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分满分,60分及格,80分优秀,河北篇我只能给70分。
首先,河北省我心目中航拍中国河北篇应拍摄内容:石家庄:中国人民银行旧址、赵州桥、西柏坡、正定古城和滹沱河畔、嶂石岩、苍岩山桥殿飞虹;保定:直隶总督府、清西陵、狼牙山、白洋淀(雄安)、野三坡;张家口:崇礼冬奥会、草原公路;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木兰围场、塞罕坝、金山岭长城;秦皇岛:山海关、老龙头、北戴河海滨;唐山:清东陵,地震遗址、曹妃甸;沧州:渤海地区、铁狮子、京杭大运河、吴桥杂技;邯郸:武灵丛台、娲皇宫。最后扫一下华北平原的农业。
但是,选景方面最有历史价值和旅游价值的山海关、清东陵、清西陵、赵州桥都没有拍,还有省会石家庄也没有镜头,其实石家庄可以说的地方很多,比如“火车拉来的城市”等等,绝不仅限于正定古城。反而拍了一堆为了凑人文景观的骑摩托之类的无病呻吟的东西。而且取景的时间方面也不合时宜,比如避暑山庄最好的季节在夏季,但是却拍了一个荷花都枯萎的场景,这是要渲染“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意蕴吗?而且承德市最有代表性的拇指山也没有入镜,还有沧州的铁狮子,但是沧州一个小健身广场却入镜了,真不知当时拍摄时间是有多仓促还是当地宣传部门没有介绍到位。总之取景方面多有欠缺。
当然也不排除这些拍了但是被剪了,就我知道的其实一开始河北沧州黄骅渤海应该是拍了的,但是在正片中被剪了。
接着说说创作思路,纵观下来,整片拍摄思路和路线比较混乱,其实河北省的拍摄思路很好定,全省围绕“红色太行(革命文化)、壮美长城(和合文化)、诚义燕赵(根脉文化)、神韵京畿(直隶文化)、弄潮渤海(开放文化)”五大思路来拍摄剪辑就可以。
首先,红色太行,可以以太行山为纵轴,把西柏坡、狼牙山、野三坡、娲皇宫、嶂石岩、苍岩山桥殿飞虹等景点串联起来;其次,以长城为横轴,把老龙头、山海关、水下长城、金山岭外加塞罕坝串联起来,以塞罕坝为落脚点升华;第三,以“京畿福地”为要素,有两条支路线,把避暑山庄、外八庙、木兰围场、清东陵、清西陵、直隶总督府等历史文化串联起来;另一条以雄安、白洋淀、张家口崇礼滑雪场这些现代文化串联,古今对比,畅想未来;第四、以“弄潮渤海”为要素,把沧州铁狮子、京杭大运河、唐山曹妃甸、秦皇岛北戴河等串联起来;最后,以“诚义燕赵”为要素,把赵州桥、正定古城与滹沱河畔,邯郸古城、丛台、石家庄等串联起来,最后定格在石家庄。如此就好。
作为一部展现中国的航拍纪录片,选景要选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点,不要选一些小众的东西浪费时间然后在文案上堆砌一些无病呻吟的浮华辞藻去煽情。而且我个人感觉航拍中国走到第三季我不知道有没有换导演啊,很明显这个创作思路思维被固化了,有一种为了拍而拍,为了追求一种东西拍而拍,认为就应该拍某些东西拍而拍。前期准备了解工作没有做充分,当然可能有时间不足等客观原因也可以理解,但这一点在河北篇显的尤为明显。总体来说全篇定位混乱、选景失当、路线无序,而且想糅进去太多东西,比如阜平那段脱贫攻坚,当然这也无可厚非,关键看你这部纪录片的定位,但是我感觉从第一季到第三季,味道有点不一样。
每期都看,河北离北京近,去的也比较多。最让我吐槽的是,几乎每个省,都会放省会的市区,比如四川放成都,陕西放西安,浙江放杭州,安徽放合肥,把省会的市区拍的很繁华,看上去这些城市的繁华程度和上海香港差不多,显得这个省很现代,未来充满希望。到了河北这里,石家庄市区都没有,拿个正定擦边球,还暗讽石家庄没历史没文化。是不是认为河北没希望,不会发展?又或许,是真心话?
河北篇貌似是已出场省份中,唯一一个省会没有给市区镜头的,我一个张家口人都看不下去了。
心疼石家庄一秒。
石家庄果然是最没有存在感的省会,只有个夜晚的烟花,连一个整体鸟瞰的镜头都没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