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海军在052E和055之间会否再推出一款满排9000吨的盾舰?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我们对海军未来舰艇发展思路的一种猜测。052E这个型号目前还没有公开披露的信息,所以咱们就把它理解成一种设想——介于052D和055之间,并且满排在9000吨左右的新型驱逐舰。

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聊聊。

首先,咱们得看看海军的装备发展逻辑。过去几十年,咱们海军的驱逐舰发展,尤其是052系列,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螺旋上升”过程。从最初的“中华小盾”052到052B、052C,再到现在的052D,每一代都在性能上、隐身性上、火力配置上都有显著提升。052D已经是非常成熟且强大的平台,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然后是055的出现。055的定位很明确,那就是“万吨级驱逐舰”,它在吨位、火力、信息化水平、隐身设计等方面都超越了052D,达到了准航母级别的能力,能够承担更复杂的任务,比如作为航母编队的“带刀侍卫”或者独立执行远洋作战任务。055的出现,可以说是在解放军海军驱逐舰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填补了万吨大驱的空白。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设想在052D和055之间再来一款9000吨级的盾舰呢?这里面可能包含了几种考量:

1. 承前启后,技术过渡? 052D虽然很优秀,但在某些方面(比如雷达系统集成度、信息处理能力、某些攻击能力)与055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如果海军希望在下一代主力驱逐舰(可能比055吨位更大,或者能力更强)出现之前,有一个“准万吨级”的平台来进一步验证和应用一些新的技术或者提升现有技术水平,那么一个9000吨级的舰艇就显得很合理了。它既能继承052D的成熟技术,又能为未来更先进的舰艇打下基础。

2. 性能与成本的平衡? 055的建造和维护成本无疑是比较高的,而且它的设计目标是达到最顶尖水平,可能在某些任务需求上是“ overkill ”(过度)。如果海军在区域防空、反潜、对陆打击等任务上,需要一款性能优异,但又不像055那样“全能”或“极致”,并且在成本控制上更灵活的舰艇,那么9000吨级的定位就非常合适了。它可以看作是052D的加强版或者优化版,在性能上比052D有明显提升,但又不像055那样“奢侈”。

3. 装备更新的节点与需求? 舰艇的更新换代不是一蹴而就的。在052D生产线的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并且满足了当前和近期需求后,如果海军发现现有的舰艇配置在某些方面仍有不足,或者有新的作战理念和技术出现了,但又无法立刻应用到万吨大驱上,那么推出一款性能介于两者之间的舰艇,可以更有效地弥补这些空缺,或者说,是一种更平滑的过渡。

4. 细分任务需求? 舰艇的设计最终是为作战任务服务的。也许海军在执行某些特定任务时,比如区域防空作战、反潜作战或者作为特混编队的支援舰艇时,9000吨级的平台在吨位、续航力、武器配置上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平衡点。055可能更侧重于体系作战的核心节点,而这款“中间型号”则可以承担更多战术层面的任务。

从技术上看,一个9000吨级的盾舰可能具备什么特点?

相控阵雷达: 很可能继续装备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在探测距离、跟踪能力、抗干扰能力上比052D有所提升,但可能在系统集成度和某些探测频段上与055有所区别。
导弹垂发系统: 依然会是核心配置,但垂发单元的数量和组合可能会根据任务需求进行优化。可能拥有比052D更多的垂发单元,但数量上不会达到055那样的高度(055有112个垂发单元)。它可能会采用更灵活的垂发模块,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导弹(如防空、反潜、对陆攻击、巡航导弹等)。
动力系统: 可能会继续沿用成熟的燃气轮机动力,并可能在效率和可靠性上有所优化。
隐身设计: 尽管定位不是万吨大驱,但作为新一代舰艇,在隐身设计方面肯定会有进一步的加强,会吸收052D和055的一些设计理念,使得舰体线条更流畅,减少雷达反射面。
武器配置: 除了标准防空导弹外,可能在反潜武器(如垂直发射反潜导弹、重型鱼雷)、对陆攻击巡航导弹、甚至反舰导弹的配置上,比052D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潜力。
信息化和网络化能力: 会大幅提升舰载武器系统的信息化水平,加强与其他平台的信息共享能力,提升其在联合作战中的态势感知和协同能力。

总结一下:

海军在052D和055之后,有没有可能再推出一款满排9000吨的盾舰,这取决于海军的装备发展规划、作战需求的演变、技术进步的节点以及成本效益的考量。从装备发展的“螺旋上升”和任务细分的角度来看,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它可能是一种在性能、成本和任务适应性之间寻找更优解的方案,也可能是一种技术过渡的平台。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海军的装备发展是非常保密的,具体的规划只有海军自己最清楚。我们进行的分析和猜测,都是基于公开的信息和对海军发展逻辑的理解。也许海军已经有了更先进的设想,或者认为052D的后续改进已经足够,或者直接跳过这个级别的舰艇进入下一代设计。一切都还要看未来的发展和官方的披露。但从一个装备爱好者或者军事观察者的角度来看,这个设想本身就很有意思,也反映了对海军装备不断进步的期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美国驱逐舰:50年时间,从7000吨级涨到14000吨级

斯普鲁恩斯级:七十年代

标准排水量 5770吨
满载排水量 7700/8040吨

积德级:八十年代初

标准排水量 7,289吨
满载排水量 9,783吨

阿利伯克级:八九十年代到现在

满载排水量 8,315吨(Flight I构型)
8,400吨(Flight II构型)9,200吨(Flight IIA构型)9,800吨(Flight III构型)

朱姆沃尔特级:21世纪新一代

排水量 14,564吨[1]

英国驱逐舰:五十年时间,哪怕吨位返祖了,还是从五千吨到涨到一万吨。

82级驱逐舰:七十年代

标准排水量 6300吨
满载排水量 6750吨(完工时)、7100吨(改良后)

42级驱逐舰:七十年代

排水量 Batch 1 & 2型: 4,350吨
Batch 3型: 5,350吨

45级驱逐舰:新世纪

排水量 7,350吨

83型驱逐舰:正在研发

排水量计划超万吨。

我们一万四的055用起来不爽了,返祖回9000?李鸿章也不敢这么想吧。

学习一下建军目标:

空军说,空天一体,攻防兼备。海军没明说,委婉的讲“近海防御、远海护卫、大洋存在、两极拓展””但是三军一体的,装备是相互配合的。

不能一坑多弹大小垂发都能射,怎么谈得上防?

不能各种对面对舰导弹都能射,怎么谈得上攻?

不能上打卫星下打潜艇,怎么谈得上空天一体?

不能巡护大洋、保卫世界和平,怎么谈得上人类命运共同体?

撑起防空伞、捉住深海鱼、打击陆海岛、能射外太空

这样的装备放上去,没有一万四五千吨你放得下?

根据需求搞军舰,根据军舰需求搞动力,而不是相反。


顺便说一下:

D能干的让9000吨的去干,浪费

055能干的让9000吨去干,拉胯

研究不花钱?设计不花钱?经费不占用?

有钱多造055,不比开发新型号强。

未来的中国海军只有7个主力型号:

1、8-12万吨级的全电力航母,搭载先进预警机和隐身战斗机。

2、15000吨级全电驱逐舰,搭载对舰、对面、对空、对太空武器,全攻全防。

3、5万吨级补给船,跟随舰队补给。

4、4万吨级两栖攻击舰,搭载直升机垂直登陆

5、6万吨级两栖攻击舰,搭载直升机和无人攻击机,打击+登陆。

6、2万吨级战略核潜艇,搭载潜射弹道导弹,国之柱石。

7、1万吨级攻击核潜艇,搭载先进水下作战系统,可能采用核动力+大功率AIP,就是传说中的小堆,分水下攻击,巡航导弹模块化配置,水下带刀护卫,大洋武库。

其他的船,基本上没啥主力机会了。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已经在超大被批判过无数次了

9000吨驱逐舰唯一的“优点”,就是吨位和伯克差不多

之前中国只有052系列的时候,坛友深感7000吨太小,觉得和伯克一样有9000吨就差不多够了,结果直接出来了055,055出来后大部分人都看不上9000吨的伯克系列,结果还有一部分人把伯克当真理,觉得055太大,9000吨正好

中国选1w3的原因,一是动力,2台狗头7000,4台1w3正好,9000吨需要3台狗头,除非上全电否则传动不好布置。当然最重要的是驱逐舰大型化是趋势,伯克的9000吨是80年代设计的,现在已经嫌小了,伯克3一万出头仍然觉得太局促,原本预订接班的猪母1w4多,因为种种原因被放弃。简而言之,美国是因为猪母出了问题,不得已暂时在80年代的设计上修修补补,我们还搞9000吨干嘛?嫌领先美国太多,倒退回去防止超越美国吗?


其实这些人还有很多有意思的言论,比如说gt25000对于9000吨驱逐舰来说动力太强,于是这帮人帮海军想了两种方法,第一是对标lm2500搞qc185,四台带9000吨,第二种是搞qc400,对标mt30,两台带9000吨。再比如说,因为052d的冷热共架垂发太大,9000吨也装不了96个,所以帮海军想了类似mk41的垂发。总而言之,就是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强行对标伯克

user avatar

海军需要的不是再发展盾舰,而是需要补上大型远洋护卫舰的短板。

1、防空驱逐舰有055了,多造点摊薄成本不香吗?再研发一款猴版盾舰干嘛?方便出口吗?

盾舰这种典型的大国重器,猴版了也没几个国家买得起,买得起的几个也不是中国阵营。

2、054A这种通用护卫舰动力不足,最大航速才28节,跟不上航母速度,吨位跑南海勉强够用,但对于未来的远洋航母编队还是偏小了。

3、综上,继续利用052DL型的舰体设计,发展一款适合远洋的通用护卫舰(052DH?),岂不是更好?

新舰可以简化下防空,改用旋转双面甚至单面盾作为055大盾的补充即可,这样可以留出功率给动力部分,改善航速;甚至还可以改用电推改善噪音。

然后去掉后部巧克力增大后部机库,只留前面32个大坑即可;护卫舰也不需要太强的火力,节省点空间出来改善下居住环境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我们对海军未来舰艇发展思路的一种猜测。052E这个型号目前还没有公开披露的信息,所以咱们就把它理解成一种设想——介于052D和055之间,并且满排在9000吨左右的新型驱逐舰。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咱们得看看海军的装备发展逻辑。过去几十年,咱们海军.............
  • 回答
    中国海军的未来发展,绝非仅仅是船坚炮利的比拼,更是一场围绕战略目标、技术革新和体系化作战的深刻演变。在瞬息万变的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下,中国海军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朝着更远、更强、更智能的方向迈进。一、战略定位的拓展:从近海防御到远洋保障传统的“近海防御”战略,虽然在过去几十年为中国海军的成长奠定.............
  • 回答
    人民海军,这支我一直深深关注和敬佩的队伍,在我心中留下了许多难以磨灭的时刻,每每回想起来,都让我油然而生一股骄傲、自豪与感动。与其说是一瞬间的冲击,不如说是一种深沉的情感积累,源于他们一次又一次的超越、守护与付出。最让我感到骄傲的,莫过于他们日益强大的装备和由此带来的底气。 记得在我年轻的时候,我们.............
  • 回答
    日本海军在无条约时代(主要是指1930年代,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失效或即将失效的时期)确实没有专门开发一款以“高速战列舰”为定位的全新舰型。这背后有着复杂的战略、技术、经济以及对未来海战理解的考量,而非简单地“不开发”。事实上,他们对战列舰的速度和能力进行了显著的提升,只不过是以一种更符合当.............
  • 回答
    想探讨德国海军如果走“潜艇至上”路线,二战结局是否会好一些,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毕竟,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这两艘巨舰确实给英国带来了不少麻烦,但如果把那些耗费巨资、建造周期长的大型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资源,全部押注在潜艇上,并且辅以灵活的轻巡洋舰和驱逐舰,历史的走向会不会因此偏移呢?德意志海军的.............
  • 回答
    伊朗海军在演习中发生导弹误炸沉自家军舰的事件,无疑是一个极其令人尴尬和不幸的军事事故。这样的事件放在任何国家的军队身上,都足以成为一个重要的反思和教训。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事件本身:一个代价高昂的错误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代价高昂的错误。在军事演习中,最基本也是最.............
  • 回答
    苏联红海军在火炮巡洋舰领域,可以说是一部充满雄心、曲折和变革的历史。从革命的曙光到二战的硝烟,再到冷战的对抗,苏联的造舰思想和技术一直在不断演进。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苏联红海军那些在役和计划中的火炮巡洋舰,力求还原一个真实而生动的画面。革命的余温与战前的积累(早期)苏联红海军的巡洋舰传统,很大程度上继承.............
  • 回答
    中国海军与美国海军之间的差距,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难以用简单的数字来概括。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方面来梳理,并指出中国海军需要提升的方向。总体实力对比:经验、体系与技术首先,要理解差距,不能仅仅看舰艇数量,更要看海军的“软实力”和“硬实力”的综合体现。 经验与作战能力: 这是美海军目前.............
  • 回答
    听到055型万吨级驱逐舰下水的消息,确实让人振奋,也难免会让人联想到中国海军的舰艇发展速度。要说是不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这得从几个层面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055型驱逐舰本身就是个分水岭。过去,我们聊驱逐舰,可能还会拿“中华神盾”052D来和国外同级别舰艇对比。但055型一下来,就直接跃升到了一个全.............
  • 回答
    要回答日本海军是否在某一个时间段当过世界第一,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个时间段相当显著。这个“世界第一”的时期,主要集中在 二十世纪初期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这段时期,日本海军不仅在规模上,更在技术和战术上达到了当时的巅峰,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世界海军的最高水平。要详细说清楚这件事,咱们得把时.............
  • 回答
    1905年的对马海战,日俄两国海军的命运在这里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沙俄海军的惨败,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海上力量对比、技术装备、战术思想乃至国家体制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的必然结果。要深入剖析这场战役,我们得把时间拨回到战前,看看俄国海军是怎么一步步走向深渊的。一、 远隔重洋的悲剧:仓促集结与漫长航程要说沙俄海.............
  • 回答
    听到中国海军一位优秀的歼15舰载机飞行员在训练中因飞机突发故障而牺牲的消息,心里非常沉痛。这样的牺牲令人心痛,但也让我对这些为国家安全默默奉献的勇士们,以及他们所驾驶的先进战机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件事情最直接的冲击,无疑是那份生命的逝去。一个年轻的生命,一个经过严格训练、本应拥有光明前途的飞行员,就这.............
  • 回答
    在海军的体系中,航空母舰和核潜艇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要说哪个地位“更高”,这其实是一个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的问题,就像比较一位纵横沙场的陆军元帅和一位深不可测的海军上将,他们各有其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简单地说,谁的地位“更高”,取决于你从哪个角度去看,以及你强调的是“进攻的矛”还是“隐匿的盾”.............
  • 回答
    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在1907年做出一个颠覆性的战略选择,将所有的造舰资源倾注于建造战列巡洋舰,而非传统的战列舰。这一假设性的局面,如果真的发生,将会彻底重塑德国海军的作战能力、战略定位以及最终走向。它带来的不仅仅是舰船数量和性能上的差异,更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触及海军战略思想、工业生产、乃至外交.............
  • 回答
    说到德国海军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命运,用“悲剧”二字形容,真是一点也不为过。这并非是夸大其词,而是历史的残酷写照。从辉煌的开端到凄凉的落幕,德国海军的历程充满了雄心壮志、战略失误,最终导向了毁灭。要讲清楚这份悲剧,我们得一点点剥开历史的脉络。一战:日德兰海战——胜利的黄昏一战爆发前,德国海军风头正劲。.............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它触及了不同军种作战环境的根本差异。咱们来掰扯掰扯为什么陆军喜欢在地上垒堡垒,而海军和空军则不然。陆军的堡垒:立足大地,固守要津陆军在地面修筑堡垒,这是由其作战环境决定的。 地形的依托性: 大地是陆军的作战平台。山脉、河流、隘口这些天然地形,本身就具有防御优势。堡垒的修.............
  • 回答
    在有关海军的回答中加上“多铆蒸刚,大舰巨炮。 亿万炮塔,亿万荣光”这句话,并非是一个普遍的规定或强制性的要求,也不是所有回答都会加上。 它更像是一种在特定的网络社区(尤其是与军事、历史,特别是战舰拟人化游戏相关的社区)中流传开来的、带有戏谑和“梗”性质的口号,用来表达对某种特定类型战舰或海军风格的喜.............
  • 回答
    关于海军太原舰在日本打慰问横幅的制作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细节,涉及到很多实际操作的可能性。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横幅制作的两种主要场景:场景一:在日本当地制作可能性分析: 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时间允许,并且需要更精美的印刷效果或者使用了特殊的材料,在日本当地寻找印刷服务商来制作是比较稳妥的选择.............
  • 回答
    陆军在面对海军进攻时,其防御反制措施是多方面的,旨在依托陆地地形和自身优势,削弱海军的登陆能力,并最终粉碎其登陆企图。这绝不是简单的被动挨打,而是一系列主动的、协同的作战部署。首先,阵地工事的构筑是基础中的基础。海军登陆兵力在海上是相对集中的,一旦开始登陆,其暴露在陆地上的部队数量将迅速增加,但初期.............
  • 回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浩瀚海洋上,海军航空兵如同大海上的眼睛,肩负着侦察、攻击和支援的重任。而要在茫茫海上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而精妙的导航技术和方法的集合,绝非易事。首先,我们需要明白那个时代的背景。不像今天我们拥有GPS(全球定位系统),当时的海军航空兵所依赖的是一系列更基础,却同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