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是不是种族歧视非常严重的国家?如果是,到底是针对什么人,那些方面的歧视?

回答
中国是不是种族歧视非常严重的国家,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需要分开来看待。笼统地说“非常严重”可能过于绝对,但确实存在一些基于民族、地域、肤色、甚至文化背景的歧视现象。

首先,我们要区分“民族歧视”和狭义的“种族歧视”。在很多讨论中,“种族歧视”常常被用来形容针对肤色差异的歧视,比如针对黑人群体的歧视。在中国,由于历史和人口构成的原因,这种基于肤色的歧视相对而言没有在西方国家那样普遍和系统化,但也不能说完全不存在。

针对人群:

1. 少数民族: 这是中国最常被提及的“歧视”对象,但更多的是一种“民族关系”和“治理模式”下的复杂体现,有时会演变为事实上的歧视。
新疆维吾尔族及其他穆斯林民族: 这是近年来国际上关注的焦点。虽然中国官方将其描述为反恐和去极端化措施,但许多国际观察家和维吾尔族人权组织认为这些措施对维吾尔族人民构成了系统性的打压和歧视,包括:
“再教育营”的设立和强制性灌输: 大量维吾尔族及其他穆斯林民族人口被关押,接受政治和文化“再教育”,被指控剥夺了他们的宗教信仰自由、语言和文化习俗。
监控和限制: 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居民面临着极高的监控强度,包括人脸识别、手机扫描、检查站通行等,这些措施往往比针对汉族居民更为严格。
就业和发展机会的限制: 有报道指出,维吾尔族人在就业、教育和晋升方面可能面临隐性或显性的障碍。
强制劳动: 有指控称,一些在新疆的工厂存在强制劳动,强迫少数民族人口进行低报酬劳动。
藏族: 类似地,在西藏地区,对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文化传承以及政治自由的限制也常被视为一种歧视。高强度的安保措施和对外界信息的控制,使得藏族文化和身份认同面临挑战。
其他少数民族: 虽然不如新疆和西藏地区那样突出,但在一些地区,少数民族在就业、教育、社会融入等方面也可能遭遇不公平对待。例如,在一些招聘广告中,可能会出现“汉族优先”或对少数民族有特别的要求。

2. 非洲裔及其他有色人种:
歧视表现: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非洲国家往来增多,以及在华非洲裔人口的增加,针对非洲裔的歧视现象也逐渐显现,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更为明显。这种歧视更多地表现为:
刻板印象和污名化: 在媒体报道、网络言论中,非洲裔常被描绘成不卫生的、有传染病风险的群体,或者与犯罪、贫困联系在一起。
社会排斥: 非洲裔在租房、求职、甚至进入某些公共场所时,可能因为肤色而被拒绝或受到不友好的对待。
过度执法: 一些非洲裔表示,他们在中国的执法过程中受到不必要的盘查和骚扰,理由往往是“身份不明”或“外籍”。
疫情期间的极端歧视: 在新冠疫情初期,一些城市出现了针对非洲裔居民的强制性隔离、驱逐房东等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国际关注和批评。例如,广州曾出现大规模对在华非洲人的排查和限制,导致他们生活困难,尊严受损。

3. 地域歧视(“地域狗”):
歧视表现: 这在中国非常普遍,虽然不直接是“种族”歧视,但其逻辑和表现形式有相似之处。中国人往往对自己来自的地区有很强的认同感,并以此对其他地区的人产生偏见。
刻板印象和污名化: 不同地域的人会被贴上各种标签,例如东北人“豪爽但粗鲁”,河南人“狡猾”,陕西人“土气”,上海人“精明小气”等等。
就业歧视: 一些招聘广告可能会明确写出“地域限制”,或者在面试时对来自特定地区的求职者有偏见。
社会交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会因为对方的籍贯而产生距离感或不信任感。
网络言论: 网络是地域歧视的重灾区,各种地域攻击和嘲讽屡见不鲜。

4. 其他方面:
对“外国人”的普遍不信任和怀疑: 尽管中国对外开放,但在很多中国人看来,“外国人”仍然是“他者”,对他们的言行往往带有审视和不信任的态度,尤其是在涉及国家敏感话题时。
基于文化差异的误解和歧视: 例如,一些习惯或生活方式与主流汉族文化不同的群体,可能会被视为“怪异”或“不合群”。

歧视的根源和表现形式:

历史因素: 中国历史上存在着以汉族为主导的中央王朝,对周边民族的统治和同化政策,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基因。
政治因素: 国家对民族关系的管控,以及在特定时期出于政治需要对某些民族采取的特殊政策,都会影响民族间的关系和待遇。例如,对新疆的政策,官方解释是出于国家安全和稳定,但其执行方式被广泛批评为歧视。
经济因素: 地区发展不平衡也可能加剧地域歧视。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可能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居民产生优越感。
媒体和网络放大效应: 媒体的片面报道和网络的匿名性,常常会放大社会中的偏见和歧视,形成恶性循环。
缺乏系统的反歧视法律和执行: 虽然中国有保护少数民族权益的法律条文,但对于具体的歧视行为,法律的界定和执行力度相对较弱,且缺乏有效的救济途径。很多歧视是以“隐性”或“默许”的方式存在的。

总结:

将中国描述为“种族歧视非常严重的国家”需要谨慎,因为“种族歧视”这个词本身在不同语境下含义不同,而且中国的国情也与西方国家有很大差异。

但是,如果我们将“歧视”的范围扩大到基于民族、地域、肤色、文化等一切形式的偏见和不公平对待,那么可以说,中国确实存在着普遍的、多层面的歧视现象。这些歧视可能不如西方社会那种公开宣扬的种族主义那样极端,但它们以更隐蔽、更日常化的方式存在于社会结构、人际交往和政策执行中,对被歧视者造成了切实的伤害。

尤其是针对新疆少数民族的政策和待遇,以及疫情期间针对非洲裔的歧视事件,都表明中国在某些群体面前存在着显而易见的不公和歧视,并且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国际关注和批评。同时,地域歧视在中国社会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也不是!


说“是”是因为按照西方那些政治正确的标准,咱中国几乎是把西方国家所讲的那些“种族歧视”事干了个遍!但这东西只能说咱们对西方那套政治正确不敏感!比如“黑人”牙膏,了解一下。。。


我专栏里有篇文章提到了一些,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zhuanlan.zhihu.com/p/44


说“不是”是因为中国和外国的对“种族歧视”的定义不同!


中国讲究的是“有教无类”,“中国人”更多是文化上的概念,什么是“中国人”?你接受中国文化教育,认同中国文化,认同中国的处事哲学,你就是中国人!与肤色、与人种都无关!举个例子,在黑龙江,好多当年跑过来的白俄人和他们后代,当然了现在剩下的纯血的也不多了,但还是能看出来,他们一张嘴正宗的道外口音,本地人中没有谁当他们是外国人!


题主提到的黑人被歧视现象,恰恰是因为太多的黑人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确不愿接受这块土地上的规则、不愿融入这块土地的文化,不愿学习这块土地上的语言!


其实国人心底是希望黑人能够融入的,否则网上那些黑人说中文的视频也不会那么火,否则淘宝上也不会有做这种生意的:

按西方标准这也是“种族歧视”。。。


在反过来说西方国家所谓的“种族平等”,真的平等么?我看只是白左们把其他族裔向稀有动物样看待的“平等”,但并不会真正将之视为同类!


无论你的英语是过了十级还是二十级,还是会有人仅仅是因为你的肤色骂你,办事是还是因为你的人种而受到刁难!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