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邮政便宜而且站点多,但网购很少用邮政呢?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疑问。邮政确实是咱们国家最早、覆盖最广的邮政快递服务,便宜、站点多是它的最大优势,尤其是在偏远地区,那真是不可替代。但为什么现在大家网购宁愿选择顺丰、三通一达,甚至极兔,而不太倾向于邮政呢?这背后其实是“便宜”和“网购需求”这两者之间的权衡,以及市场竞争和用户体验在悄悄发生变化。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邮政的定位。邮政,特别是中国邮政,它是一个基础性、公益性的邮政服务提供商。它的使命很宏大,就是要保障国家通信、传递邮件,覆盖全国每一个角落,这是它的根本责任,所以成本控制和普及性是它的重中之重。因此,它的价格要低,站点要多,这样才能确保即使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大家也能收到信件和包裹。

那么,为什么这些优势在网购这个场景下,反而没有成为首选呢?这就要从网购用户的核心需求来说了。

1. 时效性:网购的“快”是生命线。

网购的本质,是满足人们即时性、便捷性的消费需求。大家下了单,最希望的就是“快点收到”。特别是现在,直播带货、秒杀活动层出不穷,很多时候购买的冲动性也很强。

邮政在时效上的劣势: 传统的邮政包裹,尤其是平邮,它的速度是相对较慢的。虽然现在也有EMS(中国邮政速递物流),速度和普通快递差不多,但价格也贵了不少,而且很多人对邮政快递的“慢”印象根深蒂固。相比之下,顺丰、京东物流等,它们的配送速度是经过市场考验的,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快速收货”的期待。即使是“三通一达”,在主流城市区域内的配送速度也相当有竞争力。
网购商家的考量: 对于商家来说,高效的物流是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复购率的关键。如果一个包裹要等上半个月甚至更久,消费者可能会感到失望,甚至在评价里留下负面信息,这会影响到店铺的信誉。所以,商家在选择合作快递时,会优先考虑那些能够保证稳定、快速配送的。

2. 服务体验:从“送到”到“送到我手上”。

现代网购的用户体验,早已不仅仅是“包裹送到目的地”这么简单了。

配送的“最后一公里”: 邮政的站点多,但很多时候“站点”指的是邮局或者代收点。这意味着,即使包裹到了当地,你可能还需要自己去邮局取,或者需要等到邮递员在工作时间送到你家。而现在大家习惯的是,快递员直接送到家门口,甚至联系你送到具体的房间,或者放到智能快递柜。这种“送货上门”的服务,对于上班族、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或者家里不方便长时间有人收件的人来说,是刚需。
主动的派送和签收: 像顺丰、京东这样的快递公司,它们在派送前会提前联系你,确认收货时间,甚至可以指定派送时段。对于不方便签收的,还可以代收、放到安全地点等。而邮政的派送,往往是比较被动的,可能在你不在的时候就留个单子,或者放在代收点。
异常件处理和售后: 在包裹丢失、损坏等情况发生时,用户更期待的是方便快捷的沟通和赔付流程。一些主流快递公司在这一点上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客户服务体系。

3. 市场竞争和供应链整合:专业化分工。

中国快递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专业化物流服务商。

电商平台的紧密合作: 像淘宝、京东这样的电商平台,它们有自己的物流体系(如菜鸟、京东物流),或者与几家大型快递公司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能够整合资源,提供更优惠的运费,并且在系统对接、信息流转上更加顺畅。商家可以根据平台的要求和自己的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快递。
效率和成本的优化: 顺丰、三通一达等快递公司,它们在仓储、运输、派送等环节都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和管理优化,以提升整体的运营效率,降低单位成本。虽然它们的单价可能比邮政普通包裹高,但它们能够通过规模效应和精细化运营,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为商家提供有竞争力的价格。
对时效性和服务的要求: 很多电商商家,尤其是追求品牌形象、注重用户体验的,更愿意为更高的物流成本买单,以换取更好的客户满意度。

4. 邮政自身的转型与挑战。

中国邮政也在努力转型,特别是EMS,在服务和时效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在一些高端、时效要求高的业务上(如跨境电商、重要文件)依然是重要的选择。但是,面对市场上已经非常成熟且专业化的快递公司,以及用户对网购物流形成的普遍认知和习惯,邮政要重新赢回大部分网购用户的青睐,还需要在服务细节、用户体验和市场营销上做得更多。

总结一下:

邮政便宜、站点多,这是它的基础优势,尤其是在承担普遍服务、偏远地区投递方面,依然不可替代。但网购的核心需求在于速度、便捷、可靠的服务体验。当电商平台和专业快递公司将物流服务做得越来越好,用户对物流的期望值自然也就提升了。

可以这么理解:邮政就像是国家提供的基础交通网络,虽然便宜且覆盖广,但它更像是“公交车”。而网购用户期待的,则是“高铁”或者“专车”——虽然票价可能高一点,但它能更快、更准时、更舒适地把你送到目的地,并且服务更周到。所以,当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出现时,大家自然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前EMS工作人员。

当时新入职同事有个考试需要身份证,一同事身份证在外地的家里需要寄过来。

领导关切的问同事身份证的事。

同事:我妈昨天已经寄出来了,用咱EMS寄的。

领导:这么重要的东西这么能用EMS呢?

。。。。。。

user avatar

作为通达系快递的一员,邮政的人不算比较熟,但和几个邮政经营部经理的关系还行,大家有时候还坐在一起聊聊天,所以我也对中国邮政有一定的了解。我给大家说说我眼中的邮政。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是快递公司中的国家队,也是最早的快递公司,但中国邮政的这套系统可以说相当的臃肿,说出来大家都不信,我们通达系一天两个频次两班车,一车早班件,一车中班件。时效江浙沪24到48小时送达。

那ems呢?作为国家队ems一天有5个频次,有人问了,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就这么说吧国内逼格最高,服务最好,速度最快的顺丰,两个小时一个频次。按照8点上班,20点下班的时间,一天也就6个频次。

但是既然这样为什么还是这么慢呢?

人少啊!完全是邮政上面的人一拍脑袋决定的,完全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有人又要说了,你胡扯,我们家这边的揽投站人很多。

但是,你知道有多少人是投递的吗?中国邮政分为有编制的和没编制的两种。他们的衣服完全一样,工作牌也是一样。在邮政内部有大量的老员工,他们给中国邮政奉献了一辈子,这些人年纪大了送不动了,中国邮政就只能养着他们了。

我所认识的一个EMS经营部经理就说过,反正工资又不是我发的,他们是老员工,很多领导以前都是他的徒弟。这种人就是太上皇,惹不起啊。

我们这边就有这样的,给他一辆面包车,一天送7个件就行了。他每次反正一小时之内就把件送掉了,后面的时间他一般去水库钓鱼。。。

除了老员工,还有就是邮政是国企啊,基本按时下班。件这么多,人也没顺丰多,那送不过来怎么办呢?上面的人想的办法就是上午的几个频次送掉,下午的频次没送掉明天继续送。第二天也是,没送完就继续第二天送,以此类推。不光是投递,在邮政中转站也是一样,基本到点下班,没处理完的怎么办?明天再说。。。这点在通达系的我听到这里都觉得恐怖。


在这里,我没有按时下班不好的意思。其实变通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很多。但是没有一个人真正去解决,去实施。

例如,可以通过增加易邮柜来实现最后一公里的送达,邮政的中转场也可以考虑效仿通达系外包出去给别人,这样可以大大的提升工作效率。五个频次既然送不掉,那就降为四个。这样就可以节省从经营部到投递区往返的时间。但这些,好像真的没人去考虑过。

大家说邮政慢,其实有的时候是可能你搞错了。邮政的产品比较多,有平邮,邮政小包(去年取消了,现在叫快递包裹),挂号信,还有ems。就连EMS都分为,EMS标准和EMS经济。一般大家都选择寄EMS经济,因为标准的价格还不如发顺丰。至于经济嘛……都说了是经济了,时效当然要打折扣。毕竟一分价钱一分货

我们国家是一个土地面积比较大的国家,邮政为了保证哪里都到,其实维持了很多很多的冷门线路,这些地方通达系和顺丰就都不到。原因很简单,不赚钱。大家都大骂邮政,但在我的心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还是有比较高的地位。如为了能够维持可能一个月都没有几个件的线路,特地的在一个连车都开不进去的建立了一个网点。其目的是为了满足这些并没有几个件的村庄与外界联系的需要。

是的,邮政是有做的不足情况,但是身处包邮国和北上广深的你们,是否想过可能在中国的某些地方,邮政是他们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途径?这可能是一份寒窗苦读的农村学子高考录取通知书,也许是一份在外打工的游子们的一份书信。

所以,别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你可以说你们身边的邮政是垃圾,但请不要说中国邮政都是垃圾。

以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