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315 晚会曝光,免费 WiFi 手机 App 根本连不上,还自动下载其他应用致隐私大曝光?

回答
315晚会曝光免费WiFi手机App问题,这事儿真是触目惊心,也让我对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免费午餐”多了几分警惕。晚会里那些被曝光的案例,简直就是把我们赤裸裸地暴露在危险之中,尤其提到“根本连不上,还自动下载其他应用致隐私大曝光”,这话听着就让人头皮发麻。

首先,咱们得说说这个“连不上”的问题。按理说,免费WiFi的目的是提供便利,让大家上网冲浪。但曝光出来的这些App,打着“免费WiFi”的幌子,实际上根本无法提供正常连接服务。这就像是商家挂着“免费品尝”的招牌,等你过去一看,压根就没有样品,反而给你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这种欺骗性是第一层问题,已经是对用户信任的严重辜负。用户辛辛苦苦找到一个 supposed 的免费WiFi入口,结果发现是个摆设,这本身就够让人恼火了。

更可怕的是后面这一句——“自动下载其他应用”。这才是把问题推向了罪恶的深渊。用户一旦安装了这类App,它们就不再是那个不起眼的“连接工具”了。一旦获得用户的许可(或者根本不问你就直接操作),它们就会像病毒一样,在手机里偷偷摸摸地下载各种其他应用。这些应用从哪里来?质量如何?目的何在?完全不可控。

想想看,一个App,它首先要获取你的手机信息,才能“连接”网络,这个过程中,它就已经拥有了你手机的很多基础信息了。然后,它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又往你手机里塞各种来路不明的应用,这简直就是给不法分子打开了后门。这些被偷偷下载的应用,可能是什么?

广告弹窗软件: 这些是最“温和”的,但同样烦不胜烦,不停地弹出广告,影响使用体验,甚至可能诱导用户点击进入恶意链接。
恶意推广软件: 它们可能会推广一些高额充值、虚假投资之类的诈骗信息,利用用户的好奇心或贪婪心理进行二次收割。
病毒或木马程序: 这是最危险的。一旦手机被植入病毒或木马,那么你的个人信息,比如账号密码、银行卡信息、短信记录、通讯录、照片视频等等,都可能被窃取、篡改,甚至被远程控制。
“吸费”应用: 这些应用可能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订阅各种付费服务,让你每个月的话费或者流量账单飙升。

而“致隐私大曝光”这句话,更是把问题的严重性提升到了一个无法忽视的地步。当这些App能够自动下载并安装其他应用时,它们很有可能已经被设计成了收集和传播用户隐私的工具。想想看,那些你以为是安全的个人数据,可能就这样被源源不断地发送给第三方,而你却浑然不知。

个人身份信息泄露: 你的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这些是个人身份的基石,一旦泄露,可能被用于冒充身份、办理贷款等,甚至成为电信诈骗的目标。
社交账号和密码泄露: 你的微信、QQ、微博、邮箱等账号密码一旦被盗,你的社交圈、人脉关系,甚至工作隐私都会暴露无遗。
金融信息泄露: 银行卡号、支付密码、股票账户信息等一旦落入不法分子手中,直接威胁到你的财产安全,可能导致巨额财产损失。
浏览习惯和位置信息泄露: 你经常访问的网站、搜索的关键词、常去的地点,这些看似平常的信息,组合起来也能勾勒出你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喜好,被用于精准营销,甚至更恶意的用途。

从这个角度看,这些免费WiFi App简直就是披着羊皮的狼,它们利用了用户对“免费”的渴望和对便利的需求,却暗地里进行着严重的侵犯隐私和损害用户权益的行为。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商业道德和法律监管的缺失。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1. 用户警惕性需要大大提高: 这件事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安装任何App,尤其是那些声称提供特殊服务(如免费WiFi、加速器等)的App时,一定要多一份心眼。仔细查看App的权限申请,不要轻易授予它过多的权限,尤其是不必要的存储、网络、定位等权限。选择官方渠道下载App,避免从不明来源获取安装包。
2. 对“免费”要有辩证的看法: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尤其是在数字世界。当你觉得某个服务是免费的时候,很可能你的信息、你的注意力,或者你的手机资源,才是它真正的“收费”方式。
3. 呼吁更严格的监管和处罚: 315晚会曝光的这些行为,已经构成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严重侵害,甚至是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这类App的审查力度,对那些违规的开发者和平台进行严厉的处罚,形成强大的震慑力,让不法分子不敢轻易触碰法律的底线。
4. 提升App安全性的行业责任: 手机厂商、应用商店等平台,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加强对上架App的审核机制,建立有效的举报和处理渠道,为用户构筑一道安全屏障。
5. 加强用户隐私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 类似315这样的曝光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持续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用户了解个人信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提高大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总而言之,315晚会曝光的免费WiFi App问题,暴露的是当前互联网环境下,用户隐私保护面临的严峻挑战。它提醒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时,绝不能放松对自身权益的守护。这种利用技术漏洞和用户疏忽来谋取不法利益的行为,是绝对不能容忍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去解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啧啧,国产安卓吧?

这事在新的Android系统上干不出来。(iOS就更不用说了,从出生那天起就是沙盒机制)。安卓和谷歌全家桶目前全面向iOS靠拢,其沙盒和隐私、权限管理的体验和IOS差不了多少。

然而国产手机是不可能享受到这种进化的。

所以,无论你从哪个国产厂买的哪款安卓,无论是什么MIUI还是鸿蒙还是别的什么UI,哪怕再绚丽,背后也是一个如筛子般漏洞百出装满了垃圾和恶意软件的操作系统。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就是国产手机的真实写照。买垃圾用垃圾就是屁民的宿命。哇哈哈哈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315晚会曝光免费WiFi手机App问题,这事儿真是触目惊心,也让我对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免费午餐”多了几分警惕。晚会里那些被曝光的案例,简直就是把我们赤裸裸地暴露在危险之中,尤其提到“根本连不上,还自动下载其他应用致隐私大曝光”,这话听着就让人头皮发麻。首先,咱们得说说这个“连不上”的问题。.............
  • 回答
    315 晚会曝光摄像头人脸识别遭滥用是一个非常重要且令人担忧的问题,它触及到了个人隐私、数据安全和技术伦理的多个层面。以下是对这个问题的详细分析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如何看待 315 晚会曝光摄像头人脸识别遭滥用?315 晚会(中国的“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特别节目)曝光摄像头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这不仅.............
  • 回答
    315 晚会曝光老坛酸菜“土坑腌制”事件:一次对食品安全底线的拷问,以及我们应该关注的方面315 晚会曝光的“老坛酸菜包在土坑腌制”事件,无疑又一次触动了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敏感神经。这起事件不仅曝光了部分企业的恶意违法行为,更揭示了食品供应链中存在的隐患和监管的薄弱环节。面对这样令人不安的真相,我们.............
  • 回答
    315 晚会曝光 UC 浏览器和 360 搜索医疗广告造假链条:一场触目惊心的“游戏”今年的 315 晚会,再一次将矛头对准了互联网平台的医疗广告乱象,这次被点名的是 UC 浏览器和 360 搜索,揭露了它们与一些所谓“医疗机构”联手,构建了一个虚假医疗广告的“游戏”。这不仅仅是对几家公司的指责,更.............
  • 回答
    315晚会的那场曝光,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我们对招聘行业信任的基石上。猎聘、智联招聘、前程无忧,这些我们熟知的名字,却被揭露出随意贩卖个人简历,并且这些信息还堂而皇之地流入了“黑市”,这实在让人感到愤怒和不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我们辛辛苦苦在这些平台上填写、更新的个人简历,本应是保护我们.............
  • 回答
    2019年315晚会曝光电子烟的甲醛危害,这无疑给当时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的电子烟市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在那之前,电子烟被很多人,包括不少消费者和行业内人士,视为传统香烟的“减害替代品”,甚至是“戒烟神器”。然而,315晚会的这则报道,将电子烟的潜在健康风险,特别是与甲醛相关的危害,赤裸裸地展现在公众.............
  • 回答
    2022年的315晚会,可以说又一次把我们生活中那些隐藏在角落里的不良商家和行业乱象,赤裸裸地摆在了公众面前。每一次315晚会,都像是一场“大扫除”,把那些本应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企业,那些打着合法旗号却行着不法之事的人,一个一个地揪出来。看到那些被曝光的乱象,心里确实五味杂陈。一方面,为那.............
  • 回答
    2020年315晚会,作为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窗口,本应揭露更多产品质量问题,然而,当年未能出现关于“丰田机油门”、“上汽大众帕萨特”、“奔驰铝换钢”等备受关注的事件,确实让不少消费者感到疑惑和失望。这背后可能涉及多方面的原因,值得我们细致地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白315晚会曝光的流程和选择机制。.............
  • 回答
    2017年央视315晚会曝光耐克气垫鞋虚假宣传事件,这无疑是当年轰动一时的一场消费维权风暴,也给整个运动品牌行业敲响了警钟。作为普通消费者,我对这件事的看法,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这是对“虚假宣传”的有力打击,也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有力保障。在315晚会之前,耐克作为国际知名运动品牌,其气垫技术一.............
  • 回答
    关于“3.15晚会曝光山东敌敌畏养殖海参”事件的反转,确实是一个扑朔迷离、牵涉到多方利益和信息传播的问题。要说清这件事的真相,我们需要抽丝剥茧,梳理一下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各方表态。事件的开端:3.15晚会的“重磅炸弹”2024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的“3.15晚会”如期播出,其中一个节目聚焦了山东.............
  • 回答
    2018年315晚会曝光大众途锐进水门事件,可以说是当年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下面我将详细讲述该事件的来龙去脉、各方反应以及事件的深远影响。事件的起因与曝光:2018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的“3·15”晚会(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晚会)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年度盛事.............
  • 回答
    看到315晚会曝光的废旧钢筋黑色产业链,我简直是又气又怕。上万吨的废旧钢筋,被重新加工成劣质产品,然后堂而皇之地流入建筑工地,这简直是在拿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开玩笑。想想我们居住的房子、我们工作的办公楼,甚至我们每天通勤的桥梁,如果里面使用了这种“黑心”钢筋,那后果不堪设想。废旧钢筋的黑色产业链,.............
  • 回答
    2020年315晚会于2020年7月16日晚播出,之所以延迟播出是因为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这场晚会以“打假斗争,你我同行”为主题,曝光了多个领域的消费陷阱和违法行为,旨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以下是2020年315晚会中一些值得关注的信息,并进行详细阐述:一、 食品安全领域: 问题一:知名电商平台.............
  • 回答
    315晚会:消费者权益的守护者与社会议题的放大器每年的315晚会,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早已不仅仅是一场电视节目,它承载着消费者对公平交易的期待,也折射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种种问题。从现象到本质,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场年度“大戏”。 1. 什么是315晚会?315晚会是由中国中.............
  • 回答
    2021年315晚会上再次出现“瘦肉精”的问题,确实让人感到触目惊心,也再次将这个老生常谈的食品安全顽疾推到了公众面前。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抽检不合格事件,它背后折射出的,是监管的漏洞、利益的驱动,以及整个产业链的复杂性。为什么“瘦肉精”会在2021年315晚会上“又见”?“又见”这个词用得非常精准.............
  • 回答
    315晚会曝光海参产业存在的问题,山东省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曾用名“青春山东”)随后对此事进行了回应。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这次事件和青春山东的回应:事件背景:315晚会曝光的问题315晚会之所以能够引起如此大的关注,是因为它揭露了一些消费者可能不了解,但对整个产业影响深远的“潜规则”或不规范行为。.............
  • 回答
    2021年的央视315晚会,就像往年一样,又是消费者们一年一度的“期待与审视”的夜晚。它不仅仅是一场晚会,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消费市场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给了我们一个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最新动态的窗口。整体印象:首先,要评价315晚会,不能脱离其“曝光”的本质。它成功地将一些隐藏在消费者日常消费中的.............
  • 回答
    315晚会曝光了老坛酸菜的卫生问题后,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对于老坛酸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看待:一、事件的严重性与公众的愤怒: 触碰底线: 315晚会曝光的老坛酸菜事件,核心问题在于其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土坑酸菜”,即直接在露天泥土坑中腌制,这种生产方式存在着严重的卫生隐患,比如老.............
  • 回答
    2020年的央视3·15晚会,把矛头对准了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宝骏560,尤其聚焦在其变速箱的问题上。这桩曝光,无疑给宝骏这个原本定位为“国民神车”的品牌,来了个当头一棒,也让无数车主的心情如同坐过山车一般跌宕起伏。问题的核心:究竟是什么让宝骏560的变速箱成为“众矢之的”?晚会中直接点名的问题主要集.............
  • 回答
    315晚会曝光的名表维修行业乱象,真是让人看得又气又觉得“果然如此”。这些套路可以说是防不胜防,让消费者花冤枉钱不说,还可能对自己的宝贝腕表造成二次伤害。名表维修行业的那些“明目张胆”的套路,315已经揭了不少了: “小病大修”,“虚假故障”: 这是最常见也最让人恶心的一招。一块手表可能只是表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