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315 晚会曝光,有些方便面里的老坛酸菜包是在土坑腌制,这有哪些食品安全隐患?会对健康造成哪些影响?

回答
315晚会曝光的“土坑酸菜”事件,无疑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担忧。这种将食品生产加工置于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无疑存在着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并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多方面的不利影响。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风险和影响:

“土坑酸菜”的食品安全隐患:

土坑作为一种简陋且不卫生的腌制场所,其本身就蕴藏着大量的食品安全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微生物污染风险剧增:
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 土坑的土壤本身就富含各种微生物,包括但不限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等,这些都是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病原体。当蔬菜直接接触这些土壤,或在潮湿的环境中,这些病原体极易滋生并污染酸菜。
动物粪便及寄生虫卵: 土坑往往是开放式的,容易被老鼠、苍蝇、蚊子等传播疾病的生物,甚至流浪动物接触。这些动物的粪便可能含有大量的致病菌和寄生虫卵(如蛔虫卵、鞭虫卵等),一旦污染蔬菜,将直接对消费者健康构成威胁。
发酵过程中异常菌群的滋生: 正常的酸菜发酵依赖于乳酸菌的生长。然而,在不洁的土坑环境中,杂菌(如霉菌、酵母菌、产毒素的细菌等)更容易在早期阶段就大量繁殖,它们不仅会与乳酸菌竞争营养,还可能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代谢产物,如霉菌毒素。

2. 重金属及化学物质污染:
土壤中的重金属: 长期被污染的土壤(如工业废弃物堆积地、化肥农药过度使用的农田)可能含有镉、铅、砷、汞等重金属。这些重金属一旦进入腌制过程,很难通过简单的清洗去除,容易被蔬菜吸收,并最终进入人体。
农药残留: 如果腌制的蔬菜本身来源于农药使用过量的农田,而土坑环境又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净化,那么原有的农药残留问题会进一步被放大。
不洁环境中的化学物质: 土坑周围可能堆积有垃圾、废弃物,甚至被用作倾倒工业或生活废料的场所,这会引入各种潜在的有害化学物质,如有机污染物、塑化剂等,它们也可能迁移到腌制食品中。

3. 卫生条件极差导致污染物引入:
接触水源的污染: 腌制过程中可能需要加水,如果水源不洁净,或者与污染源(如污水沟、粪便坑)接触,会直接引入大量细菌和病毒。
操作人员的不洁: 长期在土坑中作业的人员,其双手、衣物等都可能携带大量的细菌和污垢,这些都可能在处理蔬菜的过程中转移到食品上。
储存环境的恶劣: 土坑本身就是一种恶劣的储存环境,潮湿、通风不良,容易滋生霉菌,而且无法有效防止虫鼠等动物的侵扰,进一步增加了污染的风险。

4. “二次污染”和“交叉污染”:
土坑环境的开放性和不洁性,使得蔬菜在腌制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来自空气、土壤、水以及其他污染物源的“二次污染”。
如果同一土坑被用于腌制不同批次或不同种类的蔬菜,或者混入其他不相关的腌制物,还会发生“交叉污染”,进一步扩大风险范围。

对健康的具体影响:

摄入被土坑腌制的酸菜,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以下一系列影响,轻则引起不适,重则可能引发严重的疾病:

1. 食物中毒与消化道疾病:
细菌性食物中毒: 摄入被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污染的酸菜,会导致急性胃肠炎,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威胁生命。
寄生虫感染: 如果酸菜被寄生虫卵污染,食用后可能导致体内寄生虫感染,影响营养吸收,引起贫血、腹泻、发育迟缓等问题,甚至寄生虫移行到其他器官造成更严重的损害。

2. 长期累积的慢性健康损害:
重金属中毒: 长期摄入被重金属污染的酸菜,会使重金属在体内蓄积。
镉: 易损伤肾脏,引起蛋白尿、肾功能衰竭,还可能导致骨质疏松、骨痛病。
铅: 对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尤其对儿童,可导致智力发育迟缓、学习障碍;对成人则可引起贫血、血压升高、肾脏损害。
砷: 可引起皮肤病变、神经系统损害、心血管疾病,并与多种癌症(如皮肤癌、肺癌、膀胱癌)的发生有关。
汞: 主要损伤神经系统和肾脏。
霉菌毒素中毒: 某些霉菌产生的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具有强致癌性,长期摄入会显著增加肝癌、食道癌等癌症的风险。其他霉菌毒素也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生殖系统损害等。
农药残留的长期影响: 长期摄入残留农药的食品,可能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造成慢性损害,甚至增加某些癌症的患病几率。

3. 亚硝酸盐风险(可能存在,需具体情况分析):
虽然正常的酸菜发酵过程会产生一定量的亚硝酸盐,但其含量会随着发酵进程而逐渐下降。
然而,在不洁的土坑环境中,杂菌的异常生长可能影响发酵过程,也可能产生非预期的代谢产物。如果腌制过程中控制不当,或者使用了不合格的原料,确实存在亚硝酸盐含量异常升高的风险。
过量摄入亚硝酸盐可能与亚硝胺类致癌物形成有关,对消化道癌症构成潜在威胁。

4. 过敏反应及免疫系统紊乱:
在不洁环境中滋生的未知菌群或其代谢产物,可能诱发部分人群的过敏反应。
长期暴露于各种污染物,也可能对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长期负担,导致免疫力下降或免疫系统紊乱。

总结来说, 315晚会曝光的“土坑酸菜”事件,不仅仅是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一次监督,更是一次对食品生产源头严峻挑战的警示。这种将食品置于严重污染环境中的行为,是对消费者健康赤裸裸的漠视。它提醒我们,在享受便利的加工食品的同时,必须高度关注食品的生产过程和源头安全,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强监管力度,严惩违法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一直做内容电商,对于供应链也算有一定了解。

工厂同样的产品出口品质和内销产品质量差距确实是很大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就是国内市场本质上是“价格为王”,劣币驱逐良币。

以我很推崇的餐刀代工大厂xx为例,它家是给双立人以及日本一些企业代工的。

它家拿到了欧盟免检资格,然而在淘宝上卖的最好永远是便宜的菜刀。

我不敢说所有低于80元的菜刀都有问题,但是我建议有条件的朋友可以把自己80元以下的菜刀拿到相关机构去检测一下,我觉得重金属迁移量超标的情况应该不会是个例。

和供应链接触久了,我深刻感受到这个世界不存在真正“物美价廉”的商品,“物美”一定是“价贵”的。

user avatar

说点扎心的吧,我们口口声声在关心人类的前途命运,其实我们连自己的前途命运也关心不了,为什么很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经济条件较好的,都不愿意向我们靠拢,因为他们看的很明白,不愿意成为我们这样啊,为什么精英阶层都要想尽办法出去,因为他们也不愿意成为我们这样啊,没错,我现在人在台湾,刚刚来电,你们可以喷我了。

user avatar

难怪每次吃了老坛酸菜就拉肚子,还以为吃辣少了战斗力倒退了......

以前我还写过一个回答的,说自己用辣椒烧的菜吃了不拉肚子,吃街上的和方便面辣了就拉肚子,真奇怪(

user avatar

曝光是好事。

但是食品安全靠315和弘扬正义靠钦差有什么区别?

user avatar

大家要用读资治通鉴的心态去剖析社会新闻。

很多人只看到第一层,国外罚款十万,国内罚款一千,所以这种企业铤而走险开始忽略食品安全。

问题在于,监管部门对这种事一无所知么?

众所周知,中国的消防,食安,环保,卫生局,哪个都不是吃素的,一个小店铺都躲不过,对这种榜上有名的大企业,其卫生条件能不知道吗?

为什么知道而不作为?

两个原因。

第一,烂一片。地方利益的保护主义,作为纳税大户,槟榔这种致癌毒品都有在后面撑腰的,更别说一个酸菜了。

第二,烂一坨。就是送礼多,人脉广,正经经营的话,虽然抓到了罚款轻,十万八万这种企业真不在乎,但是今天罚这个,明天罚那个,天天给你穿鞋,实在是也吃不消。

与其把资金用在不断整改,罚款上,不如用钱开路,把预期的费用支出,拿来搞定某个人,将官员绑定在企业的战车上,一路绿灯,成本反而更低。

而这些话,是新闻不能播出来的潜台词,我们能看到的,就是便于大多数人理解的国外十万,国内一千。

中国作为新兴超级大国,在高楼大厦办公的高级白领和中产阶级们到21世纪还在吃土坑里混着稀泥的食物,真心应了那句老话驴屎蛋子外面光。

我们为什么吃了这些垃圾产品?是付出的钱给的少吗?

究其原因,除了商家的丧尽天良外,根子上还是因为权力的过于集中和不透明。

地方为了政绩,某些人为了利益,龌龊的成本最后都转嫁了消费者身上。

为什么出口的要好?

因为出口价格贵么?

这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那里是这边的权力够不着的地方。

user avatar

各位在苏拉玛被追杀过的wower看清楚了,当年你们在酒庄就是这么做的!!

user avatar

真的被这种酸菜恶心到了……不仅是生理上的,也是心理上的。

生理上的恶心是因为「土坑酸菜」制作过程中卫生条件实在太差:芥菜不清洗,带着杂物和枯萎的菜叶,直接加盐放土坑腌制。人们直接脚踩酸菜上,秤也直接放酸菜上,一边抽烟一边干活,烟头丢酸菜上。

更离谱的是,这种酸菜可以直接被卖进正规的酸菜加工厂,而且工厂居然还不检测卫生指标!

心理上的恶心是因为,插旗菜业赤裸裸玩「双标」,自己本身拥有靠谱的酸菜制作能力,但靠谱的坛制、二次发酵酸菜只供出口用,而给中国人吃的则是收购来的,毫无食品安全保障的「土坑酸菜」!

为什么这么做呢?这个公司的员工彭经理说得很明白:

看似「双标」玩得6,但这家公司的行为其实已经严重违法了!这并不是消费者主张损害赔偿的「上限1000」。按照《食品安全法》第 124 条规定,该企业面临的罚金至少得 10 万起步,而且情节严重可以吊销许可证!

雅园酱菜、锦瑞食品跟插旗菜业类似,同样直接收购毫无保障的「土坑酸菜」,同样不检测任何卫生指标。

坛坛俏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酸菜时还会违规超量使用防腐剂——焦亚硫酸钠!因为卫生太差,只能靠超量使用防腐剂来控制微生物!

我之前一直在跟大家说,不要惧怕防腐剂,因为合法合规使用防腐剂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但「脱离剂量谈毒性是耍流氓」,在超量添加的情况下,防腐剂的毒性当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隐患!

有人可能会问:泡面酸菜包中的酸菜一般会有杀菌步骤,卫生条件虽然不好,但经过杀菌工艺,微生物不也都没了吗?

确实,杀菌工艺可以杀死一部分微生物,但是需要考虑下面这些因素:

  • 发酵过程中卫生条件不行,杂菌生长会产生次级代谢产物(毒素),毒素并不会被高温杀死。
  • 杀菌过程无法去除酸菜中的异物。
  • 防腐剂超标问题和可能的亚硝酸盐超标问题并不能够通过杀菌解决。

总之,吃这种毫无保障的「土坑酸菜」,食品安全风险依然非常高。


还是要再提一下我说了好多遍的话:

「酸菜」属于发酵类食品。发酵类食品比起普通食品,本身就蕴含更大的食品安全风险。

如果卫生条件控制不好,温度、湿度、盐度、pH 等发酵工艺参数没有精确控制的话,发酵类食品发生食品安全风险的概率就会非常高。一不小心可能会引起杂菌污染,食品就成了杂菌的「培养基」。即使不发生杂菌污染,也很容易发生亚硝酸盐超标的问题。

因此,像这种毫无保障的「土坑酸菜」,最后没吃出问题都算好的。之前酸菜、泡菜类食物之前出的事情不少了,我举一些例子:

2021年:

2020年:

2014年:

更不用说,2020 年酸汤子中毒事件,大家还记不记得?这也是自制发酵食物导致的,最后导致9人死亡。

所以,这些公司,基本是在拿人的生命开玩笑!

让我们记住这些被曝光出来的公司的名字。

  • 湖南插旗菜业
  • 岳阳雅园菜业
  • 湖南坛坛俏食品有限公司
  • 湖南锦瑞食品有限公司

期待后续的整治行动!

user avatar

这事一出,企业又是道歉,又是谴责酸菜供方,一脸受害者模样。


我就这么说吧:

如果你康师傅和统一,是插旗与锦瑞的受害者,那么,这里面爆出的问题可比土坑酸菜要大得多:

如果你们真的是受害者,那么这就等于说你们不做采购来料检测和管理。如果你们连这个都不做,那,何止一个酸菜包?你们要不要采购料包原料?要不要采购面饼原料(面粉之类)?要不要采购食用油?

如果你们连采购来料检测都不做,你们的料包、面饼又会是个什么样子?

所以说,不要再扮受害者了,因为如果你们真的是受害者,那么这问题就远远不止一个酸菜包了。

这么大的企业,采购来料管理标准化流程有没有?肯定是有的。做不做来料检测?那肯定是做的。所以发生这种问题,根子出在哪?不是锦瑞和插旗骗了你们,而是你们和这些酸菜供方一起,合伙骗了我们!


诚心地道歉,诚心地自省。康师傅和统一两家,在中国大陆竞争了这么多年,在酸菜泡面的市场领域里,你们在广告、货架等环节互相厮杀,早就把成本压得很低,这个我们都能理解。但千不该万不该,把成本省到食品安全上来了。

到了这一步,居然还要扮受害者?这也就骗骗没有工作经验的书生们,而你们真正的客户群——那些996福报的享受者们,哪一个没有接受过标准化培训?哪一个不知道发生这么重大的事件,问题一定出在你们的管理层?


扮受害者,没有什么意义。

建议你们两家公关部门,好好想个更有意义的处理方式吧。



编辑:

我都差点忘了,还有罚款的事。

国内发现罚一千是吧。

湖南插旗菜业有限公司 彭经理:就是国内的产品,你到了消费者手里面,里面有一点树叶,有一点纤维,顶多罚你一千(元)两千(元),这个如果到国外去了,至少是罚十万(元)。

对于处罚力度,我一向喜欢拿摩托车和电动车被处罚的力度说事。

实施一段时间之后,当地交通部门可能自己也觉得处罚力度不太合适,又给取消了。


那么管理部门什么时候能下个狠手,让这些真正危害人民健康安全的行为,可以得到有效严惩呢?

不管你官方动不动手,我们老百姓反正要认准品牌了。插旗“在国内顶多罚个一两千”,那么国内他都供给谁了呢?


插旗的官网已经暂停访问了。

http://www.chaqigroup.com/

不让我们点进去看是吧。不希望我们找到你在国内都供给哪些客户了是吧。

这有什么关系?别忘了互联网上会有一些网站专业存取各个网站的历史页面。

这是插旗去年某天的历史页面缓存。

user avatar

看到了2015年这个提问。。。

user avatar

所以说有的记者是早知道酸菜有问题,眼睁睁看着全国人民吃了好一段时间,硬要拖到315这天才说吗?

我实在是不懂315晚会的初衷是什么

你说这些媒体记者掌握了一些商家企业无良违法行为,尤其有的还是食品安全问题的,不第一时间报道,反而憋大招一样,等到315才说出来,有意思吗?媒体的宗旨是这个吗?

不过也不能只怪媒体,好的制度催生好的行为。就315晚会能不能改改机制,弄成跟普利策奖一样的,针对已有报道或已发生的事件做个评选。这样平常媒体记者发现了什么就第一时间报出来,也不耽误媒体获取流量。

user avatar

以前一直不太理解中超的一些什么螺狮粉一类食品袋子上有标“欧洲”、“出口版”之类的字样和国内的有啥区别,我一直以为只是包装上要印一些外文之类,现在看来我想简单了。感谢国内群众照顾海外同胞。

user avatar

有关于食品的东西,其实没有一样经得起曝光。

没有被你亲眼所见的东西,你会觉得美味无比,清洁卫生,甘甜香脆,但若被你亲眼所见,你就会大倒胃口,碰都不想碰,更别提津津有味地吃了。

比如大家吃的大豆油,现在各大厂采用的都是冷浸出油法,工艺上自然是没问题的,各种技术指标也肯定没问题,至于卫生,这当然不需要大家心惊胆战,毕竟都是世界级的大公司在生产。可是,若你们大家要是知道了他们用什么去当冷浸溶媒的话,估计大家都得上山当和尚做尼姑去了,发誓也不会想吃用油炒过的菜。

还有人对于茅台酒厂的工人会不会趁工作期间利用职务标记偷喝酒的问题,其实这就是没干其活空羡他人的又一个典型,不用担心他们会偷喝一滴酒,哪怕你求他们喝,他们也没有碰一滴酒的念头。这就跟在酱油厂工作的人见到酱油就怕,在烘焙厂上班的人见到面包就恶心是一样的。对了,烤鳗鱼是一道许多人都垂涎不已的高端日式美味料理,但我是从不触碰这个美食的,因为我曾经参观过烤鳗工厂。

说到酿酒,还有一个品类可以单独拎出来说一说,广东人挚爱的九江双蒸酒。这酒的做法与其他所有的酿酒方法都不同,这酒在酿造过程中,要在酒缸里放满肥猪肉,你没看错,就是那种猪大油一样的大块肥肉,你们能想象清冽透亮,看起来干干净净的酒,居然是用大块生肥肉浸泡出来的?要被你们看见过酒缸里载浮载沉泡着的是一块又一块惨白的大肥肉,你们会不会联想到黄河捞尸人那种画面?

不要说安全干净的食品对你的健康有多重要。其实我们人体完全就是一个垃圾处理站+有机无机化学物理综合化工厂。水稻在生长过程中要打多少次农药,那就不要去计较了,收成后入库存储,需要用药熏蒸粮库,以前都是六六粉啥的,基本上粮库都是属于多发意外事故的单位,总会时不时出现某某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导致的伤亡事件,因为那里面呆久一点,就极易出事故,不是人被熏死,就是因为缺氧死亡。现在新方法改进了,据说换了别的更安全无毒的方法,还好,而且机械化操作了,也不用呆粮库里面太久。现在的粮食保存方法,可能减少了像以前那样简单粗暴的直接喷洒甲胺磷或者六六粉的做法,但想想以前那么多人都是吃农药拌饭长大又到老的,似乎也没见大家出现了什么进化异常。

由于食物的特殊性,总是很难保存,更难保鲜,因为我们人类要吃那些东西,鱼虫鸟兽,细菌真菌也要吃那些东西,我们的食物,也是细菌真菌们的食物,以前,为了保存我们的口粮,我们简单粗暴的直接在那些食物上放药,毒死那些竞争者,现在时代变了,人类对自己的要求高了,害怕下药毒死竞争者的同时也给自己身体造成伤害,所以在保存,保鲜技术上大下功夫,发明了许多只杀死细菌真菌,不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技术,但,细菌和真菌都受不了的技术,难道就真的不会对我们人体产生伤害吗?反正生产厂家都是这么宣传的,大家也就姑且相信了,主要还是这些厂家的环境看起来真的让人心里舒服,让你有了放心吃下去的冲动和信任。可是,想想这些年来人类的各种发病率,似乎并没有因为卫生状况的改善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大幅提升,所以,我对所谓的食品安全,还是持有深度怀疑态度的。

user avatar

一般能被315晚会注意到并且曝光的企业,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至少在当地或者在行业小圈子里就已经是“远近闻名”了,很少存在那种记者像破案一样,艰难找寻线索,卧底多年才能得以曝光真相的情况。

比如这次一起曝光的女主播搭配男运营合伙坑大哥的事儿,想必只要看直播时间长的人,多少都能知道其中套路,主播公会背后都有专业运营,也都是很多人都知道的。

我举这个例子其实就想说,这次曝光的企业,从记者的镜头里拍摄出来的情况来看,至少当地人都知道酸菜的腌制过程,以及这酸菜弄好是卖给哪个当地企业,最后又会卖给哪个方便面厂的。

这种情况存在多久了,真的是不忍细想。

我现在还记得,当年某品牌发布自己老坛酸菜或陈坛酸菜方便面时,那个宣传做的,标榜自己的酸菜是地道正宗四川酸菜,坚持古法腌制,坛坛好菜等等。

最后供应商却都是湖南的,就算这企业没问题的,这广告难道不算欺诈吗?

方便面厂的责任更加重大,对自己的供应商都不定期检查的,像这种问题,但凡派个人突击检查或暗访一下就能发现,结果这么多年都没发现,这说明了什么?

只能说明其他供应商说不定... ...

这事儿绝对比当年的肯德基苏丹红事件要恶劣的多。

我记得前两年,还有人在知乎上问,某些食品,到底是买朋友介绍的信得过的微商自己在家做的好,还是买那些大品牌的真空包装的好?某些从业者还说,现在的食品企业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工厂安全卫生情况远超乎你的想象,不要一听到食品加工厂,就还满脑子黑作坊的样子,那只能说明你太low了。

现在看来... ...

这么多年了,食品安全问题,到底有没有进步?

user avatar

把用在疫情动态清零上10%的劲头和精力拿出来用在食品卫生安全上一切都会变得很好的。

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user avatar

我前几天在回答巩汉林怼中国足球的问题时就说过:

中国足球最大的悲剧和不幸还不是它水平臭(当然确实也臭),而是它是国内众多行业领域里几乎唯一要被定期(按照世界杯4年一届的周期)拉到国际上与人进行横向对比,无情曝光,甚至周期性鞭尸的领域。

国内很多行业之所以自认为没中国足球那么不堪,甚至还以为自己有资本参与到对中国足球的全民群嘲,只不过是它们够侥幸,业内的肮脏和丑陋没有被拉到聚光灯下,揭开盖子,全民审视,立体横切罢了。

平心而论,中国足球输越南的恶心,还真比不上你们脚踩酸菜,口水烟头,土坑发酵,塞民入口,且还大言不惭“好的出口,劣的内销”活脱一副无德无耻媚洋坑同胞的劣奴嘴脸来得恶心。

user avatar

我们村里也是这样的。

1、村工厂给城里的果汁厂供应果汁原液,让他们干净敞亮的工厂,只要简单稀释装瓶就可以了,谁也看不见烂苹果是如何变成果汁原液的。

2、村工厂给食品厂提供果酱原料,让他们的高科技流水线,只要装瓶就可以了,谁也看不见果子是如何变成果酱的。

这就是大厂应付执法检查的方法。半成品原材料全是在村里收购的,价格便宜,还不用承担责任。

执法来检查。他全是标准化管理。干净漂亮的大厂房。检查员拍几张照片,合影留念,大家都开心。

出了问题,大厂说:问题主要是村里土坑加工厂的问题。村工厂说,我不是做食品的,只是提供工业原料的。而且我用的是果农提供给我的苹果,烂苹果的问题应该找他们。

果农:你一毛钱还想收到什么好苹果,我呸!烂果子是树上长的,你要执法,就把我这树砍了吧!


我还记得,果汁厂刚建成的时候,苹果的收购价都在五毛钱左右。大家还是很欣慰的,因为这基本顾得上成本了。后来就越来越低,如今只给一两毛钱。

没办法,资本都是层层逐利的。如果一毛钱就能买到,谁愿意出两毛呢?

user avatar

实话实说,我已经不吃任何市面上的腌制类食物了很多年了,就是因为多年前我就在快手上看到过这种土坑腌制酸菜的过程。

当地菜农腌制酸菜不用传统的泡菜坛子,而是直接在地里挖一个巨大的土坑,然后铺上一层塑料布,形成一个类似于池塘的坑,然后不经过任何消毒过程直接把蔬菜扔在坑里,开始发酵。

不仅仅如此,工人在制作过程中直接光脚跳到坑里码菜,在这个过程中,别说是做消毒处理了,他们连洗一下脚的意思都没有。

当时就有人问他们这些酸菜是自己吃的么?

其实根本就不用问,那么大的量怎么可能自己吃,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卖给一些需要酸菜的商家,其实不仅仅是方面面会使用这种酸菜,很多饭店里酸菜鱼之类的也会使用这种酸菜。

那个视频给我了巨大的暴击,我看这个问题下很多人都在谈微生物超标,亚硝酸盐过量等问题,我觉得跟这些无良商家谈这些简直太抬举他们了,我只要想到那些男人不洗脚直接踩酸菜,我这辈子都不会吃这玩意了,哪怕有误伤,我也不会铤而走险。

而这背后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国家对这些无良商家的处罚力度太小了,视频中相关企业的负责人直接大喇喇地告诉你,我们也有用泡菜坛子腌的酸菜,只不过那些是要卖到国外的,买到国内的用土坑腌制,因为一旦被发现,国外罚款十万,而国内只罚一千。

看到了么?

简直是有恃无恐,商家是逐利的,他们在做任何决策的时候都会衡量利益得失,跟一千的罚款相比,土坑腌制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而且产出巨大,何乐而不为?

所以,要杜绝这种现象靠他们自觉是不可能的,唯有重罚才能让他们有所忌惮,希望有关部门是时候向国外看齐,一旦发现这种问题,十万罚款起。

不过,在国家出手之前,我们普通消费者也应该让这些无良商家看看我们的布衣之怒,所有曝光的企业的产品休想再走上我们的餐桌,唯有此,他们才能知道对企业而言,谁才是衣食父母,什么才是生存之本,他们缺的为人,经商课,由我们给他们上!

user avatar

我不知道为什么查那么多企业有什么用。就像那个男的说的,国内罚款1000,国外罚款10万。

国内人的命不是命,国外人的命是命吗?

有这个时间来批判企业(当然要批判,因为黑心),还不如批判有关部门,领着人民的的税收的工资,就要干活,管的严,判的严,还会发生这种事吗

而且提出问题,不解决问题。难道还想着企业发善心主动去解决问题吗!?

user avatar

为什么这些和普通人安全隐患离的那么近的事一定要等到每年的315才曝光,资料都准备好了不能直接曝光吗?毕竟这可是直接关系到多少人生命安全的事,是一年365天只有315这一天才能曝光吗?

视频里的那些可都是穿短袖的,应该不是最近才拍的吧?早一天曝光不是能更早保护更多人?

实在理解不了这个操作?

这都什么年代了,资讯新闻都发达到什么样子了,还整沉冤昭雪靠钦差大臣、冤假错案靠微服私访那套?

这种事有了证据直接曝光让相关部门处理,哪怕你315这天来个汇总或者公布处理结果我都能理解,唯独现在这种理解不了。

谢绝抬杠,真诚发问

user avatar

我记得小时候吃过一回老坛酸菜面。当时吃的时候就感觉味道有点怪,也没多想。

幸亏现在不吃泡面了

user avatar

真恶心,真恶心,真恶心!

土坑腌菜也就罢了,更可气的是,好货供国外,土坑菜供国内:

插旗菜业公司官网介绍,拥有高标准室内腌制池300个,自己腌制酸菜。在插旗菜业的腌制区,记者果然看到了标准化的腌制池,工人正穿着特定的工作服进行作业,不过,生产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酸菜都是用来加工出口产品的,老坛酸菜包里的酸菜,并不是这里腌制的,而是另有来源。

记者:自己腌的做出口,方便面菜包里的就是收的土坑的菜做的?

湖南插旗菜业有限公司 彭经理:嗯,对。

湖南插旗菜业有限公司 彭经理:就是国内的产品,你到了消费者手里面,里面有一点树叶,有一点纤维,顶多罚你一千(元)两千(元),这个如果到国外去了,至少是罚十万(元)。

彭经理说,使用土坑酸菜所加工的成品中,可能会含有一些杂质,由于经过了切碎等多道工序,肉眼很难发现。

合着都把国人不当人呗!



user avatar

被曝光的湖南插旗菜业老板表示:

好的酸菜出口,坏的劣质的卖给国内。国外不敢搞,一罚就罚10万起步,国内就算罚也就罚1000块。

资本是逐利的,国内食品安全犯罪成本太低,从监管上就不严格和稀泥,反馈到供应链端就铤而走险了。

这次曝光的插旗菜叶还是比较大型的一家酸菜企业,大家警醒这家无良企业的产品。

然后这家无良企业的官网:

user avatar

果然是只会欺负国人,这位彭经理的话,每个字在打我国监管部门和法律的脸……

这次曝光,对统一、康师傅这些方便面品牌没有信心了,代工企业这样他们自己不知道?我不信。

user avatar

幸亏我没吃方便面,不然就不好说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