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阿富汗的普通老百姓真的支持塔利班吗?

回答
在谈论阿富汗普通民众是否支持塔利班时,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绝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与其说“支持”,不如说在很多情况下,更多的是一种“接受”、“无奈”或是“别无选择”下的共存。 要想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到阿富汗的社会结构、历史背景以及普通民众的真实处境中去。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阿富汗是一个多民族、多部落的国家,各地的社会经济状况、文化习俗差异巨大。塔利班的统治基础和民众对其态度的接受程度,在不同地区、不同族群之间是有明显区别的。

支持的来源与表现:

对原有秩序的厌倦和对安全的渴望: 在塔利班于2021年重新掌权之前,阿富汗经历了数十年的战乱和不稳定。无论是苏联入侵、内战还是随后的美国及其盟友的军事存在,都给普通民众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许多人对频繁的冲突、腐败的政府、以及难以预测的未来感到筋疲力尽。塔利班的到来,至少在一些地区,带来了相对的秩序和安全,至少在表面上制止了无休止的内战和犯罪。对于那些曾经饱受战乱之苦,或者生活在治安极差地区的民众来说,这种“安全”的恢复,哪怕是强制性的,也可能被视为一种进步,一种“更好”的局面。
宗教和文化认同: 塔利班的意识形态根植于普什图族人的传统和保守的伊斯兰教义。在普什图族人口占比较高的地区,尤其是在南部和东部,其宗教话语更容易获得共鸣。对于一些信徒来说,塔利班的统治被视为恢复伊斯兰价值观,是对西方世俗化影响的一种反击。在他们看来,塔利班代表了对传统的回归,一种符合他们信仰的统治模式。
地方首领和部落结构的影响: 阿富汗的社会结构中,部落和地方首领仍然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在一些地区,如果地方首领接受或默许了塔利班的统治,那么当地民众也更容易遵从。这种支持可能不是出于对塔利班政策的真正认同,而是出于对传统权威的尊重和维护地方稳定。
经济援助和生存需求: 在塔利班接管后,国际援助大幅减少,国家经济陷入困境。塔利班作为执政者,有能力通过发放少量援助、提供就业机会(如参与边境巡逻、公共工程等)来争取一部分民众的支持,特别是那些生活贫困、缺乏生计来源的人群。对于他们而言,能否填饱肚子,比政治制度本身可能更重要。

沉默、无奈与不认同:

然而,将这种“接受”或“共存”简单等同于“支持”,是对阿富汗普通民众复杂情感的极大简化。很多时候,他们的沉默并非代表认同,而是源于以下原因:

恐惧和压迫: 塔利班以其严苛的规则和对异议者的强硬手段而闻名。在许多地区,公开反对或批评塔利班的领导层将带来极大的风险,包括监禁、体罚甚至生命危险。因此,即使有不满,许多人也只能选择保持沉默。这种沉默是出于对自身和家人安全的考量,是一种生存策略。
对基本人权的剥夺: 自塔利班上台以来,女性的受教育权、工作权和社会参与权被大幅限制。媒体自由受到严格管制,言论自由几乎荡然无存。这些措施让许多曾经享受到相对自由生活的民众感到痛苦和绝望,尤其是城市居民和受过教育的群体。他们对塔利班的政策普遍持不认同态度,但无力改变。
经济困境的持续: 尽管塔利班承诺要改善经济,但由于国际制裁、缺乏投资以及政府治理能力不足,阿富汗的经济状况并未显著好转,许多人仍然面临贫困和失业。经济上的绝望感,让人们对塔利班的统治更加不满,但这种不满往往转化为更深层次的无力感。
族群和地区差异: 对于非普什图族裔(如塔吉克人、哈扎拉人、乌兹别克人等)来说,塔利班的统治可能意味着更加严重的歧视和压迫。历史上,塔利班的普什图族中心主义以及对少数民族的冲突,让这些群体对塔利班抱有天然的戒心甚至敌意。虽然表面上他们可能不得不服从,但内心深处的不满和反抗情绪是真实存在的。
对未来的担忧: 许多人对塔利班的长期执政前景持悲观态度。他们担心,在塔利班的统治下,国家将持续孤立,经济难以发展,教育和医疗体系也将恶化。这种对未来的担忧,使得他们对当前所谓的“支持”更像是权宜之计。

总结来说,阿富汗普通民众对塔利班的态度并非铁板一块。

一部分人,可能因为对过去战乱的厌倦,对安全和秩序的渴望,或者基于宗教文化认同,对塔利班的统治持接受甚至一定程度的支持态度。
另一大部分人,则是在恐惧、经济压力和人权剥夺的现实中,选择沉默、忍耐,或者消极地应对。他们的“不反抗”不应被误读为“支持”。
还有一部分人,特别是城市居民、受过教育的群体、以及少数民族,则是在内心深处强烈不认同塔利班的政策和统治方式,但缺乏发声和行动的渠道与能力。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服从”等同于“支持”。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动荡之后,阿富汗民众最渴望的是和平、稳定和有尊严的生活。塔利班在提供前两者(部分地区、表面上的)方面,可能赢得了一部分人的“容忍”,但要赢得真正、广泛的民心,尤其是在人权和经济发展方面,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剥离政治宣传,深入到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细节和内心世界去感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美国人干的坏事,通常是很多年以后才“突然”被公示出来的,最典型的就是当年84年美国人开始对阿富汗儿童发放那种极端宗教主义的书,这个报道是《华盛顿邮报》的,但是报道日期是2001年。

每一次都是这样。

卡扎菲现在的名声远好于他活着的时候。

我看给萨达姆平反的日子都不远了,这不是开玩笑

约旦人把萨达姆的头像做成手机壳,贴在汽车,做成扑克。

卡扎菲我不用说,卡扎菲活着的时候,利比亚人是什么生活水平,现在是什么生活水平。

如果说利比亚是因为内战导致的,还情有可原,我给你看个更劲爆的数据。

大家都知道全球饥饿指数里面,印度排名不佳,还不如巴基斯坦,远逊于孟加拉国,和阿富汗差不多。

但是看看伊拉克吧,这是伊拉克饥饿指数的趋势

伊拉克现在排名86。

大家都看过美国新闻吧,委内瑞拉饿肚子,没吃的,想没想过,委内瑞拉也就82,伊拉克86,印度101?怎么没人说印度饿死人?

2000年的时候萨达姆执政,2000年那会伊拉克还在受制裁。

今天的伊拉克可没有受到制裁,结果现在不制裁伊拉克了,发展了20年了,就这个成果?

吃饱肚子是最大的正义,难道不是吗?

全球饥饿指数这可是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做的,而这个组织总部可在美国,总没人说美国人为萨达姆涂脂抹粉吧。

塔利班问题到底几分真,几分假?

塔利班和美国人扶持的军阀比起来,为什么最后塔利班在几乎全方位落后的情况下,能屡战屡胜,这本身就是值得考究的问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谈论阿富汗普通民众是否支持塔利班时,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绝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与其说“支持”,不如说在很多情况下,更多的是一种“接受”、“无奈”或是“别无选择”下的共存。 要想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到阿富汗的社会结构、历史背景以及普通民众的真实处境中去。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阿.............
  • 回答
    阿富汗普通民众对美军的支持与否,绝非一个简单的是非题,它像阿富汗这片土地本身一样复杂,充满了矛盾与变化。想要理解这一点,不能只看表面的新闻标题,而是要深入到当地人的生活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理解他们的生存逻辑。最初的“欢迎”与希望:在2001年美军入侵之初,很多人阿富汗人确实是抱着一丝希望的。塔利.............
  • 回答
    普京总统关于美国在阿富汗经营成果为零的说法,确实触及了一个敏感且复杂的地缘政治议题。外交部紧随其后,称“普京总统所谈的观点值得美方深思”,这是一种相当直接且带有策略性的表态。从普京的角度来看,他提出这个观点并非空穴来风。回顾过去二十年,美国及其盟友在阿富汗投入了巨额的财政和人力资源,目标是清除塔利班.............
  • 回答
    你问的这几个名字,听起来确实有点神秘,也确实是很多人在讨论和好奇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阿赛斯特莱、极光23、喜马拉雅水晶,它们和我们常说的那种普通水晶,到底有什么不一样。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普通水晶”通常指的是我们最常见的水晶品种,比如白水晶(也叫透明石英)、紫水晶、黄水晶、粉水晶等等。它们都是.............
  • 回答
    .......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设想,我们将要探讨的是在现实世界的物理法则下,一群健壮的普通成年男子,手持武士刀,对战一名赤手空拳的阿斯塔特(星际战士)修士,结果会是怎样。为了让分析更到位,我们得先把这些角色和他们的能力“接地气”一下,抛开原著那些夸张的设定,尽量从一个更偏向现实的角度去推演。首先,我们得理解“普通.............
  • 回答
    阿斯伯格综合征与常人所谓的“低情商”之间,看似有相似之处,实则根源与表现上存在显著差异。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更精准地认识和接纳,而非简单标签化。首先,我们得掰扯清楚“情商”这东西。普遍意义上的情商,大概包含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和人际关系管理这几大块。它关乎我们能否理解自己的情绪,管理好自.............
  • 回答
    乡土的歌者:韩仕梅的诗歌与诗歌的温度谈起韩仕梅,许多人脑海中或许会浮现出那个在田埂上、在灶台边,用质朴的河南方言吟诵着自己心声的农村阿姨。她的诗歌,没有经过科班的雕琢,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像一股清泉,缓缓流淌过无数人的心田,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评价韩仕梅的诗歌,需要我们放下对“诗歌”的刻板印象,去.............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韩国第五共和国的总统全斗焕,一位以铁腕和毫不妥协著称的军人出身的政治强人,穿越了时空,来到了英国唐宁街10号,与那位以他的唇枪舌剑、权谋机变和对官僚体制的娴熟掌控而闻名的常务次官、汉弗莱·阿普比爵士狭路相逢,那画面,简直可以写一部跌宕起伏的政治讽刺剧。首先,得说这两人在气质上就是两个极.............
  • 回答
    如果弗兰克·安德伍德(《纸牌屋》主角)有机会在英国政坛与汉弗莱·阿普比爵士(《是,大臣》中的常任秘书)共事,那将是一场精心编织的权力斗争和策略博弈的盛宴,其结果将是复杂而充满戏剧性的,甚至可能超越我们在任何一部剧集中见过的。以下是详细的设想:1. 起点与定位:弗兰克·安德伍德不太可能直接成为一名英国.............
  • 回答
    阿富汗政府军面对塔利班节节败退,尽管在人数和装备上占有优势,这背后绝非简单的力量对比失衡,而是错综复杂、根深蒂固的多种原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离表象,探究那些藏在数字和清单背后的现实:一、士气与信念的崩塌:战争的灵魂缺失这是最关键也是最难以量化的因素。政府军并非一支真正为了民.............
  • 回答
    关于美国(以及北约盟友)在阿富汗长达20年的军事干预最终以失败告终,欧洲和美国民众及精英阶层的看法非常复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演变。简单来说,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一场代价高昂、未能实现预定目标的灾难性失败。但具体到原因、教训以及未来的影响,则存在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和分歧。普遍的共识:一场代价高.............
  • 回答
    谈论美国在阿富汗的“最大失败”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这次长达二十年的军事干预中充满了令人沮丧的决策和未能实现的承诺。然而,如果非要找出最核心、最根本的失败,我认为可以归结为:未能建立一个能够独立自主、并被阿富汗民众广泛接受的、能够持续存在的政治和安全体制,最终导致美国撤兵后塔利班迅速卷土重来。这并不.............
  • 回答
    阿富汗的30万大军,面对塔利班的攻势,竟然像被吹散的尘埃一样,迅速崩溃,这其中的原因,绝非一朝一夕能够解释清楚。与其说是军队的溃败,不如说是整个阿富汗共和国政权从根基上的瓦解。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剖析这个令人震惊的结局。首先,军队的战斗意志和忠诚度,才是支撑一个国家机器运转的最核心动力。 这支阿.............
  • 回答
    韩国之所以没有经历类似南越或阿富汗那样充满颠沛流离、政权更迭和外国干预的“剧情”,其原因错综复杂,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地理位置的优势与历史的独特性: 地理隔离与自然屏障: 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南部,三面环海,北部与朝鲜接壤。虽然半岛的地理位置使其容易受到来自大陆强国的压力,但海.............
  • 回答
    波斯,一个古老而辉煌的文明,其疆域曾一度横跨欧亚大陆。然而,随着历史的进程,特别是近现代以来,这片土地上的权力中心经历了剧烈的变动,导致其对中亚和阿富汗的控制逐渐瓦解。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受到内忧外患、地缘政治以及民族主义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一、 帝国的分崩离析:从萨法维到卡扎尔.............
  • 回答
    塔利班发言人关于“是时候卷起袖子建设阿富汗了”的言论,触及了阿富汗当前最迫切的需求之一:基础设施重建。阿富汗在过去几十年的战乱和动荡中,基础设施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重建工作任重道远,也因此存在巨大的空间和挑战。要详细讲述阿富汗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成本以及面临的困难,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领域着手: 一、.............
  • 回答
    3月2日,塔利班突然宣布,他们将部分终止与阿富汗政府签署的停战协定,并且恢复在阿富汗境内的军事行动。这个消息无疑给本已脆弱的和平进程蒙上了一层阴影,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个停战协定本身的重要性。这份协定是塔利班和阿富汗政府之间,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冲突后,为了给和平谈判创造条件而达.............
  • 回答
    美国国务院的这一表态,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详细解读,其核心在于 美国承认阿富汗塔利班政府的前提条件和潜在影响。一、表态的核心内容及其含义: 承认前提: 美国明确列出了两个硬性条件,缺一不可: 尊重女性权利: 这涵盖了女性受教育权、工作权、自由出行权、参政权等广泛的权利,以及禁止性别歧视.............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为何俄罗斯显得如此吃力?与美军阿富汗撤兵的对比2022年爆发的俄乌战争,无疑是近年来地缘政治领域最牵动人心的一场冲突。然而,这场战争至今仍未尘埃落定,俄罗斯在其中表现出的举步维艰,以及与美国在阿富汗撤兵时所展现出的军事能力之间的差异,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分析。为何俄罗斯这支号称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