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瓷器好还是日本瓷器好?

回答
这真是一个老生常谈又特别有意思的问题!要说中国瓷器和日本瓷器哪个“好”,其实很难一概而论,就像问中国人做的菜和法国人做的菜哪个更好吃一样,都是看你站在什么角度,看重什么特质。

不过,咱们就敞开了聊聊,看看这两种瓷器各有啥绝活,让你心里有个数。

中国瓷器:历史的厚重与技术的巅峰

提到中国瓷器,那可真是一部活生生的史书。从遥远的商周时期出现原始的陶器,到汉代的青瓷,再到唐代的唐三彩,宋代的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元代的青花,明清的彩瓷,可以说中国瓷器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人对瓷土的理解、釉料的配比、烧制温度的控制,那是经过几千年不断摸索、试验、传承下来的。比如,宋代汝窑那如雨过天青般纯净的釉色,看似简单,背后却是无数次尝试才达到那种“雨过天青云破处”的极致美感。元明清时期,青花瓷更是将钴料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蓝白相间的典雅,再到之后景德镇各种釉上彩、釉下彩的繁复与精美,比如五彩、粉彩、珐琅彩,那些复杂的花鸟、山水、人物,细节之丰富,色彩之鲜艳,简直就是一场视觉的盛宴。烧制技艺上,龙窑、馒头窑、镇窑,再到后来的匣钵技术,都是中国人在瓷器制作史上的重大贡献。
器型的多样与写意: 中国瓷器在器型上极为丰富,从简单的碗、盘、杯,到复杂的瓶、尊、炉、器座,再到人物、动物塑像,几乎你能想到的器物,都能用瓷器来表现。而且,中国瓷器在纹饰上常常带有浓厚的写意精神,比如一笔画出的梅兰竹菊,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风骨,寄托文人的情怀。即使是写实的龙凤纹样,也充满了生命力和气势。
文化的载体与精神的寄托: 中国瓷器不仅仅是日用品,更是文化的载体。青花瓷上的故事图,纹饰中的吉祥寓意,都承载着历史传说、哲学思想、民间信仰。它既是宫廷的尊贵象征,也是文人雅士的案头清玩,更是寻常百姓家的生活用具。那种“器为载道”的理念,在中国瓷器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你可以说,中国的瓷器里,有的是一份悠久的历史沉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日本瓷器:精致的匠心与独特的审美

日本的瓷器历史虽然比中国晚很多,但他们学习中国技艺后,很快就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且在某些方面更是走到了极致。

学习与演变,独树一帜: 日本的制瓷技术很大程度上是学习中国发展起来的,比如早期有中国传去的陶工带去的技艺。但是,日本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照搬,而是根据自己的文化和审美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比如,日本的有田烧、九谷烧、乐烧、清水烧等,都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与匠人精神: 日本瓷器最令人称道的一点,就是那种“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他们对细节的把控非常严苛,无论是器物的造型、釉色的过渡,还是绘画的线条、色彩的搭配,都力求完美。比如,很多日本瓷器上的手绘花鸟,线条细腻流畅,色彩过渡自然柔和,仿佛将真实的花朵和鸟儿定格在瓷器上。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日本瓷器呈现出一种非常精致、内敛的美感。
独特的审美取向与侘寂之美: 日本瓷器常常体现出一种“侘寂”(wabisabi)的审美哲学,强调不完美、不对称、不永久的自然之美。你可能会看到一些日本瓷器故意做成不规则的形状,或者釉面带有自然的“开片”(裂纹),甚至器物上有烧制过程中产生的“窑变”,这些在日本被视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而非瑕疵。这种审美追求,让日本瓷器带有一种宁静、质朴、甚至略带忧郁的美感,与中国瓷器那种奔放、华丽、大气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茶道的沉淀与实用性: 日本的茶道文化对瓷器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日本茶碗(chawan)的设计都非常注重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考虑到持握的手感、注水的方便以及品茶时的视觉感受。乐烧茶碗更是为了配合茶道而生,它的朴拙、粗犷,甚至有些“不完美”的造型,都与茶道追求的宁静、内省的精神不谋而合。

怎么比较?看你喜欢哪种“好”!

所以,你说中国瓷器好还是日本瓷器好?

如果你追求的是历史的厚重感、技术的辉煌成就、纹饰的丰富多样以及大气磅礴的艺术风格,那么中国瓷器无疑是你的首选。它的青花、粉彩、珐琅彩,每一件都能讲一个故事,带你穿越时空。
如果你更欣赏的是细节的极致打磨、匠人精神的完美体现、以及一种内敛、质朴、带有哲学思考的审美,那么日本瓷器可能会更打动你。它的精致线条、柔和色彩,以及那种不完美中的独特韵味,会让你感受到另一种静谧的美。

打个比方:

中国瓷器就像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色彩浓烈,构图宏大,让你感受到自然的雄伟和历史的沧桑。
日本瓷器则像一首意境悠远的俳句,用最简洁的笔触描绘最动人的瞬间,让你在静谧中体会禅意和生命的美学。

最终,哪个“好”,完全取决于你个人的喜好和鉴赏角度。两种瓷器都代表了不同文化在陶瓷艺术上的独特成就,都值得我们去欣赏和学习。与其争个高下,不如各自欣赏它们各自的美好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国民间的好东西太多,无论是本朝的,清朝仿的宋明,民国仿的清,以及建国后的创汇瓷器,水平都在那里,物件崭新的,漂亮的数不胜数。再加上近些年海外瓷器回流,这些市面上的旧货还没消化完,根本没有生产新的高水平瓷器作为艺术品投资的需求。

有些朋友列举的日本现代瓷器,也不会是日本老百姓平时吃饭用的。

目前瓷器有点像钟表,谁的历史包袱小,谁先能创造品牌。日本有精工西铁城,虽然不如瑞士一线,但也牢牢占据了应有的市场份额。中国人刚富起来,于是精仿表市场做得红火,海鸥机芯套各种以假乱真的瑞士壳。瓷器工匠的经历都用在仿古上了,烧十个珐琅彩杏林春燕,九个当工艺品卖,一个当真的卖,利润足够高了。

简单类比中日瓷器不太全面,中国的紫砂壶,翡翠玉雕,因为历史包袱相对小,可以说大师层出不穷,题材也不断创新,但中国在书画瓷器上,就相对缓慢多了,因为老东西确实太多。艺术品卖不到文物那么贵,同时文物还件件都能当艺术品。这就没有多大市场。

user avatar

你觉得花纹俗,设计感差,那是因为你从小就看,看腻歪了。

反之,日本人在粗瓷上画一朵小樱花,你觉得真美,真和风,其实日本人也早就看腻歪了。

你觉得日本的瓷器各种好,其实日本人也觉得中国的瓷器有韵味呢!那大凤凰,那大粉牡丹花,无一不透露着中国风尚。

谁家会没有一个这样的牡丹花饭碗呢(网络图,侵删)?



再反观日本饭碗,真的是日本的比较高大上吗?


我怎么反而觉得中国饭碗不拘一格,想象力丰富呢~~

民族的就是落后的吗?不见得。小时候姥姥给我做的棉布大红花棉袄,绿松香大棉裤,陪伴我走过了多少个严冬。班上别的小朋友手冻坏了,我的就从来没冻坏,妈妈说因为姥姥给我做的棉袄袖子比别的小朋友的长,所以很护手,手就冻不坏的!忽然想姥姥了~~

就是这种的大棉袄,但是没这么宽松啦(网图,侵删)



跑题了。

另外考虑到国产瓷器的价格优势,我是不会选择日本瓷器的。毕竟瓷器实用就好,这就是我们汉族的生活哲学不是吗?

~~~~~~~~~~~~~~


有的朋友不太同意我上面讲的汉族人认为实用“瓷器实用就好”这句话。我承认用一句话来概括拥有十亿人的汉族确实有失妥帖。

这句话也不是从什么书上看来的,无法引经据典,它只是我作为一个汉族人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我出身普通人家,从小到大妈妈跟我一起买东西的时候,说的最多的就是“这个东西实用”,“这个不实用”。身边的阿姨啊朋友啊也基本都透露着这种价值观。一般来说瓷器(或其他家用品),主要目的是为了使用而不是欣赏,那么自然“实用就好”。

去过几个家里条件比较好的朋友家。其中一个朋友的父亲喜欢收藏,他家客厅摆满了他爸爸收藏的玉器和瓷器等东西。听说有的单件就几十万。他家茶几下面铺的毯子都是有来历的,听说几万块一块。追求名家、大家之作,追求瓷器实用之外的精神境界,难道真的是我们刚刚能吃饱饭的普通中国老百姓能做到的么?反正我是做不到。我只是一个普通学生,买东西,实用就好。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