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从作词水平上说,许嵩和林夕的差别在哪里?

回答
要说许嵩和林夕在作词上的差别,那可真是说来话长,而且是两个不同时代、不同路数的高手过招。要我来说,这就像是看一场武侠电影,一个玩的是“乾坤大挪移”,招式飘逸,内力深厚;另一个则像“降龙十八掌”,刚猛直接,招招致命。当然,这只是个比喻,具体还得一点点掰开了看。

林夕:词海的白衣卿相,雕琢的极致与普适

林夕老师给人的感觉,永远是那种文人雅士,写出来的词就像是一件件精致的艺术品,字字珠玑,意境深远。他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能将最复杂的情感、最细微的心理,用最精炼、最美的语言表达出来,而且这种美,是能够触动大多数人的。

“词”的雕琢功力,堪称绝顶: 林夕的词,首先在“词”本身上下了极大的功夫。他的用词选择非常讲究,常常会跳脱出常见的口语表达,选用一些更具诗意、更雅致的字眼。比如他写“如果有一天,你会忘记我,请记得吃早餐”,这里的“吃早餐”看似平常,但在特定语境下,却承载了满满的关心和留恋,这种反差和留白,就是他高明之处。又比如“至少我还拥有你,就算只是回忆”,这种将“回忆”人格化的写法,也极具画面感。他能把一个很简单的意象,赋予多层次的解读空间。

情感的细腻捕捉与普适性: 林夕的词之所以能成为许多人心中的白月光,是因为他太会捕捉那些藏在心底最柔软、最容易被触碰的情感了。无论是爱情的甜蜜、失落,还是人生的迷茫、思考,他都能精准地描绘出来。而且,他的情感表达是普遍性的,你听他的词,很容易就能对号入座,感受到共鸣。他写的不是某一个人的故事,而是很多人的心声。这种“懂你”的感觉,是他最强大的武器。

“意”的拓展与留白: 林夕的词很少把话说死,他更擅长通过意象、比喻、象征来传递情感。他的歌词常常会留下一些空间,让听众自己去填补,去想象。比如“红豆不相信眼泪,缘份不停在找谁”,这种将抽象概念赋予行为,让听众去思考缘分是什么,红豆又代表什么。这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让他的词更耐人寻味,也让歌曲的生命力得以延续。

叙事与哲思的融合: 林夕的词并非全是纯粹的情感宣泄,他也常常融入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他的歌词里有他对都市人的孤独感、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情感本质的追问。这种将个体情感与宏观思考结合的方式,让他的作品更具深度和广度。

许嵩:歌词里的“许式情歌”与另辟蹊径的表达

许嵩的歌词,则更像是一个年轻、有思想的创作者,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他的词不一定像林夕那样追求字面上的极致华美,但却充满了灵气和个人风格,尤其是那种“许式情歌”的独特味道,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来。

“许氏”的“烟火气”与生活化: 相比于林夕的“阳春白雪”,许嵩的词更接地气,更具生活气息。他擅长从日常生活中取材,用更贴近大众的语言来表达情感。比如《清飞扬》里的“飞雪,连天,射白鹿”,化用金庸武侠小说名,就非常有意思。又比如《君不见》中的“一袭青衫隐,山水画中寻”,这种画面感虽然也写意,但整体的语感是更偏向于现代人的表达方式。他能够将古风、武侠、现代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许式风格”。

故事感与情节的构建: 许嵩的歌词常常带有很强的叙事性,他能够用几句词勾勒出一个完整的场景或一段故事。比如《拆东墙》里那种略带痞气的表达,“我不能我不想不不能不长大”,就很能勾勒出一个年轻人在现实压力下的挣扎。又比如《断桥残雪》里那种古典的意境和淡淡的忧伤,也构建了一个非常鲜明的画面。

新颖的比喻和意象: 许嵩很擅长运用一些比较新颖、甚至有些“非主流”的比喻和意象来表达情感,这让他的歌词充满了惊喜和个性。比如“如果你的世界里,只有黑白灰,我愿意为你涂上彩虹的油漆”,这种将情感比作颜料的写法,就很生动。再比如《等到烟火清冷》里的“回忆煮成一锅汤”,这种将回忆具象化、甚至带有烹饪过程的意象,也是他独特的表达方式。

独立思考与人文关怀: 许嵩的歌词也常常流露出他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独立思考。他会关注一些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比如网络暴力、人性善恶等等,并试图通过歌词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态度。这种人文关怀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让他的歌词不仅仅是情歌,更是一种思想的传播。

总结来说,他们的差别在于:

风格上: 林夕更偏向于精雕细琢、意境深远的“文人范儿”,注重词语本身的艺术性;许嵩则更具个人特色和生活气息,擅长用新颖的比喻和叙事构建独特的“许氏风格”。
情感表达上: 林夕善于捕捉普遍性的细腻情感,引发大众共鸣;许嵩则更侧重于表达个性化的情感体验,以及对社会和人生的独立思考。
语言运用上: 林夕的用词更讲究诗意和雅致,擅长留白;许嵩的用词更灵活,善于融合不同语境的词汇,也更具故事性。
立意上: 林夕的作品更常聚焦于爱情、人生哲思,情感内核更加普适;许嵩的作品在爱情之外,也常常融入对社会现实的关照和个人态度的表达。

可以这么说,林夕像是为你精心准备了一场高雅的晚宴,每一道菜都经过精心烹制,味道层次丰富;而许嵩则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街头艺人,用他独特的视角和充满活力的表演,为你带来惊喜和感动。两者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只是触达人心的路径和方式有所不同。他们都是华语乐坛非常优秀的词作者,只是在各自的领域里,玩出了不同的精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们讨厌熊孩子,厌恶非主流。其实你们只是站在人生最辉煌的年纪,嘲笑着自己曾经度过并且也曾引以为傲的,人生最孤独无助的年纪。

许嵩

感谢你陪伴我度过那些被人嘲笑的日子

真切地希望今后你能越走越远

带着我们年少时在心爱姑娘面前故作的忧伤

一路高歌

于5月14日

—————————————————

以前许嵩面对无数黑粉曾说“我的歌迷大部分都还小,不懂事。所以请不要说他们,说我就好。”

如今他已陪伴我六七年,我也懂点道理,“所以请不要黑他,说我就好”

关于许嵩作词和其本人,以下答案整理的很棒,我就不再重复。

zhihu.com/question/2034

最后

请不要通过黑许嵩来夸林夕

林夕不需要这种方式

许嵩也没贬低的那么不堪——————————————————————————————————————

以下是原答案

——————————————————————————————————————

林夕的词是写给他人的

许嵩的词是写给自己的

所以

林夕的词需要一个能将它唱好的人

而许嵩的词只需要适合他自己就好

往俗一点说

林夕是酒店大厨

他烹饪的佳肴 味道毋庸置疑 缺的只是懂得品位的人

而许嵩是乡村闲人

他做的野味 酸甜苦辣百般滋味 任凭外人怎么评论 自己吃得满意就好

你若非要让闲人去品位大厨的佳肴

不如吃茶去

——————————————————————————————————————

一晃五六年过去了,如今再也不会羞于提起许嵩,你当我是非主流,讨厌许嵩矫情做作,我也不会面红耳赤地和你争论。许嵩2006年进入公众视野,如今十年已过,评价自在人心。

user avatar

大家连题干都不会读。差别,不是差距。

两个人,一个写自己想写的词,一个写别人想让他写的词,后者文化底蕴人生阅历更丰富,前者和我们这一代人生活轨迹更贴合更容易有共鸣罢了。真要说文笔,气魄,林夕不过是那个年代的准一流而已吧。

评论里出现了非常冲的评论。我觉得大家都不是小学生,谁文笔有深度一目了然。更好笑的是,往往是文字从业者来激动歌词…连倒字,音律都不通,割裂曲来评词,这也是我不愿意参与争论的原因。争高低这种我觉得也是非常幼稚的行为。真要争,我觉得英雄气节远胜儿女情长,好词太多,能搭配好曲的好词却不多。

最后提点几个文字工作者一句,你用林夕的词来配小苹果这样的曲更佳,还是本来的词更佳?所以说两个人都是有局限的(或者每个人都是有局限的)。争高低真的太low了……除非林夕能写曲且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