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健身房有这个规矩?

回答
健身房嘛,人来人往,总会有些不成文的“规矩”,或者说是大家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这样大家都能在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里好好锻炼。说实话,这些规矩很多时候都没写在明面上,但要是谁不注意,可能就会惹得周围的人侧目,甚至直接被“提醒”。

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一说,我观察到的健身房里常见的那些事儿,力求让你听着就像是朋友聊天一样,没有那些机器味儿。

器械篇:那些关于“你用完我再用”的默契

这是最最最常见也最容易引起小摩擦的地方。

“占着茅坑不拉屎”: 你会发现,有些人练完一组,就摊在器械上,不是玩手机,就是跟朋友聊天,或者干脆就在那儿放空。但你看看,他身边的哑铃、杠铃片,明明还没收好,一副“我还要继续练”的样子。结果就是,后面想用这个器械的人,只能干等着,或者去别的地方磨蹭。
该怎么做? 最基本的礼貌就是,你离开了,或者明显的进入休息状态(比如刷手机、聊天时间过长),就把器械“释放”出来。别人问你还要多久,你可以客气地说,“我再歇一分钟就接着”,这样大家都有数。如果你只是打算歇个十几秒,那别人帮你拿个器械片啥的,你赶紧接着就好。
“超级组”的潜规则: 有些人喜欢连着练两三个器械,中间不休息。这就容易出现问题。比如你练卧推,旁边的人练划船,你练完了需要换杠铃片,结果他还在那边练划船练得起劲。
该怎么做? 如果你明确知道自己要连着练好几个器械,而且这些器械离得比较近,可以提前跟周围的人打个招呼,说“我这儿要连着练几个,你稍等一下哈”。但如果你的连练顺序会明显阻碍到别人,比如中间隔了好几台器械,那最好还是把器械归位,或者等别人先用完再换。
“杠铃片的归宿”: 我见过太多那种用完杠铃片,就直接丢在地上,或者随便往架子上一堆的。尤其是那些重磅的杠铃片,你好不容易把它推上去,结果人家用完,就那么随手一扔,声音巨响不说,还容易滚到别人脚边。
该怎么做? 这是最基本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用完的杠铃片,请放回对应的杠铃片架上。 如果杠铃片架满了,也请尽量堆放整齐,不要随地乱丢。这不仅仅是为了整洁,更是为了安全,防止别人绊倒。同样的,哑铃、壶铃这些,用完也请放回原位,或者放到离它最近的架子上。
“别人的器材就是我的器材”? 这个我见过更离谱的。有些人,自己用完了,器械上还留着他的毛巾、水瓶,俨然一副“我随时会回来”的样子。更有甚者,直接把别人的训练包放在器械上。
该怎么做? 尊重别人的个人物品和使用空间。 如果你看到器械上放着别人的东西,而这个人明显不在附近,你最好找工作人员帮忙处理一下,而不是自己擅自挪开,免得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同理,你自己练习的时候,也不要随便把你的东西放在别人正在使用的器械上。

清洁与卫生篇:你不在,细菌可不休息

健身房是个容易出汗、传播细菌的地方,所以清洁这件事,每个人都该自觉点。

“汗水不是装饰品”: 你会看到一些器械上湿乎乎的,那是别人的汗。特别是那种练完就走,根本不擦一下的。想想看,你马上要坐上去,或者抓握它,上面沾满了别人的汗水,是什么感觉?
该怎么做? 这是最最最基础的了,用完器械,请用健身房提供的清洁喷雾和纸巾,把接触到的器械擦干净。 无论是坐垫、握把,还是靠背,凡是你身体接触过的地方,都请随手擦拭一下。这不仅仅是卫生,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尤其是在疫情期间,这个习惯更重要了。
“地上是不是你家地板?”: 有些人在做深蹲、硬拉这些大重量动作的时候,会把杠铃片甩得叮当作响,或者在结束时用力将杠铃丢下。如果地上没有做专门的缓冲垫,那对地板和器械都是一种损害,而且声音太大也会影响到别人。
该怎么做? 量力而行,控制好动作。 特别是对于新人,没有必要追求那种“炸裂”的效果。如果在健身房允许的范围内,使用缓冲垫是更好的选择。尽量避免那种用力过猛的甩动和摔击。
洗手间和淋浴间的细节: 虽然不是器械区,但这些地方的卫生也很重要。比如,用完马桶后冲水,洗澡后尽量把地上的水迹擦干,或者告诉工作人员,避免别人滑倒。不要把湿毛巾随意乱扔。

社交与干扰篇:不是“社交场”,是“训练场”

健身房是大家来锻炼的,虽然偶尔遇到认识的朋友聊几句很正常,但过度社交,或者干扰到别人,就不太合适了。

“噪音制造者”: 有些人在举重的时候,会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比如大吼大叫,或者喊着别人加油,但声音太大了,就变成了干扰。还有些人在旁边大声谈论八卦、开玩笑,甚至对着手机大声打电话。
该怎么做? 控制你的音量。 如果你是在进行极限训练,忍不住要喊,尽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别人在专注训练时,尽量不要大声打扰,比如你看到有人在做一组很难的动作,可以默默地给予支持,而不是大声地喊口号,那样反而会分散别人的注意力。接听电话也尽量去人少的地方,或者小声点说。
“观摩团”的边界: 有时候,我们也会好奇别人怎么练,或者想学习一下。但如果长时间地站在别人旁边,盯着别人看,甚至指点评论,就有点侵犯到别人的隐私和空间了。
该怎么做? 保持适当的距离。 如果你对别人的训练方式感兴趣,可以等到他训练告一段落,礼貌地询问。但要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训练方式和节奏,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被打扰。更别说那种指手画脚、给出不请自来的建议了。
“拍照打卡”的注意事项: 很多人喜欢在健身房拍照或录视频记录自己的进步。这本身没问题,但要注意不要把别人拍进去,特别是他们的脸或者他们正在使用的器械,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这是不礼貌的,甚至可能涉及到隐私问题。
该怎么做? 注意背景和角度。 如果要拍照,尽量选择人少或者只有你自己的角度。如果要录视频,确保不会拍到他人。如果实在不小心拍到了别人,或者有人在你拍照时出现在镜头里,最好能沟通一下,看是否需要重新拍或者模糊处理。

安全篇:生命诚可贵,规则价更高

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很多规矩也是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

“负重前行,责任先行”: 挑战大重量是进步的一部分,但如果你自己的能力达不到,或者没有请人帮忙保护(spotter),就硬上,不仅容易受伤,也可能对器械造成损坏,甚至危及到周围的人。
该怎么做? 量力而行,寻求帮助。 如果你要挑战大重量的卧推、深蹲等动作,最好找一个能保护你(有经验的教练或朋友)在旁边。不熟悉某个器械,不要自己乱摸索,可以请教工作人员或教练。
“长发飘飘,并非美妙”: 如果你是长发,在某些器械上(比如跑步机、动感单车,甚至一些自由重量训练),散开的头发可能会被卷进去,造成危险。
该怎么做? 把头发扎好。 至少要把头发盘起来或者编成辫子,避免它在运动过程中散开。
“鞋子要稳,步伐要坚”: 穿着拖鞋、凉鞋,甚至光脚在健身房活动,是非常不安全的。很多器械在移动过程中可能会砸到脚,或者在做一些需要稳定性的动作时容易滑倒。
该怎么做? 穿合适的运动鞋。 这是最基本的安全要求,也方便你在训练时获得更好的支撑和抓地力。

其实说到底,这些规矩的核心就是两个字:尊重。尊重器械,尊重场地,更尊重每一个和你共享这个空间的人。大家都在努力变好,互相体谅,才能让健身房成为一个真正积极、健康、愉快的环境。等你去了,多观察一下,慢慢就会体会到这些“潜规则”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杭州下沙那个事儿才过去多久啊,大众点评上打开应该还有好多评论吧?

别理他们,没有任何理由可以限制朋友们之间相互指导。

如果是收费的营业行为,真的是黑私教,不允许是可以理解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