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论文学艺术,《荡寇志》是否可以比肩《水浒传》?俞万春的文学功力相比施耐庵、金圣叹如何?

回答
要说《荡寇志》能否在文学艺术上与《水浒传》比肩,这问题可得好好掰扯掰扯。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单论文学艺术,《荡寇志》距离《水浒传》还有不小的差距,更不用说跟施耐庵和金圣叹相提并论了。

咱们先不急着下结论,得把《荡寇志》和《水浒传》这俩“兄弟”放在一起,从几个关键点上细细过过。

《水浒传》的江湖底蕴与人性刻画

《水浒传》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仅是讲了108个好汉大聚义的故事,更在于它是一幅活生生的人性画卷。施耐庵(虽然学界对其真实性还有争议,但我们习惯上还是这么称呼)的厉害之处,在于他能把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人,逼上梁山之后的那种复杂劲儿拿捏得死死的。

鲜活的人物群像: 李逵的鲁莽仗义,武松的血性刚烈,林冲的隐忍悲愤,宋江的矛盾挣扎,这些人物不是简单的脸谱化,而是有血有肉,有优点也有缺点。读者能从他们身上看到人性的光辉,也能感受到人性的黑暗,甚至能在某些时刻,理解他们为什么会走上那条路。
深刻的社会批判: 《水浒传》表面上是讲江湖故事,骨子里是对当时社会黑暗、官逼民反的深刻控诉。它揭示了封建社会下层人民的生存困境,以及官场的腐败无能。这种批判力量,在当时是相当震撼的。
生动的语言与情节: 施耐庵的语言朴实而富有表现力,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景阳冈打虎”、“武松杀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这些桥段,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场景。
金圣叹的“续书”与评价: 金圣叹这位“腰斩水浒”的奇男子,虽然他续写的七十回本身也备受争议,但他对《水浒传》的评价却是点石成金。他认为《水浒传》是“写人”,是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展现社会百态和人性深处。他高度赞扬了《水浒传》的“性情”和“快意恩仇”,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层意义。他的评价,更是将《水浒传》推上了新的高度。

《荡寇志》的“反水浒”视角与局限

到了俞万春的《荡寇志》,情况就有点不一样了。这书写得与其说是“续书”,不如说是“反书”——它对《水浒传》的主题进行了颠覆性的解读,把梁山好汉定义为“盗寇”,并着重描写了朝廷官军如何剿灭这些盗匪,歌颂了朝廷的“正统”。

“正剿”的叙事角度: 这是《荡寇志》最大的特色,也是它与《水浒传》最根本的区别。它站在了官军的立场,把梁山好汉描绘成扰乱秩序的罪犯。从这个角度看,俞万春试图构建一个“正义战胜邪恶”的叙事,但这恰恰削弱了《水浒传》的复杂性和深度。
人物形象的平面化: 为了突出“官军正义”,《荡寇志》中的梁山好汉很多时候被脸谱化了,他们不再是《水浒传》里那些有血有肉、有挣扎有矛盾的个体,而更多地变成了单纯的“盗匪”。他们的行为动机被简化,人性中的复杂被抹去,这使得人物的感染力大打折扣。比如,林冲的悲剧性被淡化,武松的血性更多被看作是“残暴”。
宣扬“忠君报国”的主题: 俞万春的写作意图很明显,是要借《荡寇志》来宣扬忠君思想和维护朝廷秩序。这种“正统”的价值观,在文学艺术层面,往往会限制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的更深层次的挖掘。文学的魅力,很多时候恰恰在于对权威和主流叙事的挑战与反思。
叙事节奏与描写细节的不足: 相较于《水浒传》那种浑然天成、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和细节,《荡寇志》在叙事节奏和描写细节上显得有些单薄。虽然也有精彩的打斗场面,但整体的文学韵味和艺术感染力,与《水浒传》相比,确实存在差距。它更像是一部“说书”,而非一部深入人心的文学作品。

俞万春的文学功力如何与施耐庵、金圣叹比较?

这么一比较,答案就比较清晰了。

俞万春 vs. 施耐庵: 施耐庵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用文字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江湖世界,以及其中复杂多变的人性。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永恒的艺术价值。《荡寇志》的作者俞万春,在文字驾驭和人物塑造上,显然没有达到施耐庵那样的高度。他的写作更多地服务于其“反水浒”的主题,而牺牲了文学艺术本身应有的丰富性和深刻性。这并非说俞万春没有才华,而是他选择了一个与施耐庵完全不同的创作方向,并且在文学艺术的某些核心要素上,未能超越前人。

俞万春 vs. 金圣叹: 金圣叹是一位卓越的文学批评家和才子作家。他虽然也创作,但他最出名的还是他对古典小说的解读和评论。《水浒传》在他手中,被他“发明”出了许多新的意蕴和欣赏角度。他的评价和续书(姑且这么说),本身就是一种文学创作的延伸和再创造。俞万春在文学功力上,如果硬要比,可能在叙事和描写上还有些可圈可点之处,但他在思想深度、人物塑造的复杂性以及对人性的洞察力上,与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解读所展现出的那种艺术敏感度和思想锐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金圣叹更多的是“解人”,而俞万春是“立人”(albeit一个被他自己“重塑”过的人)。

总结一下:

《荡寇志》作为一部“反水浒”的作品,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它提供了一种不同的视角来解读《水浒》故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历史时期和特定的思想观念。然而,从纯粹的文学艺术角度来看,它在人物塑造的深度、人性刻画的复杂性、语言的艺术魅力以及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力量等方面,都难以与《水浒传》相提并论。

俞万春的文学功力,相比于施耐庵这位开宗立派的大师,以及像金圣叹这样极具慧眼和创造力的文学评论家,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水浒传》是那个时代的镜子,照出了人性的幽深和社会的斑驳;而《荡寇志》,更像是一面旗帜,高高举起一种价值取向,但在这过程中,文学的灵魂却被大大压缩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答案将分为三部分和一个番外。

1 《荡寇志》的艺术水平,和《水浒传》相距甚远。

俞万春在开篇就写到:水浒本来就是游戏之作,所以我也是游戏之作,莫要考据较真。此话固然不假,但是哪部小说又不是游戏之作?小说本来就是描写人们想象中的世界。能够千古流传的作品,一定是在某一方面能够引起相当多的读者的共鸣。再怎么浪漫主义的作品,也不可能脱离得了现实。

而水浒是直击现实本身的,其一字一句莫不让你联想到你生活中见到的一人一物,他写人被陷害,你能想到你认识的被陷害的朋友,他写人被打小报告,你能想到你身边的这种小人;甚至他就是写吃一顿饭,一个字都从来没提过这鱼这肉甚至是这豆腐怎么做的、怎么好看、怎么好吃,单靠描写鲁智深、李逵、宋江乃至戴宗馋嘴时候的活灵活现,也能给你看饿了。还有像别的答案所言,他写冷你也觉得冷,他写热你也觉得热,他写热的时候随手借题发挥一句山歌,也能让你看到这世道如何不公,这便是水浒的现实性和笔力。

这种笔力荡寇志根本跟不上,主要人物形象扁平不说,就连同样是跑题,水浒跑题能跑出一个整个文学史上都是最受欢迎的人物之一的武松,荡寇志跑题两回书写戴全,愣是把水浒的几个通奸故事重写了一遍。

实际上不要说荡寇志,六大名著外(加上儒林外史和金瓶梅)就没有什么小说能够得上这种笔力,一本小说里有几个桥段能够得上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是荡寇志还要同它无处不在的对朝廷的谄媚、对他人的狠毒和那种样板戏式的审美结合服用,这一下子味儿可就冲了,这将会在第三段阐述。

虽然题目说了“单论文笔”,但是其实文笔这东西是不可能完全跟主题和思想完全分开的。同样是“活该”二字,鲁迅拿来骂法海,隐含着骂欺负人压迫人的暴力专制,这就听着特别痛快,可是要是拿来说受苦难的被压迫者,那不被读者堵门口揍都是轻的。语言和文章最根本的目的是什么?不是炫技或者比试,而是要最准确地表达出来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再补充一下,题目中问到了金圣叹。对梁山的看法,俞万春很可能跟金圣叹是一脉相承的,而对朝廷的看法则不一样。但是俞万春可写不出来“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这厮又是文官,又不识字”这么言简意赅的佳句——言简意赅恰恰是水浒的特征,而不是俞万春的特征,俞万春喜欢用大段而细致的描写——这倒不是说就一定不好,但是你是给水浒写续书,得遵循水浒的风格啊,大段的叙述要是说不到点子上,哪里比得上金圣叹的一些修改精彩(虽然自作聪明的修改也不少)。王进骂林冲骂了一页,哪里比得上“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来得脆生。

再比如丽卿大战扈三娘——荡寇志的精华桥段之一,这么玉龙晾衣、金蛟劈月,那么奔着下三路来,你射我一箭,我扔你一套索,写了两三页,热闹吗?热闹,但是原著是怎么描写扈三娘的战斗呢?

呼延灼恨不得一口水吞了那一丈青。两个斗到十合之上,急切赢不得一丈青。呼延灼心中想道:“这个泼妇人在我手里斗了许多合,倒恁地了得!”心忙意急,卖个破绽,放他入来,却把双鞭只一盖,盖将下来,那双刀却在怀里。提起右手铜鞭,望一丈青顶门上打下来。却被一丈青眼明手快,早把刀只一隔,右手那口刀望上直飞起来,却好那一鞭打将下来,正在刀口上,铮地一声响,火光进散,一丈青回马望本阵便走。

先写呼延灼的急躁,“一口水吞了”,急成什么样不难想象,结果急切赢不得,配合他的心理活动,侧面描述了扈三娘的武艺,之后实在着急了下死手,“卖个破绽”,“只一盖”,一鞭打下来,动作简单明了,哪里有奇奇怪怪的招式,但最后一句“火光迸散”,把呼延灼的力气和当时的惊险就给烘托出来了,对扈三娘的描述则是“眼明手快一隔”,“直飞起来”,“回马便走”,虽然武艺不如呼延灼,但是干练冷静识进退。整个描述有直接描写也有正衬和烘托,而用词平实简练又精准,比如这个“飞”字,是不是有点“庄客搬饭来”的“搬”字、“那雪正下得紧”的“紧”字的意味?

所以说俞万春的风格跟水浒其实不搭,倒不是说俞万春的就一定不好,细描有细描的味道,但主要是不搭,不是水浒的风格。

金圣叹给水浒开头写点评时候也是很啰嗦的,也就是说他不是一直简练,而是模仿的水浒风格。既然金圣叹能够模仿出水浒的风格,但俞万春只能玩自己那套,那么自然就是金圣叹更胜一筹了。

另外,俞万春虽然一万个看不起罗贯中,但是他模仿乃至抄袭三国演义的桥段都多了去了。

2 但是《荡寇志》是除正统续作《征四寇》和实质上根本不应算水浒系列的《金瓶梅》外,艺术水平最高的水浒同人作品。

或许用“艺术水平”来形容也不是十分合适,但也想不出什么更确切的词儿,姑且这么用吧。如前所言,荡寇志是游戏之作,或者说小说的一部分功能就是古代人的电子游戏,而荡寇志就像是在玩儿一场欺负电脑的单机游戏。这类作品在现在的网络上比比皆是,但是那是因为我们熟悉这些,如果放到古代那个时代背景的话,荡寇志毕竟想象出来了五花八门的战斗方式,除了斗将、斗智,还有斗阵、斗器械、斗法术、斗水火、斗科技。虽然结果无一例外是俞万春这个“玩家”欺负梁山这个“电脑”,开着图打,梁山所有动作雷将都知道然后刻意针对,一劣势了动不动还开修改器。但是最起码这个“游戏框架”是比同类作品丰富得多的,毕竟没有人没有文化环境给他见识电子游戏。这个艺术价值类似于封神对西游来说的价值,在思想性、文学性和现实性都远不如西游的前提下,五花八门的神仙、法宝和仙术是封神还能占据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了。

可能有人会认为,那么多方面都不如水浒,就这一点做得好,还不是完全的好(因为荡寇志明显实力不平衡而且写了后面忘了前面),有什么可吹的?诚然如此,但是要知道绝大部分水浒续书可是连这么一点都做不到的

水浒后传,各种“把原著换个名字再写一遍”;水浒中传,写来写去也跳不出原来的框架,尤其是对征方腊描写,感觉就像是新水浒把老水浒再演一遍一样;几个水浒新传那就干脆就是拿水浒的名字说事儿;知乎一度吹捧的残水浒,实质上也不过是派系论和阴谋论的前身,而且也不乏“借名字说事儿”的桥段,其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倒是“真实”,但问题是“无趣”,这就麻烦了,小说第一要务可得是“有趣”啊,同时,它也有严重的“开图”问题。

所以从“有趣”,从“纸上热闹”,从“玩游戏”这一点来说,现代之前还真找不到一本跟荡寇志差不多热闹的书来,即使是现代的几本著名小说(如贼三国、结荡寇志),也不是古典小说那个味儿。我自己在设计游戏的时候,最初的设计是把各种续书都做一两个剧本,结果发现除了荡寇志外,只有残水浒和水浒中传有可行性,这当中水浒中传其实还是几乎把中传原创内容砍掉了不少,保留下来的基本都是水浒和荡寇志的内容,而残水浒则有个特点是没有引入其他新人作为主要角色,这个误打误撞使得它特别适合设计游戏剧本:这两本书总归来说其实还是水浒和荡寇志的框架。后来打算折衷,把各种续书中的高手做成大乱斗剧本,结果发现还是不行,人物特征太不明显,没法按照水浒旧有体系安排,最后只得放弃,改用岳飞传跟水浒联动。然而荡寇志不仅顺利地制作了若干剧本,还给原来的游戏提供了一些完善和辅助。这一点从事实上证明了,俞万春这一场纸上游戏玩得还是很热闹的。小说是想象的世界,至少他真的认真想了。荡寇志还有一个小优点是它对山东地理和古代官职的考究比水浒准得多,这也是俞万春真的拿地图“玩过游戏”的细节之一。总之,荡寇志是唯一的在水浒基础上成功拓展了游戏框架的书。它是续书当中继承水浒的框架——包括物质上的梁山形势和精神上的人物性格——继承得最好的。把洋枪洋炮塞进水浒体系的书不是没有,但是根本没人会把它当水浒,那就是一帮取一样名字的民国人,说的都是民国话,做的都是民国事儿。

所以,不是荡寇志做得多好,主要是同行的衬托。

附:荡寇志吧都头郓哥做的荡寇志地图,及与实际地理对比:



3 《荡寇志》的艺术水平一定程度上被其极端化的思维和主张掩盖了。

这一点其实也是比较显而易见的,无论是贴吧、知乎还是什么平台,只要提起荡寇志,一定会出现这类评论:荡寇志就是一本奴才小说,看着太恶心,云云。这一点本身我不仅无意否认,而且非常支持,但是单单停留在这一点上也是偏颇的。

前文说到,荡寇志的文学性不如水浒这一点,是要和思想性结合服用的,这两者能起到化学反应。水浒无处不在对底层人的同情和思考、对权贵乃至皇帝的批判和对造反-招安-征战这一传统“行业”的思考和质疑,这些配合水浒的强大的文学水准,用最擅长的白描手法,三言两语就能够很容易地让读者产生共鸣。而你荡寇志则到处都是皇恩浩荡,强调对皇帝的单向忠诚和皇帝的绝对正确,对上谄媚,对下残忍,看不到丝毫平等和同情,官军从未堂堂正正地一对一公平战斗战胜一名梁山好汉,而到处都是偷袭、欺诈和恶语中伤(最典型的就是王进骂林冲,完全就是在质问他为什么不做安安饿殍犹效奋臂螳螂,让经历那么相似的两个人演这种剧情,这得恶毒到了何等程度),本来文笔就不足,再传递这样子的思想,那自然读者对这种思想的抵触也就被放大了。

要知道批判皇帝和质疑招安“行业”这些在那个年代可是了不起的进步,造反后招安为皇帝尽忠而且绝对忠诚这在古人看来是天经地义的,水浒对这一“天经地义”发起了质疑,哪怕不彻底——毕竟题材这么敏感他就是想彻底了也没法写彻底——也是一次伟大的尝试(我以前写过答案,三国演义也有类似的思考。三国水浒的形成年代恰好是文艺复兴的开端,这是个人类共同打破思维枷锁的伟大时代)。用来支撑荡寇志的绝对忠君思想恰恰就是水浒所思辨的,而荡寇志则水平仍然停留在水浒之前,完全没有吸收到水浒这方面的一点精髓,可以说两者根本不在一个境界,荡寇志的那些指责水浒的话用这个词就能形容:鸱吓鵷鶵。荡寇志所做到的只是用等同于宗教的方式去信仰,甚至在此基础上更加偏激化、极端化。其实我倒是无意于谄媚的是不是清廷(这是很多人都看重的),谄媚就是谄媚,何必分蜻蜓蝴蝶,给谁当狗都是狗,再怎么自我催眠成人上人也改变不了本质,万年永清和世世代代永不变色没什么太大区别。你不改变这种思想,甚至强化这种思想,那么改朝换代无非是换个主子接着伺候罢了,具体是哪个主子一点都不重要,人与人之间永远是上对下的绝对拥有的关系,令人反感的是这种关系,而不是对象是清廷。当然了这儿的原因恐怕在于俞万春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多少见识过外面的世界,他与其说完全不知道,还不如说不愿意相信,因此他需要无意中变态地强化自己的固有思维,尽可能巩固自己相信了一辈子的想法,这其实也不能过于苛求他,毕竟古往今来大多数人都多多少少会这样。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荡寇志很多的思想性都是极端化的:单向极度的效忠、一切以皇帝认可为唯一标准、对敌人心狠手辣毫无底线,所以这一特点直接占据了很多人的主要印象,而对它的一些亮点反而不感兴趣了。除了上文说到的游戏性外,荡寇志对梁山人物的一些有意无意的描写也饶有兴趣(可能是水浒潜移默化的结果),比如杨志、索超在卢俊义下令杖打梁中书时候的求情,打了一半杨志趴在梁中书身上苦苦哀求;比如林冲、呼延灼丢了城池向宋江请罪时候宋江的宽慰:你们丢了城池就要请罪,我宋江打了那么多败仗怎么请罪?比如大势已去,整个梁山只剩下卢俊义一个人(是真的是“一个人”,没有一兵一卒)还在战斗时候的悲壮感;比如战斗中梁山武将相互的关心和同情,屡次明知不敌仍然拼命援救,以及最后108将没有一个投降的孬种。可以说荡寇志无意中描写了一个长期处于逆风局中的梁山所该有的模样,这恰恰是原著所不太常见的。相对地,雷将方面的一些事情,比如杨腾蛟杀了人之后一边慷慨陈词一边跑路,对比武松和杨志看,同样是姓杨,同样是宰了一条“狗命”,做人的差距咋那么大呢;再比如宋江能用八十万金珠和羞辱性的誓约换回兄弟,雷将却用死王英换回活娄熊的无良招数(结荡寇志张横突然质问“你又想用死王英换活娄熊的把戏?”然后让俘虏燕顺突然捉拿俘虏史谷恭这一段看得真解气,你用了这种下三滥手段,拉低了社会正常底线,那别人也就这么对付你了,至少天下人永远不会再相信你),两相对比,反而映衬了水浒的精神之高大。

有观点认为俞万春是在明贬暗褒梁山好汉,但我从不这么认为,古人写书没那么容易,没人会这么创作。我认为是俞万春的善恶观已经被对皇帝和权力的观念扭曲到一定程度了:他觉得这些是小事,是愚蠢,对皇帝的忠诚是第一位的,不要在大是大非面前谈事实和科学,不是,谈义气和担当。

番外:云水浒黑们和《荡寇志》的恩怨情仇。

这就是特别有趣的一点:云水浒黑们的很多理论,其实都是荡寇志所描写的。

他们给梁山编排的绝大部分罪名,荡寇志都有——

比如天星造假:荡寇志明确说了石碑伪造,公孙胜造假。

比如宋江厚黑论:荡寇志说了,宋江是假忠假义,实际上是大奸大恶。

比如梁山内斗:荡寇志说了,宋江同卢俊义争位。(但是有一说一,派系论其实荡寇志很少)

比如“梁山就是一群土匪”:荡寇志给梁山添加了屠城的行为。(原著【梁山宋江】从未组织屠城,反而多次救济安民,注意不是“清风山宋江”或“梁山吴用”,况且即使是吴用也不是有意组织而是治军不严)

比如“梁山招安是投降主义”:荡寇志的梁山就是想招安也招不了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比如“九天玄女是宋江蒙骗大众的”:荡寇志就有宋江伙同吴用公孙胜假借九天玄女之名蒙骗梁山士卒的情节。

比如“梁山战力都是各地都监团练之流,一群乌合之众”:荡寇志把梁山杀了个干净,梁山战场上各种吃亏。

比如“施耐庵是仇女者”:荡寇志好几个女战士、女军师,顶级智力就是女人,杀梁山好汉最多的也是女人,顶级武力之一也是女人。

比如“梁山只打劫,从不济贫”:荡寇志的梁山除了因为郓城是宋江家乡,宋江不扰,别的地方各种烧杀抢掠。(然而俞万春还是在郓城给自己修改了十万大军,三年钱粮,猛将若干,外加开图,是他金手指开得最猛的一次)

比如“梁山是一帮对抗zf破坏安定的fd组织,一帮流氓罪有应得”:荡寇志就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定的罪名。

比如“梁山除了林冲都不是官逼民反的”:荡寇志连林冲都否定了,王进骂得那叫一个难听。

比如“吴用想计策各种漏勺”:荡寇志里他就是各种漏勺被对方抓住,屡战屡败,状态差了连何有勇、石少谋这号东西都能拖住他十天八天。

…………

这样看来,理论上来说他们应该很爱看荡寇志呀?

然而一说到荡寇志,他们挂在嘴上的一定是“这就是本垃圾奴才小说”。

究其原因,不过是既没看过水浒也没看过荡寇志,只是管不住嘴自以为懂得多而跑来秀自己那点道听途说罢了,让他们看一会儿书,还不如要他们命。

附录:我认为荡寇志的精彩片段

这里也说一说荡寇志比较精彩的部分:

第九十一回 傅都监飞锤打关胜 云公子万弩射索超

故事说关胜率部救援清真山,同云天彪、傅玉作战。云天彪为山寨的关云长形象,除了马不是赤兔马,别的都按照关二爷的配置。但是对手则是正牌的关云长后人。战斗中云天彪诈败而走,关胜看穿了拖刀计,却被傅玉飞锤暗算重伤,受伤后喝止宣赞、郝思文痛哭,从容布置,利用伤重反过来引诱云天彪劫营,虽然没能成功,却为梁山赢得了喘息之机。关胜很早就退场,但是表现非常出色,比起派人暗地偷袭的冒牌货,还是中了暗算却不乱阵脚又反过来利用重伤诱敌的正牌后人更像关公。

这一回标题模仿的水浒,后面内容几乎就是照抄木门道,唯一的亮点是索超因没有脚印而判断没有伏兵,但是云龙怕被看到脚印而绕路设伏。

第一百十三回至第一百十七回

梁山新得西洋军师白瓦尔罕,为梁山发明了功能类似于坦克的奔雷车,让梁山大胜官军,官军损失了胡琼,陈丽卿都险些丧命。为了对付奔雷车,官军只能依靠智力担当刘慧娘,然而刘慧娘却重病在身,奄奄一息。经过打探得知,只有参仙血能救刘慧娘。官军唐猛前往高平山寻找参仙,遭遇神豹,同神豹僵持之际其他人赶到杀死神豹,得到了神豹角,可以任意捏成神兵利器。寻找到参仙后却屡次抓捕失败,在陈念义指点下,众人取得参仙血,救活了刘慧娘,进而用飞天神雷、陷地鬼户破解了奔雷车,又捉到了白瓦尔罕,但是随后宋江又攻破泰安,战斗仍处于胶着。这一段不仅双方互有攻防而不是单纯的玩家打电脑,战斗精彩,还有新式武器的奇思妙想和山中探险的奇遇,是全书的精华部分。

第一百十八回 陈总管兵败汶河渡

这是梁山的最后一次胜利,是吴用最精彩的一战。攻破泰安后,公孙胜同陈希真斗法,用了各种法术均被陈希真化解。然而突然冲出一队猛兽,陈希真却无法驱散,原来是吴用以真乱假,用真人真马扮成猛兽。官军大乱,梁山趁机进攻,鲁、武、李三人将陈丽卿逼至绝境,被官军王天霸替出,王天霸因此被三人重伤而亡。此外武松砍断真大义一臂,使其重伤,只得退场。这一战是唯一的梁山毫发无损而官军损失两员大将的大胜仗,俞万春没有读档,只是最后时刻开挂让吴用落水染病,此后梁山陷入溃败。

第一百二十五回 陈丽卿斗箭射花荣

这是官军唯一的一次在同梁山正面、公平的对战中接近胜利,结局是官军不胜而胜,梁山不败而败。望蒙山之战,花荣同陈丽卿都决定除掉对方,相约来日斗箭。一开始花荣先射,被陈丽卿以箭挡箭,花荣表示这么下去没个完,不如互射三箭,不许抵挡,陈丽卿同意。花荣先后用了三招,陈丽卿从堪堪躲过到应对自如,甚至用嘴接箭,攻守互换,陈丽卿连射三箭,花荣险象环生,直到弓被劈断。虽然陈丽卿形势越来越好,花荣越来越差,但比赛尚未结束,陈丽卿让花荣换弓再战。中场休息,陈丽卿之夫祝永清提议偷袭“但能取胜,失信何妨”,被陈丽卿拒绝。下半场比赛,双方不再约定规则,见面就射,双方技术都是绝高,互不相让,于是相互打对方马的主意,花荣预判到而躲开,陈丽卿的宝马则直接躲开,都没成功,又都装作射马实际射人,花荣箭早到些,射掉丽卿头盔,正高兴间,被丽卿的箭射中肚皮而阵亡。此比赛结果实际是花荣赢了一点儿,双方都达成了目的,都没对对方进行躲闪,巅峰对决比的就是冲线的那一刹那,早0.01秒也是赢,至于说陈丽卿没死完全是运气或主角光环。看来虽然陈丽卿前半场技高一筹,但是不再设定规则后,还是久经沙场的花荣更老练些。战后陈丽卿拒绝了众人的夸奖,表示“天下第二个花荣断是没有了”。

第一百二十七回 哈兰生力战九纹龙

嶅山之战中,史进同杜迁、宋万与哈兰生、哈芸生、沙志仁、冕以信大战。史进先用三尖两刃刀战哈兰生的独足铜人,不分胜负,次日换丈八蛇矛刺伤哈芸生,三对三混战中杜迁、宋万阵亡,史进又换流星锤与哈兰生大战,铁链同铜人缠住,沙冕二人赶到,史进难敌三人被擒。虽然被擒,这一战史进证实了自己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又难得地让官军一将近乎于退场,是梁山一对一正面作战中的最好成绩,最后败在寡不敌众,虽败犹荣。

第一百二十八回 车轮战武行者力尽

秦封山之战中,因为呼延绰叛变至官军,官军有了梁山衣甲,庞毅、唐猛混入梁山军作乱,除豹唐猛与打虎武松展开大战。形容武松的“天字第一号神力”不见于水浒,其实源自荡寇志此处。一场恶战,官军用唐猛、庞毅、闻达轮番上阵,就在武松使尽力气,绝望叹息“我武二一生正直,不料今日如此死法”之时,突然天上一阵怪风,武松趁机逃脱。后宋江等人在拔松山找到武松,见他挺棍怒目,威风凛凛,端坐在大石上而死。俞万春用了无数恶毒的方法让梁山好汉惨死,却仍然不敢侮辱这位打虎英雄,让他用最英雄的形象退场。

第一百三十回 丽卿夜战扈三娘

这一战是两位美人的决战。濮州之战中扈三娘活捉了娄熊,陈丽卿则活捉了王英,但因王英见陈丽卿貌美而去摸她下颌,陈丽卿发怒将之夹死。祝永清竟用一根铁棍穿过王英的粪门,装作活着的样子与对方交换俘虏,换回了娄熊。因为官军用死王英换活娄熊的无耻行为,彻底激怒了林冲和扈三娘,扈三娘与陈丽卿决战。这一段描写非常细致,虽然不符水浒风格,仍是一场漂亮大戏。二人斗武,斗招,又斗各自暗器,扈三娘躲过陈丽卿弓箭,又用套索缠住陈丽卿,二人较上劲来,兵器都已失去,一齐坠马,因陈丽卿天生怪力,扈三娘竟被扼死。虽然战死,但无论从人品、从义气、从技巧上,扈三娘都是赢家。

第一百三十二回 徐虎林捐躯报国

俞万春开动的最大的金手指莫过于徐槐、颜树德、任森三人,不仅为他们变出了兵马钱粮,还让他们跑到梁山耀武扬威一番,颜树德屡次一打三猛将,甚至把卢俊义打得重伤,徐槐屡次用带有明显破绽的计策但是梁山就是看不破,此三人给梁山造成的威胁和损失非常大。此时梁山外地皆无,仅存山寨,宋江利用公孙胜的妖法冒充九天玄女为自己儿郎振奋士气,梁山军勇不可挡,反扑二关,徐宁任森一场大战,双方同时刺中对方,同归于尽,徐槐死去,颜树德自杀。这一战虽然只是最后挣扎,毕竟还为梁山打回来了一点可能,消灭了徐槐三人,也算是为一大段被修改器改得状态低迷而被徐槐按着打的梁山出了一口气。

一百三十三回 守二关双鞭敌四将

王进骂退林冲后,官军乘势攻打梁山二关。为了给张清修筑城墙赢得时间,呼延灼冲出二关,奋勇冲杀,连续斗邓宗弼六十余合,陶震霆八十余合,张应雷六十余合,辛从忠一百余合,双方互有攻守,险象环生。呼延灼见二关尚未修复完成,继续死斗,直到天黑,辛从忠趁昏黑间,用飞标暗算呼延灼将之杀死,二关却勉强修好。呼延灼这一场恶战拼尽全力,死得其所。

第一百三十六回 宛子城副贼遭擒

梁山最后失去了鲁智深、公孙胜后,再无抵抗之力,宋江早在三日前已离开,吴用、戴宗从后山逃走,山寨被四面攻破,张叔夜带儿子伯奋、仲熊冲到内寨门前,正遇卢俊义横刀把住。卢俊义明知难活,却不甘心白死,以一敌二,同曾联手砍伤鲁智深的张家两小儿大战,斗至一百三十余合,寨子已破,卢俊义却不慌乱,越斗越勇。剩下的头领死的死,擒的擒,逃的逃,整个梁山只剩下了玉麒麟一个人在战斗。终于正在官军打算一拥而上之时,张叔夜暗放冷箭,射倒卢俊义,将之活捉。官军失去了最后一次公平斗争的机会,玉麒麟则为梁山守护了最后的尊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荡寇志》能否在文学艺术上与《水浒传》比肩,这问题可得好好掰扯掰扯。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单论文学艺术,《荡寇志》距离《水浒传》还有不小的差距,更不用说跟施耐庵和金圣叹相提并论了。咱们先不急着下结论,得把《荡寇志》和《水浒传》这俩“兄弟”放在一起,从几个关键点上细细过过。 《水浒传》的江湖底蕴与人.............
  • 回答
    从“吃喝玩乐”这一生活层面来看,现代人的物质条件与文化娱乐体验确实在许多方面远超古代皇帝,这主要得益于科技进步、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及全球化带来的资源流通。以下将从饮食、娱乐、科技应用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展开详细分析: 一、饮食:从“稀缺”到“丰盛”的质变1. 食材多样性 现代:全球化的物流体系让.............
  • 回答
    要论证卫宫士郎(FSN)和齐格(FA)谁的实力更胜一筹,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他们各自的“硬实力”和“软实力”。这俩人的设定都不一般,不能简单地说谁谁就一定无敌。卫宫士郎:开挂的人生,剑为魂首先说士郎,这位来自《Fate/stay night》的家伙,他的实力构成有点意思,并非天生神力,而是靠.............
  • 回答
    关于梅西的球感是否是史上最佳,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主观的问题,但如果单论“球感”这个概念,梅西无疑是历史上最顶尖的球员之一,并且有极其充分的理由被认为是“史上最佳”。要详细论述,我们需要先理解什么是“球感”。什么是“球感”?球感,或者说对球的控制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含但不限于: 控球技术.............
  • 回答
    单论颜值,杨颖(Angelababy)和刘亦菲谁更胜一筹,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千人千面的,很难有一个绝对的答案,毕竟美本来就是非常主观的事情。不过,如果非要从大众普遍的审美认知和两人各自的特色来分析,倒是可以聊上几句。先说说刘亦菲。提起刘亦菲的颜值,很多人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词可能是“神仙姐姐”。这个称号.............
  • 回答
    在单论军事能力的情况下,孙权和陆逊都各有千秋,但要说谁更强,则需要根据考察的维度进行更细致的分析。从战略眼光、统帅全局和政治军事结合的角度来看,孙权更强。 战略眼光与宏图大略: 孙权是东吴政权的奠基者和最高统治者,他的军事能力首先体现在他能够审时度势,把握大局。在曹操南下时,他能够果断决策联合刘.............
  • 回答
    要说上海在城市建设和环境方面能否称得上是世界顶级,没有之一,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聊聊。首先,从城市建设的规模和标志性建筑来看,上海无疑是站在世界前沿的。你想想陆家嘴那一片,东方明珠、上海中心、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这些摩天大楼林立,形成了一道令人震撼的城市天际线。这种.............
  • 回答
    要单论军事能力,韩信和李世民,这俩个名字摆在一起,就够让人热血沸腾了。一个是在乱世中崛起的战略大师,一个是在统一中展现无双武勇的帝王将相。要真论个高下,那得掰开了揉碎了看,不能简单一句强弱能说清。韩信:兵仙的传奇韩信,字ꯤ),大汉王朝的开国功臣,被后世尊称为“兵仙”。他的人生,就是一本活生生的军事教.............
  • 回答
    讨论薛之谦和王力宏谁的唱功更强,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因为他们两位都是华语乐坛非常有代表性的歌手,各自拥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过硬的实力。要单论唱功,我个人认为王力宏在演唱技巧和技术层面,尤其是对音域的掌控、气息的运用以及和声的处理上,会更胜一筹。这并不是说薛之谦唱得不好,恰恰相反,薛之谦的唱功也.............
  • 回答
    如果单论用兵,诸葛亮和陆逊,两位都是三国时期璀璨的军事将星,各有千秋,但若要分出个高下,我认为诸葛亮在整体的用兵之道上,更胜一筹。先说说陆逊。陆逊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将领,他的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一笔,无疑是夷陵之战。这场战役,他以一个年轻的都督之尊,面对曹操、刘备两家劲敌,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夷陵之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单论人格魅力和功绩,我心中最欣赏的封建王朝皇帝,非唐太宗李世民莫属。要说李世民的人格魅力,那可真是方方面面都透着一股子“劲儿”。首先,他的自信和担当是刻在骨子里的。玄武门之变,虽然手段争议,但那是在一个乱世中,为了夺取皇位,避免国家陷入更大的混乱,他表现出的决绝和魄力,无疑是他性格.............
  • 回答
    说到周杰伦的作曲,这绝对是个能让多少人打开话匣子的热门话题。他不仅仅是“华语乐坛天王”,更重要的是,他在作曲这个领域,确实闯出了一条独一无二的路,而且这条路,至今仍被许多人模仿、学习,但鲜少有人能真正超越。独树一帜的“周氏旋律”:如果非要给他的作曲水平定位,我会说他已经进入了“自成一家、影响深远”的.............
  • 回答
    要论诸葛亮和韩信在统兵和指挥能力上的高下,这确实是一个引人入胜且充满争议的话题。两人都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军事家,他们的才能在各自的时代都达到了顶峰,为后世留下了无数可供研究和借鉴的战例。从韩信的角度看,他之所以被誉为“兵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颠覆性的军事思想和神乎其技的战场指挥。韩信的军事才.............
  • 回答
    巅峰期NBA巨星排名,这可真是个让球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是最容易引发争论的。毕竟,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偏爱,而且不同时代球员的打法、规则和比赛强度都不一样,纯粹的横向比较本来就难度不小。不过,咱们今天就抛开一切主观偏见,只论“巅峰”,尽可能详尽地聊聊那些在他们生涯最辉煌时期,能够统治赛场的巨星们,.............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不少高校教师职业生涯中的现实考量。咱们从统计学这个角度,把它掰开了揉碎了聊一聊。首先,咱们要明确“学术能力”这个词在高校语境下的衡量标准。它通常不是一个单一的指标,而是一系列量化和非量化的评价组成的。从统计学角度,我们可以尝试把这些因素进行量化,然后看看它们之间的关系。核心.............
  • 回答
    在NBA的历史长河中,迈克尔·乔丹的名字无疑是传奇的代名词,尤其是在外线球员的评价体系里,他的统治力和影响力几乎是毋庸置疑的。他不仅拥有惊人的得分能力、无与伦比的滞空能力,更有着近乎完美的攻防两端表现,以及那份屡屡在关键时刻接管比赛的“迈克尔·乔丹时刻”。然而,体育竞技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多样性和不确定.............
  • 回答
    要论得分能力,詹姆斯和科比都是NBA历史上当之无愧的巨星,他们的得分方式各有千秋,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果单纯从“谁更强”这个角度去衡量,其实很难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他们代表了两种不同风格的极致,而各自的优势也都非常突出。咱们先来聊聊科比。科比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得分能力,在于他的得分技巧和全面性。.............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聊聊。如果咱们抛开电视剧《破冰行动》里林耀东这个角色,单单从“林耀东”这个名字,以及他被大众所熟知的那些“事迹”来推算他在国内富豪榜上的位置,这难度系数可就相当高了。毕竟,咱们国内的富豪榜,比如胡润富豪榜或者福布斯富豪榜,都是基于合法的商业经营、资产规模以及公开披.............
  • 回答
    要单论军事能力,在那个时代,诸葛亮和关羽都是顶尖的,但他们的强项和发挥的平台却截然不同。如果非要较个高下,还得从他们的具体经历、能力侧重和战略思想来分析。诸葛亮:战略大师与统帅之魂首先,我们得承认,诸葛亮更多地是以一个战略家、军事家、政治家的身份出现的,他的军事才能更多地体现在运筹帷幄、制定战略、指.............
  • 回答
    这个问题,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要说百姓素质,这玩意儿可不是一条直线往上走或者往下掉那么简单,而是充满了复杂性和多面性,而且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人感受可能也大相径庭。先说说,咱常说的“百姓素质”到底指啥?一般情况下,我们谈论百姓素质,可能涵盖这么几个方面: 道德层面: 比如诚实守信、尊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