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
答案是:能喝。
第一、度数高低和酒好不好没有关系。
酿酒时,最开始蒸馏出来的有70多度,后来蒸馏出来的度数逐渐降低,到40多度,综合度数大概60多度。我查阅了一下你说的民国的情况,大致情况是,那时候技术不行,不会给白酒降度数,也没有需求,因为酒耗费大量粮食,没有多少人喝的起。所以就说明了一些标准度数(比如60度),低于这个度数被认为是偷工减料,所以打击。
低度酒出现,是后来经济发展后,需求扩大了,包括走出国门的需求,高度数很多人接受不了,但那时候技术不成熟,也是经历了很长的摸索,才探索出白酒稳定降度数的方法。所以才有了现在的52度,40度,甚至38、36度的白酒。降度的过程是加水,专业名叫加浆,但不是我们直观理解的加水勾兑,它里边是有专业的技术和工艺在里面的
这跟酒好不好完全不沾边。
第二、便宜酒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有10—20元的?
所有的产品都是根据需求来的,有需求就有产品。市场上的这些便宜酒,有的是从原来过来的,也有的是新的。原来过来的,比如洋河大曲、绵竹大曲、衡水老白干55等,十几年前就是这个价,一直没提价(为什么没提是另一回事),这是一种。
新的产品,有些流行的比如牛栏山、老村长、一担粮等,为什么出现,因为有需求啊。题主可能不知道,全国有大量的老酒民,农民、工人,有的人一顿不喝酒就难受,你说他们不喝这10—20元一瓶的喝什么呢?
再有,就是成本问题,一瓶白酒的核心成本在人工、瓶子、包装上面,成本的差别也在这上面,真正酒水的成本是一样的,而且不高。举个例子,一瓶12元的白酒,可能酒水成本2块钱,瓶子一块钱,人工2块钱,总成本5块钱。一瓶100元的白酒,可能酒水成本6块钱,瓶子5块钱,盒子10块钱,人工7块钱(勾调,储存等环节更费劲),总成本28元。(数字只是大致)。
挣的钱主要用在两块:一是100元的酒卖起来更费劲一些,所以营销费用更多,比如广告。二是因为卖起来更费劲,所以渠道上对于利润要求更高一些。
第三、便宜酒喝的有问题吗?质量安全吗?
如果有问题,并不是因为它便宜。
以前有白酒行业有“工业酒精”勾兑,危及人生命的事情出现,现在基本不会的。
但出于成本考虑,低价位白酒酿造时有“食用酒精”参与,食用酒精也是粮食发酵而来,经过专业处理后是允许在食品工业上使用的,能用来配酒,它跟含有明显有害物质的“工业酒精”是有差别的。当然,如果食用酒精摄入“过多”,肯定不是什么好事。作为日常偶尔适量饮用来说,并不是绝对的。
现在喝酒出现问题,往往都是喝多了身体承受不了,或者出现过敏。
这个问题能堂而皇之的出现在知乎首页上,简直是对知乎一个莫大的侮辱
能喝。
15块钱的牛栏山二锅头。喝习惯了,给你茅台你都不想换(二锅头基本无味的,酱香型白酒有股臭臭的六六粉味)。基本就是酒精 +水。嘿!你还别说,好入口,不上头,晕一会该干啥干啥。中国伏特加,简单,纯粹。对比之下很多所谓名酒喝多了第二天头痛欲裂很常见。
我感觉如果能用活性炭过滤过滤更好。
没想到这么多人关心这个话题,大家关心的几个话题集中给大家解释一下:
首先是“祖传”这个事儿,其实有点儿水分,我爷爷的爷爷这一辈儿在我们当地县城里开了一家酒坊,自己酿自己卖那种,据说是小有名气,不过也都是家里老人口耳相传的,解放后公私合营,并入成立了一家国营酒厂,到我爷爷这辈儿就跟酒厂彻底无关回家务农了。后来我爸中专毕业分配到了这家酒厂,从基层干起最后一直做到副厂长,再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他就自己下海开了一家小酒厂,我们家的酒厂虽然在当地也算小有名气,但是还是属于私营小厂级别,产品也就在省内卖一卖。
我大二那年我父亲车祸去世,我和我妈我舅接手经营酒厂。
到06年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消费品市场的环境非常不好,我们这种小型的生产厂家完全被渠道商所绑架,我们有能力生产出好的产品来,可是我们的品牌不足以支撑稍微高一点儿的价格(真的只是稍微高一点儿),那时候我们走货量最大的产品是一些山寨酒,比方说模仿泸州老窖的“泸川老窖”等等,花花绿绿的箱子,里面装六瓶带内盒的一斤装白酒,38度,渠道商只给16元一箱,这个价格你说做不出来的话有的是别的厂能生产,而且还要面对退换货,破损,欠款,送货,索要礼品等等问题,我记得当初食用酒精好像是四千多一吨,两块多一斤,包装一套不到4块,反正杂七杂八加起来一箱酒能赚一块来钱,至于酒完全是酒精加水加香精勾兑的,到了八月十五或者过年时候就见街边的小卖部,小超市门口如山般堆积着这样一些白酒,大家串门也都习惯花三五十块钱买一箱拎着。
我们家酒厂自成立之初,就自己建了几个泥池烧白酒,虽然大多数时候这些白酒都没有装到瓶子里,而是作为散酒零卖了,但是我们家的散白酒品质却是一直很好的,这么多年也一直坚持住了没扔下。
我毕业时候觉得短时间内消费品市场看不到曙光,于是就出去投身工程行业了,我们家酒厂也开始缩减规模,不再给那些比较大的渠道商供货,我妈和我舅也就零零散散生产点儿大桶装或者裸瓶装的平均一斤不到两块钱的酒卖给本市一些老客户维持着,定期烧点儿原浆卖卖。
再到最近几年,消费品市场发生了改变,大家的需求由“吃饱”转向了“吃好”,以前那些奄奄一息的小酒厂纷纷重焕生机,开始生产一些品质不再那么次,质量也有点儿保障的产品了,据我所知附近很多酒厂都推出了原浆酒产品,售价也纷纷卖到几十甚至上百一斤,可惜我在工程圈是回不了头啦,只好每年让我妈生产部分原浆储存起来,自己送送礼也好,放那儿陈着也不错。
回过头来说说题主问的问题,我的意见是,这个价格其实完全可以买到真正纯粮酿造的原浆酒,但是售价并不是酒品质的主要标准,品牌啦,渠道啦,包装啦,这些东西在价格决定上往往比质量更重要。
但是我还要说一句就是,只要是酒,对身体就没多少好处,不管是原浆还是食用酒精勾兑,适量饮酒啥事没有,烂醉如泥肯定能难受…
原答案分割线
……………………………………………………………………………
我家祖传开酒厂
我给大家算个账,高粱的出酒率大约是30%左右,一池投料800斤,能出酒240斤左右,高粱大约1200元,酒曲200元左右,酵母等其他配料100元,水电煤500元,用工4个600元,其它支出200元,合计2800元,也就是说一斤65度左右的纯粮酿造的原浆白酒的成本不超过12块钱
大家总愿意用多少钱来衡量东西的好坏,觉得贵的就一定是好的,便宜的就一定是差的,殊不知,你喝到的酒卖多少钱取决于包装,品牌,渠道等等各种因素,这其中最不重要的,经常就是品质…
还有,这240斤酒的酿造需要20天左右,也就是说一个发酵池平均每天产酒往往不超过12斤,它的面积大约有12平方,也就是说一平方米每天产酒1斤,一个酒厂能有多少发酵池?动不动年产几十上百吨的…
然鹅…
酒精其实也是酒,食用酒精大多数也是用粮食生产出来的,而勾兑过程也无非就是让其变得好喝点儿,所以,只要是正规酒厂生产的正规白酒,适量饮用也没啥事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