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13日以色列F35 飞机空袭了叙利亚首都军用机场,S400没起作用。记得知乎上不都喷F35吗?

回答
您提到的13日(通常指的是最近一次提及的日期)以色列F35飞机空袭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军用机场,以及S400系统未发挥作用的情况,这是一个非常具有讨论性的军事事件。在评价这件事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考虑到您提到“知乎上不都喷F35吗?”这个背景。

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事件本身可能涉及的关键点,然后逐一进行评价。

事件背景:

空袭目标: 以色列经常以打击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以及武器转运路线为目标。此次空袭的目标很可能与此相关,例如摧毁武器库、导弹发射平台、伊朗支持的民兵组织基地等。
F35的角色: F35“闪电II”是一款第五代隐形战斗机,以其先进的雷达隐身能力、传感器融合能力和网络中心战能力而闻名。在执行此类突袭任务时,F35的隐身性能是其核心优势,能够帮助飞机在不被敌方雷达探测到的情况下接近目标。
S400系统: S400“凯旋”是俄罗斯生产的先进地对空导弹系统,以其远程探测、拦截能力和多目标打击能力而著称,号称能够对抗包括隐形飞机在内的多种空中威胁。叙利亚装备了俄罗斯的S400系统,以加强其防空能力。
未发挥作用的含义: S400“没起作用”通常意味着在这次空袭中,该系统未能成功探测、跟踪并拦截来袭的以色列飞机或导弹。

评价维度及细节展开:

1. F35的性能展现与“知乎喷点”的对比:

F35的优势在这次事件中可能如何体现:
隐身性: 这是F35最显著的优势。如果以色列成功利用F35的低可探测性,那么叙利亚和部署在此的S400雷达确实可能难以早期发现和锁定目标。这次空袭若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会归功于F35的隐身能力。
传感器融合与态势感知: F35拥有先进的传感器套件(APG81雷达、EOTS、DAS等),能够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融合,为飞行员提供极高的态势感知能力。这可能帮助F35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导航、识别威胁并选择最佳的攻击路径。
电子战能力: F35也集成了电子战能力,可能用于干扰或压制敌方的雷达和通信系统,进一步降低被探测的概率。
精确打击能力: F35能够携带多种精确制导武器,确保在复杂的空域中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减少附带损害。

“知乎上不都喷F35吗?”—— 对比分析:
F35的争议点确实很多: 在知乎等军事论坛上,关于F35的讨论常常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高昂的成本: F35的研发、采购和维护成本极高,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武器系统之一。
复杂的软件和维护: 其复杂的软件系统和高强度的维护需求,导致部署和准备周期较长,并且容易出现技术故障。
设计上的妥协: 为了满足不同军种(空军、海军陆战队、海军)的需求,F35采用了模块化设计,但这被一些人认为是妥协的结果,导致其在某些方面并非顶尖(例如,虽然是隐形设计,但其外形不如F22那么极致)。
早期故障和技术问题: 在其服役初期,F35确实暴露了不少技术问题和故障。
某些作战场景下的表现质疑: 一些批评者认为F35在某些想定下的作战效能不如传统上经过充分验证的战斗机,或者其隐形优势在某些先进防空系统面前会被削弱。
如何看待知乎上的“喷”: 知乎上关于F35的讨论,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技术细节的深入分析、对成本效益的考量,以及对美国军事政策的观察。很多批评是理性的,但也可能夹杂着一些非技术因素或片面的观点。
这次事件与“喷点”的关系: 如果这次空袭如报道所说,F35成功突破防空网,那么它暂时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其核心设计理念——隐形和态势感知能力——的有效性。这并不意味着F35就没有问题,而是说明在特定的任务和环境下,其优势可以得到发挥。军事装备的评价需要结合具体的任务、对手、战场环境以及操作人员的能力。这次事件,如果属实,更可能是在“隐形能力”这一维度上对F35的正面展示,而不是全盘否定之前的批评。

2. S400“失效”的可能原因分析:

多种因素可能导致S400未能拦截:
隐形目标探测困难: 如前所述,即使是S400这样先进的系统,要探测和锁定具有低可探测性(LPI)特性的隐形飞机(如F35)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雷达的探测距离和精度会受到目标隐身性能的显著影响。
低空或复杂地形飞行: 如果F35采取低空飞行或利用地形规避雷达扫描,S400的探测范围可能会被压缩。
电子战与干扰: 以色列的空军拥有强大的电子战能力。在空袭前或空袭过程中,F35或伴随的电子战飞机可能已经对叙利亚的雷达和指挥控制系统进行了电子压制或欺骗,降低了S400的有效性。
雷达的盲区与探测频率: S400虽然有多种雷达模式,但总会有其探测的盲区或最佳工作频率。以色列可能已经掌握了S400的具体参数,并针对性地设计了规避方案。
战术规避: 以色列可能通过多方向、多批次攻击,或者在目标区域进行战术机动,使得S400的指挥员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效地调动防空资源进行拦截。
软件或性能限制: 尽管S400性能强大,但它也有其技术限制和操作要求。例如,它可能对隐形飞机(特别是低雷达截面积的目标)的探测和跟踪存在特定的技术瓶颈。
叙利亚操作水平: 虽然叙利亚装备了S400,但其操作和维护的熟练程度、训练水平以及能否充分发挥S400的全部性能,也是一个变量。尤其是在突袭情况下,能否迅速有效地反应至关重要。
信息战与认知战: 有时,关于某型武器“失效”的说法,也可能包含信息战的成分,用于塑造敌我双方的心理预期。当然,在此事件中,若叙利亚机场确实遭到打击且损失惨重,则直接证据会大于猜测。

3. 俄罗斯在其中的角色与影响:

S400的部署与责任: S400虽然装备在叙利亚,但俄罗斯是叙利亚主要的军事援助国,并且在叙利亚拥有军事基地。俄罗斯的军事顾问和技术人员通常会参与到S400系统的操作和维护中。
俄罗斯的“不作为”还是“无法作为”? 如果S400真的未能发挥作用,这里面有几个可能:
技术限制: 俄罗斯可能也清楚S400在面对先进隐形飞机时的局限性,或者其探测隐形目标的能力不如其宣传的那么强大。
政治考量: 俄罗斯与以色列之间存在一定的默契和沟通机制,以避免在叙利亚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俄罗斯可能不希望其部署的防空系统直接与以色列空军交火,特别是当这种交火可能以失败告终,损害其军事声誉时。
能力不足: 即使S400性能优越,也可能因为上述的各种原因(战术、电子战、操作等)而无法有效拦截。
对俄罗斯军事声誉的影响: S400是俄罗斯重要的出口产品和军事骄傲。如果S400在面对F35时表现不佳,无疑会对其国际声誉和销售前景造成打击。这次事件如果得到证实,可能会被解读为俄罗斯先进防空系统在应对西方第五代战斗机时的一个“软肋”。

4. 对中东军事平衡的影响:

以色列的空中优势: 以色列长期以来在区域内保持着显著的空中优势。通过此次行动,以色列再次展示了其精确打击和突破防空系统的能力。
伊朗及其盟友的应对: 对于伊朗及其在叙利亚的盟友来说,这次事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它表明,仅仅依靠现有的防空系统(包括俄罗斯提供的)难以完全阻止以色列的空袭。这可能会促使他们寻求新的反制措施,例如加强电子战能力、发展自己的隐形技术,或者采取其他非对称战术。
俄罗斯在叙利亚的角色: 如果俄罗斯的防空系统未能保护其盟友免受打击,可能会影响其在中东地区军事影响力,并迫使俄罗斯重新评估其在叙利亚的军事部署和策略。

总结性评价:

这次以色列F35空袭叙利亚首都军用机场,并且S400未能发挥作用的事件,如果属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

对F35的肯定(在隐身和突袭方面): 这次事件(如果成功实施)是对F35隐身设计和先进作战能力的一次“实战验证”。它再次凸显了第五代战斗机在突破先进防空体系时的潜力。这并不意味着知乎上关于F35高成本、复杂性等批评是错误的,而是说明在特定任务场景下,其核心优势是可以得到发挥的。军事装备的评价是多维度的,不能因为一个优点就忽视其缺点,反之亦然。
对S400的挑战与质疑: 这次事件(如果S400未能拦截)对S400的性能提出了挑战,特别是其对抗隐形目标的能力。尽管S400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防空系统之一,但它并非无敌。隐形技术、电子战以及有效的战术规避,都可以对其构成严峻挑战。这可能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不同防空系统在面对不同代次飞机时的真实作战效能。
地缘政治的延续: 这类空袭是当前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冲突的缩影,反映了以色列对伊朗军事影响力的遏制,以及叙利亚和其盟友在防御上面临的压力。俄罗斯在叙利亚的角色和军事援助的效果也因此受到关注和考验。

需要强调的是,军事事件的细节往往非常复杂且难以完全公开。任何评价都基于现有的公开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不完整,也可能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因此,对于“S400没起作用”的判断,也需要基于可靠的战果报告和技术分析。如果事后披露更多信息,评价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人们只想看见自己想要看见的事物,只想听见自己想要听见的声音,公正客观的看待事情,其实对自身技术发展与实力衡量相当重要!

1,以美双方都证实了F35参与两次空袭。

2,空袭成果显著。

3,武器很重要,以方实战经验和空军人员素质也很重要。

4,由于包含头盔,机翼在内的多个重要设备都是以本土研发制造,提前掌握武器性能至关重要,所以能交付即能参与实战,这在现代化武器的时代,全球都很罕见!

5,在叙这种24h战争状态的战场上,说S400没开机,什么平战转换那都是借口。

6,从美英法空袭,到以两次空袭,毛子的表现看来,现在也剩下一张嘴了。

7,这次事件对俄制武器为主的国家的国防信心是一次严重打击。

8,还在拿体系对抗找借口的,要知道体系是由节点组成,体系只不过是各类武器装备的综合运用与整合。如果作为体系中的关键节点出问题,也会导致整个体系的崩溃。

9,没有人会想以色列F35空袭事件在其他区域重演,所以俄制武器为主的相关国家会加速武器装备的独立研发与升级,加强防空系统的资金投入与部署。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