务管理,降低杠杆。这可能会加速行业洗牌,但也会让整个房地产市场在短期内更加低迷。
供应链上的企业受损: 恒大作为巨头,其业务涉及钢材、水泥、建材、装修、家电等众多上下游产业。
供应商的资金链断裂: 大量供应商可能面临货款收不回的局面,导致自身资金链紧张甚至破产倒闭,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
相关行业的景气度下降: 对建筑材料、家居等行业的整体需求会受到冲击。

二、 金融领域的影响

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巨额坏账: 恒大拥有庞大的银行贷款、债券融资等。一旦破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将面临巨额的坏账损失。
不良贷款率上升: 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会显著上升,影响其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率。
信贷收紧: 为了规避风险,银行可能会大幅收紧对房地产行业的信贷,这会进一步挤压其他房企的生存空间。
债券市场动荡: 恒大发行的各类债券(包括境内外债券)将面临违约风险,可能引发债券市场的恐慌性抛售,影响其他公司的债券价值。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传导: 恒大与大量的信托、基金、资管计划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有合作。
信托产品的违约: 一些与恒大相关的信托产品可能会发生违约,影响投资者的本金和收益。
资产管理计划的亏损: 投资恒大项目或债券的资产管理计划也将面临巨额亏损。
财富管理市场的冲击: 部分普通投资者购买的理财产品可能受到影响,引发社会对财富管理行业风险的担忧。
金融市场信心受损: 恒大破产可能会动摇国内外投资者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乃至整体金融市场的信心。
人民币汇率波动: 资本外流可能对人民币汇率造成一定压力。
股市影响: 房地产板块及相关行业的股票将遭受重创,并可能拖累整个股市表现。

三、 社会层面

就业市场的压力: 恒大及其相关产业链的员工将面临失业风险。
直接裁员: 恒大自身的数万名员工以及其关联公司的员工可能被裁。
间接失业: 供应商、服务商等也可能因订单减少或欠款问题而裁员。
社会稳定问题: 大量烂尾楼和购房者权益受损可能引发社会群体性事件。
维权行动: 购房者、供应商、投资者等可能会组织各种形式的维权行动。
政府的维稳压力: 政府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来处理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
公众对房地产行业和金融监管的质疑:
对过度杠杆的担忧: 恒大事件会让公众更加关注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和过度杠杆问题。
对金融监管的审视: 金融机构在恒大融资过程中的风险把控能力会受到质疑,可能促使监管机构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四、 经济层面

宏观经济增长放缓: 房地产行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低迷将直接拖累GDP增长。
投资下降: 房地产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恒大破产将导致投资大幅下滑。
消费受抑: 房地产销售不景气,以及与房地产相关的消费(如家电、家具、装修)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整体消费。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减少: 房地产税收(如土地出让金、契税、房产税等)是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
土地出让金锐减: 房企拿地意愿下降,导致土地市场萧条,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减少。
税收收入整体下滑: 房地产行业的低迷会影响相关税收收入。
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加速: 恒大事件可能成为一个契机,促使中国经济进一步摆脱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转向更加多元化和高质量的增长模式。
鼓励新兴产业发展: 政府可能会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能源等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房地产行业的“新常态”: 房地产市场可能进入一个更加理性、健康发展的阶段,告别过去的野蛮生长。

五、 国际影响

国际投资者信心: 如果恒大是中国内地最大的房企之一,其破产可能会影响国际投资者对中国整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信心。
境外债务违约风险: 恒大在境外发行了大量债券,其破产意味着这些债券将面临违约,影响国际资本市场稳定。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 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活跃对全球大宗商品(如铁矿石、铜等)价格有重要影响。恒大破产导致房地产投资放缓,可能导致相关商品价格下跌。

总结来说,恒大破产绝非仅仅是一家企业的倒闭,它更像是一次对中国经济“高杠杆、重房地产”模式的重大考验和警示。

短期来看, 它会带来阵痛,包括大量烂尾楼、金融风险暴露、就业压力、社会不稳定因素等,需要政府强有力的干预和协调来化解。
长期来看, 它也可能促使中国经济进行一次重要的结构性调整,加速摆脱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迈向更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当然,政府的应对措施和市场自身的调整能力将是决定恒大破产后果严重程度的关键因素。中国政府拥有强大的调控能力,在保障民生、维护金融稳定方面会采取积极措施,力求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但这个过程无疑是复杂且充满挑战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要看怎么破,要破得合乎规定。


恒大表内就有小2万亿元的债务。虽然这个数字看着大,但还是要分开理解。

有些负债,你欠的对象是“钱”,例如恒大许诺的理财产品收益及分红、盛京银行对恒大系开的敞口(左手倒右手)、恒大盛京一起做的金融投资(钱生钱)。

粗暴地说:虚拟经济里滚的债务压力,如果能定向爆破在虚拟循环内部,那欠就欠了。

有人觉得恒大“理财”欠的那四百亿不是小数目,这就是对国情不熟悉了:“理财”的亏空如果算个事,那杭州这座城市早就不存在了。

就算家里长辈没有踩过“理财”的坑,那朋友街坊总有中招的吧?去问问,哪个不是总盘子几百亿?又有几个受害人把钱拿回来了?


有些钱,欠的对象是“人”,例如恒大放在外面起码2000亿的商票,也就是面向恒大的8400余家供应商的欠款。

这些不是欠在虚拟经济里了,这些钱欠的是实打实的钢筋混凝土、职员工资、应交付房子。

恒大未交付的房子至少60万套起,涉及业主约200万人。再把那8400家供应商算上,妥妥影响四五百万人。

这种影响并不是账面上几个数字的变化。对这四五百万人而言,是他们的饭碗;对其中的业主而言,是六个钱包的积累可能打水漂。

买“理财”的人里肯定也有拿六个钱包来买的。但很遗憾,公众舆论和政府不大会重视他们的诉求,毕竟他们是冲着20%到25%的年化率去的。

这和买了房子准备结婚的,完全不是一个权重。


所以危机一暴露,恒大第一个口号就是“保交楼”,许老板还专门为此搞了一场“誓师大会”。

当时有人就吐槽说:台下坐着一群供应商代表,他们等着你许老板还钱;结果你许老板台上喊着“保交楼”的口号,意思是让他们继续垫付,你恒大继续欠着。

你逗呢?

其实不逗。

“保交楼”这个动作不仅仅是给供应商们看的,更是给政府看的:

我手上还有778个土地储备项目,总规划面积2.14亿平米,单大湾区的旧改项目我就有131个。

拉我一把,你也必须拉我一把。只要你继续支撑我拿地盖楼再卖楼,我就能转过来;你不支持我,你自己掂量掂量大湾区的关联代价。


肯定会给支持,但这次估计会有点不一样。

因为国资国企也会拿地盖楼再卖楼,他们是今年房地产的主力。

国家在房地产领域已经建立起供给能力了。过去真不敢让你死,但现在嘛,你可以死一部分。

虚拟泡沫你炸,责任你背。特别是你搞的那些个上市公司,该跳楼价就跳楼价。

实体负债你炸不起,我也炸不起,我可以来帮你。但你不是有土地储备么?交出来,作为招安的见面礼。

稳实放虚,保住民生但不去帮你背虚拟数字游戏的后果。平稳过渡完成后,你的大块土地储备也没了,金融收益也没了,基本就退出房地产玩家的序列了。


但恒大现在较劲就较在这个(我个人观点):

恒大手上的土地储备,按原价是差不多5000亿,按现价差不多近万亿。如果只是招安“保交楼”,这些资产足够;

但恒大如果真招安,我相信这些土地储备一定是打折被收走。不是近万亿也不是5000亿,估计是会压到3000亿上下;

那解决完实体问题后,恒大不存在多少资产剩余,剩下的金融债务会直接把恒大压垮,恒大彻底成为中国稳房价的市场切换代价。

所以恒大有可能会拿着这几百万人做筹码:我只要救急够“保交楼”的钱,别的事咱免谈。我恒大还不想被招安。

是不是这个路子,就要看许老板的手段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