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河南温县中学生在寝室吃泡面拟被开除,校方要求其家长买 20 箱泡面摆到学校?

回答
河南温县中学生在寝室吃泡面拟被开除,校方要求家长购买 20 箱泡面摆到学校:事件的复杂性与多维度解读

这则发生在河南温县某中学的事件,因其处理方式的极端性和不合理性,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学生违反校规的小插曲,更折射出当前教育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引发了我们对学校、家长、学生以及教育理念的深入反思。

要全面看待此事,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一、 事件本身与违反的校规

学生行为: 根据报道,学生在寝室吃了泡面。在很多寄宿制学校,为了寝室卫生、安全(如明火)、防火安全以及统一管理,通常会有禁止在寝室使用违禁电器或烹饪食物的规定。吃泡面,如果涉及使用违禁电器(如电热杯、电煮锅等)加热水,那么确实违反了部分学校的校规。
学校的处罚: 学校的处理方式是“拟被开除”,并且要求家长购买 20 箱泡面摆到学校。这是一个非常严厉甚至可以说是“奇葩”的处罚。
“拟被开除”的比例失调: 对于在寝室吃泡面这一行为,是否应该上升到开除学籍的程度?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是“小题大做”,处罚的严重程度与行为本身的性质完全不成比例。开除学籍是对学生未来学习生涯的重大影响,通常应该针对的是更严重的违纪行为,如打架斗殴、吸毒、严重学术欺诈等。
“罚款式”赔偿: 要求家长购买 20 箱泡面摆到学校,这是一种变相的“罚款”或者说是一种“公开羞辱”。这笔费用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可能并非小数目,而且购买的泡面摆在学校的用途不明,其合理性和教育意义也备受质疑。这种处理方式更像是对家长的惩罚,而非对学生的教育。

二、 校方的动机与考量(猜测与分析)

校方的处理方式如此极端,可能存在以下几种动机或考量,尽管这些考量都难以站住脚跟:

1. “杀鸡儆猴”的严厉管理: 学校可能希望通过如此严厉的处罚,来震慑其他学生,营造一种“高压”的管理氛围,强调校规的严肃性,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2. 维护学校形象与秩序: 学校可能认为寝室吃泡面会带来卫生问题(如气味、残渣)、安全隐患(如用电安全、火灾风险)以及破坏寝室整体的整洁和安静。因此,希望通过严厉的手段来彻底杜绝此类行为。
3. “补偿性”的心理: 也许学校认为学生的不当行为给学校管理带来了麻烦,因此要求家长“赔偿”泡面,试图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弥补”学校的“损失”或“麻烦”。
4. 教师或管理者能力的不足: 面对学生的不当行为,有些管理者可能缺乏有效的、符合教育规律的引导和沟通方式,倾向于采取简单粗暴的“一刀切”式管理。
5. 对家长责任的转移或施压: 学校可能试图将部分管理责任推给家长,通过这种方式向家长施压,让他们配合学校进行管理,而不是仅仅依赖学校。

三、 家长与学生的反应

家长: 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面对孩子因为吃泡面可能被开除以及被要求购买大量泡面的情况,首先会感到震惊、愤怒和无助。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己的孩子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并且学校的处罚方式极其不合理。
学生: 经历这样严厉且不合理的处罚,学生可能会感到委屈、恐惧、羞辱,甚至对学校产生抵触情绪,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对学习失去兴趣。

四、 事件引发的社会反思

这则事件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是因为它触及了许多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

1. 教育的本质与目的: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培养健全的人格,还是仅仅是灌输知识和遵守规则?如此严厉且不近人情的管理方式,是否违背了教育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的宗旨?
2. 校规的制定与执行: 校规的制定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成长规律?校规的执行是否公平公正,是否有弹性空间,是否能够与时俱进?将吃泡面与开除挂钩,是否是对校规的滥用和异化?
3. 学校与家长的关系: 学校与家长应该是教育的伙伴关系,共同为了孩子的成长而努力。但是,当学校采取极端措施时,这种伙伴关系就受到了挑战。学校是否应该以这种“要挟”的方式来要求家长配合?
4. 对“违规”的界定与处理: 很多时候,学生的不当行为并非原则性错误,而是在探索和试错中犯下的过失。学校是否应该给予学生犯错和改正的机会?是否应该采用更有建设性的方式进行引导和教育?
5. 教育的“权力”与“责任”: 学校作为教育的实施者,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力,但同时也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是否应该尊重学生的权利,避免权力滥用?
6. 消费主义与“补偿”文化: 要求家长购买大量泡面摆在学校,也可能折射出一种将问题简单“货币化”或者“物质化”的倾向,似乎只要付出金钱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五、 合理的教育与管理方式应该是什么?

针对寝室吃泡面这一行为,更合理的处理方式应该是:

1. 沟通与教育: 班主任或宿管老师应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其原因,并解释学校的相关规定及其背后的考虑(如卫生、安全等)。
2. 指出问题与提出建议: 指出在寝室吃泡面的潜在问题,并提供更合适的解决方案,例如可以在学校指定的区域用餐,或者在课余时间进行。
3. 警示与口头或书面批评: 对于初犯,可以进行口头警告或要求学生写一份检查,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4. 家校沟通: 与家长进行沟通,说明情况,共同引导孩子遵守校规。
5. 惩戒的适度性: 如果确有必要进行惩戒,也应在校规允许的范围内,且与错误行为的性质相匹配。例如,取消寝室卫生评比资格、没收违禁物品等。
6. 重点在于引导而非惩罚: 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惩罚只是手段,引导和教育才是核心。

结论

河南温县这则事件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当前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将吃泡面拟开除并要求家长购买 20 箱泡面摆到学校的做法, 在法理情上都站不住脚,是典型的教育管理方式的失当和对教育初衷的背离。 这种粗暴、简单化的处理方式,不仅无法达到育人的目的,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塑造造成负面影响。

我们期待教育部门能够对此类事件进行调查,规范学校的管理行为,引导学校回归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上来,采用科学、人性化的教育方式,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同时,也呼吁家长在面对不合理要求时,能够勇敢地发声,维护孩子的合法权益,共同推动教育的进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在部队新兵的时候,晚上偷偷在厕所吃泡面,都没挨骂,连长还关心我,是不是晚上没吃饱,还是班长虐待了,给我感动的。

一个县一中,在宿舍吃泡面就要拟开除。咋的?是想收复台湾,还是想征服老美啊?

user avatar

这校领导一定是混知乎的!

除了知乎的高铁泡面系列问题之外,其他地方我从没见到吃泡面会成为一种不道德的罪过。

user avatar

亲爱的同学


向你介绍两个名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并向你介绍一个面目丑陋的怪胎。


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其实广泛的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中,几乎是无处不在的,每个人都必须要面对的东西,像阳光和空气一样的普遍。在学校里当然也会出现,但是学校毕竟要单纯很多很多,学校的主体是一群年轻人,所以这两样东西显得特别的突兀和刺眼。而学校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实施者,往往社会经验并不如那些政府机关、商业企业里的老油条,对付的对象无非是社会经验更不足的年轻人,他们干出来的事情就显得格外的蠢萌,总是搞得人哭笑不得。


真正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远比这些乖张、任性的行为更让人不寒而栗。




有人以为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仅仅是表象的不同,这两样东西的内核是一样的,都是不受监管的权力膨胀滥用的结果。


在学校里,面对社会经验很少、期待着依靠教育获得更好未来的学生,无能为力的家长,掌握权力的人天然倾向于滥用自己的权力,满足自己的私欲,通过滥用权力让自己获得快感。这和吸毒是一个道理,也会上瘾 ,会彻底的改变一个人。所以我历来反对对任何职业和工作赋予超过社会一般认识和法律界限的尊重,不管是军人、消防员、教师,还是一般的劳动者。我自己就是个军人,如果给了我超过正常水平的尊重,我也不能保证自己能够保持清醒。就算我自己保持了清醒,我也不能保证我们这个群体里每个人都清醒,如果有人不清醒,就会干出乖张、任性滥用权力的事情,最终损害这个群体的声誉。


所以你看,我们很多人都觉得教师是一个高尚的职业,而往往都很讨厌曾经教过自己的某些老师,表面看起来很矛盾,其实绝大多数老师只是正常的完成自己的工作,极少数滥用自己那点微不足道的权力,损害了整个群体的声誉。


走出校园,权力的滥用要普遍很多很多,层次也跟校园里那些稀奇古怪又莫名其妙的滥用不一样。


不要指望着哪里会有完全没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世外桃源”,这种地方不存在。只要你还需要跟社会打交道,就不可避免要接触到。就算是你整天宅在家里打游戏,门都不出,那么你在网上跟人发生冲突的时候也一样的会遇到这两个面目丑陋的家伙。


因为人性无处不在。


人性是自私的。人性有两个大的特征:一是趋向于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二是趋向于把好事情归结到自己头上,把坏事情推到别人头上。每个人都是这样,总是期待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多的东西,我们叫“性价比”,去菜市场买菜都要讲价呢。就算是一个学生,也会觉得这次考试考得好,是我自己努力的结果,而考得不好,就是那天状态不好、考场太吵、卷子有问题。这些行为都是这两大特征造成的,它会让人不够客观的看待问题。


当这个特征遇上权力的时候,一切都变了。


当人性遇上权力的时候,不要指望着权力的主人能够克制自己,那不现实,也不保险。他总会一边想着最大化的运用权力,一边想着自己给自己戴上“王冠”,把一切好事情都归结到自己的身上,他就会觉得自己英明神武、聪明绝顶、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有极个别的人,极个别天生或者是年轻的时候有着不可弥补的缺陷的人,让他在没有掌握权力的时候受了委屈,他还会利用权力去针对性报复不存在这些缺陷的普通人。

如果他第一次滥用权力没有被阻止,他就会更加肆无忌惮的滥用权力。这样几次以后,他就上瘾了。


他会彻底上瘾,就像一个吸毒的人。这个时候即使有人阻止他,他也已经不能自拔,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滥用权力满足私欲,手段更为隐蔽、行为更加具有迷惑性,还会鼓动舆论来掩盖自己的行为,把明目张胆的滥用权力,伪装成别的事情,比如说“为民请命”。


甚至于,阻止他的力度越大,他的手段越隐蔽。最终,用官僚主义反对官僚主义,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口号喊得震天响,实际上一丁点实际的事情都不干。大张旗鼓的滥用权力,使用权力让他觉得生命才有意义,在用权力造成别人痛苦的时候,看着别人因为他手里的权力而不得不低三下四的时候,他已经把权力带来的尊重、温顺、诚恳、服从,当成了对他本人的尊重、温顺、诚恳、服从,从而混淆了权力和他本人。


一个怪胎诞生了:离开了权力就活不下去的官僚




有人觉得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只是存在于公办机构里,比如学校、政府机关、军队,其实这是不对的。官僚主义广泛存在于任何具有权力的地方,包括私企,包括民间组织,甚至包括家庭。权力才是这个怪胎存活的土壤,只要有土壤的地方,就会开出这两朵恶臭的花。私企里面同样有滥用权力的人,比如某些企业里的HR。


有人觉得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只是个“作风问题”,是少数品行不端的人掀起的小小潮流,其实是更大的错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扎根于人性里,早早就在人性里面埋下了种子,得到了权力的浇灌立候,就必然会开出这两朵恶臭的花。自古以来,每一个人只要掌握了不受监管的权力,立马就会滥用它,只不过有的人克制得多一些,有的人毫无节制。


所以,我们不要与滥用权力的人同流合污,要保持清醒。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是个普通人,权力带来的威望、权威、自信、荣誉,终究只是过眼云烟,失去了权力你就什么都没有了。


所以,我们不要对滥用权力的人和颜悦色,要不卑不亢。不要去阿谀奉承,不要拍马溜须,不要去讨好他,他是个“吸毒者”,他膨胀的欲望早晚会吞噬身边所有人,讨好他是把你自己放在一条风雨飘摇的船上。


所以,我们要对权力设置监督。只有真正建立了监督体制的地方才值得去,至少滥用权力在这种地方是比较克制的。年轻人在选择自己的职业、做自己的职业规划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一个权力得到监管的地方发展,这种地方才会存在让你的才能得到发挥的平台,而不是把才能贡献给无穷无尽的繁文缛节和文山会海,在日复一日的无效劳动中消磨,在混天度日中浪费掉自己的青春。


所以,我们要明智的看待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有能力战斗就要战斗,没能力战斗至少要躲开,而不要去参与这场权力主导的盛宴,早晚被摆在桌子上的就是你。权力受到制衡、监管,它才不会欺负你,也不会毒害你。你既不用担心别人抡起权力的大棒来欺负你,也不用担心这个大棒掌握在你的手里的时候,你上瘾、沦陷、依附、迷失。


所以,我们要分辨所有替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涂脂抹粉的声音。有很多人,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仅仅是因为权力没有掌握在他自己的手里而已。如果权力掌握在他手里了,他搞这些比谁都起劲。有的人,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说好话,为这两朵恶臭的花朵喷香水,摇唇鼓舌,蛊惑人心,把毒品伪装成保健品,塞进你的嘴里。这些人都要警惕,他们只是羡慕滥用权力的快感而已,一旦真的掌握了权力,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挥起大棒,砸向每一个他们看不惯的人头上。


我们都希望生活在更好的世界里,我们都不愿意这个世界烂下去,所以,让我们为这次事件中勇于反抗权力、勇于对滥用权力说不、勇于监管监督权力的同学们喝彩吧!

user avatar

看到好多同学邀请,先谢邀。

这件事也让天眼妹回想起自己的高中了。

同样不近人情、同样有各种铁严的禁律,还美其名曰:军事化管理。

温县一中这件事儿的起因是四位学生违反了校规里“不允许在寝室里吃泡面”的规定,在寝室里吃泡面,后被学校责罚,还有学校职工在宿舍楼下堆起好几箱泡面,立起这样的警示牌:

我们看着有多匪夷所思、义愤填膺,那些“被惩罚”学生就有多羞耻难堪和委屈不满。

处罚不是这么处罚的。照片已经在这儿了,温县一中做错了,这点洗不了。

至于温县第一高级中学,这是一所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的高中,曾经被评为河南省依法治理先进学校。学校负责人叫朱瑞晨。

“一中”,那想必是本地教育局重点扶植的学校之一。

这所学校的成绩也挺光鲜的:

2018年高考,我校捷报频传,点线面全线飘红:一本上线再创新高,纯应届、纯文化课一本上线649人,较去年净增108人,文化课一本过线率达48%,加上特长生A段过线数,总过线率高达66%。省理科前1000名全市33人我校占6人,居全市所有高中第1名。我校马子煜以150分满分成绩获省文科数学单科第1名。特长生249人中245人过本科A段,通过率达98%。11名武术生提前被北京体育大学、苏州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211重点大学录取。2010至2018一本上线逐年攀升,由97到649人,实现九年九连跳! 本年度我校共获市级以上集体荣誉15项,其中省级以上荣誉11项,市级荣誉4项;教师获各级各类荣誉 111人次,其中省级7人次,市级62人次,县级43人次;学生获省市级以上荣誉32人次,市级129人次,县级10人次。

怪不得说家长抢着来学校,说得如此有底气。

家长们真的可怜......

除了同学、家长、温县一中的老师们应该也不会太好过:

三、狠抓教学常规 细化管理环节。一)常规检查常抓不懈。对教师的教学计划、备课、上课、教案、课后反思、作业批改、辅导、考试、自习辅导、坐班等各个环节提出明确要求和考核方法。加大值班检查和公示力度,并与教师评先评优、职称晋级、奖金相挂钩。(二)坚持每周日晚上选择题周清考试、尖子生难题测试。继续坚持每周日晚上对学生进行本周所学内容的基础知识测试,为针对性教学提供有力依据,不断训练学生的答题速度,考察学生掌握每周所学知识情况。对尖子生进行主观题测试,重点提高尖子生的知识深度与做题速度。(三)设置周清过关“警界线”。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找出知识短板,采取考试和检查背记等形式进行测试。设置周清基础知识过关测验“警戒线”,低于警戒线以下的学生,进行强制过关,力争夯实学生基础知识。

有同学想知道负责学校食堂的人和朱瑞晨有没有亲属关系,天眼妹查到了温县一中餐厅和超市的招投标信息,还查了下学校校服的供应商,你们可以自辩真相。

通过这件事,天眼妹回想起自己的高中生活。印象里有次班级值日检查,因为教室外的走廊有一片碎纸屑(真的就是一片,永远不会忘记),天眼妹的班级被学校扣了分+早会批评,所以那天轮值做打扫的小组被班主任惩罚连做一周的卫生值日。更狠的是,因为走廊是天眼妹负责的,所以只让天眼妹自己单独做一周的卫生。原本是4人一组,负责教室、走廊、整层楼的女卫生间、两折爬梯.......全部被班主任重罚交给我一人。因为严苛的检查制度,天眼妹不得不每天心惊胆战小心翼翼地做好卫生值日,还因此牺牲了早自习+晚饭休息的时间。原本是希望通过重罚来让我们提高责任意识的老师,一定没想到那段时间天眼妹几乎是整夜做噩梦,梦到被批评、被扣分、被通报、学习任务跟不上......当时功课试卷也做不完,月考成绩直接掉了几十名。

直到现在,天眼妹唯独对高中母校没有一丝留念之情。

唉,希望还在高中拼搏的各位同学,都能付之有报,实现自己的理想。

而这些希望通过军事化管理来保障学生考高分的学校、领导们,有时候,你们的教育方式真的错了。

user avatar

学校夜里起夜被抓,一脚踢开寝室门,对了,男生宿舍的话,寝室门是弄坏的就是锁扣堵住,就是宿舍门不能锁,有时候风大就只能用拖把顶住,但是“领导”查寝是坚决不能让寝室门是“踹”不开的。他抓到我半夜起床,然后各种训斥,签字什么的。第二天当着全年纪批斗我。然后让我住宿改为走读,家里离学校不算近的,有10公里吧,然后让我还要跟的上学校节奏,早上五点五十前必须到班。晚上十点二十下夜自习。去找各种领导卑躬屈膝,还要接受训斥的签字,签字才能出校门。注意,是临近期末考的时候,河南已经零下了,刚下过雪。有一天下晚自习,找遍领导,发现他们都溜了,能签字的所谓“领导”早退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了。我拿着没签字的请假条在校门口出不了门。我一个男子汉特别难受。排队去打电话,跟在门外的家长打电话。后来在夜班老师那给“领导”打电话,他说他忘了,哈哈哈哈哈哈,家长大冬天来学校,学生回家他忘了。然后说今天就让我住校吧。语气很随意。感觉像施舍一样。一句话,吧家长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优越感十足。后来好像是找关系,才重新住宿。我从此对学校特别失望。这个学校已经烂到骨髓了,领导压榨老师,班主任,班主任压榨学生。层层剥削。在学校就是一个木头人。每天想着快点逃离,快点毕业。学校的垃圾领导教导处一群废人,都是学习的反动力,呵呵,朱瑞晨大校长,六十多岁了还是这么没脸没皮。呵呵呵呵。老当益壮啊。只手遮天这么多年。县教育局都得看朱总脸色。当真是地头蛇呢!


这件事情要凉了?黑心学校继续黑心?

感谢学校让我见识了“权力”“金钱”的力量,谢谢学校给我上的毕业一课,有钱无罪,没钱有罪

user avatar

谢邀~

寝室长拟被开除,其余3人每人20箱泡面???

回应:学校不允许吃刺激性气味的食物,我们没有开除学生,泡面也被家长取回了...

可是,这种大庭广众之下写通知进行展示的做法又该作何解释呢?仅仅因为吃泡面就要恐吓开除学生,还要家长到场进行泡面展示??考虑过是否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吗???

这所学校是温县第一高级中学,负责人是朱瑞晨,也是最终受益人,似乎就是这所学校的校长了:

而这所学校分别在2013年、2014年、2015年受过3次行政处罚: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可以看见,3年的行政处罚原因都是违法多收取择校生和择校费,而且金额还不小...

被处罚了没有整改反而第二年第三年继续违法被处罚,这至少比学生吃泡面严重吧???

既然是高中学校,就多考虑学生的利益,以学生为本,重视教育不好吗?

不允许吃泡面就算了,还要大庭广众进行批评展示,连带着学生家长一起罚?

不说别的,这种惩罚方式真的是一个高中学校该有的行为吗?

这种恐吓开除型的做法和通告围观的措施,不是处罚,而是侮辱

学生的心里该多委屈和愤恨?别说吃泡面和其他一些让人不可思议的“违规行为”,就是真的犯大错了,这种行为也未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违背了教书育人的本质

开除不是让学校用来吓学生的手段,连带着家长一起罚并进行围观也不是学校用来教育学生的方式。

这件事做错了,洗不了。


看了很多关于学校和校长朱瑞晨的回答和私信,觉得问题还蛮大的QAQ

(因为很多同学希望匿名,查查就不放图了,用概括的方式描述一下):

1.早上除非起的特别早,不然不能上厕所,因为学校不让。

如果早上拉肚子,在早读前去了厕所,会被校长赶回家10天...

2.关于学校抓违纪的事情,据说如果老师不找学生违纪,校长就会找老师,

因为学校规定有指标,如果老师抓不到违纪,就会扣钱...

一些老师被逼的没办法,才把“摸头发”之类的不可思议的奇葩行为作为“明令禁止”...

贴一个投稿:

校长儿子称想跟父亲聊一聊,改善学校:

搬运投稿事实的初衷是希望讨论现象和促进问题的解决,但感觉走向有点歪了,所以查查想说一下:

感觉这些都是学校和校长的问题

校长儿子的话,虽然之前发过言论过激的回答,不过也删除了,大家可以反对和讨论,但最好不要人身攻击哈~

也希望学校真的有所改善,将重心重新移回学生和教育上...

user avatar

这盛世,一个狗逼学校都可以把屁民按地上随意揉搓。

user avatar

看了这个新闻我想起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发生的事情:

一次上级领导要来我们学校检查,校长召集学生会的干部开会,讨论布置准备工作。

在谈到“禁烟”问题的时候,校长要求我们卫生部张贴“禁烟标语”,对于学校抽烟的同学要及时提醒纠正。

就在这个时候,校长熟练的从面前的烟盒里拿出一支烟点上,一边抽一边继续交代工作,一时间开会的地方烟雾缭绕,但是没人敢说啥,毕竟那是校长大人。

差不多抽了3,4根烟的样子,该布置的差不多布置完了。

校长说:“我最后再强调一下,禁烟工作一定要抓好,学生抽烟像什么样子嘛,要像我一样,把烟掐掉.....”说着,他把快抽完的烟头扔在地上狠狠的踩了几脚,然后宣布“散会”......

最后是我们卫生部打扫的卫生......


其实,对于“吃泡面被开除”这件事,个人觉得,等“关注的热潮”过去之后,相关人员可能就要被“秋后算账”了.......

现在真的挺怀念我的母校的,没有这么些“烂事”。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