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仅使得南宋能够延续近七十年”
钓鱼城之战发生于1259年,1279年崖山海战,同一年南宋灭亡。
“可汗战死的消息传到了远在西欧的旭烈兀那里”
1259年,旭烈兀正在西亚进攻阿尤布王朝治下的叙利亚,此前他攻取了波斯的木剌夷国、阿拔斯王朝治下的美索不达米亚;
旭烈兀主导的第三次西征是去打西亚各国的,没去进攻欧洲,他只在第二次西征时跟着拔都去过东欧,从来没到过西欧。
“使得他(旭烈兀)停下了外扩战争,撤兵回国......也使得蒙古大军与非洲大陆无缘”
严格来说旭烈兀确实撤兵回国了,但是停驻在波斯的大不里士,支持忽必烈,被忽必烈承认为波斯等地的领主,建立了伊利汗国;
此后旭烈兀倒也征战过,但主要是和钦察汗国争夺高加索的地盘,没去进攻埃及,后来伊利汗国还把半个叙利亚给丢了,不过安纳托利亚有一大半属于伊利汗国。
从而缓解了欧洲战场中各国的压力,给了欧洲国家发展的空间......使得西欧国家拥有了崛起的时间。
西欧主要国家(其实就一个法国,它的人口约占当时欧洲的三分之一)在蒙古三次西征(1219-1260)期间:
法兰西王国正处于卡佩王朝路易九世统治下的“圣路易的黄金时代(1226-1270)”,路易九世被奉为中世纪法国乃至全欧洲君主中的楷模,绰号“完美怪物”;他的父亲“狮子”路易八世和祖父“狐狸”腓力二世都是贤君雄主,把英格兰王国的安茹王朝摁在地上打。
真正面对蒙古第一次和第二次西征的是中欧(神圣罗马帝国等)、东欧(匈牙利王国、波兰诸侯、罗斯诸侯等)国家,它们后来也在和钦察汗国、伊利汗国交战,南欧国家也和它们交战过(东罗马帝国等)。
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在霍亨斯陶芬王朝腓特烈二世的统治下(1220-1250)是很强盛的,其东境诸候也勉强顶住了蒙古军,不过腓特烈二世死后不久神圣罗马帝国就陷入了近二十年的“大空位时期”,并没能趁机发展。
匈牙利王国在贝拉四世的统治下(1235-1270)还算可以,被蒙古军打的很惨,蒙古军退后积极重建王国(绰号“故乡重建者”),修了很多堡垒(后来防御奥斯曼帝国时倒是用上了),死后的匈牙利王国也就那样。
波兰、罗斯当时四分五裂、诸侯割据,罗斯诸侯被钦察汗国以及后继的蒙古诸部统治了很长很长时间,波兰诸侯倒是在西征的五十多年后又统一为波兰王国,走向强盛(那时候元朝都快完蛋了)。
钓鱼台之战在世界历史上有一定地位,但不宜夸大。
拔都一系已经自称大汗了,蒙哥也没法越过钦察汗国去攻打欧洲。
察合台一系因为反对蒙哥继位被打压,早就离心离德了。
窝阔台一系更不用说,蒙哥当年也是喊过“只要是从窝阔台合罕子孙中出来的,哪怕是一块臭肉,我们仍要接受他为汗”的誓言的。
旭烈兀也是个野心勃勃的主,蒙哥不一定能收拾掉他,就算是收拾掉又能咋样?除非迁都到中亚或西亚,否则那么远的地早晚要分出去。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争斗,实际上是汉化派+汉军世侯,与草原派+蒙哥怯薛的争斗,最后忽必烈胜了,大蒙古国变成了大元。
大蒙古国的分裂是一种必然,蒙古军也不是战无不胜的神仙。
假如蒙哥不死的话,最大的可能就是南宋提前20年灭亡,旭烈兀西征把埃及也攻下,进一步攻占西欧、中欧和南欧不太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