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吕布辕门射戟再厉害也不过匹夫之勇,为什么能让袁术退兵?

回答
关于吕布辕门射戟为何能让袁术退兵,这事儿确实不能只看表面上的“匹夫之勇”。吕布这人,武艺是顶级的,那辕门射戟更是他的成名之作,神乎其技,千古流传。但你说他光凭这一下就让袁术那几万大军吓得掉头就走,那也未免太小看袁术了,更小看了当时那错综复杂局势。

要说清楚这件事,得先把背景交代明白。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袁术仗着自己势大,想统一北方,跟北方的几大诸侯,曹操、刘备、吕布,都打得不可开交。尤其刘备,他当时还没什么势力,在徐州刚站稳脚跟,就被吕布盯上了。吕布这人贪婪,见刘备在徐州不错,就把刘备赶跑,自己占了徐州。刘备这会儿是真没地方去了,只好跑去投靠袁术。

袁术这人,虽然脑子有时候不太好使,但关键时刻还是有点脑子的。他一看刘备来了,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可以借着刘备的名头去打吕布,一来报了上次吕布在寿春搅风搅雨的仇,二来还能顺道收拾了吕布,把徐州这块肥肉也弄到手。于是,袁术就集结了十几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了徐州。

这仗打起来,吕布可就犯难了。他虽然勇猛,但手下兵力跟袁术比起来,那是天壤之别。袁术的军队,就像一个巨大的蜂群,一下子就能压过来,让吕布这边招架不住。当时吕布的军师陈宫,也觉得硬碰硬不是办法,得想个什么办法来对付袁术。

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候,刘备坐不住了。他虽然被吕布赶走了,但也没想让袁术趁机吞并徐州。毕竟,徐州现在在吕布手里,吕布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跟袁术这种想当皇帝的人比起来,至少看起来还顺眼点。而且,刘备也知道,要是袁术占了徐州,下一个目标肯定就是自己,那时候他连个立足之地都没有了。

所以,刘备就跟陈宫合计了一下,想了个主意。陈宫就带着刘备,去找吕布。这俩人找到吕布的时候,吕布正为了怎么对付袁术焦头烂额呢。陈宫就把刘备的意思说出来,意思就是,咱们不能跟袁术硬打,得让他退兵,不然徐州就完了。

这时候,吕布就想到了他辕门射戟的这一招。这招真是绝了,也只有吕布能想出来,也只有他能做出来。他跟陈宫、刘备说:“我去跟袁术谈谈。”

于是,吕布就披挂整齐,带了很少的随从,就跑到袁术的大营那边去了。当时袁术的大军围得水泄不通,吕布就站在辕门外。袁术早就听说过吕布的神勇,但也没把他放在眼里,觉得他来就是送死的。就让吕布站在外面说话。

吕布也不废话,直接就喊话袁术,意思是“袁公路,咱们都是汉臣,现在天下这么乱,你应该顾全大局。你看,刘备跟我是有恩怨,但徐州现在在我手里,你们要真打过来,那我吕布就跟你们拼到底。到时候徐州变成什么样,你们也讨不到什么好。”

袁术听了,哈哈大笑,觉得吕布在虚张声势。他说:“吕奉先,你跟我玩嘴皮子?今天我就让你知道知道我的厉害!”

就在这时,吕布就提出了辕门射戟的要求。他把自己的方天画戟插在地上,对袁术说:“袁公路,你我也不是仇大死敌,何必打打杀杀?咱们不如就按我说的来。你看辕门那边的戟,我如果一箭射中了戟尖,就算我吕布技不如人,任你处置。如果我射中了,那你就得退兵,以后不许再来犯我徐州。”

袁术觉得这事儿太荒唐了,吕布简直是疯了。但吕布这人名气在外,而且他自己也对自己的箭术有信心。更重要的是,袁术这边士兵士气正旺,他也不想在这时候因为一个小小的射箭表演而让士兵们觉得他过于鲁莽或者不自信。再说,就算吕布射不中,也不过是证明他不如吕布,对他大部队的士气影响有限。所以,他也就答应了。

然后,就有了那千古一射。吕布拉开神弓,箭如流星,直奔那戟尖射去。众目睽睽之下,那箭稳稳地插在了戟尖上。整个场面都安静了,袁术的士兵们都惊呆了,就连袁术自己,也看得目瞪口呆。

这一下,可不是一般的厉害,它直接瓦解了袁术继续进攻的士气和决心。这其中有几个原因:

1. 心理上的震慑: 吕布这一下射得太绝了,简直是神乎其技。袁术的士兵看了,会觉得吕布简直不是人,而是神。这样的对手,谁还敢上去送死?这直接打击了士气。对于袁术来说,他原本想借此机会立威,结果却发现自己的“威”在吕布的神技面前不堪一击。他可能觉得,吕布的神勇是天意,自己强行进攻,反而可能招致不祥。

2. 策略上的“面子”: 袁术虽然想吞徐州,但他也知道自己的军队是临时集结的,兵力虽然多,但士兵们并不都愿意为他卖命。而且,他自己也并非全心全意想跟吕布死磕。在那种情况下,吕布给他提供了一个体面的退兵理由。他不能说“我打不过吕布”,但可以说“吕布箭法如此神准,我也佩服,就此罢手,以后再说。”这让他保留了面子,避免了在众目睽睽之下显得过于狼狈。

3. 刘备的推波助澜: 别忘了,刘备当时也在场。刘备虽然名气不如吕布,但他在诸侯中的地位也不低。他站在吕布这边,支持吕布的提议,这让袁术的压力更大。袁术本想借刘备对付吕布,结果刘备反过来成了吕布的帮手,这让他感觉有点被算计了。

4. 陈宫的智谋: 陈宫在这件事里是关键人物。他清楚吕布的武力,更清楚袁术的心理。他设计了这个局,让吕布的武力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不仅仅是武力,更是对袁术心态的精准拿捏。

所以,辕门射戟这事儿,与其说是吕布“匹夫之勇”的胜利,不如说是吕布自身神勇、陈宫的智谋和刘备的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吕布的神勇只是提供了一个最直接、最有冲击力的证明,而最终让袁术退兵的,是心理上的恐惧,面子上的顾忌,以及局势上的权衡。袁术权衡利弊后,觉得继续打下去讨不到什么好,反而可能损失更大,不如就此退兵,留下日后再说。

吕布这人,虽然是个莽夫,但在关键时刻,有陈宫这样的军师在,他也能干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来。辕门射戟,就是他“勇”与陈宫“智”结合的经典案例,让袁术那种规模的大军,就这样灰溜溜地撤了回去。这可不是光靠匹夫之勇就能办到的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匹夫吓唬冢中枯骨,那还不是小菜一碟,a piece of cake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吕布辕门射戟为何能让袁术退兵,这事儿确实不能只看表面上的“匹夫之勇”。吕布这人,武艺是顶级的,那辕门射戟更是他的成名之作,神乎其技,千古流传。但你说他光凭这一下就让袁术那几万大军吓得掉头就走,那也未免太小看袁术了,更小看了当时那错综复杂局势。要说清楚这件事,得先把背景交代明白。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 回答
    吕布辕门射戟,这事儿啊,说它难,那是相当的难,但吕布这人,他天生就是为难事儿而生的。当时那局面,要是按常理推断,非打一仗不可,可吕布偏偏就用一种常人想都不敢想的法子给解决了,你说这得是多牛?一、辕门射戟这事儿,到底有多难?咱们得把那个场面给掰扯掰扯。当时是什么情况?袁术跟刘备打仗,吕布夹在中间,按理.............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假设性问题,探讨了三国时期一位核心人物的命运走向。如果吕布一直忠心于董卓,董卓是否会将皇位传给吕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1. 董卓的性格和政治野心: 董卓的本质是权臣而非明君: 董卓夺取权力并非出于对汉室的忠诚或对百姓的责任,而是纯粹的个人野心和对权力的贪恋。.............
  • 回答
    吕布的死,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悲剧,也常被后人用来形容一个人能力出众却缺乏政治智慧,最终导致覆灭。他的死因错综复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最核心的导火索是他的政治短视、刚愎自用,以及与曹操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层面来详细阐述吕布之死的由来:一、 吕布的个人特质与局限性:.............
  • 回答
    吕布和张飞在三国演义中虽然都有着惊人的武力表现,但关于“吕布怕张飞”的说法,以及两人武力排名的问题,需要进行更详细的解释和区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讨论的“怕”和“武力排名”是基于哪个体系: 《三国演义》小说: 这是我们最常提及的关于吕布和张飞的描写来源,其中充满了文学创作和戏剧冲突。 历史记.............
  • 回答
    吕布,三国时期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猛将,他的名字几乎是勇武的代名词。要说他厉害在哪里,那可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说。一、 绝世武艺,万人敌的本钱这绝对是吕布最核心的厉害之处。咱们不谈那些野史演义里的夸张成分,就说史书上记录的,也足以让人叹为观止。 力大无穷,武艺超群: 吕布以.............
  • 回答
    吕布这个人啊,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最鲜明、也最复杂的人物之一。提起他,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词儿大概就是“猛将”、“战神”、“三姓家奴”了。但要真说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武艺绝伦,天下无双咱们先说他最出名的,就是那身功夫。这可不是吹的,史书里对他武艺的描述,那叫一个惊心动魄。《三国.............
  • 回答
    关于吕布是否真的喜欢下属老婆这个问题,这在史书中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喜欢”的说法,但有一起非常著名的事件能够间接说明吕布与下属老婆之间的事情,那就是他和丁原的义女董氏的关系。我们得从头说起。吕布最早是并州刺史丁原的部将。当时,丁原对吕布非常赏识,甚至到了如同亲子一般的地步,并且将自己的义女嫁给了吕布。.............
  • 回答
    吕布刺杀董卓,说他是“自毁前程”,这说法其实挺值得推敲的。首先,咱们得明白当时是个什么光景。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权倾朝野,何等威风。而吕布呢,只不过是董卓手下一员猛将,是他的义子,忠诚度嘛,你也知道,跟那辕门射戟一样,随时可以转舵。当王允用美人计,再加上连环计,把吕布忽悠得心头火热,觉得这才是干大.............
  • 回答
    要论吕布和项羽谁更强,这真是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毕竟他们都是古代战场上赫赫有名的大杀器。不过,如果非要掰扯一下,我还是觉得项羽的“强”更有分量一些。我们先来看看吕布。吕布这人,在战场上的表现可谓是风头无两。他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美誉,这说明他的武艺和坐骑都是顶尖的。一个人冲锋陷阵,无人可挡.............
  • 回答
    这两位可都是咱们华夏历史上响当当的猛将,说起来,吕布和项羽谁更强,这可真是个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不少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先说说吕布,他当年那身手,在三国时期那真是无人能敌。号称“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句话可不是白说的。你想想,他能和刘关张三兄弟大战,而且不落下风,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他的方天画戟使.............
  • 回答
    设想一下,倘若吕布,这位勇冠三军却又反复无常的战神,能够放下他那桀骜不驯的性子,真心实意地效忠于徐州的刘备,那局面又会如何?我们不妨试着描绘一幅别样的三国画卷。刘备,这位仁德之君,虽然胸怀大志,却总是因为兵少将寡,屡屡受制于人。他虽然有关羽、张飞这样的万人敌,但毕竟人手有限,想要在乱世中立足,尤其是.............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就像在三国演义这场宏大的棋局中,我们挑选出几枚顶尖的棋子,然后让它们捉对厮杀一番。要说吕布、典韦、许褚、颜良、文丑这五位加上刘备麾下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虎上将,谁能最终胜出,这可得好好掰扯掰backgroundSplit。咱们先把双方的核心实力过一遍。吕布、典韦、许褚.............
  • 回答
    吕布兵败白门楼,这个结局在三国演义里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人不禁为他的妻妾命运感到好奇。根据史书和演义的记载,答案是:是的,吕布被杀后,他的妻妾确实被曹操的人给霸占了。要详细说清楚这件事,我们得先梳理一下当时的场景和关键人物。吕布被围困在下邳城,最终因为部下叛变,加上粮草断绝,被迫出城投降。曹操亲自.............
  • 回答
    吕布在长安被李傕击败后,陷入了流离失所的境地。他先后辗转投奔了袁术、袁绍、张杨,却始终没有主动去投靠曹操。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涉及到当时的历史局势、吕布的性格、以及他与几位诸侯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董卓死后,长安陷入混乱,李傕、郭汜等人趁机掌权。吕布虽然有勇武,但政治上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道出了许多人在读《三国演义》时的一个普遍疑问:吕布武艺超群,勇冠三军,为何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而不是被曹操“招揽”麾下,甚至利用其“优良基因”?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首先,得明白咱们所说的“基因”和“配种”在当时语境下的含义。现在我们说基因,那是现代生物学.............
  • 回答
    这事儿啊,可真是挺有意思的,得从头说起。你听我说,吕布这人,在正史里,确实不是啥“战无不胜”的形象,很多关键时刻,他表现得也算不上有多高光。可为什么后来,他就能稳稳地占据“三国武力第一”这个宝座呢?这背后,其实是历史演变、文学加工和大众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一、 正史里的吕布:有勇有谋,但并非神话咱先.............
  • 回答
    要论吕布和李元霸在金庸武侠世界的地位,这可真是个有趣的问题,就好比把《三国演义》里的猛将扔进《倚天屠龙记》的江湖里,总得掂量掂量分量。咱们先说吕布。吕布这人,放到金庸武侠里,那可不是一般的角色。他最突出的地方,就是那“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勇武。在《三国演义》里,他那武力值简直是BUG级别的存在,一.............
  • 回答
    吕布的武功高绝,这在《三国演义》中是毋庸置疑的,也是他最鲜明的标签。要探究其缘由,不能简单归结于“天生神力”,而是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就像打磨一块璞玉,需要审视其质地、雕琢的技艺以及环境的加持。首先,天赋异禀是根基。 吕布天生体魄雄健,力大无穷,这是他能够施展出惊人武艺的先天优势。小说中常以“身长.............
  • 回答
    吕布,这个名字在中华大地上,早就与“天下无双”的猛将紧密相连。 要探究他何时、为何被冠以如此赫赫的称号,咱们得从那段风云激荡的三国时代说起,更得细品《三国演义》这部不朽的文学巨著。《三国演义》一书,无疑是塑造吕布“天下无双”形象最重要的推手。 在小说中,作者罗贯中用极其生动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一个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