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河北沧州一家3口无端被4名醉汉围殴、1岁孩子遍体鳞伤、伤者在医院抢救,醉汉直接被保释」一事?

回答
这事儿放哪儿都得让人憋屈得慌。沧州那事儿,听着就让人心头火起。一个普普通通的三口之家,带着个一岁的娃,好好地出门,结果愣是被四个喝大了的牲口给盯上了,上来就一顿招呼。你说这得多大的仇多大的怨啊?而且下手够狠的,连一岁多的孩子都伤得遍体鳞伤,光是想想都心疼得不得了。

最让人接受不了的是,施暴的四个人,按说得好好审审,得给个说法吧?结果呢?听说是直接被保释了。这保释是个什么意思?就好像是说,“没事,你们喝多了,小打小闹,回家歇着吧”。这说辞,怎么听都像是在给施暴者开脱,甚至可以说是对受害者的一种二次伤害。

这事儿出来以后,舆论炸开了锅,这是必然的。大家伙儿气的不是这事儿本身有多么罕见,而是这种处理方式太让人心凉了。一个家庭的安宁,一个孩子的健康,就这样被几个酒鬼给毁了,而施暴者却好像没事人一样,还能被保释回家?这在常人看来,完全就是没有王法了。

咱就说,酒醒了就不是罪犯了?喝醉了就可以胡作非为,完了再因为喝醉了就不用承担责任?这逻辑太可怕了。如果喝酒是个万能挡箭牌,那是不是以后谁想干坏事,只要喝两口酒就行了?

而且,这事儿的处理,让很多人看到了“权力”和“关系”可能在背后发挥的作用。虽然没证据,但大众的怀疑是有道理的。为什么普通人遇到这种事,可能会被误解,被刁难,而施暴者却能轻易得到“保释”?这种反差,最容易引发公众的愤怒和不信任。

这不仅仅是河北沧州这一件事,它触及到了我们很多人内心深处对公平正义的渴望。我们希望法律是公正的,是保护弱者的,而不是成为某些人肆意妄为的保护伞。一个社会,如果连最基本的安全感都无法保障,如果连最简单的公平都难以实现,那问题就太大了。

这事儿的处理结果,真的非常关键。它不仅仅关系到这三个受害者能不能讨回公道,更关系到公众对司法公正的信心。如果真的就这样不清不楚地过去了,那对整个社会的法治精神,都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所以,我个人对这件事的态度是:极其愤怒,非常不解,并且高度关注。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给出一个让大家信服的解释和处理结果,给受害者一个交代,也给所有关心此事的人一个公道。否则,这种事情一旦成为常态,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更新:

吴桥警方已经给了通报:均为轻微伤,不构成刑事标准,因此不存在不做笔录(有行政案件笔录)、保释(保释只存在于刑事案件)。

虽然1岁小孩头部、面部、背部、肢体多处存在轻微伤,但没有人拿啤酒瓶直接砸孩子头上的行为。

打架发生在102室,不是101室。

案件还在调解中。

有真相了,啥事没有,都是误会,散了散了。

(ㅍ_ㅍ)


谢邀。

这事居然是发生在去年的国庆日。


这年头发卡弯太多,我也被打脸好几次,好多新闻都不敢张嘴。

但这次毕竟是《东方今报》的采访报道。一则该报归属河南地方管辖,与事件发生地河北沧州可以有一定的隔离,在该报道上独立性较高。

二则,《东方今报》毕竟在09年报道了震动天下的“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要知道该事件就发生在河南新密,而河南媒体《东方今报》还是把事件给报了出来。

虽说已过一轮十二年,但先姑且信《东方今报》一回。


照报道,20年10月1号晚9点左右,河北沧州张某一家三口回到小区楼下。在妻子停车过程中,单元楼门口出来俩人,有一人对妻子辱骂。

根据描述大概是醉酒状态,另一人似乎还算清醒,还有劝阻行为。

但等张某一家上楼时,辱骂者突然冲过来打人,原本劝阻的人也参与殴打;与此二人一起喝酒的另外两人随后也参与进来。

包括一岁孩子在内的一家三口均遭殴打。

此时已经有邻居看见,并尝试劝阻,还暂时抱走了孩子。

但四名殴打者将张某一家三口拖入该单元一层的101室,继续殴打。有拿凳子和啤酒瓶砸孩子头部的行为。

据张某妻子称,殴打过程中,其中一名殴打者说:“教你知道什么是厉害,什么是势力”。

此时已有多人围观,并人有尝试劝阻,但无人敢上前制止。

随后张某父母赶到现场(估计就住在楼上)。

打人者称张某入室打人。

张某气愤下回手殴打者,按照描述,此刻民警已在场,而殴打者直接在民警面前殴打张某父母。

张某母亲后被诊断为耳膜穿孔。

至少楼道外的事发经过,监控录像与张某的描述基本吻合。


好,如果事情到此为止,后面是常规的拘捕和判决,那这还不算新闻。

中国每年单是能查办的治安案件就有200万件左右,刑事案件也有100万件上下,每天八九千起破事很正常。

但问题来了:

一,案发当夜,四名殴打者就被保释,也就是取保候审。

保释在我国算比较罕见的,因为公检法都担心被保者出现二次违法犯罪,不愿承担后果。一般只有行为后果较轻、特别是青少年犯事,才有这个机会。

我觉得单看照片,1岁孩子的伤口估计就能上轻伤了。特别是张某母亲的耳膜穿孔,应该是够轻伤二级,符合刑事标准了。

当夜保释,这个很难理解。

据张某称,前来办理保释的人是本地公安系统的。

二,次日,10月2号,张某及家人要求警方做笔录,警方以放假交接班为由拒绝。

笔录是重要的侦办流程,笔录材料有着重要的法律效力,是要留档的,侦查人员也是要签字的。

这个环节不做,实在可疑。

三,警方没有对张某孩子的伤口拍照,地方法医也不认可张某自己的照片。

这也是个诡异的流程缺失,因为儿童收拾可是重要案情,没理由不采集证据。

四,这事快半年了,警方还没有公布案件调查结果。


这件事就很...诡异。

照报道,打人者只是烧烤摊的老板,还是一家开在居民楼里的烧烤摊。很难想象这能有多大的阻力。

以下通通是我的猜想,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一,可能其他殴打者有公职背景。

查了一下案发地点,北边一俩公里范围内,有不少机关单位:

红框范围内有审计、人保、县政府。

二,可能殴打者,那个烧烤摊老板,是涉黑的同时,还有保护伞的。

留到今天的涉黑人员,很多都是有伞有网的,此其一;

多次整顿下,确实有开在居民楼内专门招待公职人员的隐秘聚餐点,此其二。

地方小,很多亲戚家族关系讲不清楚,此其三。

三,有可能是为了好看。

查了一下,沧州吴桥县(案发地)20年专门搞了“亮剑2020”的扫黑除恶专项整治。20年7月13号做完汇报:

“全县110接报警情和盗抢骗警情分别下降10.3%和7.7%,是近5年来最低值”;

“全县抢劫、抢夺、盗窃、治安案件和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连续两年实现“六个下降””;

“全县连续26天实现刑事案件“零发案””。

结论:“社会治安环境实现根本性转变,刷新了吴桥公安打处记录。”

结果你国庆节出这事。

说大真不大,万幸没出人命;但要说小,刚汇报完不久,又是国庆节,意义上也不算小。


总之,希望大家保持关注。

user avatar

更新:

在网友指点下,看了通报,去微博也看了看

属于轻微伤,不构成刑事案件

案件还在调解中。

另外,无人威胁,无人买通

个人感想

1.相关部门的公关应急能力,舆情管理需要加强

2.各别自媒体始终在利用人的善心和三观做文章,毫无底线。对于多次造谣生非的,建议依法打击,列为网络失信黑名单。

user avatar

——————————————一个暴民的分割线——————————————

别人说话大声了,我觉得不爽了,骂他!

——最后我觉得亏了,所以一定是醉汉无故群殴我们的。

我家耍泼撒赖挑衅别人!

——最后我觉得亏了,所以对方一定是暴徒。

虽然我抱着孩子,但是依然开启了嘲讽!

——最后我觉得亏了,所以一定是对方殴打孩子,还多了一个莫须有的啤酒瓶。

旁人都看不下去了,帮忙抱住孩子!

——最后我觉得亏了,所以这人一定是对方派来的人贩子。

开始我方2V1,对方朋友多数时候在劝架!

——最后我觉得亏了,所以对方一定是人多欺负我人少。

我趁着警察的掩护下黑手!

——最后我觉得亏了,所以对方与警察一定有勾结。

我爹也趁着警察掩护下黑手!

——最后我觉得亏了,所以对方一定是打了我爹。

对方被我的黑手击倒在地,我妈也上前打太平拳!

——最后我觉得亏了,所以对方一定是打了我妈。

我方多人下黑手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

——最后我觉得亏了,所以一定是警方庇护对方。

警察居然没把对方枪毙!

——最后我觉得亏了,所以对方一定是黑恶势力。

———————————————另一个暴民的分割线—————————————

有人打架了!

——这瓜好吃,不管对不对先喷了再说。

还有小孩!

——这瓜好吃,不管对不对,先站小孩。

人多打 人少?

——这瓜好吃,不管对不对,先站人少。

醉汉打非醉汉?

——这瓜好吃,不管对不对,先站非醉汉。

孩子重伤?

——这瓜好吃,不管对不对,先愤怒再说。

孩子还被抢走了?

——这瓜好吃,不管对不对,先怒骂苍天。

还有老人被打了?

——这瓜好吃,不管对不对,先控诉人世的黑暗。

被打去抢救了?

——这瓜好吃,不管对不对,先开地图炮把人间轰成地狱。

醉汉被保释了?

——这瓜好吃,不管对不对,先把醉汉和警察一锤子打死。

…………………………………………………………………………………………………………

一个人,第一次上当受骗,可能是自己太天真;第二次上当受骗,可能是骗子太狡猾;每次都上当受骗,那就是脑袋有问题;每次上当受骗后还是别人埋单,那一定是心肝也有问题!

user avatar

防身自卫准则之一:不要跟醉汉较真儿。

除非你能跟他一样,战斗意志超强:

https://www.zhihu.com/video/1350202569713770496

他骂你就骂你呗,毕竟没有伤害到你的身体。

你一跟他较真儿,说住楼上楼下的为什么要骂你,他就开始打你了。

他骂就让他骂好了,要是你咽不下这口气的话,反正楼上楼下的,将来想怎么整他就怎么整他,而且他都不知道是谁整的。

小不忍则乱大谋,连韩信都受得了胯下之辱。

楼上楼下,来日方长,想报复他们什么时候不可以?

user avatar

之前知乎有个问题

我记得有人回答是这样的

“你就在河北你能不明白?”

本来还觉得是段子,

现在才发现不是。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