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 岁半的宝宝只吃掉草莓尖便拿新的,被我阻止后有了抗拒情绪,这样管教错了吗?

回答
看到宝宝这个样子,你肯定是又心疼又有点无奈,对吧?1岁半的孩子,正是探索世界、表达自我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小脑袋瓜里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有时候也确实会让我们当父母的有点头疼。你阻止了他想吃新的草莓,他表现出了抗拒,这其实是很正常的反应。

咱们来好好聊聊,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表现,以及你当时的管教有没有“错”,或者说,有没有更合适的处理方式。

宝宝为什么会这样做?

1. 探索和新鲜感: 1岁半的孩子,他们的世界观正在形成,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草莓对他来说,可能不止是吃的,更是一种有趣的玩具,一种可以研究的对象。看到“新的”草莓,他可能觉得更有意思,或者他认为自己“品尝”了尖尖的部分,但还没有“完成”对整个草莓的探索。就像很多孩子拿到新玩具,会想把每个零件都摸一遍、试一遍一样。

2. 掌控感和自主性: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开始萌发强烈的自主意识。他们想要自己做主,想自己决定做什么、怎么做。你阻止了他拿新的草莓,在他看来,就是剥夺了他的选择权,打断了他想完成的“事情”。所以他会觉得不高兴,甚至觉得被限制了。这种抗拒,恰恰是他成长过程中想要“我说了算”的表现。

3. 条件反射或习惯: 有没有可能他之前这样做过,然后你没有阻止,或者你的阻止方式让他觉得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如果他之前能成功地换新的草莓,那么他就会认为这是一种“有效”的行为模式。

4. 情绪表达: 宝宝的情绪表达很直接,不满、失望、生气,都会通过哭闹、推搡、摇头等方式表现出来。他抗拒,就是他告诉你“我不喜欢这样”、“我想这样做”的方式。

你的管教“错了吗”?

从结果来看,你阻止了他继续换草莓,这本身没有绝对的错。 你作为家长,有责任引导孩子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行为模式。如果放任他这样做,以后他可能会觉得想要什么就能立刻得到,或者在吃东西上变得挑剔、浪费。

但是,从管教的“方式”和“时机”来看,也许有可以优化的地方。

你阻止了他的行为,但有没有解释原因? 1岁半的孩子虽然听不懂太多大道理,但也能理解简单的指令和语气。如果你只是简单地说“不行”,他可能不明白为什么,自然会感到委屈和抗拒。
宝宝的抗拒情绪是如何处理的? 当他抗拒时,你是坚持强硬的阻止,还是尝试安抚,或者给他提供其他的选择?如果只是简单地压制他的情绪,可能会让他觉得不被理解。

更详细的管教思路和建议:

1. 理解并肯定他的感受(首先要安抚):
当他表现出抗拒时,你首先要做的不是立刻纠正,而是蹲下来,用温和的语气说:“宝宝是不是还想吃草莓?好像这个尖尖的吃完了,想换一个试试看,是这样吗?”
用语言描述他的行为和可能的情绪,让他觉得你懂他:“哦,宝宝看到新的草莓,觉得很想吃对不对?”
为什么这样做? 因为很多时候,孩子抗拒的核心是他们的情绪没有被看到和理解。先安抚,他们才更容易接受后续的引导。

2. 解释原因(简单明了):
等他情绪稍微平复一点,可以简单解释:“宝宝,这个草莓我们都已经吃了尖尖的部分了,剩下的部分也很好吃,我们可以把它吃完,好不好?”
或者:“我们先把手里的草莓吃完,吃完一个,我们再看下一个。这样草莓才不会浪费,我们也能尝到好吃的。”
关键是语言要简单、具体,围绕“吃完”、“不浪费”、“好吃的”这些概念。

3. 提供选择(在规则范围内):
如果他还是非常执着于新的草莓,你可以尝试提供一个“过渡性”的选择:“这样吧,我们先把手里的这半个草莓吃完,吃完之后,我们再一起看看,下一个草莓尖尖的这个部分,是不是特别红,特别好吃?”
或者:“我们可以把剩下的这半个草莓吃完,然后我们玩五分钟的草莓玩具,再接着吃下一个草莓,怎么样?”
为什么这样做? 是在他“规则内”给他一点点选择权,让他觉得不是完全被剥夺了控制。

4. 示范和引导(行为上的榜样):
你可以自己拿起一个草莓,从尖尖的部分开始,一口一口吃完,边吃边说:“嗯,这个草莓真甜!”然后把剩下的部分也吃掉。
“妈妈也先把这个草莓吃完,吃完再拿下一个。”
用你的行为告诉他,食物是用来完成的,不是用来挑三拣四的。

5. 坚持和一致性(长期来看很重要):
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你仍然需要坚持这样的引导方式。每一次小小的管教,都是在为他建立规则和习惯。
重要的是,家里的主要照顾者(比如爸爸妈妈)在对待这类事情上要有一致性,这样孩子才不会感到困惑。

6. 避免负面标签:
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他是“挑食”、“浪费”之类的话,尤其是在他面前。这可能会让他自己也这样认为,并且形成固有的行为模式。

总结一下:

你阻止了他,是为了引导他,这是作为家长的责任。宝宝因此产生抗拒情绪,也是他这个年龄段正常的行为和情绪反应。所以,你没有“错”,但你的管教方式可以更细腻一些,更侧重于理解孩子的情绪和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温和而坚定的引导。

关键在于,让他明白“规矩”,同时感受到“被爱”和“被理解”。

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试试先抱抱他,用他的语言告诉他你理解他的想法,然后再简单说明原因,并给出你希望他做的示范。每一次互动,都是一次亲子关系的加深和孩子成长的机会。慢慢来,你们都会越来越好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向来认为管孩子,可以抓大放小

浪费粮食固然不可取,但是实在吃不完也没事

但是只吃一口最好吃的地方就把其他的都扔了,没在我手里挨揍算我当天心情好

有些孩子明事理,看得懂眼色,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有些就不是,你越生气越来劲

总不能我们不管以后给别人管吧?

我小时候是被爷爷奶奶宠大的,被父母硬生生打回来的,你问我对不对我父母生气那是扯淡,但是不得不说以我小时候那样子,现在的我可能比我父母当时下手还狠

user avatar

我想起来两个故事。

第一个是小时候我外婆给我讲的民间传说,就是说有一个财主的儿子生下来就生活富裕,吃穿用度无一不精。这个小少爷有个怪癖,特别爱吃饺子,但是只吃饺子肚不吃饺子边。小少爷人很豪爽,有许许多多好朋友,经常一起吃喝玩乐一掷千金,从不吝啬。而且小少爷人也善良,经常接济附近的乞丐。本来以为岁月静好一直这么下去,没想到有一年发大水,田地家产全部被水冲走了。小少爷也成了乞丐,吃不饱穿不暖,有一天他到临乡乞讨,突然那个主人家看了他一眼,把他认出来了。随后主人端了一碗面片汤出来,热热的面片汤一下肚,小少爷的眼泪都流了下来,实在是太美味了,比什么都好吃。变成乞丐的小少爷问主人,这是什么这么好吃啊?主人笑着说,以前我曾经在您家帮工,每次您吃剩的饺子边我都收集起来晒干。说完主人揭开厨房的一口大缸,里面果然都是晒干的饺子皮。后来小少爷受过穷挨过饿,终于明白作人投了好胎,生做好人,还要懂得惜福感恩,否则一味糟蹋东西,生来的福气也总有一天会消耗殆尽。后来他终于重整家业,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而那个施舍他的人其实是土地老公公来点化他的。

第二个故事,是有一次我和我闺蜜一起吃饭,她爸爸请客。她爸是一个特别风度翩翩的叔叔,又斯文又和气,而且他家特别有钱。当时还是20年多前,他带着我们两个小姑娘下馆子。他知道我们俩都是猫食,又存心带我们吃点好吃的,点菜的时候就和服务员讲说能不能每份菜做半份儿。当时服务员姑娘很不客气,直接拒绝了,而且怼了一句说,吃不起就少点点。叔叔直接把老板叫了出来,说,“我带孩子们来吃点好吃的,但是不想浪费。而且菜热过就不好吃了,所以想叫半份儿,不知道能不能协调一下?”老板面露难色,主要还是表示说这样价格不好弄。叔叔就笑了,说,“这个跟钱没关系,我按照正常价格付给你,我就是不想糟蹋东西。”全程叔叔都没有跟老板说那个服务员姑娘一句,也没有任何的多余情绪。上完菜,服务员姑娘偷偷地吐槽了一句,“真是个怪人。”叔叔听见了以后,微微一笑,对我们说,“很多人觉得点很多菜不吃完只要花了钱就是自己的行为,但是我觉得这是一种做人的态度,我希望你们这些孩子都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既会享受生活,也懂得珍惜。不糟蹋东西,不浪费东西就是一种一以贯之的人生态度,和有多少钱没有任何关系。”

土地公公告诉我,人的福气和运气是经不起糟蹋的,否则总有一天你当年弃如敝履的东西可能就是你渴望不可得的救命稻草。

我闺蜜的爸爸告诉我,人要懂得享受也要懂得珍惜,不能因为有钱就为所欲为随意放低自己的为人底线。

我一般会和孩子说,草莓好不容易长这么大,你把它摘下来买回家咬了一口就扔了,草莓会伤心的……

--------------------------------统一回复的分割线-------------------------

看了很多大朋友小朋友的留言,很感谢大家的交流。

首先一岁半的宝宝肯定是听不懂这些故事的,我外婆给我讲故事希望我爱物惜物大概也是我5,6岁以后了。小宝宝可以从规范行为制定标准开始。但是家长总有一天要面对宝宝问你“为什么”对吧。给孩子制定规则,我们大人起码要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而不是不听话直接打一顿或者单纯说教。

然后我想说,之前在知乎看过一个提问,就是说“怀孕的老婆要吃草莓,很贵,应不应该买”,我记得那个问题也是吵得很热闹。而在这个问题下,有很多生活富足的答主表示吃西瓜只吃瓜心,吃草莓只吃草莓尖。我无意于评价别人的价值观,但是我想说的是,既然看到了世界的参差,我们就应当知道每个人的人生际遇有幸运有不幸,金钱财富健康地位都不是永恒的也不是一种“应然”。面对那些我们拥有的东西想到有的人还求之不得的时候,我们要懂得对命运心存敬畏的,对我们的得到心怀珍惜。

另外,至于我讲的第二个故事,很多朋友们提出花同等的钱买半份实物是对自己金钱的“浪费”,我觉得,你可以理解为“我给餐厅添麻烦了,所以给了一笔小费”。

user avatar

首先我想问:孩子不吃草莓屁屁,碍着谁的事了?

我思来想去,也许就是碍着家长钱包的事了,其他的谁也没碍着。


我不管你们,我供得起我的孩子只吃草莓尖。

我小时候十分憎恨吃不甜的水果。


对我这种人来说,水果=甜的部分。

不甜的,都是添头,谁爱吃谁吃。

不好吃的情愿不吃。

吃那种东西不能带给我快乐。


所以对我来说,如果是那种不太甜的草莓的话,

吃五个甜甜的草莓尖=快乐。

吃五个完整草莓=额外摄入多余热量,快乐打折。



事实上我家有糖尿病和甲状腺减退的倒霉基因,很容易胖,其实是不配吃很多水果的。

所以对我来说,仅有的【可以吃水果】的宝贵份额,当然要给让我吃着开心的水果和部分。


小孩子很可怜的。

被逼着吃自己不喜欢吃的水果和不喜欢吃的部分。


我三十多岁已经知天命了。

人生苦短的,不危害社会的前提下,及时行乐。


事实上,我这个年纪,家族遗传已经开始限制我吃东西的自由了。

有时候觉得活着真没意思。


我家养了个杂食狗子,它负责吃我吃剩的水果。我从来不祸害我老公,他也是人,他也有自由只吃喜欢的部分。


想想,有的人就和我狗子一个待遇。


我对自己的孩子在这一块宽容,是因为ta可能也有我这种倒霉基因,想吃啥吃啥的好日子也就三十来年。

在我看来,身体指标有一点不正常,活着的主要目的都该为健康让路。


我们这种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吧。

在我家,好糊弄愿意打扫战场的,是小狗。


小狗吃不完的话,我可能会把草莓屁屁加点零卡糖搅和一个果酱。


我不知道非要孩子空口吃酸的水果,到底比我拿零卡糖搅和一下,高贵在哪。


如果是真穷,好不容易买俩草莓,当过节一样供着,那也就该发几个发几个。吃完就没了。

真意犹未尽自己爱吃不吃。

如果只爱吃甜的,剩下的情愿不吃也要剩下,那也没违法犯罪。

跟我学,搞点零卡糖搅和一下,费不了多少时间。再加点水搅和就是草莓果汁。

真怕浪费钱或者在乎那点营养,咋就不能这样处理呢?


逼着孩子吃下自己不爱吃的东西,快感到底在哪?


孩子生在不能草莓尖自由的家庭已经很可怜了,吃个爱吃的东西还得守这种破规矩。

也就欺负孩子投胎没得选。




感谢你看到这里,我年轻时迷茫时也是有很多比我年长的姐姐在拉着我往前走,所以少走了很多弯路。

而现在,我想把我走过的弯路与逃过的弯路的经验都告诉有缘的你。

你发现了我,可能再熟一点会感慨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我。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快来,置顶星标,就不会错过每周的三篇干干干干货了!

知乎干货已获赞200万➕,收藏80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