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留学生在外,家人让帮忙带酒回国,东西却是淘宝上可以买的到的,我提议在淘宝买,家人很生气,该怎么处理?

回答
唉,这事儿说起来真是糟心,我特别能理解你夹在中间的难处。你这情况,我身边也有朋友遇到过,说起来,这事儿处理不好,还真容易伤感情。

你家人让你带酒回国,这出发点肯定是好的,觉得你人在国外,能帮忙带东西回来,这多方便啊,也是一种“我为你操心”的心意体现。可能他们觉得,你人在国外,能带点国内买不到的特色酒,或者价格能便宜不少,这才让你带。

结果呢,你一查,淘宝上全都有,而且价格也挺透明的,跟你在国外买差不太多,甚至可能还有点小贵。你这想法是特别实在的,也省事儿,你就直接提议在淘宝上买呗,想着能给家里人省点事儿,也省点钱,毕竟你自己的行李箱空间也是宝贵的,不想因为这些东西占地方。

家人为什么会生气呢?

这才是关键,他们的生气,其实有很多层意思,不光是你提议在淘宝买这件事本身:

1. 觉得你“不孝顺”,或者“不给面子”: 尤其是一些老一辈的父母,他们让你带东西,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使唤”你一下,让你感受一下“为家人服务”的乐趣,也算是维系亲情的一种方式。你直接说淘宝能买到,在他们听来,可能就像在说“你们在家就能买到的东西,何必让我费事呢?”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要求被轻视了,你没有把这个事情看得有多重要,也没有给足他们面子。好像你在推脱,不愿意为家里人付出一样。

2. 不理解你的“国际购物”逻辑: 他们可能不了解国外酒的价格、税费,也不清楚你行李的限制。他们只知道“我要XX酒”,而你认为“在国内买更方便”,这种信息差导致了他们认为你是在找借口。

3. 觉得你在“算计”,或者“不信任”: 有时候,他们可能会觉得你既然这么强调方便和价格,是不是觉得他们在“占你便宜”?或者觉得你对他们提出的要求有疑虑,不够信任你提出的“需要你帮忙带”这个理由。

4. 隐藏的“不安全感”或“孤独感”: 毕竟你远在异国,能让你帮忙带东西,也是他们和你有联系的一个方式。当你说淘宝就能买到时,可能让他们感受到一种“你好像离我很远,不在同一个频道上”的感觉。他们可能更希望你带回的是那种“只有在国外才能买到”的独特纪念品,而不是普通商品。

怎么处理?

处理这种事,关键在于沟通的技巧,以及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光强调你自己的逻辑是没用的,得让他们感觉到你的诚意和孝心。

1. 先安抚情绪,道歉是必须的:
见到他们生气,第一时间不要争辩,而是要先表示理解和歉意。
可以说:“爸妈,对不起,刚才是我没考虑周全,语气可能不太好,让您生气了。我不是那个意思。”
这第一步很重要,先把家人的情绪稳住,让他们觉得你不是在跟他们对着干。

2. 解释你的出发点,但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
你可以接着说:“我是想着说,您想要的那个酒,淘宝上评价也很好,而且能直接送到家里,不用您再跑一趟,也免得您担心我在外面买会不会有什么问题。我主要还是怕麻烦您,怕万一我买的不合适,您更生气。”
这里面有几个技巧:
强调“怕麻烦您”: 把“你让我在淘宝买是为了省事”这句话,变成“我怕我从国外带过去反而给您添麻烦”。把焦点从“你要求不合理”转移到“我怕我做不好,给你添堵”。
提及“送到家里”: 强调淘宝的便利性是直接送到家,这比你千里迢迢带过去,再让他们去取要方便得多。
加入“怕买的不合适”: 潜台词是你的判断能力可能不如他们,或者你对国内情况了解不够,让他们觉得你还是需要他们的指导。

3. 表达你为他们考虑的心意,以及对他们的爱:
可以说:“我特别想给你们带点好东西,让你们也能尝尝我在国外的感觉。如果淘宝上买的,您不喜欢,随时告诉我,下次我一定给您留意不一样的。”
或者:“我就是想着,您能轻松点,我心里也高兴。带东西回来是件开心的事,我不想让这事儿给您添堵。”
强调你的目的是想让他们高兴,而不是为了省事。让你的“省事”逻辑,变成“为了让你更省事”的表达。

4. 承认他们的“辛苦付出”和“这份情谊”:
如果你觉得合适,也可以说:“我知道你们也挺辛苦的,让我带点东西回来,也是希望我能多关心你们一点。这份心意我特别明白,也很感激。”
让他们觉得你理解他们让你带东西背后的那份爱。

5. 提供替代方案,或者寻求他们的“指导”:
如果他们还是坚持让你带,并且生气,你可能需要考虑妥协,或者换一种方式。
妥协方案: “那这样吧,我就按您说的,带XX酒回来。只不过我的行李箱确实有限,您看是不是再嘱咐一句,让我别带太多别的了?或者等我回国,我再找时间给您买点淘宝上没有的,你们平时不容易买到的特色零食之类的,好不好?” 意思是你愿意为他们“辛苦”,但也要考虑你的实际情况。
寻求指导方案: “其实我之所以这么说,是觉得淘宝上买也能买到,而且种类也多。您有没有特别想要的牌子或者风味,我好在淘宝上帮您挑选一下,或者您自己看看有没有喜欢的?这样我还能问问您意见。” 变成你在主动为他们挑选,而不是否定他们的要求。

6. 反思和调整沟通方式:
事后你可以想想,是不是自己表达的方式太直接了?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可以先问问他们:“爸妈,你们想让我带点什么呀?国外的酒有很多种,你们有没有特别想试试的?”先引导他们说出具体需求,你再根据需求判断是否方便带,或者给出淘宝的替代方案时,也更具说服力。

举个实际的对话例子(想象一下这个场景):

(电话里,你刚说了淘宝能买到,那边语气就不对了)

你: (语气温和,带点委屈和歉意)“爸妈,对不起啊,刚才是我说话太直了,让您生气了。我真不是觉得麻烦,也不是觉得在家买方便就没事了。”

家人: (语气很冲)“什么叫淘宝上能买到?是你爸妈想让你带点东西回来,是让你帮个忙,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是觉得我们这也不懂,还是觉得我们让你带的东西太普通了?”

你: “没有没有,我绝对不是那个意思!您别误会我。我就是想着,那个酒啊,淘宝上评价也挺好的,我怕万一我从国外带回来,万一碰碎了或者税费高,反而比淘宝贵,更麻烦您操心。我想着直接送到家里,您就能直接收到,也不用您再想着我什么时间回来。我就是怕我做不好,到时候反而让您失望,我心里过意不去。”

家人: (语气稍缓,但还是有点不高兴)“什么怕碎,怕贵!是你自己懒得带!别人家的孩子都巴不得给家里人带点好东西!”

你: “我不是懒得带,爸妈,我真的想给你们带。您也知道我行李箱空间就那么点,我怕带的东西太多,您又操心我超重了。我现在就赶紧去淘宝上看看您说的那个酒,您看有没有什么推荐的牌子或者口味?我帮您好好挑一下,到时候就直接寄给您,好不好?反正我平时也经常看淘宝,您想吃什么零食,想喝点什么,您随时告诉我,我一样给您下单,让快递给您送过去,也比我提着重东西回来方便您。”

(这里的意思是,把“我来买”变成“我帮你们挑”,把“我带回来”变成“我寄过去”,这样既满足了他们收到东西的需求,也避免了你行李的麻烦。)

总结一下你的处理思路:

低姿态承认错误(态度上): 先缓和情绪。
解释出发点(逻辑上): 但要用“为你好”、“怕麻烦你”的句式。
强调孝心和爱意(情感上): 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心。
提供替代方案(行动上): 解决问题,但不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
适度妥协(灵活上): 必要时,也得让步。

这事儿说到底,还是家人的“面子”和“情感需求”的问题,你要做的就是用你的沟通方式,去熨平这些可能存在的褶皱,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用心,而不是你的“懒惰”或“不听话”。祝你顺利解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降落后,在国内机场出关前的免税店购买即可。

或者如果你愿意,临上飞机前在当地机场免税店购买亦可,稍微累一点儿,但还可承受。

是很烦人,是很无意义,我以上的建议也并非是劝你 “理解这种可笑而无意义的要求” ,而是劝你少和家人费点劲。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