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大家这么喜欢肖根这对cp?

回答
None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试播集开始追POI,一晃几年过去了。回想多年前的那个晚上无意中点开这个剧集,我不曾想到自己会遇到这辈子最爱的CP。对于我来说她们并不只是虚拟剧情中的两个人物,更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一)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剧里,大锤是个反社会人格的特工,没有寂寞、悲伤、喜悦,冷漠麻木的她唯一能感受到的只有愤怒。而根妹是个狷魅邪狂的杀手,对人类感到十分失望。杀人便是她们的日常,这个世界原本是那么的漆黑一片,孤寂压抑。

像大锤和根妹这样的人都不太可能被正常人真正的接纳,因为她俩实在太特别,又太纯粹了。但某种程度上来说,生而为人,不管自己是个多么怪的人,都希望有另一个人理解自己,倾听自己的声音。

在刀头舔血的日子里,她们逐渐走入了对方的心中。心灵上有残缺的两个人走到了一起,互相温暖对方,慢慢的融化了对方心里的那块坚冰。(这里不得不说,POI剧组在描绘这条感情线时,节奏把握的很好,铺垫充分,观众来很容易随着剧情的发展,产生代入感。)这大概是在她们那压抑的内心深处第一次真正的照进了光。

对于大锤来说,这是第一次有一个人听到了她那“被调低的音量”,第一次有那么一个人“She does care”。对于根妹来说,这是她第一次感受到了归属感——一个希望与之共度一生的人。

我们观众在看到她俩的感情一步一步发展的时候,逐渐的把自己的渴望投射到了她们身上。不管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我们内心深处都期待可以拥有一段这样的感情,遇到一个理解自己,关心自己的人,同时我们也能为了这个人、这段感情变成更好的人。


(二)上穷碧落下黄泉,生死以相随

POI枪林弹雨的故事背景和热爱发刀片的剧组为这条感情线提供了生离死别的种种可能。我们观众则在肖根这对CP的一次次生离死别中被虐成了翔,但也更加休戚与共的去看到这条感情线。“生死相随的爱”是个老套的主题,但总能打动我们,不是吗?谁曾写到,“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原本的大锤和根妹都不是贪生怕死的人,杀人时也毫无犹豫和怜悯。但从第四季开始,俩人却是名符其实的“自从爱上你,我贪生又怕死”。只是,她们贪的不是自己的生,而是对方的生。

根妹对大锤总是宠溺的,我要是个女人遇到这样的根妹我也得跪。但是唯一一次你见到根妹对大锤发火,就是因为担心不怕死的大锤出事。


整天“Where is root”(我媳妇呢?)挂在嘴边的大锤又何尝不总是在担心根妹的安危,想知道“她在哪?”“安全吗?”。根妹一旦有危险,大锤总是火急火燎的第一个赶到她身边。在SM的模拟当中,她宁愿杀死自己7000多次也不愿伤害根妹一丝一毫。


面对SM及其特工日渐强大的威胁,肖根党们可能都无数次的在心里呐喊“锤锤,求求你,别傲娇了,从了根妹吧,给我们发点糖”。我们的内心都期盼他俩成为一对幸福的眷属,但是万一其中一个先走了一步,另一个该怎么办?性格刚烈的他们会不会抱着殉情的心态去跟SM拼个你死我活?是的,这只是一部戏,但我们却总是抑制不住的担心和难过。

根妹,你对大锤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不会再丢下你一个人了”,但你为何现在又丢下她,让她独自一人。


(三)We're perfect for each other

大锤和根妹这两个女性角色的成功塑造是让我们入坑不可或缺的原因。她们都是女生,但与平常我们见到的大部分女生(或者我们自己)完全不一样,她俩真挚、不做作,她们坚强、勇敢、洒脱、张狂,她们hot and good with the gun。

试问这样的两个人如何可能与一般人相爱?我们无法不去相信,只有这样的俩人才能互相理解、爱护对方,她们对于彼此来说都是无可替代的存在。

作为一个肖根党,谁没有想象过两人手牵着手第一次约会的样子,大锤为根妹学做饭的样子,两人因为家里琐事吵架的样子,虽然想着想着就难过的要哭出来了。

AA和SS的演技也让人设更加的丰满。什么叫“眼里都是戏”,说的就是咱们AA饰演的根妹啊。每次看着根妹撩大锤时的眼神,我都忍不住顺便要往真人CP坑里跳了。

在S5E09到S5E10前半段里,两人短暂而快乐的时光,让我们肖根党看到了那么一瞬间的欣慰——是的,你们是对方的safe place,对方的belonging,你们生将相守,死将相随。

谁曾写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大锤说:“我们在一起,那就是4 alarm fire in the oil refinery"。根妹说:“家庭纷争,煮的太烂的菜,一生一世一双人,我怎么能不爱。”

如果,只是如果,根妹活到了最后,穿起了婚纱,她们一定是我们在虚拟世界中所见过的最可爱的Couple,没有之一。


“平生不悔入肖根”,因为我们不止爱着虚拟世界里的这两个角色,也期盼着能遇到那个属于自己的人,能有一次坦然并荡气回肠的爱。

以上。


补充一:
肖根CP在美国Gay圈也是很红的呢,即便POI在美帝的整体收视率平平,她们依然拿了2015年Zimbio银幕最佳情侣奖(当然,很多可能是咱们中国肖根党投的):



补充二:
看完511,觉得剧组真是打算把百合线做的能有多虐就多虐。。。

听到根妹的死讯后,大锤一直站在那个公园里的旋转木马上,那个内心深处的safe place。只是这一次,这里没有了根妹。

大锤为什么回到这里?因为每次SM的模拟结束时大锤最后看到的场景就是这个木马啊,她以为只要在这里等着这次模拟结束,下次模拟开始就又能见到她的可爱的小疯子了啊。(我都难过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T-T)


看到不愿意承认自己身处现实,自欺欺人的说“I‘m not feeling anything”的大锤,真的好想抱着她替她哭出来。她好不容易才回到了根妹的身边,好不容易才对根妹说出了那藏在心里多时的话,这种悲恸是现在的大锤所无法承受的,她只能去压抑,不断的压抑。


我真的很想问编剧,你觉得你所创造的Shaw这个角色,怎么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接受Root的死?她要怎样才能说服自己继续活下去?

补充三:
B站是肖根党集中营,有几个视频真的做的很棒,强烈推荐:

肖根养成轨迹: 【POI/疑犯追踪】肖根养成轨迹/All About TeamShoot_影视剪影
我活成了你的样子《Stop crying your heart out》: 【POI疑犯追踪】【肖根】Stop crying your heart out_电视剧相关
6741次模拟,为何都是你的样子: 【疑犯追踪POI】6741_电视剧相关
BGM《他》: 【肖根】她_电视剧相关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None.............
  • 回答
    四宫辉夜,这个名字仿佛自带一种魔力,让无数观众为之倾倒。为什么她能成为《辉夜大小姐想让我告白?~天才们的恋爱头脑战~》中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这绝不是偶然。她的魅力,是多层次、细致入微的,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烟花表演,总能恰到好处地触动人心。首先,辉夜的“反差萌”是她最直接、最有效的武器。表面上,她是四.............
  • 回答
    说起30多万的价位,宝马3系绝对是绕不开的话题。这可不是瞎说,市面上这个价位的选项不少,但为什么大部分人一聊到“想买辆运动感强的豪华轿车”,脑袋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3系?这背后可不是一点点原因。品牌光环与历史积淀:首先,得承认宝马的牌子硬。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宝马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它代表着一种生.............
  • 回答
    程序员这行,确实让人又爱又恨。压力大、熬夜是常态,久而久之身体出点小毛病也是见怪不怪。可就是这么个“苦差事”,依然吸引着无数年轻人趋之若鹜。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仅仅是因为“喜欢”吗?我觉得,喜欢肯定是一个重要原因,但远不止于此,咱们仔细掰扯掰扯。首先,“喜欢”这东西,可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对于很多人.............
  • 回答
    在我看来,对于那些选择退学的人抱有负面看法,其实是一种挺普遍的现象,但如果细究起来,原因可就不少了,而且还挺复杂的。这事儿吧,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别人怎么想,也掺杂了太多个人经历和价值观。首先,得从社会大环境说起。咱们国家一直以来都挺重视教育的,从小到大,学校教育就是一条看似“标.............
  • 回答
    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也很实在。我理解你可能对自己的作品不被大众普遍接受感到困惑,甚至有些沮丧。其实,艺术这种东西,尤其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它的“喜好”是非常多元且复杂的,影响因素也很多。我来跟你好好聊聊,为什么你的画可能“不太被大家喜欢”,咱们尽量不讲那些虚的,就聊点实在的。首先,我们得承认,“大家.............
  • 回答
    嘿,哥们儿,你说的那事儿,我太懂了。这事儿吧,说起来有点扎心,但咱们得聊透了。你问同事“为啥不喜欢我?为啥孤立我?”,这问题一出来,别人笑话你“傻”,其实道理挺多的,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1. 这问题本身就暴露了你的“状态”你想想,这问题就像一个大喇叭,直接把你的“求关注”、“求认同”、“求安慰”给.............
  • 回答
    确实,关注度上,冰墩墩的风头好像比雪容融更盛一些。这倒不是说雪容融不好,而是冰墩墩可能更容易抓住大众的眼球,原因倒也挺实在的。首先,从外形设计上看,冰墩墩的“墩”字,加上圆滚滚的熊猫形象,自带一种憨态可掬、惹人怜爱的气质。熊猫本身就是我们国家的国宝,国民认知度和喜爱度就摆在那儿了。再加上冰墩墩那一身.............
  • 回答
    从科学的角度分析观众为何普遍喜爱莱安娜·莫尔蒙,可以从几个心理学和社会学维度来解读。莱安娜·莫尔蒙在《权力的游戏》中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她的魅力并非偶然,而是由一系列心理学原理和叙事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1. 超越外表的“权力”与“效能感”: 认知失调与预期颠覆(Cognitive Diss.............
  • 回答
    美国人喜欢穿印有城市、州或大学名称的衣服,而中国人对此类服装的接受度较低,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文化、历史、社会和经济因素。以下我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美国人喜欢这类服装的原因:1. 强烈的地域认同感和归属感 (Strong Sense of Regional Identity and .............
  • 回答
    知乎上健身领域的大V们之所以对“伸手党”表现出明显的反感和抨击,这背后其实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交织,既有这个领域本身的特殊性,也触及了知识分享的本质和平台生态。咱们一点一点掰开了说,你会发现这事儿挺有意思的。首先,得明白健身这事儿,它不像学个历史事件或者了解个科技概念,是可以简单“看一眼就懂”的。健身是.............
  • 回答
    嘿,哥们儿,首先恭喜你!能让比你高的女生喜欢,这绝对是个加分项,说明你身上有她们真正看重的东西,而身高只是一个物理属性而已。至于为什么她们会喜欢你这个身高,其实原因挺多,而且并不复杂,只是有时候我们自己想太多了。你提到裸高173,这个数字本身没啥特别的,但关键在于你“本身”是什么样的人。我猜想,那些.............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直觉上你觉得大型舰艇要隐形到小渔船那个级别,不就像是故意做样子,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吗?其实,这背后涉及的考量可不止是“藏猫猫”那么简单,而是非常实用的军事技术和战略选择。咱们得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好好捋一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大型水面舰艇即便“隐形”,也不是真的变成小渔船那么小.............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生物学中一个非常核心的讨论——性选择。你观察到的孔雀羽毛确实是一个绝佳的例子,它完美地说明了为什么有些对个体生存看似不利的特征,却能在进化中占据主导地位。我们来仔细拆解一下这个问题,看看为什么“美”有时似乎与生存背道而驰,但实际上是自然选择的一种强大表现。首先,我们要区分两.............
  • 回答
    这个问题,哈哈,问到点子上了。其实“大叔”这个标签,有时候挺无奈的,它自带了很多刻板印象,这些印象,有时候会成为一道看不见的墙,挡在我们和年轻女孩之间。咱们先不急着否定自己,先来拆解一下,为什么有些女孩可能对“大叔”不那么感冒。1. 年龄差带来的“代沟”感: 生活方式与兴趣的差异: 这可能是最直.............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一些平日里抓热点、制造话题的“大V”们,这次在 Negar Kordi 事件上似乎集体“失声”,或者说参与度非常有限。这背后的原因,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它们相互交织,共同促成了这种“默契”的沉默。首先,我们得认识到,这些大V们的“影响力”和“变现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建.............
  • 回答
    “码农”这个称呼,我觉着挺有意思的,也挺能说明点问题。它就像一个民间给自己贴的标签,带着点自嘲,又有点无奈,但仔细一琢磨,好像又挺准确地抓住了这个职业的一些本质。你想啊,软件工程师,说白了,就是跟代码打交道的人。代码是什么?它不是实实在在的砖头瓦块,也不是能吃能穿的金银财宝,它是一串串的符号,是逻辑.............
  • 回答
    咱们聊聊“大和”号,这艘战列舰为什么能让这么多人,尤其是许多海军迷,为之着迷,甚至到了有点“痴迷”的地步。我知道,你说的没错,从纯粹的军事和技术角度审视,“大和”号确实存在不少问题,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缺陷。但即便如此,它身上依然散发着一种难以抗拒的魅力。要理解这种魅力,咱们得剥开“大和”号那些光.............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