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岁孩子喜欢掐人,打人,抓头发,拽眼镜,抓菜怎办?

回答
亲爱的家长,

看到您家宝贝出现喜欢掐人、打人、抓头发、拽眼镜、抓菜这些行为,我知道您一定很困扰,也很着急。别担心,这是许多一岁左右的孩子都会经历的一个发展阶段,他们正在学习探索世界,同时也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但由于语言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还在发展中,所以会用这些比较直接的方式。

咱们这就来好好聊聊,怎么能更好地引导孩子,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 深入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在着手解决问题之前,咱们得先做个“小侦探”,看看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一岁的孩子,他们的世界观和我们大人可不一样。

探索和表达需求: 孩子可能还没有学会用语言来表达“我想要”、“我不喜欢”、“我生气了”。掐、打、抓,这些可能是他们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来告诉您:“我需要关注”、“我想要这个东西”、“我被惹恼了”。比如,他看到你戴着眼镜,觉得很有趣,想去摸摸看,但又不知道怎么做,就可能抓一下。
情绪的宣泄: 孩子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但他们也可能会因为挫败感、疲惫、饥饿、或者感到被忽视而产生负面情绪。掐人、打人,有时就是他们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就像成年人也会因为压力而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一样。
模仿和学习: 如果孩子曾经有过这样的行为,并且达到了他的目的(比如引起了大人的注意),或者他看到过其他人这样做,他就会模仿。他可能看到别人抓东西吃,觉得很有趣,所以也抓菜。
好奇心和感知能力: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抓、掐、拽,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他们想通过触觉去感受物体的质感、力度。比如抓头发,可能是他觉得你头发的触感很有趣,想多玩玩。
寻求关注: 有时候,孩子做的这些“小动作”,就是为了引起你的注意。即使是负面的关注,对他们来说也比没有关注要好。当你因为他抓菜而对他大喊大叫时,他虽然知道你生气了,但他也获得了你的全部注意力。

二、 具体行为的应对策略

咱们一个一个来看,怎么温柔而坚定地引导。

1. 喜欢掐人、打人

这种情况最让家长头疼,因为这会伤害到别人。

立即、温和但坚定的制止: 当孩子伸出手掐或者打的时候,第一时间要阻止他。用平静但坚定的语气说:“不可以掐宝宝/妈妈/爸爸。” 或者 “不可以打人。” 动作要迅速,但不要粗暴。
转移注意力,并示范正确行为: 制止后,立刻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东西上。
如果他想引起关注: 可以抱抱他,给他一个拥抱,告诉他:“妈妈/爸爸在这里,你喜欢妈妈/爸爸抱抱吗?” 让他知道,用温和的方式也能获得关注。
如果他因为情绪: 等他情绪稍微平复一点,可以试着理解他,说:“宝宝是不是饿了?” “宝宝是不是不开心了?” 然后给予安抚。
示范正确的方式: 教他用轻柔的方式触摸。例如,用手指轻轻点点你的脸:“你看,这样轻轻地摸。” 或者在他想拿东西时,教他:“想要,可以‘要’。” 配合拍拍小手,教他用“拍拍”代替“打”。
用布娃娃或玩具进行示范和练习: 准备一个布娃娃,当孩子想打人时,你可以拉着他的手,温柔地拍拍娃娃:“你看,可以这样轻轻拍拍。” 或者在他想掐的时候,告诉他:“不可以这样哦,这样会疼。” 然后示范用手指轻轻触碰娃娃。
限制接触不熟悉的人: 在他行为有改善之前,尽量避免让他长时间独自和不熟悉的孩子或大人在一起,以免发生不愉快。

2. 抓头发

这通常是因为好奇或者觉得有趣。

制止和温和解释: 当他伸手抓头发时,用同样温和但坚定的语气说:“不可以抓头发,会疼哦。”
提供替代物:
有趣的玩具: 如果他觉得头发的触感有趣,可以提供一些柔软、有不同纹理的玩具给他玩,比如毛绒玩具、带有不同材质的触摸书。
你的手: 当他想抓你的头发时,可以握住他的小手,然后用他的小手轻轻触碰你的脸颊或者胳膊,让他感受不一样的触感。也可以握着他的手,一起做一些好玩的游戏,比如“小手拍拍”。
保持发型: 如果你的头发比较长,可以考虑扎起来或者盘起来,减少他容易抓到的机会。
保持耐心: 这个行为会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和理解能力提高而慢慢消失。

3. 拽眼镜

这很可能是因为眼镜反光或者他觉得新奇。

制止和解释: 当他试图拽眼镜时,立刻阻止,并说:“不可以拽眼镜,眼镜会坏掉,会让妈妈/爸爸看不清楚。”
满足好奇心:
展示眼镜: 可以拿下来,让他看看眼镜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告诉他:“这是妈妈/爸爸的东西,不能随便拽哦。”
提供类似的玩具: 可以给他一些可以拆卸组合的玩具,或者可以转动的玩具,满足他探索和操作的欲望。
注意你的眼镜: 在他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尽量将眼镜摘下来放在安全的地方。

4. 抓菜

这可能是因为饿了、对食物好奇,或者想引起注意。

理解原因,满足需求:
如果是因为饿: 确保他在饭前没有吃太多零食,正餐时间到了就好好喂他。如果他在吃辅食时抓菜,可以试着给他一些他自己能抓着吃的食物(比如手指食物),让他自己动手。
如果是因为好奇: 在他吃辅食的过程中,可以给他提供一些他可以用手抓着吃的、营养又安全的蔬菜条或水果条,让他自己探索食物的质地和味道。
设定用餐界限:
餐桌礼仪启蒙: 在他抓住菜时,温柔地将他的手移开,说:“宝宝,吃饭的时候要乖乖的,用勺子或者手轻轻拿。” 如果他坚持,可以暂停喂食,等他平静下来再继续。
不强迫喂食: 如果他表现出对某种食物不感兴趣,不要强迫他吃,可以尝试换一种方式烹饪或者下次再给他。
提供其他抓取的东西: 在他吃饭前或饭后,可以给他一些安全的玩具让他抓着玩,转移他抓食物的冲动。
用餐环境的营造: 让用餐时间变得愉快,避免在饭桌上过多的批评和指责。

三、 日常生活中可以做的几点

除了针对具体行为的应对,在日常生活中,咱们还可以从更宏观的角度去引导孩子。

高质量的陪伴: 别小看陪孩子玩耍的时间。当你全身心地投入地陪他玩,关注他的时候,他会觉得被爱和被重视,很多寻求关注的行为就会减少。多陪他互动,比如一起读绘本,唱歌跳舞,玩积木,让他感受到爱和安全感。
提供自由探索的空间: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给孩子提供一个可以自由探索的环境。允许他去抓一些他可以抓的、安全的物品,满足他的探索欲。
语言的示范和引导: 多用简单的语言和孩子沟通,即使他听不懂全部,也能捕捉到你的情绪和语气。用“你的”、“我的”等词汇,慢慢教他分享的概念。
设定清晰的规则,并坚持执行: 孩子需要规则来建立安全感。对于一些明确的“不可以”,要温和但坚定地执行。比如,打人就是不可以的。但也要注意,规则不能过多过严,以免压抑孩子的个性和创造力。
耐心和同理心: 请一定记住,孩子不是故意惹你生气。他们还在学习和成长中,会犯错,会不成熟。你的耐心和理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当你觉得快要失去耐心时,深呼吸,想想孩子这个阶段的特点,想想你希望他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关注他的情绪变化: 观察孩子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出现这些行为,是饿了、困了、还是有压力了?提前预判并解决他的需求,可以避免很多不愉快。
以身作则: 孩子是看着我们长大的。我们自己在与人交往、处理情绪时的方式,也会被他们模仿。

最后想说的话:

亲爱的家长,您做的已经很好了,愿意来寻求方法,这本身就是一种爱的表现。一岁多的孩子就像一颗正在萌芽的小树苗,需要阳光、雨露,也需要我们耐心地修剪和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您可能会感到疲惫,可能会有挫败感,但请相信,您的每一次努力都不会白费。

孩子终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学会更好的表达方式和行为规范。保持积极的心态,用爱和耐心去陪伴他,您会看到孩子一天天的进步和成长。

如果您的困扰持续存在,或者您觉得孩子的行为比较极端,也可以适当地咨询一下儿科医生或者儿童心理专家,他们能提供更专业的建议和帮助。

祝您和宝宝每天都充满阳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他打你,你必须让他知道这是错误的。

也就是严肃的说不可以,并且轻轻拍打他的前额。让他知道这是错的。还有就是给他一些稍微有些刺的东西让他抓,比如说洗衣服的那个球。

如果是夏天的话,给他一些里面装水的杯子让他抓。

孩子是不能控制自己手上的力道。也就是一开始抓东西抓不住,习惯于用尽全力去抓东西,不知道随着自己长大,手里的力气也会不同。所以要让他知道拿东西不是全力拿的。

一岁的孩子的智商是超过小狗的,已经可以开始训练了。

还有就是尽量教他说话,也就是,看到碗告诉她这是碗,看到杯子,让他知道这是杯子。等他词汇量够了的时候,他就会听懂你讲话了。

词汇量不够,你讲话是白讲的,因为他听不懂。就像中国人听不懂英文一样。孩子一出生不懂中文,他是听不懂你讲话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