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易经刚创立的时候,是没有科学这个概念的,包括西方的一些哲学思辨,也是先数学科学而起,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渐衍生出科学之理论。
所以,如果单纯站在数学严密逻辑可证伪的角度看,易经当然是不符合现代科学逻辑的。
毕竟古人的视野是局限的,不像现代人,就像牛顿所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之所以明辨是非,你之所以理性智慧,是因为你有丰富的科学人文知识,这都是时代赋予人的幸运。
但是易经相对于古人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方法思维已经足够“科学”了,比如它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哲学辩证思维,风水术数,包括天干地支在医学天文历法节气上面的应用等等,都比较接近唯物客观的形式,比如五行学说,天地万物归纳为五行属性,跟现代科学中的化学元素说还是类似的,但你不能要求古人具备现代人的严密的逻辑体系和技术手段。
所以易经的很多思维看起来更像哲学,包括近代西方文明的起源也是哲学,它们的哲学同样也并非如同数学物理一般严谨严密,更多的也是在思维形态方法论上的总结升华,甚至有时候也会变得形而上学有些脱离现实。
所以所谓哲学,形而上学,是由实象到抽象的一个过程,帮助大家去系统的认知这个世界,就像五行金木水火土,万物的五种形态,自然从创世纪之初没有一个标准定义什么是金什么属木,但是人会通过它们的特性去划分归类,包括阴阳学说,世间本没有阴阳和矛盾,但是经过人的思考辩证,就产生了矛盾论。
而科学,要具象化,甚至是无微不至,从来都不会脱离实际,不会去抽象的描述物质概念,(当然方程是抽象的,但也必须回归实际,实验能验证方程的结论才行,不然随便一个方程式不能成为科学),比如化学元素,研究金的话,它讲的金,银,铜,铁,几十种金属元素,以及每种元素各自的化学物理特性,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并且科学要求可证伪,就是说它现在是金是银,未来的一段时间理论技术进步改变了,换了一套框架和标准,它可能会被定义成木,可以证伪不能绝对论,就跟牛顿力学论,在现在学术框架下同样又不符合当前理论变得不“科学”了。
五行学说跟阴阳学说一样,属于方法论,是某一类人看世界的角度,科学有科学的角度,哲学有哲学的角度,就跟老人和孩子,看这个世界以及得出的结论都是不一样的。
大部分人,并不需要都懂科学,都去了解各种物质原子分子的原理,刨根问底(大部分人没这个能力,没这个精力,也没这个必要),但知道一些哲学观点,用来指导生活,已经够用了(抽象出一些容易理解和应用的概念),杀鸡焉用牛刀,就这个意思。
但是你把它们归为迷信又是不合理的,何为迷信,迷信更多的是跳大神,故弄玄虚,脱离实际,没有丝毫逻辑在里面,就跟一些鬼神修仙转世炼丹化气之类的,哲学可以过渡到科学,但是它跟迷信是划分严格界线的。
所以我们可以站在科学的角度去研究哲学研究易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样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并非它不是科学我们就要批判抛弃,正像这个世界上,除了科学物理数学,还有文学艺术经济社会学等等,也不能笼统的以科学不科学论之,但是都有特定的思维体系在里面,同样可以为我所用为世人所用,而易学也恰恰同其他学科一样,它也是一个学术领域,有它特定的逻辑和思维格局。
所以我们都在谈包容性,也表现在包容我们的传统文化,当然你有心有智慧,你也可以在这个领域发光发热,推陈出新,让它变得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那样看起来就更有提问所谓的科学依据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