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袁霖邀请,非专业作答航天问题,仅为抛砖引玉,希望各位多多指点。
中国的航天系统决策逻辑是这样的。
以下是空间站项目
“有用没?”
“有”
“有多大用?”
“非常有用,可以育种可以种花可以种菜可以种胡萝卜可以偷窥可以玩咸猪手可以强身健体可以产新润滑剂ψ(`∇´)ψ 可以…农业部的事情我们包了!”
“呀hey!润滑剂!说吧,要多少的经费?”
……(就和你要经费的时候一样一样的)
以下是火星项目
“呃…呃…呃…”
“干嘛?”(斜眼)
“你看人家美帝苏帝欧盟三哥都要打火星探测器了咱们是不是也…”
“有用没?”
“有!寻找生命地质演化…”
“能造出更有情趣的润滑剂吗?”(づ ̄ ³ ̄)づ
“呃…介个…好像还不能…”
“你走开!爷没空陪你在这儿耍…”
“抱大腿!雅蠛蝶~”
“好好好!成全你成全你,俄罗斯有个什么SB火箭…”
“是天顶-SB火箭!”
“哦对对,就是那SB火箭,那火箭上正好有个空位,我去和他们商量商量你去搭个便车。”
…
嗔怨傲娇脸
要说的是,航天任务系统的决策者非常现实,不会为争一个价值不太大的名分投入过分资金。航天系统也是“装备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的规律,在很多领域都是有预案的,执行不执行在于近期需求和实际应用,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专业的科学实验卫星非常非常少甚至可以说没有的原因。
技术方面,航天技术系统性非常强,涉及行业非常广泛,有些国家的某些领域可能很强但是整体来看航天水平却不一定很强,换句话说,看的是工业水平,工业水平强大的,不一定能玩得好航天,工业水平拧得出水的,一定玩不了航天。总而言之,中国的航天实力绝对超过印度一大截,在这个时代,在一个大国的决策层眼中,技术相对于需求屈居其次,很少存在难以开发的科技,无论是研发,还是去偷去抄去学习,都是技术实现的手段,问题只是我们想不想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