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然的回答太多了。真实情况是,绝大多数海域都分布着密集的民事目标,因此,在远洋发现一艘“渔船”并不是稀奇事。
首先,现代雷达技术的发展,使得军舰这种低速物体的过小信号特征并不适用于发现距离这个概念。结合地球曲率,基本上40千米内的舰船都是可以被现代雷达发现的,因此不存在雷达特征小就可以减少被发现距离的说法。或者换个说法:B-1B轰炸机的雷达信号大约1平米,被发现距离大约在100-150之间,你渔船信号再小能小到1平米?或者把这个被发现距离缩小到40?
其次,16年台湾误伤的那条渔船才几吨,有没有100吨?连导弹雷达都可以找到这种目标并且准确命中中部,你觉得对于现代雷达技术来说,“雷达信号小”对于反舰导弹来说是很大问题吗?
第三,中国渔民对抗韩国海警时的铁锁连环,导致的渔船群们的雷达信号有多大?能达到普通3000吨军舰的水平了吧?战时你以为是个大家伙,射了一圈导弹过去打的是几条渔船~```
所以,从这些信息里就可以看出,雷达信号的大小并不对发现距离和能不能发现有影响,真正的影响是,你在几十千米外如何确定这些看上去似乎“杂乱无章”分布的目标究竟是渔船还是伪装成渔船的军舰——这一点尤其在近岸的大陆架海域特别重要,而这种海域偏偏又是目前海上冲突和海权纠纷的主要海域。比如索马里反海盗行动,在雷达上发现可疑目标的时候,都是加派直升机去确认。战时例子也有,比如两伊战争期间伊朗用小艇封锁海峡,美军去驱逐目标时都先派直升机确认目标是伊朗武装快艇。美国海军的近岸作战舰艇,如LCS、朱姆级驱逐舰等也是隐身设计,但伯克、航母等大型军舰则不追求隐身设计就是这个原因。
有人说以30节速度狂奔的渔船,一看就是军舰假扮的,问题是军舰也可以把速度控制在10节左右,你再来看一看如何分辨?当然了,在遭到对方导弹攻击的时候,雷达信号小就有优势了,尤其是和旁边干扰设备制造出一个大信号体的时候。
海军对隐身技术的追求和空军不一样。空军追求的是极限隐身,而海军只要求能融入周边环境(雷达信号与声信号),所以以空军的隐身思想来理解海军的模式,肯定是要出错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