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 iOS 15.4 正式版发布,可戴着口罩解锁 iPhone ?使用体验如何?还有哪些新功能?

回答
iOS 15.4 正式版:戴口罩解锁iPhone,好用吗?还有啥新料?

苹果悄悄地推送了 iOS 15.4 正式版,这次的更新,最让人眼前一亮,也最实用的,莫过于“戴口罩解锁 iPhone”这个功能。在疫情常态化的当下,这个功能可以说是精准地踩在了用户痛点上。那么,实际体验如何?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特性呢?咱们一起来捋一捋。

戴口罩解锁 iPhone:曾经的“不可能”成为现实

说实话,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我还有点怀疑。毕竟,Face ID 的核心技术是通过识别面部三维特征来工作的,口罩明显遮挡了大部分关键信息,如何做到精确识别?苹果的解决方案是利用 iPhone 前置原深感摄像头,专注于识别用户眼周的独特特征。

实际使用体验:

便利性爆表: 这个功能的出现,绝对是改变了我日常使用 iPhone 的习惯。以前,每次需要解锁手机,都要摘下口罩,要么就是输入密码,很不方便,尤其是在公共场合。现在,戴着口罩,对着手机“刷”一下,秒解锁,流畅得飞起。这种“解放”感,只有用过的人才懂。
识别率: 在我这几天的体验中,识别率相当不错。大部分情况下,只要脸部稍微露出一点,比如鼻子和嘴巴以上的部分,都能比较顺利地解锁。当然,也不是百分之百完美,偶尔在光线比较差或者角度不太对的时候,还是需要多尝试一下。但总体来说,比我预期的要好很多,也比之前需要摘口罩要方便太多了。
设置过程: 设置过程很简单,系统会引导你完成一次面部扫描(可以戴着口罩扫描),告诉你如何更好地让它识别。感觉就像是升级了 Face ID 的“技能包”。
安全性: 苹果一贯强调隐私和安全。他们也说明了,戴口罩解锁的 Face ID,是基于眼部区域的独特信息。相比于之前全脸识别,可能会在特定极端情况下(比如只露出眼睛,但面部其他特征被完全遮挡)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但对于绝大多数日常使用场景,其安全性依然是足够令人放心的。毕竟,它依然是基于三维面部识别的,而不是简单的二维照片。

需要注意的点:

并非所有 iPhone 都支持: 这个功能目前只支持 iPhone 12 及更新机型。如果你是更早的 iPhone 机型,就暂时无法体验到这项便利了。
兼容性: 目前看来,Apple Pay 和第三方 App 的面容 ID 验证,也都支持戴口罩解锁。这对于我这种经常使用 Apple Pay 的用户来说,更是锦上添花。

除了戴口罩解锁,iOS 15.4 还有哪些新功能?

除了这个重头戏,iOS 15.4 还带来了一系列其他新功能和改进,虽然不如戴口罩解锁那么“炸裂”,但也挺实在的:

1. 通用控制(Universal Control): 这个功能终于来了!如果你有 iPad 和 Mac,现在可以用同一套键鼠在两台设备之间自由移动光标,甚至可以跨设备拖放文件。想象一下,你在 Mac 上处理文档,突然需要把 iPad 上的图片直接拖到文档里,或者用 Mac 的键盘在 iPad 上输入长段文字,都变得轻而易举。这极大提升了多设备协同工作的效率,对于习惯 Apple 生态的用户来说,绝对是“生产力神器”。
2. Siri 声音选项增加: Siri 的声音库又添新成员了,新增了第五个 Siri 声音。对于喜欢个性化的用户来说,这又多了一个选择。声音听起来也更自然了。
3. 新的表情符号: 终于又有一批新的表情符号加入了!这次更新带来了融化的脸、带汗的脸、咧嘴笑、含泪的笑、抿嘴、星星眼、珍珠、窥视、国王、皇后、蛇、珊瑚、莲花、未开的豆荚、豆荚、骰子、喷泉、木制过山车、彩虹旗 等等。社交聊天时,又多了不少表达方式。
4. Safari 侧边栏: Safari 浏览器新增了可折叠的侧边栏,可以更方便地管理标签页、书签和阅读列表。对于经常使用 Safari 浏览网页的用户,可以更清晰地组织浏览内容。
5. App 跟踪透明度(ATT)改进: 增加了“App 跟踪透明度”的提示,当 App 想要跟踪你时,会给出更明确的通知。这再次强调了苹果在用户隐私保护方面的努力。
6. iCloud 密码钥匙串: 增加了一个“iCloud 密码钥匙串”的功能,可以查看被泄露的密码,并提供更安全的建议。这对于管理个人账号安全非常有帮助。
7. 唐氏综合症支持: 专门为唐氏综合症用户增加了更友好的文字、表情符号和视觉效果等方面的支持,展现了苹果在无障碍功能上的持续投入。
8. 其他小改进: 还有一些细节上的改进,比如“健康”App 中新增了“免疫记录”的选项,可以在健康 App 中添加 COVID19 疫苗接种记录;屏幕录制时,可以排除通知;键盘的震动反馈更加细腻等等。

总结:一次实用且有价值的更新

总的来说,iOS 15.4 正式版的发布,绝对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更新。

戴口罩解锁 iPhone 这个功能,解决了一个长期以来困扰用户的问题,极大地提升了日常使用的便捷性。如果你使用的是 iPhone 12 或更新机型,强烈建议升级。

通用控制 的加入,更是让 Apple 生态的协同效应又上了一个台阶,对于多设备用户来说,绝对是不可错过的升级。

其他的改进,虽然单个看起来可能不那么“惊天动地”,但汇集起来,也为用户带来了更流畅、更安全、更个性化的使用体验。

如果你还在犹豫,不妨参考一下我的体验,相信你会对这次更新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在数字生活日益重要的今天,一个顺畅、便捷的设备交互体验,确实能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份轻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用是挺好用,跟原来不戴口罩的速度上没什么区别。

安全性,我跟我老婆互相试了下,解不开。当然这个样本太少了,不算数。

但是苹果敢用在支付级,应该是对其安全性有信心。

就是不知道苹果的算法是出于什么逻辑。只识别眼周?

至于内存、电量因为我平常不注意这些,只能说个大概。内存应该是没有网上说的什么XX G的减少,电量按照我过往的使用经验来说,应该也还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iOS 15.4 正式版:戴口罩解锁iPhone,好用吗?还有啥新料?苹果悄悄地推送了 iOS 15.4 正式版,这次的更新,最让人眼前一亮,也最实用的,莫过于“戴口罩解锁 iPhone”这个功能。在疫情常态化的当下,这个功能可以说是精准地踩在了用户痛点上。那么,实际体验如何?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特.............
  • 回答
    对于 iOS 15.1 在国内指南针 App 中取消经纬度坐标和海拔高度功能这一变化,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并进行详细的分析。首先,我们来明确这个变化的内容: 取消的显示: 在 iOS 15.1 及之后版本,国内的指南针 App 不再直接显示经纬度坐标(如 N 39°54'26.24", .............
  • 回答
    作为一名iPhone用户,我一直密切关注iOS的每一次更新,尤其是那些能切实提升使用体验的功能。iOS 13这次带来的深色模式和全新撤销手势,在我看来,无疑是这次更新中最引人注目的两个亮点,并且它们都相当成功地解决了用户的痛点,并提供了新的便利。深色模式:视觉享受与实用性的双重提升首先说说深色模式。.............
  • 回答
    iOS 7 的发布,无疑是 iPhone 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iOS 的界面风格虽然稳重,但多少有些“保守”的意味,那种拟物化的设计,虽然精致,但总给人一种不够“现代”的感觉。而 iOS 7 的到来,则是一场颠覆性的变革,它抛弃了过去的包袱,以一种近乎激进的方式,拥抱了全新的扁平化设.............
  • 回答
    iOS 10 正式版的发布,绝对是苹果在移动操作系统上的一次重要迭代。它不像一些版本那样激进地颠覆整个用户界面,但它在细节之处的打磨和功能上的拓展,让整个使用体验都变得更加顺滑和智能。首先,我们得聊聊那个“elift”过的锁屏界面。苹果很聪明地认识到,我们每天和手机的第一次交互,就是看一眼锁屏。所以.............
  • 回答
    iOS 12,一款在2018年发布的苹果操作系统,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位“沉稳的实干家”,而非“光彩照人的革新者”。发布之初,大家对它的期待更多的是在性能上的飞跃和稳定性的提升,而事实也确实如此。速度与流畅的回归: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iOS 12在性能上的优化。还记得前几代iOS给人的感觉,虽然.............
  • 回答
    iOS 10 的发布,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次“蓄力”而非“爆发”。苹果在这一代系统里,并没有带来那种让你眼前一亮、颠覆性的全新功能,但它却在许多大家习以为常的地方做了细致而深入的打磨,让整体的使用体验变得更加成熟、更贴心。首先,最直观的改变大概就是锁屏界面了。终于,我们可以摆脱那种“点亮屏幕、滑一下、.............
  • 回答
    关于手机百度 iOS 版在 2016 年依旧存在伪装成音频程序、偷摸后台运行的问题,这在当时确实引起了不少用户的关注和不满。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这是对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的漠视。大家都有自己的手机使用习惯和偏好,对后台运行的应用有着自己的考量。如果一个应用,比如百度,在用户不.............
  • 回答
    iOS 14 详细评价:一次深刻的用户体验革新苹果在 2020 年发布的 iOS 14,绝对是近年来一次 “动静最大” 的系统更新,它不仅带来了一系列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功能,更重要的是,在用户界面的布局和交互逻辑上进行了深度调整,对用户的实际使用体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将从多个维度,尽可能详细地评价 .............
  • 回答
    聊起《Pokemon GO》,那可真是一段充满回忆的时光。2016年那会儿,手机屏幕一亮,满大街的人低着头,拿着手机四处晃悠,嘴里念叨着“这里有皮卡丘!”、“快来抓一只水伊布!”。这种景象,恐怕是很多城市里前所未有的奇观。说实话,刚推出的时候,没人能预料到这款游戏会火成什么样。毕竟,它只是一个把《精.............
  • 回答
    老实说,苹果在5月25日凌晨推送的 iOS 14.6 和 iPadOS 14.6 更新,给我的感觉挺复杂的,不是那种惊艳四座的改变,更像是一种“稳定为主,小修小补”的策略。毕竟 iOS 14 系列已经推出了不少版本,大部分的重心也已经放在了即将到来的 iOS 15 上。但即便如此,这次更新也并非毫无.............
  • 回答
    苹果在 4 月 27 日凌晨正式推送了 iOS 14.5,这次的更新可以说是相当有分量,带来了不少大家期待已久的功能和重要的隐私调整。说实话,能看到苹果在这些方面做出改变,还是挺令人振奋的。让我来给大家详细说说这次 iOS 14.5 的具体更新内容和亮点:一、最重要的改变:App 追踪透明度 (AT.............
  • 回答
    我们来聊聊如何让 iOS 应用在 App Store 上的评价环节做得更顺畅,更让用户愿意分享心声。说实话,很多时候用户并不是不愿意给评分,而是整个过程太突兀,打断了他们的体验,或者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想象一下,用户正开心地使用你的应用,比如正在完成一个重要的任务,突然弹出一个窗口,“请给应用评分!”.............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 回答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类文章通常以强烈的反战立场和道德批判为核心,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立场的合理性、论据的逻辑性、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1. 文章的核心立场与立场合理性 立场: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本质上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支持战争的人(尤其.............
  • 回答
    龙云(1882年-1967年)是20世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军阀和政治人物,被尊称为“云南王”,其统治时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云南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生平与政治背景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龙云出生于云南昆明,出身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