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今年大一,女,学经管的,寒假该如何规划?

回答
哈哈,大一的寒假,这可是个黄金时期,为啥这么说呢?因为你刚从高中那种紧绷的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又还没有完全被大学里的“卷”氛围吞噬,所以这段时间是你自我探索、技能提升、以及稍微放松一下的绝佳机会。作为一名经管专业的女生,寒假规划可以从几个大的方向入手,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希望对你有帮助哈!

一、 关于“经管”这个专业本身,你的初步探索期

大一嘛,对经管可能还有点懵懵懂懂,学长学姐们说的好,经管是个大箩筐,里面啥都有。所以,寒假正是你“拆盲盒”的好时候。

专业基础巩固与预习: 虽然是假期,但学校的课程是循序渐进的,把上学期学的知识再过一遍,温故而知新嘛。特别是那些觉得有点吃力的科目,比如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的基础)或者经济学原理,可以找些网上免费的教学资源或者看点通俗易懂的科普视频,加深理解。
具体怎么做?
整理笔记: 把上学期的笔记拿出来,重新梳理一遍,把重要的概念、公式、模型都标出来,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做标记。
做习题: 挑一些经典的习题集,或者学校老师推荐的参考书,把上学期学过的题型再做一遍,尤其是错题,要搞清楚为什么错,下次遇到同类题才能避免。
预习下学期内容: 提前看看下学期要学的科目,比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等等,大概了解一下目录和主要内容,有个心理预期,开学了就不会那么手忙脚乱了。可以找些经典的入门教材(比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罗宾斯版的《管理学原理》)翻翻看,听听那些概念。

拓展专业视野: 经管是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光看书肯定不够。
看点行业资讯: 关注一些经济类新闻、财经媒体(比如第一财经、华尔街见闻、财新网等),了解当下有哪些热门的经济现象、行业趋势、重要的商业事件。比如,最近有什么新的科技公司上市?某个行业有什么新的政策出台?这些都跟经管息息相关。
听听行业大咖怎么说: 很多经济学家、企业家都有自己的博客、播客或者公开课。在寒假里,可以找一些你感兴趣的大咖(比如巴菲特、芒格的访谈,国内的马云、任正非等),听听他们的思想,学习他们的商业逻辑。
接触不同领域: 经管不是只有金融和会计,还有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国际贸易、信息管理等等。可以稍微了解一下这些细分领域是做什么的,看看哪个方向可能更吸引你。

二、 关于“自我提升”,为未来打下基础

寒假是你弯道超车的好机会,提升硬技能和软技能都非常重要。

提升计算机技能: 现在的经管工作,离不开电脑。
Excel是基础中的基础: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Excel还停留在输入数据阶段,那寒假是时候好好提升一下了。学习一些高级函数(如VLOOKUP, INDEX/MATCH, SUMIFS等)、数据透视表、图表制作等,这些技能在学习和未来工作中都超级有用。网上有很多免费的Excel教程,还有一些付费但性价比很高的课程。
了解一点编程语言(可选但推荐): 即使你不打算成为程序员,了解一些基础的编程概念对你理解数据分析和未来的科技发展很有帮助。Python是现在非常流行的语言,因为它易学且应用广泛,尤其在数据分析领域。可以找一些Python入门教程,跟着敲敲代码,了解一下数据处理、可视化的基本方法。或者,如果对数据可视化感兴趣,也可以学习一下Tableau或者Power BI。
PPT制作能力: 经管的学生经常需要做汇报和展示,一个清晰、美观的PPT能大大加分。可以看看一些PPT设计教程,学习排版、配色、动画等技巧。

提升语言能力(尤其是英语): 英语对经管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无论是阅读英文文献、参加国际会议还是在跨国公司工作,都离不开它。
词汇量是基础: 利用碎片时间背单词,可以下载一些背单词App,或者找一些适合经管专业的词汇书。
阅读提升: 找一些英文的商业新闻、财经杂志(如The Economis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等),或者一些与你专业相关的英文入门书籍,培养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
听力与口语: 找一些英文播客(比如Planet Money, Freakonomics Radio等)、TED Talks,或者看一些美剧英剧(可以先看带英文字幕的),提高听力。如果能找到语伴或者参加线上口语练习小组就更好了,大胆开口说。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能力: 经管的学习很大程度上需要你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看深度分析文章: 除了新闻报道,也可以找一些行业研究报告、深度评论文章,学习别人是怎么分析问题的。
尝试自己分析: 看到一个经济现象或者一个商业案例,试着自己去分析原因,预测结果,思考可能的解决方案。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或者跟同学朋友讨论。

三、 关于“生活与放松”,劳逸结合最重要

别忘了,你还是个大学生,假期也是用来放松和享受生活的!

回归家庭,陪伴家人: 离家在外一学期,寒假是和家人团聚的最好时机。多陪陪父母,帮家里做些事情,享受温馨的家庭时光。
和朋友聚会: 和高中同学、大学同学约着出去玩玩,聊聊天,分享彼此的生活,放松心情。
培养兴趣爱好: 大学是探索更多可能性的阶段,寒假可以是你发展新爱好、重拾旧爱好的好时候。
运动: 坚持锻炼身体,比如跑步、游泳、瑜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艺术/文化: 学习一门乐器、画画、写字、看展览、听音乐会,这些都能滋养你的心灵。
阅读非专业书籍: 读一些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书, broadening your horizons,丰富你的精神世界。
规划一次旅行(如果条件允许): 短途旅行或者回家乡周边的城市逛逛,换个环境,放松身心,也能增长见识。

四、 具体的操作建议和一些提醒

制定一个大致的计划: 不用排得太满,但可以有个大概的框架,比如每天大概要花多少时间在学习上,多少时间在放松上,哪些天想做点什么特别的事情。有个计划能让你更有方向,不容易虚度光阴。
学会利用零碎时间: 等车、吃饭的间隙,都可以用来背单词、看一篇文章、听一段播客。
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假期最重要的是放松和充电,如果某个计划没完成,也不要太自责。重要的是你在这个假期里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多和学长学姐交流: 他们是过来人,经验很宝贵。可以向他们请教关于专业学习、职业发展、假期规划等问题。
保持好奇心: 对什么都保持一颗好奇心,多去探索,多去尝试,你会发现更多有趣的事情和机会。

总结一下,你的大一寒假,可以围绕“专业探索”、“自我提升”和“生活放松”这三个核心来展开。

专业探索: 巩固专业知识,预习新内容,关注行业动态,了解细分领域。
自我提升: 加强Excel技能,学习Python(可选),提升英语水平,锻炼批判性思维。
生活放松: 陪伴家人,与朋友相聚,培养兴趣爱好,健康生活。

记住,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这个规划只是提供一个思路和方向。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方法,让你这个寒假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太好了,大一还有得救,早期,还没扩散。 有意识非常好。

学编程就别考二级了,学点基本的语法后直接网上先尝试抄两个小型项目不限语言。(不要以为抄项目很容易,环境配置,路径,关联这些啥的能把没有系统学过的人搞死,但是他们有很关键。这个东西非常难,容易把人搞崩溃,但是你有近四年时间去尽情崩溃,很充足)

语言不要挑,py,java,c艹,R都整点,然后工具类的LaTeX,MarkDown啥的都接触点。以后就算不幸当了文职这些东西都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acca太占用时间了,我不像 @郑天玑 那么极端,但这个东西性价比着实不高。

英语是肯定要学的,但是竞赛啥的就浪费时间了,平时闲逛就翻墙看看吧,然后尝试读一些专业内的论文,看不懂没关系主要是开始看(一般金融专业癌症晚期都是研究生左右才开始着手这个,我自己就是,这个时候大多数人已经没救了可以等死了)

商赛不要管了

最后经管专业的大多数”专业课“你要不在意gpa及格就行,在意的话稍微刷一下也行,反正他们大多数是浪费时间的。几个不浪费时间的我给你挑出来:

宏微观,投资学,运筹学,线性代数,高数,概率论,数理统计,计量(但是如果你们学校的数理统计和计量是那种背板,念课文式的计量,那也可以不听了,自己看吧)

其他的追gpa唯分数或者不追直接飘过就行


然后如果哪天如果你脑子坏了(最好不要)想接触衍生品,直接看john hull入门,学校里的一切相关课程可以无视,对,无视就好(top2当我没说)。 然后如果觉得john hull难,看不下去,那就不要再看下去了,你跟衍生品基本绝缘了。


最后不要给我带节奏,我这篇答案通篇没有提到所谓的quant,”量化“。上面这些东西不是做不做”量化“的问题,而是现在0202年了,”金融专业“不整这些基本上就死路一条了。现在连个行研都tm要你会数据分析,数据清洗的, 常规“金融专业“出来那不就是自杀么?

能从萌芽就扼杀一个”俊才“,培养一个完整的人真是太棒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