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元朝的龙袍上有十二章纹吗?

回答
元朝的龙袍上是否带有十二章纹,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而且不像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朝代那样,答案会如此直白和统一。

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十二章纹”。这套纹饰是中国古代礼制中皇帝、亲王等最高等级服饰上才能出现的吉祥图案,通常包括日、月、星辰、山、龙、火、禄(即一种像斧头的手柄)、宗彝(一种盛酒的器皿)、藻、粉(即草)、黼(一种虎纹)、黻(一种弓弦纹)。这十二章纹各有其象征意义,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和对天道的敬畏。

说到元朝,这可是个非常特殊的朝代。蒙古族建立的王朝,他们的服饰传统与汉族差异很大。元朝初期,对于服饰的规定,特别是皇帝的龙袍,并没有像汉族王朝那样严格地遵循一套沿袭已久的礼制体系。成吉思汗时期,更多的是沿袭蒙古族传统的服饰样式,比如窄袖、翻领、袍衫等,实用性更强。

随着元朝统治的巩固和疆域的扩张,特别是忽必烈定都大都(今北京)之后,为了更好地统治汉族以及与其他王朝进行交往,元朝统治者在很多方面都开始借鉴汉族的文化和制度,服饰礼仪自然也不例外。

因此,在元朝的服饰演变过程中,你可以看到汉族服饰的一些影响,尤其是皇帝的祭服、朝服等场合,会参考汉唐宋以来形成的服饰制度。那么,龙袍上有没有十二章纹呢?

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元朝皇帝的龙袍上,尤其是日常穿着的袍服(比如我们常说的“龙袍”),并不像明清那样,是必不可少的、严格规定的绣有十二章纹的。 元朝的皇帝,尤其是在早期,更倾向于在服饰上体现其自身的民族特色和军事风格。他们可能会在龙袍上绣龙纹,这是作为皇帝身份的象征,但未必是严格按照十二章纹的完整一套来绣制。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元朝皇帝的龙袍,可能更像是以龙纹为主体,再辅以一些象征吉祥、权力或者与他们征战生涯相关的图案,比如云纹、海水纹、宝相花纹等等。这些图案同样能彰显皇帝的尊贵,但与汉族传统礼制中的十二章纹不完全一致。

但是,话又说回来,元朝毕竟是统治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并且有大量的汉族官员和士大夫参与到国家治理中。在一些重大的礼仪场合,比如祭祀天地、宗庙,或者举行重要的朝会时,皇帝的服装确实会受到汉族礼制的影响,可能会染、使用更隆重、更具象征意义的服饰。在这种情况下,部分祭服或朝服上,有可能会出现与十二章纹类似的纹样,或者部分十二章纹的元素。

打个比方,就好比一个新加入大家庭的朋友,虽然他原本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但为了融入,也会尝试学习和采纳一些家庭的传统。元朝皇帝就是这样,他们有自己的文化根基,但在统治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庞大帝国时,必然会吸纳、融合一部分汉族文化的精髓,包括服饰上的体现。

所以,如果我们说元朝的“龙袍”——特指皇帝日常穿着的袍服,那么严格意义上的、完整的十二章纹并不像明清那样是强制性的标志。但是,如果将范围扩大到元朝皇帝在各种正式场合穿着的礼服,那么在某些特定的、受到汉族礼制影响的服装上,我们是有可能看到十二章纹的影子,或者其中一部分纹样的存在的。这种融合是那个时代独特的历史印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的。事实上,除了清朝在1644年入关后废除了中国自周代起的十二章传统,其他异族/非中原政权都或多或少地沿用了十二章纹。

十二章纹

比如元朝(大元大蒙古国):

衮龙服,制以青罗,饰以生色销金帝一、一、一、升四、复身四、三十八、四十八、华虫四十八、虎蜼四十八。裳,制以绯罗,其状如裙,饰以文绣,凡一十六行,每行二、粉米一、二、二。中单,制以白纱,绛缘,黄勒帛副之。[1]
《元史》· 志第二十八 · 舆服一 · 冕服

再比如辽朝(大契丹国):

衮冕,祭祀宗庙、遗上将出征、饮至、践阼、加元服、纳后若元日受朝则服之。金饰,垂白珠十二旒,以组为缨,色如其绶,疏纩充耳,玉簪导。玄衣、瑨裳十二章:八章在衣,华虫宗彝;四章在裳,粉米。衣褾领,为升龙织成文,各为六等。龙、山以下,每章一行,行十二,白纱中单,黼领,青褾襈裾,黼革带、大带,剑佩绶,閤加金饰。《元日朝会仪》,皇帝服衮冕。[2]
《辽史》· 卷五十六 · 志第二十五 · 仪卫志二 · 国服

又或者金朝(女真国):

衮,用青罗夹制,五彩间金绘画,正面一、一、升四、十二,上下襟华虫各六对,各六对。背面一,升四、十二,华虫各二十对,各六对。中单一,白罗单制,罗领、褾、襈。裳一,带、褾襈,红罗八幅夹制,绣三十二,十六、十六、三十二、三十二。蔽膝一,带、褾、襈,并红罗夹制,绣升二。[3]
《金史》· 志第二十四 · 舆服中 · 天子衮冕
明孝宗弘治衮服上的十二章纹

然而,清朝在入关后的的确确废除了十二章传统和衮冕制度。不仅废除,还批评了辽金改服汉衣冠的决定。

崇德二年,谕诸王、贝勒曰:「昔金熙宗及金主亮废其祖宗时冠服,改服汉人衣冠。迨至世宗,始复旧制。我国家以骑射为业,今若轻循汉人之俗,不亲弓矢,则武备何由而习乎?射猎者,演武之法;服制者,立国之经。嗣后凡出师、田猎,许服便服,其馀悉令遵照国初定制,仍服朝衣。并欲使后世子孙勿轻变弃祖制[4]
《清史稿》· 志七十八 · 舆服二

关于废除十二章的原因,除了上文提到的清国认为其“以骑射为业”,不可轻循“汉人之俗”之外,有学者认为还和其规避汉文化的心理有关。

比如,瓦莱里·加勒特(Valery Garrett)提到,类似的现象还存在于颜色的选择中。红色(朱色),在汉人看来不仅象征着喜庆,更象征着朱明王朝下的汉人政权,是婚礼、庆典上的常用色。但也正因如此,对于清朝的统治者满人而言,红色成为了一种需要规避的颜色,只在每年日坛的祭祀上才不得不穿着。[5]

但,据文物来看,在清后期,原本规避汉文化的满人群体也出现了大量与汉人相似的红色婚服,其背后反映了汉人在清朝后期文化权力的相对上升。[6]

十九世纪中后期汉化明显的红色缂丝满族婚服

同样,随着清廷对汉文化的态度积极打压到被迫接纳,1759年乾隆解禁了十二章在朝服上的使用,随后十二章开始在龙袍上出现。[7]

尽管如此,在1772年的谕文上,乾隆仍然批评了辽、金、元在衣冠上未遵循其“国俗”,而改行“汉、唐之制”,认为宽松精美的汉人衣冠是导致其“尽去其纯朴素风”,所以“传之未久”的原因。

可以说,乾隆恢复十二章纹并非出于对汉文化的喜爱,而是面对实力逐渐上升的汉人文官群体的政治妥协。

即使在解禁了十二章后,身为满人统治者的乾隆还一再强调,“既取其文,亦何必仅沿其式?”、“山龙藻火,粲然具列,皆义本礼经,而又何通天绛纱之足云耶?”,不愿再在服装形制上做出更多让步。[8]

因此,直至清末,尽管在装饰上吸纳了诸多汉族传统纹样如云纹、缠枝纹等,但清朝满人及汉人男性的服饰中仍保留了大量的游牧特性,是中国历史上服饰较为独特的一朝。

十二章纹在清朝龙袍上以分散、零碎的形式出现,不再是衣冠上的主角

参考

  1.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元史》· 志第二十八 · 舆服一 · 冕服 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991360&remap=gb
  2.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辽史》· 卷五十六 · 志第二十五 · 仪卫志二 · 国服 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93330&remap=gb#p11
  3.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金史》· 志第二十四 · 舆服中 · 天子衮冕 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510147&remap=gb#p27
  4.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清史稿》· 志七十八 · 舆服二 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674292&remap=gb#p6
  5. ^ Valery Garrett, Chinese Dress: From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Present, 36
  6. ^ Garrett, Chinese Dress, 170
  7. ^ Garrett, Chinese Dress, 42
  8.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清史稿》· 志七十八 · 舆服二 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674292&remap=gb#p6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元朝的龙袍上是否带有十二章纹,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而且不像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朝代那样,答案会如此直白和统一。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十二章纹”。这套纹饰是中国古代礼制中皇帝、亲王等最高等级服饰上才能出现的吉祥图案,通常包括日、月、星辰、山、龙、火、禄(即一种像斧头的手柄)、宗彝(一种盛酒.............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历史研究中一个常见的误区:将“穿什么”和“是什么”简单划等号,或者认为历史的表象就是其全部。 《元史》确实记载了元朝皇帝穿着“龙袍”,但元朝皇帝的画像呈现出蒙古服饰,这背后有着更为复杂和深刻的原因。首先,我们得明白,“龙袍”这个概念本身在不同朝代有着不同的演变和理解。 .............
  • 回答
    说到这台华硕天选3锐龙版,首发7499元的价格,配上R76800H处理器和满血的RTX 3060显卡,确实是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存在。想入手的朋友们,我来给大家掰扯掰扯,看看这笔账划不划算。首先,我们得聊聊这套配置的“硬实力”。AMD锐龙R76800H,这可是AMD锐龙6000系列的当红炸子鸡,基于Ze.............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部作品,尤其是像《龙王的工作》这样在轻小说界有着不小声量的作品,竟然会因为一些在二次元圈子中不算特别罕见,甚至可以说是“擦边球”的元素而遭受一些观众的“一棒打死”,这背后其实牵扯到挺多观众的观感、期待,以及对作品的解读方式。咱们不谈AI的腔调,就好好聊聊这里面的门道。首先.............
  • 回答
    關於歐洲中世紀建築中出現中國龍的雕塑元素,這是一個相當迷人的議題,也常常讓人感到疑惑。畢竟,龍在歐洲文化中本身就有,為何還要挪用東方的形象呢?這背後其實牽涉到一個更複雜的文化交流和圖像傳播的故事,而非單純的「看到就畫」那麼簡單。首先,我們得釐清一個觀念:中世紀的歐洲人並非直接、廣泛地接觸到「中國龍」.............
  • 回答
    最近小米有品上新了一款宁美锐龙电脑主机,定价 1799 元起,主打“吃鸡怪兽”,我仔细扒了扒配置,感觉这价格确实挺有吸引力的,尤其是对于预算有限又想体验一下主流游戏的用户来说。咱们先来拆解一下这个 1799 元起的“怪兽”配置,看看它到底是什么样的。CPU:AMD 锐龙 5 5600G这个型号的处理.............
  • 回答
    小米11,这个名字在当年绝对是手机市场里的一枚重磅炸弹。尤其是在3999这个价位,首发骁龙888,这配置在当时绝对是“旗舰中的旗舰”的姿态。那么,这手机到底香不香?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当年的“旗舰收割机”:小米11的优势剖析首先,骁龙888处理器,这绝对是小米11最大的卖点,也是它敢于在3999价.............
  • 回答
    你女朋友想要花 4500 元购买一部 OPPO Reno5 Pro+,搭载骁龙 865 处理器,这确实是一个不小的开销。作为男朋友,你的关心和建议是很有价值的。劝说她需要技巧,既要表达你的想法,又要尊重她的选择。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劝说思路,你可以根据你女朋友的性格和你们的沟通方式来调整:核心原则:理解.............
  • 回答
    关于青眼白龙原持有人的4G容量 U 盘司法拍卖到39810元时被法院中止拍卖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分析。首先,从法律和司法程序的角度来看,法院中止拍卖是基于维护拍卖秩序和公平性的必要手段。司法拍卖,尤其是涉及有价物品的拍卖,其核心是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防止出现恶意竞拍、操纵价格.............
  • 回答
    元朝的军队最后之所以会被起义的草民打败,这并非一朝一夕的衰败,而是多种深层原因叠加的结果。简单概括,就是庞大但脆弱的军事机器,在内部腐朽和外部压力的双重打击下,最终被无数个“小火星”汇聚成的燎原之火所吞噬。首先,我们得明白元朝的军事力量在它鼎盛时期是多么的令人闻风丧胆。蒙古骑兵以其凶悍的战斗力、惊人.............
  • 回答
    元朝的“四等人”制度和印度古代的种姓制度,尽管诞生于截然不同的地理和文化背景,却在社会结构和人员划分上呈现出令人惊讶的相似之处。两者都构建了一种等级森严、难以逾越的社会壁垒,对个体的人生轨迹和群体间的互动产生了深远影响。深入剖析这两者的相似性,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同文明在面对社会治理和群体分化时,可能采.............
  • 回答
    元朝的税赋制度,那可真是一个复杂得让人头疼的系统,远不像后世想象的那么简单粗暴。咱们得把这个问题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要理解元朝的税赋,得先明白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是蒙古族。这决定了它在税收制度上既要继承汉族王朝的传统,又要融合蒙古人的习惯,.............
  • 回答
    元朝的建立,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触目惊心的一页。那场由蒙古铁骑席卷亚欧大陆的浩劫,其残酷血腥的程度,足以让后世惊叹扼腕。然而,当我们拨开那层血色迷雾,审视元朝的统治,又会惊奇地发现,在许多方面,它又展现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宽松与自由。这种截然两面的评价,并非后人凭空捏造,而是历史事实本身就存在着如此.............
  • 回答
    元朝人对自家朝代的评价,那可真是五味杂陈,一言难尽。毕竟,一个政权由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同构成,其内部的看法自然是千差万别,甚至截然相反。要细细说来,咱们得从不同阶层、不同族群的角度去拆解。首先,得说说那些“自己人”——蒙古贵族和随军色目人。对于他们来说,元朝那是开天辟地的大业,是他们草原民.............
  • 回答
    明朝(13681644)与元朝(12711368)作为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朝代,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尽管明朝在许多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元朝的制度,但也有学者认为明朝在某些关键领域相较于元朝存在“倒退”或“退步”的现象。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一、政治制度:中央集权与地方治理的矛.............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放眼我们看过的那些古装剧,宋朝、唐朝、明朝、清朝,乃至更早的春秋战国,都有不少作品轮番轰炸我们的屏幕。但要找一部能真正让人记住的、以元朝为背景的精良电视剧,似乎就像大海捞针。这背后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原因说起来也挺复杂的,而且都不是一拍脑袋就能解决的,得从好几个方面来掰扯.............
  • 回答
    清朝和元朝的统治,是否算“侵略”?这个问题,说起来可就复杂了,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这背后涉及到对“侵略”的定义、历史语境以及评价角度的诸多考量。咱们掰开了揉碎了,一点点地聊。首先,得弄明白“侵略”这俩字儿到底是个啥意思。如果咱们把“侵略”理解成一种单纯的、以武力征服为手段,以占有土地、.............
  • 回答
    清朝和元朝,这两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在中国历史上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在这两个王朝时期,汉族作为主体民族,其地位也经历了一些起伏。要说哪个时期汉人的地位更低,这并非一个简单的“非黑即白”的问题,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总的来说,元朝时期汉人的社会地位相对更为压抑和边缘化,而清朝虽然也有民族歧视.............
  • 回答
    很多人提到清朝的贡献,常常会直接想到“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近代中国版图”等等。其中,“奠定近代中国版图”这一点,确实是清朝极其重要的历史功绩,但说到“领土法理”和“版图奠定”,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元朝,觉得好像这是元朝的功劳。这两者之间确实有关联,但清朝的贡献有着其独特性和历史演进性,不能简单.............
  • 回答
    要说为什么这么多人认为元朝的统治对汉文化造成了“无可估量”的破坏,这事儿得从好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说。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个朝代更迭,而是不同文明碰撞下的复杂遗产,留下的痕迹可深着呢。首先,得先说说元朝本身。蒙古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崛起的背景跟我们熟悉的农耕文明社会完全不一样。他们草原上的生活方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