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每天早晚刷牙还是会有蛀牙等各种口腔疾病?

回答
嘿,你是不是也有这种困惑?明明每天早晚雷打不动地刷牙,怎么还会有蛀牙、牙龈出血这些恼人的口腔问题找上门来?这可真是让人郁闷。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事实上,即便是最勤快的刷牙,也并非万能的“灵丹妙药”。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扒一扒,为啥这口腔健康之路,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首先,咱们得承认一个残酷的事实:刷牙虽然重要,但它真的只是口腔清洁的“一部分”。把它想象成打扫房间,刷牙就像是把房间里肉眼可见的灰尘扫掉,但你有没有想过,那些藏在角落缝隙里的微尘?口腔里也是一样的道理。

1. 刷牙的“死角”太多了!

你仔细想想你的牙刷,尤其是普通的手动牙刷。它的刷毛再细,也难以完全覆盖到每一颗牙齿的所有表面,特别是牙齿的邻面(就是两颗牙齿挨着的那个地方),还有牙齿最里面的角落,以及牙龈和牙齿交界处的缝隙。这些地方,就像是口腔里的“死角”,食物残渣和细菌(特别是那些专门喜欢在这些地方安家的“坏家伙”)很容易在那里“安营扎寨”。

邻面: 就算你刷牙再用力,也很难把牙刷的刷毛完全塞进两颗牙齿中间。这些地方堆积的牙菌斑,才是蛀牙和牙周病的“罪魁祸首”之一。
牙齿最里面的角落: 很多人刷牙可能就顾着刷前面几颗牙,后面磨牙最里面的那一面,很容易就被忽略了。
牙龈沟: 牙龈和牙齿之间有一个很小的缝隙,叫做牙龈沟。健康的牙龈沟只有浅浅的几毫米深,但如果清洁不到位,细菌就会在那里繁殖,引起牙龈发炎,然后就可能发展成牙周炎,牙齿会松动,甚至脱落。

2. 你用的刷牙方法可能有点“不对”

别笑,很多人刷牙其实都进入了一些误区。

“拉锯式”横刷: 这是最常见的错误之一!牙齿的结构是这样的:牙齿的表面是珐琅质,比较坚硬,但牙颈部(牙齿和牙龈交界的地方)的珐琅质比较薄,甚至直接暴露牙本质。如果你用力横着来回刷,尤其是用硬毛牙刷,不仅刷不掉藏在缝隙里的东西,还可能磨损牙齿最脆弱的牙颈部,导致牙齿敏感,甚至出现楔状缺损。
刷牙时间不够: 大多数人刷牙可能也就一分钟左右,但牙医建议的刷牙时间至少是两分钟。时间太短,根本不足以仔细清洁到每一颗牙齿的每一个表面。
牙膏的选择: 有些人觉得牙膏越“强力”,清洁效果越好。但如果牙膏里含有的研磨剂颗粒过大或过粗,长期使用也可能损伤牙齿表面。而含氟牙膏确实有助于预防蛀牙,但如果根本没刷干净,含氟也只是杯水车薪。

3. 口腔清洁的“辅助工具”你用了吗?

刚才说了,刷牙只是打扫房间,但如果房间里有很多家具,沙发底下、床底下这些地方,光扫地扫帚是扫不到的。口腔里也是一样,那些刷牙刷不到的缝隙,就需要“特殊工具”来帮忙了。

牙线/牙间刷: 这是解决邻面清洁问题的“神器”。牙线可以深入牙缝,刮掉刷牙无法触及的牙菌斑和食物残渣。牙间刷则适合牙缝较大的人。如果你不用它们,就相当于每天只打扫了房间的一半,另一半的灰尘都在那里越积越多。
漱口水: 漱口水可以辅助清洁,杀死一部分口腔细菌,清新口气,但它不能替代刷牙和使用牙线。漱口水就像是给房间喷点空气清新剂,能闻起来好点,但并不能把灰尘吸走。而且有些含酒精的漱口水长期使用还可能导致口腔干燥。

4. 你的饮食习惯,可能也在悄悄地“帮倒忙”

我们每天吃进去的东西,也是影响口腔健康的重要因素。

糖是“头号敌人”: 口腔里的细菌特别喜欢吃糖,尤其是蔗糖。它们把糖代谢后会产生酸,而这些酸就会腐蚀牙齿的珐琅质,这就是蛀牙的开始。你以为刷了牙就没事了?但如果你经常吃甜食,尤其是饼干、糖果、碳酸饮料等,这些食物的残渣在口腔里停留,细菌就会在糖的作用下疯狂产酸,而且很多甜食黏性大,更容易附着在牙齿上,刷牙也需要更仔细地清洁。
酸性食物和饮料: 除了糖,很多水果、果汁、碳酸饮料等本身也呈酸性。这些食物会直接腐蚀牙齿的珐琅质,让牙齿变得更脆弱。即使不含糖,它们也会对牙齿造成损害。
进食频率: 频繁地吃东西,尤其是零食,意味着你的牙齿总是在“工作”,总是有食物残渣和糖分提供给细菌产酸。这样一来,牙齿暴露在酸性环境下的时间就大大延长了,龋齿的风险自然也就更高。

5. 口腔微生物环境并非一成不变

我们口腔里并不是只有“坏细菌”,也有很多“好细菌”维持着平衡。但当口腔环境改变时(比如饮食改变、清洁不到位),“坏细菌”就可能趁虚而入,大量繁殖。这些坏细菌,比如变形链球菌,它们会附着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黏黏的膜,叫做牙菌斑。牙菌斑是引起几乎所有口腔疾病的根源。你刷牙没刷干净,牙菌斑就会在那里堆积,然后转化成牙结石,牙结石一旦形成,就非常坚硬,刷牙也无法去除,只能通过专业的洗牙来处理。牙结石还会进一步刺激牙龈,导致牙周病。

6. 还有一些你可能没想到的原因…

唾液分泌不足: 唾液是我们口腔的“天然清洁剂”和“缓冲剂”,它能冲走食物残渣,中和口腔里的酸,还能帮助牙齿再矿化。如果你的唾液分泌不足(比如服用某些药物、有某些疾病、年龄增长等),口腔的自洁能力就会下降,蛀牙和牙周病的风险就会增加。
遗传因素和牙齿本身结构: 有些人的牙齿珐琅质天生就比较薄,或者牙齿排列不齐,这些都可能增加患蛀牙的风险。牙齿排列不齐就更容易藏污纳垢,清洁起来也更困难。
全身性疾病的影响: 很多全身性疾病,比如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等,也会影响口腔健康,增加感染的风险。
吸烟/嚼槟榔等不良习惯: 这些习惯不仅会引起口腔异味,还会严重刺激牙龈,导致牙周病加重,甚至增加口腔癌的风险。

所以,我们该怎么办呢?

既然刷牙只是第一步,那么想真正远离口腔疾病,我们还需要:

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改掉横刷的习惯,尝试巴氏刷牙法(Bass method),将牙刷与牙齿呈45度角,轻轻地放在牙龈边缘,然后以小幅度的垂直颤动或圆周运动来清洁牙齿,尤其要注意牙龈边缘和牙缝。
坚持使用牙线/牙间刷: 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牙线或牙间刷,彻底清洁牙缝里的牙菌斑。这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步!
合理饮食: 减少高糖、高酸性食物的摄入频率,尤其是睡前尽量不要吃甜食。吃完这些食物后,最好能及时漱口。
定期看牙医: 即使你觉得自己刷得很干净,也应该每半年或一年去看一次牙医,进行一次专业的口腔检查和洗牙。牙医可以发现你刷牙时容易忽略的问题,并且及早治疗。
关注口腔的“小信号”: 牙龈出血、口臭、牙齿敏感等,都可能是口腔问题的警报,不要忽视它们。

总而言之,口腔健康是一个系统工程,刷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想要拥有一口健康的好牙,我们需要更全面的护理和更科学的生活习惯。别再让“我每天都刷牙了!”成为你忽视其他清洁步骤的借口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没刷干净呗……对于每天都过得筋疲力尽的社畜而言,“早晚刷牙”很容易变成走个过场的活动,唰唰唰敷衍了事。形式主义要不得啊,你敷衍细菌可不敷衍,每天不眠不休勤勤恳恳地在牙上钻洞呢。

而且,每次进食都会有食物残渣不可避免地残留在牙齿表面,如果刷牙时清洁不够干净,这些残渣跟喝茶、喝咖啡时残留的色素抱团取暖,逐渐成为口腔钉子户,在牙齿上越积越多,越积越久,直到变成了——牙结石

牙结石是因各种病理性问题而沉积在牙齿表面的无机盐软垢[1]。它们通常存在于唾液腺开口处的牙齿表面:如下颚前牙的舌侧表面,上颚后牙的颊侧表面和牙齿的颈部,以及口腔黏膜运动不到的牙齿表面等处。

牙结石是牙周病病程中的重要致病因素,它会不断刺激牙周组织、压迫牙龈、影响血液循环,形成藏污纳垢的牙周囊袋。而牙周囊袋形成后,更易造成食物残渣、牙菌斑和牙结石的堆积,形成恶性循环。细菌滋生更易引起牙龈乳头发炎肿痛,甚至牙周炎等疾病[2]。

在这种情况下,口腔的环境变得非常脆弱,受到刺激时更容易出现牙龈红肿、口腔溃疡之类的烦人状况,俗称“上火”。吃辛辣食物、作息不规律、以及压力过大等情绪问题,都可能成为牙龈肿痛的“导火索”。

值得注意的是,菌斑生物膜是口腔炎症感染的生物学基础[3]。这由一群不同种类的细菌组成的特殊的空间结构,各种细菌相互协同,在固定位点形成不同的空间层次,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具备很强的抵抗力——这意味着菌斑只能通过机械方法去除,刷掉or磨掉or刮掉。由此可见,刷牙那是相当的重要。

让我们回归主题:要如何达到有效的牙齿清洁,让刷牙不再是“走个流程”呢:

一、选一款好的牙膏

不管是普通牙刷,还是电动牙刷、冲牙器,都相当于士兵的配枪,要想打赢这场牙齿保卫战,选择优质的子弹也是非常必要滴。

牙膏膏体是由多种原料组成的,根据形态可以分为固相和液相。固相成分主要是粉状摩擦剂,液相则是由水相(包括水溶性物质)、油相(香料等)和表面活性剂形成的乳状液。其中牙膏的清洁力主要归功于摩擦剂,譬如天然碳酸耗、高摩擦型二氧化硅等,设计合理的牙膏配方可以使牙膏摩擦值适中,既不损伤牙釉质,又拥有有非常好的清洁美白能力。

聚乙二醇、焦磷酸钠、植酸钠、柠檬酸锌等络合剂,具有溶解、疏松、转化牙齿表面污渍的作用,与摩擦剂复配使用,可以在不增加牙膏摩擦值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牙膏的清洁美白能力[4]。

现在正规品牌的牙膏在这方面已经做得很完善了,根据成分选产品,基本不会踩雷。而考虑到之前提到的“上火”问题,我要推荐一款牙膏:蒲地蓝可炎宁口腔特护。


这个牙膏还有个别名——高能小蓝管。成分表中不仅有水合硅石、甘油、聚己二醇-8等用于清洁牙齿的基本原料,还有蒲公英、紫花地丁、黄芩、菘蓝根、风轮草等天然提取物。

蒲地蓝主要成分有蒲公英、地丁、板蓝根、黄芩。而风轮草又称风轮菜,蜂窝草,节节草[5],n剑合璧,堪称去火界的消防小卫士,牙菌斑的强劲敌人。

我会选择高能小蓝管,主要还是因为前段时间吃火锅的次数确实有那么点频繁……然后不出所料地上火了,嘴里长了个溃疡,每天吃水果的时候那叫一个酸爽。更凄惨的是,晚上刷牙刷到一半,发现牙刷上沾了血丝……我顿时内心警铃大作,四处寻觅消火良策。

蒲地蓝牙膏名声在外了,也获得了中国发明专利及优秀奖。试过后发现确实不错,刷牙时泡沫在嘴里停留,让蒲地蓝的活性精华渗入黏膜深层,更加呵护口腔。


牙膏是深琥珀色的膏体,不添加色素,是天然成分的本色。

牙膏有两个口味,我都尝试过一番,薄荷香款是比较清新凉爽的感觉,留兰香则是清甜的味道,刷完牙后口气清新,唇齿留香~

而且蒲地蓝最近有6周年店庆活动,相当实惠!


二、使用正确的刷牙姿势

每次刷牙得刷足2min,先把态度摆正——从某种角度来说,刷牙也是个技术活。最靠谱的刷牙方法就是我们说了八百遍的:巴氏刷牙法。

具体流程这里就不讲了!大家自行参考视频:bilibili.com/video/BV1J


三、升级装备:电动牙刷or冲牙器

手动刷牙时采用正确的方法非常重要,因为不恰当的用力反而会把清洁出的残渣扫到牙齿缝中间,让牙缝更加藏污纳垢。然而作为资深打工人,我们在睡觉前或者早上起床的时候都是一个大写的疲惫,又累又困,急着睡觉或是赶去上班,很容易把什么巴氏刷牙法之类的东西都抛之脑后…

不能保证刷牙的时间和动作的规范,对于牙齿的保健效果自然是大打折扣。感觉没有精力每天兢兢业业、按照标准姿势刷牙的朋友们,可以考虑选用电动牙刷或者冲牙器。

冲牙器的作用原理是在一定压力下喷射出高速水柱,利用其冲击力(脉冲水流)去冲洗牙缝、牙窝、牙龈沟等隐蔽部位的残渣污渍,从而清洁牙齿和口腔。其优越之处主要在于除垢更加细致——冲牙器能照顾到牙刷达不到的地方,譬如牙龈沟和牙缝这样微妙且重要的位置。

电动牙刷配有自动旋转刷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整体设计,保证了刷牙的有效与便捷,也容易培养我们好的习惯。有条件的朋友们不如尝试一下,体验一把科技的力量。


四、定期洗牙

无论是手动刷牙还是电动牙刷、冲牙器,终究清洁能力有限,洗牙可以去除顽固的牙垢,对预防和缓解牙周病也十分有效。

人们俗称的“洗牙”在医学术语称为“洁治”。治疗口腔的第一步常常就是洗掉牙菌斑,去除牙结石,消除炎症,恢复牙龈形态……洗牙过程中还能及时发现更严重的口腔问题,所以建议成人还是半年到一年去洗一次牙。

注意到以上几点之后,牙齿清洁最重要的还是——坚持!坚持早晚刷牙是非常必要滴,如果你觉得既然每天刷牙还是可能有龋齿,干脆一把子放弃算了……冷静啊骚年!这个真的,还可以再抢救一下。


参考文献

[1]孙善珍,凌涤生,王力,霍丽德.健康成人牙周病病因研究[J].口腔医学,1997(02):7-8.

[2] Boever De EH, Loesche WJ. 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anaerobicmicroflora of the tongue to oral malodor [J]. J Am Dent

Assoc, 1995,126(10): 1384-1393

[3]蒋娟娜,解保生,周甜.基于口腔生物膜的抗菌研究方法[].海南医学, 2018, v.29(03):401 -404.

[4]徐晓明,田应菊.市售牙膏组成成分调查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6,25(06):85-89.

[5]迟海东,路金才.风轮菜属药用植物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6(02):123-128.

user avatar

感觉就是个玄学,我以前为了拯救当时看上去似乎还有救的大盘牙,一天刷三遍,里里外外不停的刷,漱口水成堆的涮,但似乎也很难有一点挽回的可能,它最终在牙医钻头里化为了一堆充满焦糊气味的粉末。

很多菌斑缝隙根本不是物理的毛刷能够解决的,牙线也区别不大,可能只有魔法手段才能搞定。小时候看十万个为什么上说,高原地区的人长年饮用含氟高的水,将牙齿喝成了花斑牙,结果从不来不生蛀牙,内心很是羡慕,也找我妈要喝成氟斑牙,结果被我妈说是神经病。有一说一,氟斑牙确实可以预防蛀牙,不过听说代价是会脱落干净,而且还有致癌的副作用。

所以,该龋的很难避免,不龋的羡慕不来。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