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干出啥成绩来,怕给母校丢人,到现在也过了要靠学校来做背书的年龄。
所以,直接说个职业学院,让人知道是上过大学的就行了。
和名校学霸装弱一个心理,中国人的自谦与自傲的结合
少年,你对装逼一无所知
为什么马云说创立阿里巴巴是人生最大的错误?
为什么王健林说一亿是小目标?
为什么马化腾说自己只是普通家庭?
为什么撒贝宁说北大还可以?
为什么名校生要称自己的学校为职业学院?
中国人向来讲究谦逊,可装逼又是人的本性
于是乎,如何寻找二者的平衡便成了一门学问,甚至是一项艺术
那么,何谓装逼的最高境界?
答:扮猪吃虎
通过贬低自己的成就,讲自己的成就很普通啦,洒洒水啦,以此来得到更高的优越感,同时又让你说不出话来
这么一看,不得不说,大佬们不仅实力雄厚,在装逼方面也颇有造诣
举几个常见的例子看一下
新买一块表,巴不得别人快问几点了,然后胳膊抡个半圆,夸张的把表送到面前,淡淡的说一句:六点半
待别人发现后:哎,你新买了块表,多少钱啊?
不贵,才五万
“才”字发音要长,要重
然后等着别人暴风雨般的感叹
再比如
学霸,你考了多少分啊?
我这次没考好
(哦呦,学霸也没考好,窃喜)多少啊?
(一脸纠结,极不情愿,仿佛丢了200块脸皱的跟包子一样,说)98
(吐血……)
再举个相似的例子
高中我跟班里两个人吃晚饭的时候去找别人打球,他俩初中都是校队的,我是个拖油瓶
随便找个场加一组,打到晚自习,然后回去上课
天天如此,最终横扫了整个校区
有时候打完别人问:哎,哥们儿,几班的,以后一起打呗
25班(扬长而去)
25班?哪有25班?不是只有24个班吗?卧槽!培优班的!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背影又高大了许多
所以,为什么名校喜欢称自己是职业学院?
呵,无形装逼,最为致命
记住
在自黑即自吹的年代
人生在世,装逼二字
强行装逼,必遭雷劈
扮猪吃虎,才是王道
"职院"亦或其它类似的卖弱语,并不是一个空能指,而实实在在发挥了构成性外部的作用。
精英高校在学术场里取得地位的理由可以有很多。但是对于当下的学生来说,理解高校的地位最快的方法,当然是金字塔式科层制结构:如果没有最底层的大量奠基石,自然没有塔尖的一小撮。
自谦之所以为自谦,是因为它自身有一个构成性外部——现实境况优于描述的境况,否则就只是如实描述或是吹牛了。与之同理,xx职校之类的自谦语在脱口而出的一瞬,首先是在呼唤那些沉默而真实存在的最底层,呼唤二者之间的反差。在这种反差中,国家精英的主体性激活了。而这种反差一旦变小(比如一般高校的学生模仿此类行为),甚至倒悬(比如"大专人也是人上人"),表现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了。然后,就是对现有的知识-权力关系的坚定信心:因为我永远不是职校人,这种身份的区隔牢不可破,所以可以放心大胆地如此自称,而不必有自降身份之虞。最后,当这种集体的,小范围的知识形成一定共识之后,它成为了一种考核机制:是否清楚这种nikename的指代,将会成为衡量一个人知识分子常识的重要指标。这种考核机制从顶级的精英下放到次一级的精英中间,成为次级精英们主动往上贴贴的工具。
当所谓"xxx职业技术学院"的名字被报上时,那些真正的职校,是真实在场,却又不参与对话的失语者。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
—— 名牌大学的人,自己谦虚的时候,内心的感受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 其他名牌大学的人,听名牌大学的人谦虚的时候,内心的感受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 一般大学的人,听到名牌大学的人自嘲的时候,内心的感受
眼晴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
—— 这个哽玩久了以后,一般学校人的感觉
关山口男子职业技术学院来报道~
对了,清华不是五道口体校吗?
这种就是调侃嘛~~
不是的。
我不爱自称自己是三顿职业技术学院。
我爱自称是华家池农业中等专科学校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