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毛肚和黄喉分别是什么?食用后分别会变换成什么营养物质?

回答
毛肚和黄喉,这俩词儿一说出来,不少吃货的口水就开始分泌了。别看它们都是火锅里的常客,长得也有点像,其实啊,它们可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吃下去后,身体里的变化也大有学问。

毛肚:火锅里的“黄金甲”

首先说说毛肚。毛肚,简单来说,就是牛的胃。不过,可不是牛的整个胃,而是牛的瘤胃内壁的黏膜,也就是附着在瘤胃壁上那些皱皱巴巴、密密麻麻的褶皱。你看它端上来的时候,一片一片的,表面有很多细小的凸起,像一个个小疙瘩,又像密集的小绒毛,所以叫“毛肚”。

为什么说它是“黄金甲”呢?因为它口感爽脆,吃火锅的时候,把它在滚烫的汤里涮几下,就能保持那种弹牙的口感,特别过瘾。而且,它不像有些内脏那样有很重的腥味,处理得当的话,几乎只有肉本身的香味。

食用后会变换成什么营养物质?

毛肚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且是优质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细胞、组织、酶、激素等的重要原料。当你把毛肚吃进肚子里,经过消化系统的层层分解,它会变成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就像砖块一样,身体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把它们重新组合起来,用来修复受损的细胞、生长肌肉、制造免疫球蛋白等等。

除了蛋白质,毛肚里还含有一些矿物质,比如铁和锌。

铁:这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血红蛋白负责把氧气运输到全身各处。缺铁会让人脸色苍白、乏力,所以吃点毛肚对补铁有好处,尤其对女性来说。在体内,铁会与一种叫做“卟啉”的物质结合,形成血红素铁,然后进入骨髓参与红细胞的生成。
锌:锌对我们身体很多方面都至关重要,比如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促进伤口愈合,以及帮助我们更好地感知味道。在消化过程中,锌会被吸收,然后以多种形式存在于身体里,参与到各种酶的活动中,比如参与DNA的合成和修复。

此外,毛肚还有一些B族维生素,虽然含量不高,但也能为身体的能量代谢提供一些支持。总的来说,毛肚吃下去后,就是给我们身体的“建筑工地”提供了优质的“砖块”(氨基酸)和一些重要的“建筑辅料”(矿物质和维生素)。

黄喉:火锅里的“玉带”

再来说说黄喉。黄喉可不是什么“黄色喉咙”,它是指猪或者牛的大血管,主要是主动脉,也可能是肺动脉。它在动物身体里是负责输送血液的,所以里面没有太多脂肪,看起来也比较粗壮,呈圆筒状,横切面是环状的,外面通常包裹着一层结缔组织。

黄喉的口感和毛肚完全不同,它吃起来更像是弹脆的,比毛肚更有嚼劲,有一种“嘎嘣脆”的感觉。很多人喜欢黄喉那种独特的韧劲和微微的弹性,涮在火锅里,感觉像是享受一场“牙齿的按摩”。

食用后会变换成什么营养物质?

黄喉的主要成分和毛肚类似,也是以蛋白质为主。所以,吃黄喉同样可以为身体提供合成各种必需物质的原料——氨基酸。

但是,黄喉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主要是血管,所以它含有比较多的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是人体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比如皮肤、骨骼、软骨、韧带等等。当你吃下黄喉,其中的胶原蛋白会被分解成各种肽类和氨基酸,比如甘氨酸、脯氨酸等。身体会利用这些成分来合成自身的胶原蛋白,这对于保持皮肤的弹性和光泽,以及关节的健康都有一定的帮助。虽然直接吃胶原蛋白不能神奇地让皮肤变年轻,但提供原料总是好的。

黄喉里同样也含有一些矿物质,比如铁和磷。

铁:和毛肚一样,为身体提供制造红细胞所需的铁元素。
磷:磷是我们身体中仅次于钙的第二大矿物质,它不仅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参与能量代谢、细胞膜的构成,以及DNA和RNA的合成。在体内,磷会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参与到各种生化反应中。

另外,黄喉的血管壁也含有一些弹性蛋白,这种蛋白赋予血管弹性的同时,也能为身体提供一些氨基酸。

总结一下:

毛肚和黄喉都是牛羊身上非常好的食材,它们都能为我们提供优质的蛋白质,以及一些身体必需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毛肚更像是一个“营养补给站”,主要提供蛋白质和补铁补锌的元素,口感爽脆,适合喜欢Q弹口感的人。
黄喉则更像是“美容养颜包”,同样富含蛋白质,但其胶原蛋白的含量相对更高,口感弹脆,适合追求嚼劲和希望对皮肤关节好一些的人。

下次吃火锅,点这两样的时候,心里就能更明白,你吃下去的不仅是美味,还有实实在在的营养,它们会在你身体里默默地“施工”,让你的身体保持健康和活力。不过,也要记住,任何食物都讲究适量,均衡饮食才是王道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噗哈哈题主这个问题好萌哦!!虽然我还在忙着搬砖,但是还是憋不住想答一答~

未经我的同意禁止转载,日报除外。【这都会有人转吗??

由于我只是学过人的医学,所以解剖啊组胚啊之类的也就只学过人的,没学过动物的,因此如果有说错的地方还请学兽医的知友帮忙指正哦-w-

觉得太长不看的知友可以只看黑体字!

————————正文分割线————————

首先为了避免不同地区称呼不一样,先来明确前提,我文中指的“毛肚”,包括什么草原肚啦生态肚啦之类的东西,是平时大家看到的长成这样的东西:

而“黄喉”是指这个东西:

好了前提架设完毕。

嘛,一般来说,如果要问某种东西吃下去会变成啥呢,需要的信息无非是两方面:

  • 这个东西是啥,是由啥组成的(比如火腿肠主要是肉和淀粉)
  • 人一般都怎么吃(比如生吃苹果,煮熟或油炸肥肠)

而知道这些之后呢,我们就可以推断它们的营养素组成,并且根据食用方式推测会不会引入或者去掉一些营养成分(比如肥肠去油会减少脂肪,把肉做成炸酥肉会增加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然后就可以根据人体消化系统的惯例处理方式来分析辣╰( ̄▽ ̄)╮

那现在我们先来看首先这俩是啥的问题。

我相信,很多吃货肯定都是没有搞清楚平常经常吃的东西到底是啥的,比如可能有很多吃货直到现在都天真地以为台湾香豆腐真是豆腐做的~

所以,我们有必要把毛肚和黄喉的真实身份弄清楚!要知道不同的组织器官的营养成分可是大不一样!

  • 毛肚

大家应该都知道毛肚是牛的胃,具体地说,是牛的瘤胃。

中国食物成分表

中没有牛的瘤胃,但是有牛的网胃(牛肚)的数据(感谢未来的兽医

@包饱饱

的指正),鉴于牛的瘤胃和网胃的组织学结构较为相似,均为角质层+肌层,所以这里先用牛肚的数据代替。

100g新鲜牛肚(食物编号08-2-203)的成分主要有:

83.4g水,14.5g蛋白质,1.6g脂肪,0g碳水化合物,104mg胆固醇;其他微量元素没有含量特别突出的,这里不再赘述。

翻译成人话就是:毛肚就是牛的胃,除了水之外,主要都是蛋白质,然后含有一丁点儿脂肪。

  • 黄喉

虽然也是来源于牛或者猪,但是黄喉既不是喉咙,也不是气管,也不是食管,而是——大血管!

这个听上去感觉好抽象好腻害的样子啊,没有学过医学的人也从来木有听过,更不知道是啥,我来上张图给大家感受一下~就是牛身上的这些血管↓(用黄线标出来了)

也就是从心脏出来的那些大血管!

(一般主动脉能有60cm以上的长度是可以用来做菜的,所以就不用再纠结一头牛只有一个喉咙那么一盘黄喉是几头牛做的这种问题了~~)

由于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版与2004版中均没有对猪或牛的主动脉弓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所以我们只能根据主动脉弓的组织学结构进行推测噜。鉴于猪和牛的血管结构和人的非常相似,所以我就拿人的主动脉的结构图来说明好了~

主动脉弓分成三层膜,外膜、中膜和内膜。

(图片来自

netclass.csu.edu.cn/jpk

简单地说,内膜由弹性蛋白、少量的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少许纵行平滑肌构成。中膜主要由环形平滑肌、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弹性膜和基质组成。外膜由较疏松的结缔组织组成。而且,大动脉的中膜是所有动脉里最发达的。

然后这么多看不懂的话翻译成人话就是,黄喉,也就是大血管,就是由各种形状的蛋白质组成的。【……

顺便一提,正是由于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弹性膜等结构,用筷子夹黄喉时,手感才是弹弹的。

理论上来讲,其实这些大血管里还可能含有一些胆固醇,但是这些胆固醇一般在血管硬化的时候会比较多,而我们吃掉的猪儿和牛儿们,都是在年少不懂事哦不年轻力壮的时候就给我们贡献出了它们的主动脉弓,所以很少会有血管硬化的情况出现,大家吃的时候也会看到黄喉里面都是很光滑的。

(这里仅仅是推测,如果有学兽医的知友测过相关的数据请帮忙指正~感激不尽!)

那么我们平时一般是怎么吃的呢?

黄喉和毛肚,一般都是保留完整的形态,最多切开,不会剥掉皮之类的,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看作处理前后营养成分不变。

作为四川人民,我们果断是用来煮火锅,由于火锅底料中含有的油盐非常重,所以黄喉和毛肚下锅之后少不了浑身浸满含盐的汤。捞起来的时候,由于锅表面有大量的浮油,这些浮油会把毛肚和黄喉全身包满。鉴于毛肚的单位表面积明显大于黄喉,那么起锅的时候毛肚是会带很多油起来滴。

like this:

哎哟喂这油光瓦亮的。

那么它们下肚的时候,就是一坨坨裹着油的咸咸的蛋白质。而蛋白质会被人体的蛋白酶水解为氨基酸和短肽,脂肪会被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盐分会以钠离子的形式吸收。

所以最后的结论就是,黄喉和毛肚如果以煮火锅的方式吃下去,主要会变成氨基酸和短肽,外加一些甘油、脂肪酸,以及少量的盐分。(搞不好还会带点儿亚硝酸盐起来~)

ps.如果你平时动得不多,又爱吃很多高油的食物……

它们最终可能会变成你肚子上的一坨坨肉~d(゜ω゜)>

—————14:32 24.1.2015更新—————

汗,原来真有这么多人不知道香豆腐是啥,我说的台湾香豆腐是这货↓

它主要是由淀粉、大豆蛋白粉和鸡肉制作的。

以上三种原料排名不分先后,用量主要看商家良心~

可能会有一些调节风味和口感的食品添加剂。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