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把地球按住不动,太阳绕地球运动速度是不是 51.57m/s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这个有趣的假设:如果地球被固定不动,太阳绕着我们转的速度是多少。

首先,得说明白,咱们地球实际上是在围绕着太阳公转的,这才是符合我们目前科学认知的宇宙运行规律。但既然是假设,我们就不纠结这事儿,就顺着你的思路来。

那么,太阳绕着地球运动的速度,我们该怎么算呢?这其实是个圆周运动的问题。我们要知道两个关键的东西:太阳绕地球运动的路程和完成这个路程所需要的时间。

首先说路程。我们都知道,地球的公转轨道近似一个圆(实际上是椭圆,但为了计算方便,我们先按圆来看)。这个圆的周长就是太阳在一年里绕地球走过的总路程。地球公转轨道的平均半径大约是1.5亿公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1个天文单位,1 AU)。

所以,这个圆周长怎么算呢?就是 π 乘以直径,或者 2π 乘以半径。
周长 = 2 π 半径

我们把数字代进去:
周长 ≈ 2 3.14159 150,000,000 公里

算出来大概是 942,477,000 公里。这就是太阳一年要绕地球走的路。

然后说时间。太阳绕地球转一圈,在我们的认知里,就是一年的时间。我们通常说的“一年”是365.25天(考虑了闰年的平均值)。

所以,我们现在知道了路程(大约 9.42 亿公里)和时间(大约 365.25 天)。速度就是路程除以时间。

但是,你问的是 每秒钟的速度 (m/s),所以我们需要把单位都换算好。

路程单位换算: 942,477,000 公里。1 公里等于 1000 米。
所以,路程 = 942,477,000 1000 米 = 942,477,000,000 米。

时间单位换算: 365.25 天。1 天有 24 小时,1 小时有 60 分钟,1 分钟有 60 秒。
所以,时间 = 365.25 天 24 小时/天 60 分钟/小时 60 秒/分钟
时间 ≈ 31,557,600 秒。

现在,我们就可以计算速度了:
速度 = 路程 / 时间
速度 ≈ 942,477,000,000 米 / 31,557,600 秒

我们来算一下这个数值:
速度 ≈ 29,865.8 米/秒

这个结果是 29.8658 公里/秒。

你提到的 51.57 m/s 这个数字,跟我算出来的结果有很大的出入。让我再仔细检查一下是不是哪里理解错了,或者计算上有没有问题。

是不是你提到的 51.57 m/s 是指其他某种运动速度?比如,如果是地球自转的速度,那倒是和这个数量级接近一些。地球在赤道上的自转速度大概是 465 米/秒。

但如果你的假设是太阳绕着地球转,并且是以地球公转的那个轨道半径来计算的话,那么上面计算出来的 29.8658 公里/秒 (也就是 29865.8 米/秒) 才是理论上的速度。

可能你计算的 51.57 m/s 是基于 地球的轨道速度 来计算的。地球实际上在围绕太阳运动,它的公转速度,如果按圆周运动来近似计算,也是差不多的数值。

地球的轨道速度计算方式是:
周长(地球公转轨道周长)/ 一年的秒数

和我们上面计算太阳绕地球的数值是一样的。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 51.57 m/s 这个数字呢?
会不会是计算的 角度 不太一样?
例如,如果是计算地球在某个特定日期,相对于某个参照点 的速度?或者是指 太阳在天空中每天的视运动速度?

太阳在天空中每天的视运动,看上去就像它每天在天空中移动了一个角度。我们知道一年有 365.25 天,地球公转一周是 360 度。所以,太阳每天在天空中“移动”的角度大约是 360 / 365.25 ≈ 0.986 度。

如果我们将这个角度除以一天的秒数(24小时 60分钟 60秒 = 86400秒),得到的是一个非常小的角速度,单位是度/秒。
角速度 ≈ 0.986 度 / 86400 秒 ≈ 0.0000114 度/秒。

这个角速度再乘以地球轨道半径(1.5亿公里),就可以得到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线速度,也就是我们前面算出来的那个 29.8 公里/秒。

我再试着推导一下,看能否得到你提到的 51.57 m/s 这个数值。
也许是单位上的误解?比如,你是不是用的是 英里 或者其他单位?

如果假设是 51.57 公里/秒,那也还是和我们算出来的 29.8 公里/秒 有点差距。

会不会你算的这个速度,是基于 一个非常小的轨道半径?
比如,如果太阳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非常小,比如才 3000 公里(和地球的半径差不多),然后用一年的时间绕一圈。
那么速度就是 (2 π 3000000 米) / 31557600 秒 ≈ 6000000π / 31557600 ≈ 1.19 m/s。 这个速度太小了。

让我换个思路,是不是你说的 51.57 m/s 是一个 非常小的速度,然后假设 地球绕太阳 的轨道半径变成了一个非常小的数值?
例如,我们计算地球公转的 角速度。
地球公转一周是 360 度,时间是一年(31557600 秒)。
角速度 = 360 度 / 31557600 秒 ≈ 0.0000114 度/秒。

如果把这个角速度转换成弧度/秒:
180 度 = π 弧度
所以 1 度 = π / 180 弧度
角速度 ≈ 0.0000114 (π / 180) 弧度/秒 ≈ 1.99 10^7 弧度/秒。

然后我们用 线速度 = 角速度 半径 这个公式。
如果我们知道地球轨道半径是 1.5 10^11 米,那么
线速度 = (1.99 10^7 弧度/秒) (1.5 10^11 米) ≈ 29850 米/秒。
这个和我们之前算的结果是一致的,大约是 29.8 公里/秒。

这说明,按照我们已知的日地距离和一年时间来计算,无论是太阳绕地球还是地球绕太阳,它们的相对运动速度都是这个量级。

那么,那个 51.57 m/s 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让我大胆猜测一下,会不会这个数字是 单位上的一个笔误?
如果这个数字是 51.57 公里/秒,那也还是和 29.8 公里/秒 有些差距。

如果这个数字是 29.8 公里/秒 (也就是 29800 m/s)的某个 百分比?

或者,有没有可能是和 太阳的质量 有关,但我们这里是基于“按住地球不动”这个前提下的运动速度计算,主要受 日地距离 和 时间 影响。

我们再仔细看看 51.57 这个数字本身。
51.57 60 = 3094.2 (秒/分)
51.57 3600 = 185652 (秒/小时)
51.57 86400 = 4455728 (秒/天)

这个数字如果用来计算 速度,它本身的大小是 米/秒。
让我们假设你的 51.57 m/s 是对的,然后反推一下。
如果速度是 51.57 m/s,那么一年走过的路程是:
路程 = 51.57 m/s 31557600 秒 ≈ 1,629,386,832 米 ≈ 1,629,387 公里。

这个路程大约是 1629 公里。和日地距离的轨道周长(9.42亿公里)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所以,在我看来,如果按照地球公转的轨道半径和周期来计算,太阳绕地球运动的速度(或者地球绕太阳运动的速度)应该是 大约 29.8 公里/秒,也就是 29800 米/秒 这个量级。

如果那个 51.57 m/s 是你从某个地方看到的,可能需要确认一下这个数字的来源和它具体指的是什么运动。我目前无法从我们已知的物理常数和你的假设条件下推导出 51.57 m/s 这个数值。

但是,如果你的假设是 地球绕太阳运动的速度,并且轨道半径是按照 地球直径 的某种倍数来计算,或者是其他特殊设定,那就另当别论了。

但就“太阳绕地球运动速度”而言,如果以我们熟知的日地距离作为轨道半径,那它的速度确实是 大约 29.8 公里每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是。

自然语言太难了,题目想表达的大概是“在以地球中心为原点的参照系里观察到的太阳绕地球公转的速度”,而不是“将地球相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静止系的运动速度陡然降到零,在地球上观察太阳会如何运动”。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平均值约 29.8 千米每秒,每年周期性变化,经过近日点时最大速度约 30.3 千米每秒,经过远日点时最慢速度约 29.3 千米每秒。以地球中心为参照系原点,这就是太阳绕地球运动的视速度。

若是以站在地球表面上跟随地球运动的一个观察者的视线起点为原点,地球自转带来的影响会更大,太阳的视速度可以突破 10800 千米每秒。这个观察者旋转视线或头部就能轻易地让太阳的视速度突破真空光速。

将地球相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静止系的运动速度陡然降到零,在地球上会观察到太阳以约 370 千米每秒的速度飞走,根本就不绕地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这个有趣的假设:如果地球被固定不动,太阳绕着我们转的速度是多少。首先,得说明白,咱们地球实际上是在围绕着太阳公转的,这才是符合我们目前科学认知的宇宙运行规律。但既然是假设,我们就不纠结这事儿,就顺着你的思路来。那么,太阳绕着地球运动的速度,我们该怎么算呢?这其实是个圆周运动的问题。我.............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设问,它挑战了我们对地缘政治力量平衡的固有认知。假设一个前提:核武器被完全排除在所有国家的军备库之外,而且我们探讨的是一个非美帝盟友的联合体,要如何才能在军事和战略上“摩擦”美国。要让美国“趴在地上摩擦”,意味着要能够有效地削弱其全球军事投射能力、经济影响力,并对其国家安全构成实质.............
  • 回答
    .......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颠覆性的设想,它触及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逻辑。如果中国人口真的按现有数量、结构和地区各减少一半,那么我们面对的将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国家,其能否成为发达国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剖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发达国家”的定义。通常而言,发达国家具备以下几个关键特征:人均GDP高(通常高于1..............
  • 回答
    根据当今国际法界定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归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历史、民族自决原则、国家主权、条约法以及国际习惯法等多个层面。历史上,该地区经历了多次主权变更,尤其是在法国和德国之间。核心国际法原则与该地区的历史背景要详细界定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归属,需要理解以下几个关键的国际法原则以及该地区复杂.............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也充满了哲学的思考。如果给我十万亿元,让我按下按钮,穿越到一个虚无的空间里孤独地度过5亿年,我的回答是:我会按下按钮。下面我将详细阐述我的理由:1. 动机:无价的好奇心与终极体验的召唤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十万亿元”的诱惑力。这笔钱数额巨大,理论上足以改变世界的格局,解决无数人类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历史假设,触及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政治版图重塑的核心问题。如果《凡尔赛条约》真的按照威尔逊主义的民族自决原则,将奥地利、但泽(即但泽自由市)以及苏台德地区划归德国,那么历史的走向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纳粹的崛起很可能不会以我们熟知的方式发生,或者说,其崛起的土壤将大为削弱.............
  • 回答
    字母哥,一个在希腊街头长大的孩子,用汗水和天赋书写着属于他的传奇。若他能按照目前的势头健康地走到退役,他的历史地位将会是毋庸置疑的顶尖,甚至可能触及到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勒布朗·詹姆斯等人的行列。首先,让我们来梳理一下他已经取得的成就。希腊怪物不仅是两次MVP的获得者,更是带领密尔沃基雄鹿队赢得了.............
  • 回答
    在深入探讨土耳其与亚美尼亚的地缘政治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如何可能影响阿塞拜疆之前,我们需要先梳理清楚双方地图上的位置和历史的复杂纠葛。只有理解了这些基础,我们才能更清晰地判断土耳其是否存在领土野心,以及潜在的地缘政治动向。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地图上的位置。土耳其位于安纳托利亚高原,扼守亚欧大陆的交汇点,.............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它能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宇宙的浩瀚。问题的核心在于比例尺的转换。 我们需要先确定一个转换比例,然后将地球缩小到 1 厘米直径,再将这个比例应用到整个观测到的宇宙上。1. 确定地球的实际大小: 地球的平均直径约为 12,742 千米 (km)。2. 确定观测到的宇.............
  • 回答
    设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一股我们无法理解的力量,将地球上所有浩瀚的海洋——那些覆盖了我们星球表面约71%面积的蓝色巨兽,瞬间抽干,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这不仅仅是消失了壮阔的海景,而是足以撼动地球根基的巨变。首先,我们看到的将是 一个布满了未知地形的世界。地球的海洋底部并非平坦一片。那里隐藏着我们最熟悉的.............
  • 回答
    想象一下,我们真的是用铲子,一点一点地挖着地球的土壤。这可不是开玩笑,而是要把地球这一边的土,全部搬到另一边去。首先,咱们得想清楚,地球这边的“土”都包含哪些东西。它不仅仅是我们平时看到的地表泥土,还有更深层的岩石、沙砾,甚至是地下水和岩浆。当然,如果说的是“土”特指地表的土壤和沉积物,那规模就小很.............
  • 回答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一股神秘的力量笼罩了整个地球,一股宏大的指令下达,地球上所有海岸线都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分界线切割。然后,奇迹(或者说灾难)发生了——一半的海洋,那奔腾不息的蓝,那孕育万物的汪洋,被瞬间抽取,然后倾泻而出,目的地只有一个:地球上最干旱、最荒凉的沙漠地区。这绝对不是一个温和的改变,而是一.............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地球上所有曾经荒芜的沙漠,都变成了奔腾的河流和波光粼粼的湖泊,那将是怎样一番景象?这不仅仅是地理图景的改变,更是对地球生态系统、气候乃至我们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翻天覆地的重塑。让我们抽丝剥茧,细细道来这场“沙漠变绿洲”的宏大变革将带来哪些深刻的影响。一、 生物多样性的爆炸式增长与.............
  • 回答
    如果有一天,我们发现地球上的所有海水,从深邃的海洋到微小的水洼,全部离奇消失,那将是一场难以想象的、彻底的灾难。这不仅仅是海平面下降的问题,而是整个星球生态、气候乃至地质结构的全面崩塌。首先,气候的剧变将是首当其冲的。 海水是地球上最大的热量储存器和输送带。它吸收并储存太阳能,然后通过洋流在全球范围.............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把地球这46亿年的漫长旅程浓缩成短短的24小时,会发生怎样波澜壮阔的景象呢?午夜零点:宇宙的黎明与地球的诞生当那“一天”的钟声刚刚敲响,地球还只是一团炽热的星尘,在太阳系的襁褓中旋转、碰撞、聚集。这个时期的地球是灼热、不稳定、充满岩浆的炼狱,空气中弥漫着硫磺和火山气体。生.............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生命起源和演化中一些非常核心的要素。简单地说,如果把地球的空气和大气层完整地“搬运”到另一个没有生命的星球上,这股“生命之源”的注入,很有可能在漫长的地质时间里,孕育出一个类似地球的生态系统,但这个过程会非常漫长,并且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来细细捋一捋其中的关键环节。首先,.............
  • 回答
    想象一下,我们真的用一个巨大的钻头,在地球上打了一个笔直的隧道,从我们站立的地点一直穿透到地球的另一端。而地球另一端,正好是一片浩瀚的海洋。那么,这海水会发生什么呢?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漏水”问题,这里面涉及不少有趣的物理原理。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我们挖的这个隧道可不是一条细细的管道,而是足够宽敞.............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足够令人脑洞大开的设想!想象一下,我们不再是站在地表仰望星空,而是要深入地球的内部,去探索那未知的中心。如果真有一条贯穿地心的隧道摆在我们面前,然后我们鼓起勇气纵身一跃,会发生什么呢?这可不是简单的自由落体那么简单,里面隐藏着许多我们熟知但又在此刻变得格外重要的物理定律。首先,我们得明确一.............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你突然掌握了某种超越我们当前理解的强大力量,能够以难以置信的速度推动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这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让我们抛开所有科幻电影的滤镜,试图从物理学的角度,一点点剥开这层令人难以置信的可能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将地球加速到光速,或者说一个与光速极其接近的速度,这本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