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普通人交的税是否足以相等于他在社会中得到的公共服务?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以及我们每个人对社会价值的理解。简单地说,普通人缴纳的税款是否“足以相等于”他在社会中得到的公共服务,答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充满了辩证和动态的关系。

首先,我们要明白,税收并非一个简单的交易过程,即“你交多少钱,我就给你多少服务”。税收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公民对国家履行某些功能的经济贡献,以换取社会整体的利益和福祉。而公共服务更是林林总总,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很多服务的价值难以量化。

税收的构成与公共服务的支出

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个问题:

1. 个人税负的构成: 普通人缴纳的税款主要包括:
所得税: 工资、奖金、租金收入等产生的收入所得税。
消费税/增值税: 购买商品和服务时包含的税款,这是最普遍但往往最不易察觉的税负。
财产税: 部分地区可能存在的房产税、车辆购置税等。
其他税费: 如个人所得的印花税等。

2. 公共服务的广度与深度: 普通人享受到的公共服务则更加广泛,包括但不限于:
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 公路、桥梁、铁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这些是我们日常出行、生活的基础。
社会保障体系: 养老金、医疗保险、失业救济、生育津贴、住房公积金等。这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公共教育: 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为我们提供学习知识和提升技能的机会。
公共卫生与医疗: 公立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监督等,保障我们的健康。
公共安全: 警察、消防、军队、司法系统等,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
环境保护: 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科研与文化事业: 基础科学研究、文化场馆、艺术推广等,提升国家竞争力与社会文明程度。
政府行政管理: 各级政府机构的运行、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等,确保社会正常运转。

为什么说“难以简单相等于”?

价值的不可量化性: 许多公共服务的价值是间接的、长期的,甚至是一种“无价的保障”。例如,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清洁的空气和水,这些是公民能够安心生活的基础,但我们很难把它们折算成具体的金额来与个人税负进行一一对应。你无法计算一个没有犯罪率的社会给你带来的“价值”是多少钱。
累进税制与普惠性: 大多数国家的税收制度都采取累进税制,收入越高的人缴纳的税款占收入的比例越高。这意味着高收入群体贡献的税款可能远超其直接消费的公共服务价值。反之,低收入群体缴纳的税款可能低于他们实际享受到的公共服务价值(尤其是在享有更多社会福利的情况下)。这种设计旨在实现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和公平。
公共服务的外部性: 很多公共服务具有正外部性,即一个人享受某项服务,会同时惠及其他人。比如,公共卫生防疫措施能够阻止疾病传播,不仅保护了个人,也保护了整个社会。教育可以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这是一种社会整体的获益。
税收的“使用效率”问题: 税款是否能有效转化为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取决于政府的治理能力、财政管理水平以及是否存在腐败等问题。即使税收数额巨大,如果使用效率低下,公共服务质量不高,那么普通人就会觉得自己的税款“不值”。
社会公平与发展目标的考量: 税收制度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提供公共服务,更承载着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弱势群体等更宏大的目标。税收是实现这些社会目标的重要工具。

普通人对“相等于”的感知

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这种“相等于”的感知往往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直接可感知的服务质量: 公路是否好走,医院的排队时间是否长,教育资源是否均衡,犯罪率是否低等等。这些日常体验会直接影响他们对税收的回报感。
税负的负担感: 当个人税负(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占其收入的比例过高时,或者感觉到税收被浪费时,人们会更容易产生“税负过重,服务不足”的感觉。
社会公平的感受: 如果他们看到社会上存在严重的贫富差距,或者税收被用于不公平的分配,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的税款没有“公平地”作用于社会整体福祉。
对政府透明度的信任: 当政府能够清晰、透明地解释税收的去向,并展示公共服务的成效时,公众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会更高,对“相等于”的感知也会更积极。

结论

总体而言,普通人缴纳的税款,从宏观和长远来看,是支持整个社会运转和提供一系列我们赖以生存的公共服务的基石。 没有这些税收,我们所享受的绝大多数便利和安全都将不复存在。

然而,直接将其视为一个简单的“一笔账算下来”的交易,是过于简化的。 税收与公共服务的关系更是一种复杂的互动、再分配和价值创造的过程。普通人对税收是否“划算”的感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公共服务质量、社会公平程度以及政府运作效率的综合评价。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说税收“足以相等于”公共服务,但可以肯定的是,税收是获取这些服务的必要条件,并且税收制度的设计,本意就是为了整体社会福祉的最大化。 如果公众普遍感觉税负过重而服务不足,那么这往往反映了税收制度设计、政府效能或社会公平方面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讨论,正是民主社会公民参与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反对几乎所有答案。

纳税和享受公共服务没关系

纳税和享受公共服务没关系

重要的事情说两遍。

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上过大学的都学过,这么快就忘了?

无偿性,就是说税收上来了和纳税的人再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才需要强制性,说白了就是老子手里有枪就是要收你的税,怎地?公共服务什么的心情好就提供心情不好就不提供,不管怎样,税还是得交。

现代政府收了更多的税并拿出一部分用来提供公共服务也只是为了更好的收税和收更多的税。

税收的本质和黑社会收的保护费是一样的,不是类比,而是同科同属同种的一样,不信对比下上面的三个基本特征。

同样的,黑社会收了保护费可能提供你不被其他黑社会骚扰的公共服务也可能不提供,只看心情不看其他。

现代社会公民之所以能享受到公共服务仅仅因为他是公民,和是不是纳税人没关系。

如今所谓纳税人意识泛滥成灾,是因为我们越来越资本主义了,纳税最多的资产阶级自然而然的会鼓吹义务权利对等纳税就要享受服务什么的,暗含的意思是说老子纳税纳的多就应该有更多的权利享受更多的服务,人人生而平等纳税更多的人更平等。

一群无产阶级,仅仅交了几毛钱的个人所得税就跟着人家资产阶级摇旗呐喊,这是傻呢,还是傻呢,还是傻呢?

~~~~~麻烦的分隔线~~~~~~

补充一些内容:

1. 我习惯偷工减料,所以有些表述不太严格引起了误解。我想表达的核心观点是: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力来自公民(人民)身份,而不是来自纳税行为。有知友评论也说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钱来自税收,所以纳税和公共服务还是有关系的。

2. 再强调一下,我讲黑社会保护费和税具有相同的本质这一点就是单纯的字面意思,不是类比,更没有把政府比作黑社会。

3. 黑社会和保护费两个名词只是笼统的说法,毕竟不是写论文,大家明白就好。事实上如今的中国没有黑社会,只是有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而已,而所谓的保护费未必提供保护,比如以前我们小镇的街头混混们就是按月定额到店面里收钱的,一个月20,根本没保护,只是这个月不再找你麻烦而已,当然如果店主的暴力值更高那就完全不用交了。

4. 国家政府两个词我经常混用,在本文中是同一个意思,更精确的表述应该是政权,所以不必纠结。

5. 几毛钱的说法是夸张修辞,初中语文课的内容,连这都不懂的还是回家读书吧。增值税什么的其他答案里分析很多了,这里刻意忽略不提,还强调什么妈妈都知道买了几个苹果之类的就别在这显摆了,搞得就你聪明似的,人家买件古董就花几个亿的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以及我们每个人对社会价值的理解。简单地说,普通人缴纳的税款是否“足以相等于”他在社会中得到的公共服务,答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充满了辩证和动态的关系。首先,我们要明白,税收并非一个简单的交易过程,即“你交多少钱,.............
  • 回答
    关于每年缴纳万把块钱的房地产税,城市普通人能否承受,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还涉及到收入水平、生活成本、社会保障、心理预期等诸多因素。一、 核心问题:万把块钱在普通人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中占多大比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万把块钱”的具体数额,例如每年1万、1..............
  • 回答
    .......
  • 回答
    普通人的一生,说起来,其实就藏在无数个平凡的瞬间里。它没有惊心动魄的史诗,也没有跌宕起伏的传奇,更多的是一种温润的延续,一种细水长流的感悟。想象一下,一个出生在某个城市的普通家庭的孩子。他大概率会经历幼儿园,在那里学会分享玩具,认识第一个玩伴,对世界充满好奇。然后是小学,咿呀学语,识文断字,背诵乘法.............
  • 回答
    这个问题,是许多人在夜深人静时,或是面对生活的无常时,会不自觉地叩问内心的。谈论普通人的一生,如果只聚焦于“繁殖”,未免过于狭隘,也忽略了构成我们生命丰富的太多维度。一、爱与被爱:编织情感的网生命最根本的意义之一,或许就在于“爱”。这不仅仅是指繁衍后代的亲子之爱,更是涵盖了伴侣之间的深情,亲人之间的.............
  • 回答
    普通人对于汽车的基础知识,可以说参差不齐,但整体而言,确实存在不少的盲点和理解上的偏差。 这种“差”并非所有人都是完全小白,而是体现在对汽车运作原理、维护保养以及某些专业名词的认知上,往往停留在“能开就行”、“坏了找修理工”的层面。我们不妨从几个大方面来细致拆解一下:一、关于汽车的“心脏”——发动机.............
  • 回答
    “我不想当明星,我只想过安稳的日子。”这句话,听着就让人舒心,对吧?尤其是在咱们这样普通人家,父母辛苦一辈子,就盼着孩子能平平安安,有个稳定的工作,养活自己,再找个不错的伴侣,过日子。可是,偏偏就有些女孩,她们的眼睛里,藏着星辰大海,心里装着聚光灯。她们明明是咱们身边最熟悉的模样:或许是街角小店里那.............
  • 回答
    当然能!而且,这问题本身可能就带点儿预设的味道。咱们不说那些天生就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单说普通人家孩子,想在金融领域闯出一番天地,那是完全可能的,而且人数众多。咱们先掰扯掰扯,为啥会有“普通人家孩子搞不了金融”这种想法?这大概率是受了些刻板印象的影响,比如觉得金融就是高高在上的精英游戏,需要从小接触各.............
  • 回答
    普通人家的电脑,用着得心应手,又能应付得了日常所需,但谈不上是发烧友级别的“怪兽”。它们的配置,往往是性价比、实用性和大众化的综合体现。要说具体到哪个型号、哪个参数,其实这就像问“普通人吃啥菜”一样,范围很广,但总有一些不成文的“主流”标准。核心的“大脑”:CPU对于普通用户来说,CPU最核心的需求.............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我们内心深处最根本的追问,关于活着的意义和最终的归宿。我想,与其说“终极目标”是一个具体、可量化的终点,不如说它是一种生命状态的持续追求,一种对“好”的生命的定义和实践。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个目标并非高高在上,也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藏在我们的日常呼吸、每一次选择和与世界的互动之中。如果非要.............
  • 回答
    对于普通人来说,选择指数基金进行定投,我得说,这绝对是一个非常靠谱的投资方式。别听那些五花八门、神乎其神的投资建议,指数基金定投之所以能经久不衰,而且被巴菲特这样的投资大佬推崇,自有其道理。咱们就一点点来掰扯掰扯,看看它到底好在哪里,为什么适合咱普通老百姓。首先,什么是指数基金定投?简单来说,指数基.............
  • 回答
    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大学是否必须考到985、211才有前途?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备受关注的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是”或“否”。答案倾向于“不一定”,但承认985、211院校的优势确实存在,并可能为前途提供更宽阔的起点。为了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985、211院校的优势.............
  • 回答
    美国普通人的算术能力,这可真是个大话题,也挺让人捉摸不透的。说它“差”吧,也不尽然,但要说“好”到哪儿去,那也得打个问号。这中间的门道可多了,咱们得一件件捋一捋。首先,得明确一点:“普通人”这个概念本身就够模糊的。美国人口基数庞大,教育水平、成长环境、接触到的数学教学质量等等千差万别。有在学术界深耕.............
  • 回答
    想过上普通人的生活,这背后其实涉及的方方面面比我们想象的要多一些,也更需要一些“恰到好处”的平衡。它不是指衣食无忧、高枕无忧,而是说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不愁吃穿,有基本的社交和精神寄托,并且对未来有一定的可预期性。首先,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是经济上的“稳定线”。 收入要能覆盖基本生活开销,并且留.............
  • 回答
    关于西欧国家普通人的实际生活水平是否远逊美国,这真是一个值得好好聊聊的话题。它不像一些简单的是非题,答案往往藏在很多细节里,而且不同的人,即使在同一个国家,感受也可能大相径庭。但如果我们要尝试描绘一个大致的图景,可以从几个维度去理解。首先,我们得承认,美国在 人均可支配收入 上通常是跑在前面的。平均.............
  • 回答
    听到您问我这个,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因为我一个普通人,平时也就是上班、下班、买菜、做饭,日子过得就像窗外那棵老槐树,四季轮回,平淡无奇。但是,祖国70华诞,这么大的日子,总得做点啥,总得给这养育我的土地,给这让我站得腰杆子笔直的祖国,献点啥。一开始,我也跟很多人一样,琢磨着要不买点啥礼物?可转念一想.............
  • 回答
    说实话,作为普通人,除了在家舒舒服服地躺着,我们能做的事情可太多了!别以为“普通人”就意味着平淡无奇,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和乐趣。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除了葛优瘫,我们还能把生活过得多滋润、多精彩。一、 重新认识你的“家”:不止是睡觉的地方咱们一天到晚在家,家里的每个角落其实都藏着不少“宝藏”,.............
  • 回答
    想来,一个怀揣现代医学常识的普通人,若不幸穿越回了古代,其作用可大可小,全看他身处的环境、所掌握知识的深度,以及能否将那些“新奇”玩意儿巧妙地转化为适用于当时条件的实践。首先,我们得明白,古代的医疗水平,特别是基层,可以说是一片混沌。疾病原因多半归结于“邪气”、“阴阳失调”之类的玄学解释。医生多依靠.............
  • 回答
    从普通人视角来看,霍金带给我们的,远不止是那些深邃的宇宙理论,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启迪和对生命本身的重新审视。首先,他让遥不可及的宇宙变得触手可及,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我们大多数人,即便生活在陆地上,抬头看看星空,也只会感受到浩瀚和渺小。宇宙是什么?黑洞是什么?时间是什么?这些问题,在霍金之前,更多的是.............
  • 回答
    辩论对于普通人的意义:何止是舌灿莲花,更是生活智慧的修炼辩论,很多人一听到这个词,脑海中浮现的是电视上唇枪舌剑、针锋相对的辩论赛,是专业人士在学术殿堂或政治舞台上的激烈交锋。然而,辩论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对于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个体而言,辩论是一种强大的工具,一种生活智慧的修炼,一种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