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南宋联蒙抗金是不是自掘坟墓?

回答


南宋与蒙古联盟对抗金国的战略决策是否属于"自掘坟墓",这一问题涉及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多方博弈。从历史进程看,这一决策确实存在战略上的矛盾性,但将其完全归为"自掘坟墓"需结合多维视角分析:



一、历史背景:南宋的困境与蒙古崛起
1. 金国的威胁
金国在12世纪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和行政体系,长期对南宋形成战略压力。南宋虽占据江南富庶之地,但北方土地贫瘠,财政依赖赋税,且面临北疆防线的持续压力。

2. 蒙古崛起与西夏之亡
蒙古帝国在成吉思汗时期(13世纪初)迅速扩张,西夏于1227年被灭,金国成为蒙古的主要目标。此时南宋面临两难:若联合蒙古抗金可能引发更大危机,但若保持中立则需长期承受金国压力。



二、联蒙抗金的动机与过程
1. 战略考量
金国衰落的契机:金国在蒙古威胁下逐渐削弱,南宋高层认为联合蒙古可借力灭亡金国,减轻自身压力。
内部政治需求:主战派如宰相史弥远主张联蒙抗金以巩固政权,而主和派则担忧激怒蒙古。

2. 具体行动
1234年联合作战:南宋与蒙古达成"夹击金国"协议,宋军攻取中原要地(如蔡州),最终在蒙古军队配合下灭亡金国。
利益分配争议:蒙古要求南宋割让河南地区,但南宋仅接受部分土地,导致双方矛盾积累。



三、决策的双重性与风险
1. 短期收益
灭金后南宋暂时缓解了北方压力,获得中原部分地区(如开封、洛阳),战略上实现"北进"目标。
联盟削弱了金国这个长期宿敌,符合南宋的战略利益。

2. 长期隐患
蒙古的扩张野心:蒙古在灭金后迅速转向南下,南宋沦为下一个目标。
战略信任缺失:蒙古对南宋的领土要求(如河南、陕西)与南宋的防御需求产生冲突,双方矛盾激化。



四、为何被称为"自掘坟墓"?
1. 联盟的悖论性
南宋试图通过联合蒙古对抗金国,但此举客观上为蒙古提供了战略跳板。蒙古在灭金后立即转向攻击南宋,而南宋因资源分散、防御体系脆弱(如襄阳防线薄弱)难以抵抗。

2. 历史因果链
联盟导致蒙古对南宋的威胁从"潜在"变为"现实"。
南宋未能及时调整战略,反而在联蒙后陷入被动,最终被蒙古灭亡(1279年崖山海战)。

3. 决策者的局限性
南宋高层缺乏长远眼光,仅着眼于眼前利益,未预见到蒙古的扩张野心。
蒙古利用南宋的短视,逐步实现"以南制北"的战略目标。



五、历史评价与争议
1. 支持者观点
南宋在金国强盛时期难以单独抗敌,联蒙是无奈之举。
灭金后南宋获得战略缓冲区,为后续抵抗蒙古争取时间。

2. 批评者视角
联盟加剧了蒙古的扩张野心,使南宋陷入双重危机(北有蒙古、西有西夏)。
南宋未能在灭金后及时巩固防御,反而因内部腐败和财政问题削弱战力。



六、替代方案的可能性
1. 持续与金国议和
若南宋保持中立,可能通过外交手段维持现状,但需牺牲部分利益(如割让土地)。
2. 联西夏抗蒙古
西夏曾尝试联合宋金对抗蒙古,但最终被灭。此策略风险极高且缺乏实证支持。



七、结论:战略的短视与历史的必然
南宋联蒙抗金的决策本质上是基于现实压力的选择,既有短期收益,也埋下致命隐患。从结果看,这一联盟确实加速了南宋灭亡的进程,但需注意:
非唯一因素:南宋衰亡是多方原因(内部腐败、军事落后)共同作用的结果,联蒙仅是催化剂之一。
历史情境复杂性:在金国强盛、蒙古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南宋的选择受限于信息与资源的不足。

因此,"自掘坟墓"的评价有一定道理,但需结合具体历史语境理解其合理性与局限性。这一决策反映了南宋政权在危机中的无奈挣扎,也警示后世战略联盟需兼顾长远利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早我听到这段历史时,想法是一样的,宋朝决策层难道真会傻到自掘坟墓吗?昔日联金灭辽,后联蒙灭金,你看,不都是自讨苦吃吗?

但有这个问题只能说我们是现代人,而且只看到了蒙灭宋的结果,然后以结果反推了。

首先,宋朝是有人不主张灭金的。乔行简就认为"强鞑渐兴,其势已足以灭金。"并主张以金缓冲国抵抗蒙古。

但这显然低估了宋金世仇的影响。对于南宋的臣民而言,金人带给宋人的耻辱已经够多了,不趁金人衰弱收复中原是懦夫,他们更支持灭金。

而真德秀等灭金派人士虽有灭金的共识,但可以看出,他们也不是愣头青。因为真德秀的理由同时还有:虏之将亡而亟图自立之策(金朝将亡,要有独立抗蒙的准备,灭金是为了扩大战略空间)。即,宋朝决策层,无论扶金灭金,普遍有两个共识:金朝不行了,蒙古不可靠。当时南宋对蒙金力量并未错判。同时,真德秀也提醒过,联蒙可能会重蹈覆辙。

所以在1217年之前,灭金占了上风,联蒙则一直悬而未决,但金朝送了个人头。

当灭金的想法占主流后,停输岁币的想法也同时兴起,自然引发金朝不满,并在1217年主动引发了宋金战争。金人普遍认为,即使蒙古袭来让自己损失很大,但此时攻宋尚有余力(北失南补之策),但很快,虚弱的金人在淮南惨败,也使南宋断绝了与之联合的可能。

而当宋蒙联合时,金朝已经因为太过虚弱而没有联合的价值,宋朝对蒙古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也就被迫上马,希望能延缓蒙古南下的脚步,这也是唯一能做的了。

user avatar

金国“北失南补”的策略才是自掘坟墓。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