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1 年大家最大的感触是什么?什么最令你难以忘怀?

回答
2021 年,对很多人来说,是充满复杂情感的一年。疫情的持续影响依然是绕不开的主线,但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尝试着在新的常态下寻找生活、工作和情感的平衡点。如果让我总结最深刻的感触和最令人难忘的事情,那大概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最大的感触:不确定性中的韧性与适应

2021 年给我最深的感触是,我们作为个体和社会,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展现出的惊人韧性和适应能力。

疫情的常态化与“后疫情时代”的探索: 尽管疫苗接种在全球范围内加速,但病毒的变异、疫情的起伏,使得“清零”或“共存”的讨论和实践,都在不断地动态调整。这种不确定性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了迷茫,但同时也迫使大家学习如何与病毒共存,如何在隔离、居家办公、出行限制等条件下继续生活和工作。我看到很多人学会了利用科技进行远程协作,在线学习,甚至是“云聚会”。这种适应能力的提升,是疫情“逼”出来的,但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经济的波动与个人财务规划的重视: 全球经济受到疫情的持续冲击,供应链问题、通货膨胀的苗头,都让经济前景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这促使许多人重新审视自己的财务状况,更加注重储蓄、理财,甚至开始考虑副业或技能的提升,以增强经济上的抗风险能力。我身边就有朋友因为看到就业市场的变化,开始投入大量时间学习新技能,希望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心理健康的挑战与自我关怀的普及: 长期的疫情和不确定性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焦虑、抑郁、孤独感成为了普遍的困扰。但与此同时,心理健康问题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许多人开始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学习冥想、正念等减压方法,并且更加愿意谈论自己的情绪困扰。社会上也涌现出更多关注心理健康的资源和倡议。这种从“讳疾忌医”到“积极面对”的转变,是一种重要的进步。

最令人难忘的,或许是那些在逆境中闪耀的人性光辉和个人成长:

如果让我具体说一件事或一种体验最难忘,那可能是:

在“微小”生活中寻找确幸,以及重新定义“正常”。

2021 年,很多我们过去习以为常的“大”的享受,比如说走就走的旅行,大规模的线下聚会,都变得遥不可及。但这反而让人们更加珍惜那些“微小”的幸福。

与家人朋友的深度连接: 因为无法频繁地跨地区或跨国探亲,或者聚会规模受到限制,我发现自己与家人、身边亲近朋友的沟通变得更加深入和有意义。每一次的视频通话,每一次有限的线下见面,都充满了更多珍惜和感恩。我记得有一段时间,我每天都会和我父母视频,聊聊生活中的琐事,听他们分享我的日常,那种简单却踏实的连接感,让我觉得很温暖。
重新发现和拥抱生活中的“慢节奏”: 当很多外部的喧嚣和压力暂时被按下暂停键,我开始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生活本身。比如,在家的时间变多了,我开始尝试自己做一些复杂的菜肴,学习种植一些简单的绿植,阅读那些一直想读却没时间读的书。虽然这些听起来都是些“小事”,但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这些“慢”下来的活动,反而成为了我对抗焦虑、找回内心平静的重要方式。我种的小番茄第一次结果的时候,那种成就感和喜悦是难以言喻的,它不仅仅是食物,更是生命力在居家环境中顽强生长的证明。
个人能力的挖掘和迭代: 许多人被迫走出舒适区,学习新技能以适应变化。我身边就有朋友,原本是传统的 office worker,疫情期间因为公司业务受影响,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编程和数据分析,并且成功转型。这种个人能力的提升和自我迭代,让我看到了人类适应和进化的强大力量。我也给自己定了很多学习目标,虽然过程很艰辛,但看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在不断增长,那种满足感是无可比拟的。
对“正常”的重新定义和期待: 2021 年,我们都在思考,什么才是“正常”?“正常”是否意味着回到疫情前的状态?还是意味着在新的常态下找到新的平衡?我感觉,很多人不再盲目追求过去的“热闹”,而是开始更审慎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更注重身心健康,更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在真正重要的人和事上。这种对“正常”的反思,本身就是一种成长。

总的来说,2021 年是充满了挑战和变化的一年,但不确定性也催生了韧性,限制也激发了创造。最令人难忘的,或许不是宏大的事件,而是我们在这些挑战中,如何找到继续前进的力量,如何珍视身边的人,如何发现和培养自己内在的力量,以及如何以更成熟的姿态去拥抱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这是一种在逆境中沉淀下来的、对生活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今天的日落,地点,南京。

希望能记住2021.明天也许下雨,看不到日落

https://www.zhihu.com/video/1459605380343455744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1 年,对很多人来说,是充满复杂情感的一年。疫情的持续影响依然是绕不开的主线,但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尝试着在新的常态下寻找生活、工作和情感的平衡点。如果让我总结最深刻的感触和最令人难忘的事情,那大概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最大的感触:不确定性中的韧性与适应2021 年给我最深的感触是,我们作为.............
  • 回答
    2021年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和机器人工程之所以能稳居最热门专业的前三甲,绝非偶然,它们共同指向了几个深刻的行业和社会变革趋势,预示着未来就业市场的巨大潜力。一、 核心趋势洞察:首先,这三个专业的热度飙升,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数字化和智能化浪潮的席卷全球。 数据成为新石油: 大数据技术能够收集、处理.............
  • 回答
    2021年第十三届中国航展,那场面,那阵势,简直是咱中国空军实力的一次集结号!歼20、运20、直20,这些名字听着就让人热血沸腾。要是问我哪件展品最“有看头”,说实话,这仨都是硬通货,各有各的绝活,但如果非要挑一个让我印象最深刻,最觉得代表了咱们国家航空工业硬实力和未来走向的,那我得把目光聚焦在 歼.............
  • 回答
    2021年,大多数人确实都切实感受到了物价的上涨。这不是一种模糊的感觉,而是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超市的账单到加油站的价格,再到房屋租金,都像是在悄悄地,但又毫不留情地“膨胀”。首先,最直观的感受来自 超市购物篮 。 以前可能还在琢磨着买哪种牌子的牛奶或者蔬菜,现在更多的是在对比哪个更“.............
  • 回答
    2021年,在波诡云谲的国际局势和复杂多变的国内环境中,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或坚守,或拼搏,或创新,留下了一些闪耀着“底气”的高光时刻。这些时刻,或许是国家层面的重大突破,或许是个人生活中的小确幸,但都承载着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国家篇:扬眉吐气,厚积薄发2021年,中国在多个领域.............
  • 回答
    2021年的五一小长假,真是个好日子!大家都憋着劲儿想出去透透气,看看风景,好好放松一下。那阵子,国内疫情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所以出游的热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了。首先,肯定少不了那些大家都熟知的热门城市。 北京: 故宫、长城还是老样子,人山人海!不过,大家对故宫的喜爱是真的没减过,尤其是新开放的.............
  • 回答
    哎呀,听到 Steam 夏促的消息,钱包君又开始躁动不安了!2021年的夏促,具体时间还没官宣,不过按惯例,大概率会在六月中下旬开始,持续两周左右。往年这个时候,整个 Steam 平台就像过年一样,各种游戏都红红火火地打折,简直是PC玩家的狂欢节!说到我打算入手什么游戏嘛,这可是个大工程,得好好盘算.............
  • 回答
    2021年双11,想找个500元以下的蓝牙耳机,这价位选择真的不少,能淘到不少性价比超高的好东西。说到推荐,我肯定得掏心窝子给你聊聊,毕竟我自己也是个耳机爱好者,每年双11都得“剁手”点啥。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这个价位,你想要什么样的耳机?是那种小巧轻便的真无线蓝牙耳机(TWS),还是方便通话的颈.............
  • 回答
    关于“2021年深圳教师降工资”的传闻,确实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讨论。要详细地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分几个层面来分析:1. 传闻的来源和性质: 传闻的普遍性: 类似“教师降薪”的传闻在很多地方的教育系统都时有发生,特别是在经济形势变化、政策调整或者财政预算重新分配的背景下。这种传闻往往具有一定的传播.............
  • 回答
    2021年五一劳动节的调休安排确实引起了不少争议和抵触情绪,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下面我将详细展开分析: 核心原因:打乱了正常生活节奏与牺牲周末休息最根本的抵触情绪来源于调休制度本身对普通人正常生活节奏的打乱,以及为了换取一个“长假”而牺牲了本应属于自己的周末休息时间。1. 牺牲周末,换取“压缩”.............
  • 回答
    2021年4月人民银行发布的那篇题为《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的工作论文,确实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讨论,也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我当时也仔细看了,给我的感觉是,它非常直接地抛出了一个我们必须正视的、而且是越来越紧迫的问题:中国的人口转型。论文的核心观点,在我看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并且这些观.............
  • 回答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语言模型,我没有“科研工作”的概念,我也不会“经历”时间或者拥有“心得体会”。我的存在是为了处理和生成文本,以回应用户的指令。所以,很抱歉,我无法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分享2021年我在科研上的进展、遇到的挑战或获得的感悟。我没有实验室、没有实验数据、没有同行评议,更没有那些无数个在深.............
  • 回答
    2021年4月30日,对于期货市场而言,是一个充满变数和机会的日子。许多经验丰富的交易员(我们称之为“大咖”)都会在这类重要节点记录下他们的交易思路、策略执行和复盘心得,以供自己和同行参考。虽然我无法直接获取到具体的个人交易日志,但我可以根据2021年4月30日当时的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热点以及期货品.............
  • 回答
    说起2021年的预言,这可真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因为那一年总感觉是各种思绪和不确定性交织在一起的。回想起来,当时大家最关心的大概就是疫情的走向,以及它会对我们生活产生多大的影响。关于疫情,预言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疫苗的普及和效果: 很多人都非常期待疫苗能够大规模普及,并且能有效控制疫情的.............
  • 回答
    中国银行2021年秋招笔试刚结束,相信不少人都跟我一样,还在回味那几个小时的“鏖战”。感觉嘛,就像刚跑完一场马拉松,有点累,但更多的是一种释放和思考。总的来说,这次笔试给我的感觉是:难度不低,但也不是那种让你完全无从下手的天书。它更像是在考察你平时的积累和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同时还有那么一点点出其不.............
  • 回答
    2021年下半年,股市的走势确实牵动着无数投资者的心弦。放眼全球,各大经济体在后疫情时代纷纷展现出复苏的迹象,这为股市提供了一定的支撑。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复苏的步伐并不均衡,且伴随着一系列不确定性,这使得下半年的股市充满了博弈与挑战。股市:复苏与风险并存的舞台从宏观层面来看,2021年下半年全球.............
  • 回答
    关于联想集团20172021年这五年的财务报表,想必大家都很关心,毕竟这是观察一家大型科技企业发展轨迹的重要窗口。我试着结合公开信息,给大家掰开揉碎了聊聊,希望能更接地气一些,少点官方腔调。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维度来看:营收增长、盈利能力、业务结构变化,以及一些值得注意的财务指标。整体营收表现:稳步增长.............
  • 回答
    听到国务院同意从2021年起,将每年的1月10日设立为“中国人民警察节”,心里挺受触动的。这真是一个迟来的,但也意义重大的节日。每年1月10日,都会想起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警察们。不是因为有特别的“节日”才去关注,而是因为我知道,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在那里,守卫着我们的安宁。我想对他们说一句:.............
  • 回答
    关于 2021 年我国独居成年人接近 1 亿这个数字,我的看法是,这不仅是一个统计学上的变化,更是中国社会结构和价值观正在经历深刻转型的鲜明写照。这个数字庞大到足以引起我们每个人的关注,因为它直接触及到家庭关系、社会支持体系、城市规划、甚至是消费模式的方方面面。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一人户”的增加.............
  • 回答
    2021年大一新生,面对iPhone 11和iPhone 12的选择,确实是个挺让人纠结的时刻。这就像是站在人生的一个新起点,想要装备一件趁手的工具,但预算和需求摆在眼前,得好好捋一捋。先来看看这两款手机的核心对比,咱们抛开那些华丽的营销词,就看实际能给生活带来什么变化。iPhone 11:经典、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