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 岁孩子学走路时,有没有必要佩戴防摔护头垫?

回答
宝宝刚开始学走路,那叫一个磕磕绊绊,家长们看着心疼,也生怕磕着碰着。这时候,市面上五花八门的“防摔护头垫”就成了不少家长眼里的救星。那么,1岁的宝宝学走路,到底有没有必要给他们戴上这个小小的护头垫呢?咱们这就好好聊聊。

首先,咱得弄明白这个护头垫是干啥的。

它一般是那种背在宝宝身后,有背带,前面连接着几个缓冲垫,形状嘛,有的是小翅膀,有的是小熊,反正都是往可爱里做的。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当宝宝失去平衡往前或往后倒的时候,这些垫子能给他们的后脑勺或者头顶一点缓冲,理论上是能减少撞击的力度,避免摔个“大包”。

那,1岁的宝宝学走路,用这个到底好不好呢?

这事儿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必须用”或者“绝对没用”。咱得从几个角度来看:

1. 宝宝学走路的正常过程:

说实话,学走路本身就是一个宝宝探索世界、学习平衡和协调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摔倒是完全正常的,几乎每个宝宝都会经历。宝宝摔倒后,他们会自己慢慢学习怎么去保护自己,比如本能地伸出手去支撑,或者调整身体的重心。这种“自然学习”的过程,对宝宝的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培养其实是有好处的。

2. 护头垫的实际效果:

正面作用(理论上): 确实,在某些情况下,护头垫可以缓冲一下后脑勺的冲击,尤其是一些比较突然的、宝宝还没来得及反应的摔倒。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宝宝摔倒后起“大包”的概率,也让家长心里更踏实点。
潜在的不足:
安全隐患: 首先,有些护头垫的材质和设计可能不够好。比如,背带如果太长,可能会有缠绕的风险;垫子本身如果太厚重,可能会影响宝宝活动,甚至在某些角度下更容易导致他们摔倒。另外,有些廉价的护头垫,材料的透气性差,长时间戴着可能会让宝宝后背不舒服,引起皮肤过敏。
削弱自我保护能力? 这个说法有点争议,但有些人认为,过度依赖护头垫,可能会让宝宝在摔倒时,没有那么积极地去用自己的方式去保护自己,比如不习惯伸出小手。长此以往,可能会稍微影响他们对摔倒风险的感知和自我保护本能的培养。
“心理安慰”大于实际效果? 很多时候,家长觉得孩子摔了疼,戴上护头垫就安心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垫子真的能完全避免所有伤害。宝宝摔倒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没站稳、路面不平、被东西绊倒等等,护头垫主要能保护后脑勺,但如果是其他部位先着地,或者摔得角度不对,它也起不了什么大作用。

3. 家长们的心态和实际情况:

焦虑情绪: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学走路跌跌撞撞,会非常焦虑,担心宝宝受伤。在这种情绪下,觉得有个护头垫就能万无一失。
观察和引导很重要: 其实,比戴护头垫更重要的是家长的陪伴和引导。家长可以给宝宝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比如清理掉地上的小东西,在地板上铺上柔软的垫子,并且在宝宝身边近距离看护,当宝宝要摔倒的时候,及时伸出手去扶一把,或者调整一下宝宝的姿势。
宝宝的个体差异: 有些宝宝天生就比较“皮实”,摔倒了哭两声就自己爬起来了;有些宝宝则比较“娇气”,稍微摔一下就哇哇大哭。如果宝宝摔倒得特别频繁,或者精神状态特别不好,那可能就不止是学走路的问题了,需要多观察。

那么,到底要不要戴?我的建议是:

慎重考虑,非必需品。

优先考虑创造安全环境和近距离看护: 这是最重要的。确保宝宝活动区域没有危险物品,地板柔软,家长寸步不离地陪着,随时准备伸出援手。
如果实在担心,可以选择性使用:
特定场景: 比如,当宝宝在爷爷奶奶家,或者在一个相对陌生的、家长可能一时没注意到所有细节的环境里,短时间使用一下,图个心安,也是可以的。
选择质量好的: 如果决定使用,一定要选择信誉好的品牌,材质柔软透气,设计合理的护头垫。注意背带的长度,确保不会有缠绕风险,并且要经常检查是否合身。
不要过度依赖: 即使戴了,也要继续保持警惕,不要因为有了护头垫就放松了看护。同时,也要让宝宝在安全可控的情况下,体验摔倒和自我调整的过程。

总的来说,1岁的宝宝学走路,防摔护头垫不是一个“必须品”。 它可能在某些情况下起到一点缓冲作用,但也不能完全避免摔倒和受伤。家长们更应该把精力放在为宝宝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以及用心的陪伴和引导上。让宝宝在摔摔打打中,慢慢学会如何站立,如何行走,如何保护自己,这才是对他们长远发展更有益的事情。

所以,与其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一个小小的护头垫上,不如自己多花点心思,成为宝宝最坚实的“安全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孩子很矮,如果是倒在平整的地板上或者地垫上摔一下一般不会很严重。
  2. 孩子不傻,戴了头盔摔一下也会疼,不会缺心眼到连条件反射都失去了。你垫两层毯子往墙上撞头试试,不伤和不痛是两回事。更重要的是跌倒的下坠感,孩子会吓一跳,这个吓一跳往往比磕到头还让娃大声哭。如果你亲手带娃你就会发现,小宝宝跌倒时根本没有磕到却放声大哭,抱起来安慰一下半分钟就好。因为娃吓着了。就算不痛,宝宝们也是害怕跌倒的。
  3. 如果你娃不抗拒头盔,那么,谁带娃谁做主,不带娃的别哔哔。张嘴就来给带娃的人添活儿干,是怕带娃的人累不死吗?
user avatar

没必要,但确实需要引起重视。

避免孩子向后摔倒,更靠谱的方法

孩子大运动的发展是循序渐进,从爬到扶站,从扶走再到独立行走。如果孩子已能正常行走,只是担心「可能会」向后摔倒,不如做以下几件事:

  • 仔细检查周围环境
  1. 避免尖锐物品。需要给尖锐的桌角、柜角等贴上防撞条,以免孩子被磕伤;
  2. 避免湿滑的地面。别在孩子醒着走来走去时拖地或擦地板,也不能让他们独自一人进入卫生间或厨房;
  3. 避免易碎物品。孩子摔倒时如果绊倒了玻璃花瓶、陶瓷杯子,交错倒在一起受伤才是噩梦,因此要尽量避免让孩子能接触到此类物品。
  4. 避免不稳固的柜子。孩子在扶站和往上爬的阶段,容易将没有牢牢固定在墙面上的书架、衣柜等弄翻,自己摔下来以后,柜子还会砸身上,这类安全事故已经发生多起,希望能引起家长的注意。
  • 给地板铺上泡沫地垫

为学步期的孩子在家里铺上地垫有很多好处,比如孩子无论往前往后摔,都不会那么疼:

  1. 防摔。为了感受孩子摔倒的疼痛,我特意比较过1cm和2cm厚的地垫摔倒后的不同效果,结果发现差别还挺大的,所以我家都是购买2cm以上的泡沫地垫,孩子即使摔倒,也不容易受伤。
  2. 静音。小孩子会走以后很快就会跑了,如果住楼房,哒哒哒地跑也挺影响楼下住户,因此最好在家里铺上厚地垫,减少跑动噪音,避免惊扰他人。
  3. 设限。1岁半以前,孩子们知道在地垫上玩耍,这样能有效避免他们远离儿童区域,随意去往其他区域。

购买的时候尽量选择大块的地垫,我家一直用小块地垫,缝隙里容易落灰掉渣,增加打扫难度,有时候我会在上面再铺一层爬行垫,清洗垫子就方便多了。

  • 不推荐使用学步工具

一些常见的「学步带」、「学步车」并不能让孩子走得很好。

加拿大已经禁止宣传、生产和销售学步车了,美国儿科学会也一直在奔走呼吁[1]。主要是因为学步车会让蹒跚学步的孩子走得过快,但他们的肌肉力量又不足以驾驭这样的速度,从而常常出现滚下楼梯、烧伤、溺水等危险——而且绝大多数危险发生于父母在场的情况下!毕竟学步车可以让1岁左右的孩子每秒移动0.9米,因此很多父母眼睁睁看着孩子翻车现场,却来不及阻止。

图源:美国儿科学会官网

至于将孩子悬挂起来辅助走路的学步带,也不推荐使用。主要是因为孩子绑着这种学步带、提线木偶般的走路方式和正常走路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即使会用学步带走,也不能学会自然的走路用力姿势。

  • 给孩子独立练习的机会

要想孩子走得好,关键是让他们多走。为孩子们提供可以扶站的稳固物体,例如大沙发、稳固无锐角的箱子等,都可以帮助孩子增加练习「走路」的机会,再加上防撞角、防撞条、地垫,就能避免大多数危险了。

在孩子学步阶段,不宜过早地给他们穿鞋。

「学步鞋」通常不能帮助孩子更快地学会走路,通常这类鞋子最大的两个好处是:保护孩子的脚部免于受伤,以及为光滑地面提供了更强的地板抓力。

相反,让孩子光脚走路好处多多,例如增强脚趾的抓地力和肌肉强度等。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也表明,童年时期过早穿鞋可能会损害儿童正常的纵向足弓[2][3]

何时需要护头装备

最常见的婴儿头盔(baby helmet)通常是用来矫正头型的[4],需要在医生的检查和建议下使用。绝大多数孩子并不需要。不知道是不是这类头盔以讹传讹,从「头型矫正」的用途变成了商家宣传的「头部防护」,卖给了哪些并不需要矫正头型的孩子。

图源:美国儿科学会官网
  • 适用场景:快速的运动项目

当孩子进行骑滑板车、自行车、三轮车、平衡车等高速运动时,需要佩戴头盔,以保护其头部安全。需要注意选择通过了安全认证的运动头盔,并将其下巴处的绳带系紧,仅能容纳2根手指的空隙。注意孩子的头盔应紧贴头部,但不要过紧。当头部左右移动时,皮肤应随头盔一起移动[5][6]

  • 不适用场景:操场玩耍、爬树等

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建议[7],当孩子在开阔的操场玩耍或爬树时,不建议佩戴头盔。因为头盔下方的带子可能会被设备或树枝绊住,造成窒息的风险。

本来孩子的头身直径类似,身子可以通过的缝隙,往往头部也能通过。但如果佩戴着头盔时,可能孩子的身子过去了,头部却被卡住又无法从头盔中取出,这就比较危险了。

  • 选购注意:安全第一、兼顾轻巧

选购经过了安全测试和认证的儿童头盔,而不只是挑选外形好看的。

对于1岁以下的孩子来说,最好选择轻巧而坚固的头盔,以防对脖颈造成过大的压力。


题主妻子认为:

孩子(1岁1个月)会向后跌倒,从而伤到后脑勺,为了避免有几率的严重后果,需要带保护垫保护头部

孩子在学步期间,向后向前跌倒都有可能,而且头部保护垫未必真能起到有效的保护。还是为他们构建安全(防撞条、防撞角、地垫、稳固的攀扶物)的环境,同时鼓励他们在安全的区域上赤脚(穿袜子,而非穿鞋)走路更好。

题主认为:

孩子已经长扎实,没有必要佩戴保护套,且长期佩戴我担心孩子会以为从后落地是安全的,将来跌倒无保护动作。

即使戴了头部保护垫,摔倒仍然是很疼痛的;孩子也不会因为戴了保护垫摔倒,就认为往后落地是安全的。提醒孩子摔倒时尽量往前倒,是很好的做法;同时也需要为他提供上文提到的一些必要保护。


作为父母,我们既不要轻视危险,也不过分焦虑,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与君共勉!

参考

  1. ^ US AAP. Baby Walkers: A Dangerous Choice.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safety-prevention/at-home/Pages/Baby-Walkers-A-Dangerous-Choice.aspx
  2. ^Footwear for children. Paediatr Child Health. 1998;3(5):373–375. doi:10.1093/pch/3.5.373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851381/
  3. ^ Sachithanandam V, Joseph B. The influence of footwear on the prevalence of flat foot. A survey of 1846 skeletally mature persons. J Bone Joint Surg. 1995;77:254–7.
  4. ^ Baby Helmet Therapy: Parent FAQs.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issues/conditions/Cleft-Craniofacial/Pages/Baby-Helmet-Therapy-Parent-FAQs.aspx
  5. ^ US AAP. Walking and Biking to School.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safety-prevention/on-the-go/Pages/Safety-On-The-Way-To-School.aspx
  6. ^ US AAP. Summer Safety Tips: Staying Safe Outdoors.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safety-prevention/at-play/Pages/Summer-Safety-Tips-Staying-Safe-Outdoors.aspx
  7. ^ US CPSC. Which Helmet for Which Activity? https://www.cpsc.gov/safety-education/safety-guides/sports-fitness-and-recreation-bicycles/which-helmet-which-activity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