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真的一无是处?

回答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真的一无是处? 这个问题,如果简单地回答“是”或“否”,那未免太过片面。国民党军队在长达十四年的艰苦抗战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其表现复杂而多元,绝不能用“一无是处”来概括。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初期和中期,的确扮演了中流砥柱的角色。

在抗战爆发之初,面对日军精良的武器装备和训练有素的兵力,国民党军队是唯一一支能够与日军进行正面抗衡的正规力量。如果没有国民党军队,特别是其主力部队,在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重大战役中的顽强抵抗,中国可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就沦陷。

正面战场的中坚力量: 淞沪会战,国民党军队以血肉之躯对抗日军的钢铁洪流,虽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迟滞了日军的进攻,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在此后的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豫湘会战等战役中,虽然屡屡失利,但国民党军队仍然在与日军进行殊死搏斗,消耗着日军的有生力量。
战略防御的担当: 国民党军队承担了几乎全部的正面战场作战任务,这是非常艰巨的任务。他们不仅要面对日军的正面进攻,还要承受来自日军海空优势的打击。在这种极端不利的条件下,他们仍然在前线坚持作战,为后方争取了宝贵的战略纵深和发展时间。
军事外交的基石: 国民政府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其军队是国际社会认可的抗日力量。国民党军队的存在和作战,是中国能够获得国际援助,如苏联的援助、美国的“租借法案”等的重要前提。如果没有这支军队,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将更加孤立无援。

然而,我们也无法回避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整体作战效能。

装备与训练的差距: 相较于日军,国民党军队的武器装备落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蒋介石一直在努力引进和仿制新式武器,但由于国家工业基础薄弱,大规模列装和维持高水平的训练始终是巨大的挑战。许多部队的装备仍然是仿制或购买的旧式武器,火炮、坦克、飞机等重型装备更是稀缺。
指挥体系的弊端: 国民党军队的指挥体系存在不少问题,例如:
派系林立: 各部队之间存在着地域、嫡系与非嫡系等派系之分,有时甚至影响到战役的协调与指挥。
指挥效率: 由于通信、交通等条件的限制,以及指挥官素质的参差不齐,命令的传达和执行有时会打折扣,甚至出现脱节。
军事思想的保守: 在某些战役中,指挥官的战术思想相对保守,未能充分发挥部队的主动性,有时在有利条件下未能扩大战果,或在不利条件下未能有效规避损失。
后勤补给的困境: 长期以来,国民党政府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后勤补给经常捉襟见肘。在前线作战部队,尤其是远离后勤基地的部队,常常面临弹药、粮食、药品不足的困境,这极大地削弱了部队的战斗力。
腐败与贪污: 历史研究也揭示,在国民党军队内部,确实存在着腐败和贪污的现象,这不仅消耗了宝贵的国家资源,更打击了士气,损害了军队的形象。
战略部署的失误: 在一些战役中,国民党军队的战略部署也存在失误,例如兵力部署不当,未能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导致被日军分割包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那么,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需要将这些问题放在当时的 历史背景 下来理解。

中国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经济、军事、工业等各方面都远远落后于日本这个已实现工业化的资本主义国家。 国民党政府虽然努力图强,但受制于国情,很多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根除。
抗日战争是一场非常残酷的消耗战。 即使是拥有强大工业基础的国家,在面对这样的战争时也会承受巨大的压力,何况是落后的中国。
国民党军队在长期的内战中积累了一些作战经验,但也存在着固有的局限性。 面对新的敌人和新的战争形式,其适应和变革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考验。

总结来说,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绝不是“一无是处”。

他们以民族存亡为己任,以巨大的牺牲精神,在最艰难的时刻撑起了国家的脊梁。他们是正面战场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的抵抗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体现。

然而,我们也应该正视其在装备、训练、指挥、后勤以及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这些问题使得他们在抗战中付出了比应有代价更沉重的代价,也影响了其整体的作战效能。

因此,评价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应该 全面、客观、历史地看待。既要肯定其伟大的历史功绩,也要分析其存在的不足,才能形成一个更完整、更深刻的认识。将国民党军队简单地贴上“一无是处”的标签,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未能体现出那场战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否认国军有经典的战役比如富金山,

但是纵观抗战,国军怎么说呢?

绝大多数情况下国军在祸害老百姓这方面是行家里手,从胡匪胡宗南到汤司令在河南的民怨沸腾再到广州人民骂作新日军的新一军。国军这个军纪连对岸日本著名作家田中芳树都看不下去。借角色人物之口把国军带着自家蝗军批判一番———“从一九三一年到四九年,肆虐中国的兵匪就是日军和国民党军。当时的人民解放军就是打击兵匪的正义军队,当时美国的报纸还曾经惊叹着“亚洲竟然有这么清高的军队存在”。---田中芳树《创龙传》第七卷《黄土之龙》第三章。

不得不说从军纪而言整个国军是烂到根,没救了的。

一支伟大的军队必然是一支军纪严明的军队能够约束官兵的军队,那么一支能在日后逼得老百姓写信求另外一支军队替自己报仇雪恨的军队,很大程度上是反人类或者直接划入法西斯匪帮没一点毛病的。

很多人在替国军洗白时总是可是装成客观中立假惺惺的说应该把军队和政府分开讨论。

这话挺让人作呕的。

这特么是20世纪中叶发生的战争!这是全球进入工业化时代发生的战争!这是军队必须依附于政府才能完成战争的时代。能和政府独立开的军队那是军阀!如果说国军和国府分开讨论,那兰封会战算谁的?事后惨败主责加官晋爵算谁的责任?炸开花园口是算国军还是国府的?火烧长沙的是国军还是国府?制定目标的是国府执行的是国军,二者是一个整体,分开说?你们开什么玩笑?


如果诸位觉得中国教科书或者新中国对国军和国府的定性-国民党反动派是刻薄恶毒了。那么我们看看国外逼格Max的经济政治刊物是怎么评价的

economist.com/books-and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