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国内价格高于国外,联想回应称国内外提供服务有所差别」?

回答
联想关于“国内价格高于国外,联想回应称国内外提供服务有所差别”的回应,是一个复杂且涉及多方面因素的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评价:

1. 核心矛盾点:价格差异与消费者感受

消费者感知: 用户最直接的感受是“同样的产品,为什么在国内卖得更贵?”这种认知会直接引发不满和质疑,认为品牌“割韭菜”或者不够厚道。
品牌形象: 对消费者而言,价格差异很容易与“不重视国内市场”、“傲慢”等负面标签挂钩,损害品牌忠诚度和美誉度。

2. 联想的“服务差别”回应的合理性分析

联想的回应并非空穴来风,以下是一些可能构成“服务差别”的因素:

保修政策和范围:
国内: 通常提供更广泛的本地化保修,包括上门服务、更便利的维修点、更快的响应速度等。一些高端机型甚至可能包含意外损坏险等附加服务。
国外: 可能依赖于授权维修点,服务流程可能更复杂,响应时间可能较长,或者某些服务项目需要额外付费。例如,一些国际联保可能只提供基本维修,而不包括软件支持或意外保护。
本地化支持和服务:
国内: 联想在中国有大量的线下服务中心、呼叫中心,能够提供多语言(主要为中文)的电话、在线以及现场技术支持。这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和运营成本。
国外: 服务的本地化程度会因国家/地区而异。在服务水平和覆盖范围上,可能与中国市场存在差异。例如,对某些语言的支持程度、服务团队的规模和培训水平等。
产品配置和附加价值:
虽然产品型号可能相似,但国内销售的产品在配置上可能存在微调,例如预装的软件、驱动程序、甚至某些硬件的定制化(如电源适配器、键盘布局等)。
国内市场可能包含一些增值服务,如软件助手、远程诊断、数据迁移协助等,这些都是包含在产品总价中的。
渠道成本和营销策略:
国内: 在中国的销售渠道非常复杂,包括线上电商平台、线下实体店(直营店、授权经销商)、运营商渠道等。每个渠道都有其运营成本、利润分成和营销费用。
国外: 销售渠道的组合和成本结构可能不同。例如,在一些国家可能更依赖大型零售商或在线分销商,其定价策略和利润分成模式与国内存在差异。营销投入也可能根据不同市场的竞争情况和消费者习惯而调整。
市场竞争与定价策略:
国内: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PC市场之一,竞争异常激烈。联想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包括价格和增值服务)来吸引和留住用户。
国外: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环境、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以及主要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都会影响联想的定价。在某些地区,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联想可能采取更具竞争力的定价。
税费、关税和汇率影响:
国内: 产品在中国销售会涉及增值税等国内税费。
国外: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税率、进口关税以及货币汇率波动的影响,这些都会直接体现在最终的销售价格上。

3. 评价联想回应的优劣势:

优势:

提供了一种解释: 至少为价格差异提供了一个逻辑上的解释,避免了被直接认定为“不合理涨价”。
承认了服务的重要性: 暗示了品牌对提供优质服务的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消费者愿意为之付费的。
策略性回应: 在消费者普遍关注价格的情况下,主动发出解释,能够一定程度上平息负面舆论的蔓延。

劣势与潜在问题:

说服力不足,消费者难以买账: 尽管有服务差异的说法,但很多消费者认为这些服务差异不足以支撑如此显著的价格差距。尤其是在许多跨国品牌,其全球统一的服务承诺和价格策略反而更能赢得用户信赖。
“服务差别”定义模糊: 联想未能具体、透明地说明这些“服务差别”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这些服务成本是否真的如此之高,从而难以让消费者信服。
可能存在“双重标准”嫌疑: 在中国市场,消费者的购买力和对品牌忠诚度的提升,理应让其享受更优厚的待遇,而非更高的价格。这种回应可能被解读为对国内消费者不够重视。
未能完全解决根本问题: 如果价格差异确实与成本无关,而是出于市场策略或品牌定位,那么仅仅强调服务差异可能无法真正解决消费者心中的不满。
潜在的“捆绑销售”质疑: 如果服务成本过高,消费者可能会认为品牌在“强制性地”销售他们可能不需要的服务。

4. 综合评价:

联想的回应在解释性上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合理性,指出了可能存在的成本差异,尤其是在本地化服务方面。然而,从说服力和消费者接受度来看,这次回应的效果可能并不理想。

一个合格的解释,但不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它触及了一些真实的成本因素,但未能完全消弭消费者因价格差异而产生的负面情绪。
需要更透明和具体的信息披露。 如果联想能够更详细地说明不同地区服务成本的构成,例如本地化支持团队的规模、维修网点的运营成本、以及具体服务内容的差异等,会更有说服力。
品牌需要更积极地管理消费者预期。 在信息高度透明的时代,跨国企业在定价和产品服务策略上应更加审慎,并努力在不同市场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既能反映成本差异,又能保持品牌的公信力。
长远来看,品牌价值建立在信任和公平之上。 持续的价格差异且缺乏令人信服的解释,长期来看会侵蚀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价值。

总结来说, 联想关于“国内价格高于国外”的回应,虽然试图从服务差异的角度进行辩护,但其说服力有待提高。消费者更希望看到的是基于公平和成本效益的定价,以及透明化的信息披露。在这个问题上,品牌需要更加努力地平衡不同市场的需求和成本,并以更真诚的态度与消费者沟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泻药。

你打开初级微观经济学,对于此事都有解释。

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才按成本定价。

但这个世界上有能力生产电脑的商家毕竟是少数,电脑这个行业,应该算寡头行业。


寡头行业的竞争最为复杂,姑且先放一边,用最简单的,垄断厂商的例子。

垄断厂商卖东西会按照成本来吗?不会,垄断厂商会参考成本,但卖东西是按着需求曲线来的。

简单的一个线性函数的例子,需求曲线假设为kP=A-Q,其中,p是价格,Q是数量,A,k是常数。

很好理解,价格越高,需求量越低嘛。

厂商成本为C。

那么有,利润pi=(A-kP)(P-C),在P=(A+kC)/2k的时候是最大的。

其中,A是关于最大需求量的值,即电脑售价无穷小的时候的需求量。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A一定比美国的A大,因为中国人多。

如果中国和美国的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分布相当,也就造成了k值相当,且联想是一家垄断企业的话,可以预见的是:

联想在中国的售价不仅该比美国高,而且还该比美国高得多。


遗憾的是中国人的收入水平比美国低,且联想并不是一家垄断公司,只是一家寡头。

所以国内的售价不比美国高到哪儿去,但是比有些国家高是合情合理的。


脑残的新闻媒体总爱以爱国主义搞各种抹黑营销,然而联想既不是一家国企也不是慈善机构,是盈利的企业。

这些新闻机构是能说服国家给联想补贴呢,还是能出钱帮联想还债呢?站在干岸上有什么脸批评干实业的人?

商人是没有国家的,也不可以有国家,这是资本主义的规则使然。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