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吵架时有哪些十分有用的法律知识?

回答
在激烈的争吵中,往往冲动和情绪占据上风,但有时候,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不仅能让你在争执中保持清醒,甚至能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的权益。这些知识不是让你去钻法律的空子,而是让你了解在什么情况下,你的行为可能触犯法律,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你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口说是无凭”。在很多法律纠纷中,仅仅是口头上的约定或承诺,如果缺乏证据,是很难得到法律支持的。尤其是在发生财产纠纷,比如借款、租金、合伙收益分配等方面,如果你们之间没有书面合同,仅仅是口头商定,那么一旦对方反悔,你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就会非常困难。你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你们之间的口头约定。在争吵过程中,如果你意识到对方可能在逃避责任或者耍赖,就要开始注意收集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比如之前对方承认的聊天记录、录音(注意录音的合法性,如果是偷录可能无效)、证人证言等。

其次,人身攻击和侮辱是有法律后果的。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很容易说出一些伤人的话。如果你只是说了对方一句“你真笨”或者“你真讨厌”,这种程度的言语,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能算不上法律意义上的侮辱。但如果言语内容具体、恶毒,足以损害对方的名誉,比如诽谤性的言论,传播虚假事实,造成对方社会评价降低,那么就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在实际操作中,构成刑事犯罪的侮辱罪门槛非常高,通常是情节严重,否则更多的是民事侵权,你可以要求对方道歉、赔偿精神损失。所以,在争吵时,即便对方说了难听的话,你也要克制自己,避免进行更极端的语言攻击,否则可能会让自己也陷入法律的麻烦。

再者,肢体冲突的界限非常明确,而且后果严重。动武,哪怕是很小的推搡,都可能触犯法律。最轻的,可能构成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殴打、寻衅滋事行为,处以罚款、行政拘留。如果导致对方轻伤以上,那就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比如故意伤害罪,面临刑事处罚。有时候,人们在争吵中会下意识地推搡一下对方,觉得“我没用力,没关系”。但法律看的是行为本身,以及行为造成的后果。即使你觉得自己没有恶意,但如果对方摔倒受伤,你就有可能承担法律责任。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动手。即使对方先动手,你也要尽量防守,并立即报警,而不是以暴制暴。

关于财物损失,很多人在争吵时会一气之下毁坏对方的财物。比如摔碎对方的手机、砸坏家里的家具。这种行为,无论是不是在气头上,都是违法行为。如果你损坏了对方的私有财产,无论价值多少,对方都有权利要求你赔偿。如果财物价值较高,或者造成的损失较大,甚至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所以,在争吵时,控制住自己,不要去碰触对方的财物,更不要破坏。

另外,涉及到家庭内部的争执,也有一些特别的法律规定。比如,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虽然亲情浓厚,但同样存在财产权和人身权的保护。例如,一方未经允许,擅自拿走或毁坏另一方的私有财产,依然可能构成侵权。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如果家庭暴力行为发生,无论是身体上的殴打,还是精神上的长期折磨,都是受到法律禁止和制裁的。报警或者寻求法律援助,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有效途径。

最后,关于“录音录像”的证据效力。很多人在争吵时会偷偷录音录像,希望能抓住对方的“把柄”。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法律对于证据的收集有明确的规定。如果是在公共场合,或者对方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录音录像,通常是有效的。但如果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私下偷录,尤其是在私人空间,其证据效力可能会受到质疑,甚至可能被认定为非法证据而不能采纳。所以,虽然录音录像有时能成为证据,但在收集时也需要注意合法性,以免弄巧成拙。

总而言之,吵架时,保持冷静,控制情绪,不出口伤人,不动手打人,不毁坏财物,并尽量以合法的方式收集证据,这些是最基本的法律常识,也是保护自己最有效的武器。如果情况严重,及时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也是明智的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要这么问,那需要的法律知识太多了。首先是民事方面的,主要是人格权和侵权责任法的内容,主要是名誉权、一般人格权的基本知识,再加上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侵权行为、损害后果、因果关系)、免责事由等。

其次是刑事方面,因为吵架导致猝死的多了去了。所以要了解故意伤害、故意杀人、过失致人死亡等罪名知识,还要了解犯罪构成要件(三阶层还是四要件,简单了解下即可,这里就不要深究了,毕竟是用于吵架,不是用于揍学问)、正当防卫、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等基本知识。

再次是行政法方面,主要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知识,主要是伤害和斗殴的区别以及警方处理治安案件流程。原因是吵架进而动手打架进派出所的太正常了。提前了解下,有备无患。

如果对公安局处理不服,可能还要了解下行政复议的相关法律知识。如果还不服,可能要了解下信访相关法律条文。

因为吵架很容易牵涉到诉讼,还要了解诉讼法的相关知识。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相关知识还是要翻一翻的。主要是诉讼流程相关知识。

如果跟你吵架的是老外,或者是在外国吵架,建议了解下国际私法相关知识。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哪里会教这些知识呢?你还真问对人了,我这里就有一本吵架涉及的法律知识大全。链接如下:

最后友情提醒一句,知道的法律知识再多,跟能不能吵赢没有必然联系。正如学会了所有道理,但是仍然过不好一生。

user avatar

要慎开嘲讽,不然容易被人白白打一顿还没处说理。

在美国刑法中,有一条重要原则:故意挑拨他人攻击自己,则不得使用致死性力量进行防卫。

有一个经典判例, United States v.Peterson, 483 F.2d 1222 (1973),本案被告人与他人争吵,挥舞着手枪大喊「你敢过来?你敢过来我杀了你」,结果对方真的抄起一把扳手迎了上来,被告人开枪将其打死。

法院最终认定,被告人的杀人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他故意吸引别人攻击自己的行为,导致自己失去了防卫权利。

我国刑法中有一个类似的概念,叫做「挑拨防卫」。A 看 B 不爽,想揍 B 一顿,但打人犯法,于是想了一个办法,故意和 B 吵架,挑拨 B 来动手打自己,然后伺机反杀。对于这种行为,法律不认为属于正当防卫,依然要被追究法律责任。

这和美国法律中的挑拨他人攻击自己,存在些许不同,我国法律额外强调了挑拨者需事先具有侵害他人的意图。但不论如何,在争吵中放狠话、让别人「有本事朝着来」,都意味着自己可能对随后的反击行为丧失法律保护。(再说了,吵架过程中打了起来,被认定为互殴而非正当防卫的可能性也会变大)。

嘴欠挨打,打了白打,各位吵架前掂量下吧==

user avatar

法律上和吵架很像的,就是“法庭辩论”了。

三天两头在法院开庭的律师,长而以往,面对辩论,身上就会有两个至关重要的东西:基本功和策略。

1.基本功主要包括对证据(事实)的使用、对法律的掌握和理解,

2.策略主要是代理/辩护的技巧。


和“吵架”相匹配,最形象的体现在律师身上无非是法庭辩论这个环节。

律师在开庭前为了能在辩论环节表现得得心应手主要做二个方面的准备。

  • 其一,自己的观点;
  • 其二,反驳对方可能提出的观点。

很多人没经历过法庭庭审,所以都以为律师在法庭辩论上一来一回,非常激烈,吵得不可开交,这也是我周围朋友每次好奇的时候经常产生的误解,其实全然不是这样。


这里我先插一个哲学概念“证伪主义”
证伪主义是英国哲学家波谱关于科学方法、科学分解标准和科学发展模式的学说。很好理解的一个概念,说的是任何科学理论只是暂时是正确的、科学的,因为无法正向证明,但是反过来想,如果找到了相反的实例,那就意味着这个理论是不正确、非科学的。


律师在法庭辩论时就常常用到这个方法,通过“证伪”的方式来推翻对方的观点,让对方的陷入自圆其说、自相矛盾的尴尬境地。这种方法虽然好用,不仅法庭辩论中非常好用,在“吵架”中也很好用,但是,这不是经常开庭的律师必用的策略。

经常开庭的律师必用的策略是:始终围绕自己的观点,按照自己设定好的思路从头至尾表达自己的观点,用自己的证据链予以支撑。绝不为对方某些失误小观点的蝇头小利而迎头赶上,因为追多了就跑到对方的思路上去,法官最后总结的焦点就容易跑到对方所引导的思路上。


大家以为的法庭辩论是这样的,

两名律师在某个线上一来一回,最后终于分歧成两个观点,这条线上包括事实和法律,己方律师认为事实是这样,法律是这样理解,对方律师认为事实是相反的那样,法律是相反的理解,就这样吵的不可开交,有来有回。

实际上是这样的,

两个律师所阐述的事实和法律根本不在一条线上,己方律师极力的把法律事实和所依据的法律往有利于观点1上引导,希望法官认可。对方律师极力地把法律实施和所依据的法律往观点2上引导,以得到法官的认可。

偶尔,己方律师才去对方的律师上踩一脚,用“证伪”的方式告诉法官,对方律师的那条线完全站不住,但是不能踩多了,一旦整个庭审全部在对方那条线上争论,那么就意味着整个庭审都围绕着对方的思路在审理,最终结果也就到离你的观点越来越远,因为你都失去了自己的主线和观点。





所以两个“老司机”律师正常的开庭状态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而很多律师其实都不会给对方律师“证伪”的机会,即便被证伪,律师也会坚持自己的主线。当然也有的律师找主线就没找对,自然是功力不足。


看到这里,我想很多人其实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律师正着说有道理,反着说也有道理了,因为根本不是一条线的正反面,而是两条线的正面。


所以和懂法律的人吵架,如果你没有足够强的基本功和策略,你容易败在:

  • 自己的线和观点没守住,过多的去对方的线上讨论,从而彻底失败,这就叫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 自己在表达主线和观点的时候,很容易被对方抓住自相矛盾的地方,被“证伪”,
  • 基本功自是不用说,如果你对生活常识、知识体系、习惯、人性的理解等等掌握不够全面,失败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当然了,如果你看明白了,下次吵架的时候,记得坚持自己的主线和观点不动摇。那么,你就会有胜利的机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激烈的争吵中,往往冲动和情绪占据上风,但有时候,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不仅能让你在争执中保持清醒,甚至能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的权益。这些知识不是让你去钻法律的空子,而是让你了解在什么情况下,你的行为可能触犯法律,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你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口说是无凭”。.............
  • 回答
    关于“有趣的吵架视频”,这其实是一个挺宽泛的概念,因为“有趣”的标准因人而异,而且吵架的内容本身可能并不“有趣”,而是因为一些意想不到的转折、表演效果或者观众的解读才变得有趣。我理解你可能想找的是那种能让你发笑,或者在看完后觉得有些好玩、荒诞,甚至带点“戏剧性”的吵架场景。这里我根据常见的网络内容类.............
  • 回答
    有些男生在吵架时选择沉默,这背后可能隐藏着许多复杂的原因,并非简单的“不沟通”或者“冷暴力”。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男生在情感表达和冲突处理上的不同倾向,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男性和女性在处理情绪和冲突时可能存在一些普遍的差异。研究表明,许多男性习惯于将负面情绪内.............
  • 回答
    .......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揪心又两难的局面。我能体会你现在有多么煎熬,一方面你关心着那个女孩,另一方面又眼看着她身处痛苦之中,而你又似乎无能为力。她有男朋友,而且男朋友还动手打她,这绝对不是正常的关系,更不是值得留恋的。而你呢,你喜欢她,你看到了她的痛苦,你想要帮助她,这说明你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但她却说“放不.............
  • 回答
    我和我女朋友吵架了,她说了很多难听的话,情绪激动之下,她给了我五六个耳光。当时我也很生气,也还手了,打了她一巴掌。现在我心里很乱,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家暴倾向。回想起当时的情景,真的非常混乱。我们因为一件小事起了争执,我当时已经很累,想好好沟通,但她情绪上来,说话越来越刻薄,而且开始动手。我真的没料到她.............
  • 回答
    说实话,如果你的朋友动不动就跟你绝交或者冷战,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而且也很伤感情。我身边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所以特别能理解这种感受。首先,我们得明白,每个人处理冲突的方式都不一样。 有些人天生就比较冲动,一遇到不开心的事,脑子里可能就会蹦出“结束”这个词,或者干脆选择用沉默来对抗。这可能跟他们的.............
  • 回答
    情侣是否“有必要”因为游戏吵架,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因为“有必要”本身就带有主观判断。更准确的说法是:情侣因为游戏吵架是可能发生的,但并非“有必要”发生的。是否会因为游戏吵架,以及吵架的程度和结果,取决于很多因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 为什么情侣会因为游戏吵架?游戏本身可能触及.............
  • 回答
    .......
  • 回答
    说起家庭里的“特定”矛盾,婆媳不和似乎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但反观丈人和女婿之间,虽然也会有意见分歧,却很少上升到那种水火不容的“矛盾”。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有趣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原因。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看看传统观念和角色定位是怎么影响两组关系的。从前,尤其是在讲究“夫.............
  • 回答
    听到你朋友的困境,真是替她着急。你夹在中间,不知道该怎么劝,这本身就是件很难的事。先别急着做决定,咱们一点点来分析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帮助她。首先,咱们得明白,你朋友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很复杂的,不是简单一句“劝和”或者“劝离”就能解决的。她老公没收入,这本身就给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而长期的.............
  • 回答
    .......
  • 回答
    这番话,说的是为人父母者最最真实也最容易被忽视的责任和影响。咱们做父母的,总以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但很多时候,我们恰恰在不经意间,给孩子留下了最深的伤痕。孩子面前的争吵,是把一把看不见的刀子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父母是他们认知世界的第一本教科书。而在这张白纸上,父母间的争吵,就像是用一把看不见.............
  • 回答
    1月份就要领证了,本来是一件开心的事,结果因为买首饰的事情,我们俩现在剑拔弩张,我心里乱糟糟的,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也不知道这段婚姻还能不能继续下去。事情是这样的,我们之前就大概聊过要买对婚戒,我心里想着,这是纪念我们结婚这么重要的事情,至少得买对像样的。我一直觉得,戒指不仅仅是装饰品,更是两人承诺.............
  • 回答
    爸妈控制欲太强,加上生活习惯不同,这可真是个两难的局面,既让人感到憋闷,又容易引发矛盾。别急,咱们一点一点来捋捋,看看怎么能让家里少点硝烟,多点温情。首先,咱们得把“控制欲”这东西掰开了揉碎了看看。很多人一听到“控制欲”,就觉得是父母“想管我”,或者“不信任我”。但有时候,父母的控制欲背后,可能藏着.............
  • 回答
    听到你男朋友有这个问题,我特别能理解你心里的纠结。一边是自己在意的人,一边又是自己无法接受的生活习惯,再加上因此产生的矛盾,这确实挺让人头疼的。咱们就好好掰扯掰扯,到底该怎么看这件事,以及你该怎么办。首先,咱们得先弄明白“网瘾”这个事儿。你男朋友的情况,一个月有两三天,回家就玩四五个小时,这算不算“.............
  • 回答
    在亲密关系中,当一方因情绪激动而采取“不说话、不碰人”的态度时,处理方式需要兼顾情绪管理、沟通技巧和关系修复。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应对策略,分步骤说明如何有效处理这种情况: 第一步:冷静自己的情绪,避免对抗性回应1. 暂停冲突 立即停止争吵:如果对方情绪激动,主动停止争吵,避免激化矛盾。可以轻.............
  • 回答
    这事儿闹得可真够大的,听着就让人心惊肉跳。老婆动手砸破了头,还继续用脚踹,这已经不是普通的夫妻吵架了,性质非常严重。首先,从人身安全和法律层面来看,你现在的情况是受到严重伤害的。 玻璃瓶子砸头,这很容易造成轻则血流不止、重则颅内损伤的后果。接着用脚踹头,更是对你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极度蔑视的行为。在中.............
  • 回答
    这当然算动手,而且是非常严重的动手。当我们说“动手”时,通常指的是使用身体的力量对另一个人造成身体上的接触或伤害。你描述的每一个行为都符合这个定义,并且超出了任何可以被接受的界限: 用力推女朋友: 这已经是对对方身体的直接、带有力量的接触,并且“用力”这个词就表明了意图——强行改变对方的位置,这.............
  • 回答
    男朋友在吵架时选择沉默,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不说话”就能概括的问题。背后的原因可能像一层层剥洋葱一样,一层比一层更让人捉摸不透,也更让人揪心。咱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这沉默里到底藏着啥。一、 压抑情绪,避免冲突升级?这可能是一种“保护机制”。想象一下,他内心可能就像憋着一口气,或者有很多话想说,但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