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最近多地整治「北京比基尼」(膀爷)?

回答
最近全国多地掀起了一股整治“北京比基尼”,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膀爷”的行动。这事儿吧,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能反映出一些社会心态和城市管理的一些变化。

“北京比基尼”是个啥?为啥被盯上了?

先说说这“北京比基尼”,顾名思义,就是指男性在公共场合,尤其是在夏天,光着膀子,只穿一条裤子(有时甚至比裤子更少)。最早这词儿可能是带着点戏谑,说北京夏天很多人这样。但现在,这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现象,不论男女,穿得清凉点也没啥不对,但“膀爷”特指男性光膀子,这背后多少有点性别刻板印象和对公共秩序的考量。

为啥现在被整治了?我想原因挺复杂的。

文明城市创建的硬指标: 很多城市都在争创“文明城市”的称号。这种称号背后,其实是对城市形象、市民素质、公共秩序等等一系列软硬件的综合评价。光膀子这种行为,在很多地方的评判标准里,会被归类为“不文明行为”,影响市容市貌,也可能给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为了达标,政府就会采取一些措施。
公共卫生和感官舒适度: 夏天天气热,很多人图凉快。但光着膀子坐在公共场所,比如餐馆、公交车、甚至公园长椅上,确实可能存在卫生问题。汗渍、体味,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不舒适的感官体验。尤其是在一些比较封闭或人员密集的公共空间,这种不适感会更强。
社会规范和道德观念的微妙变化: 虽然我们说要解放思想,但社会总是在不断调整其行为规范的。过去可能大家对此比较包容,觉得“热就这么穿呗”,但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人们对公共空间的期望值也在提高。大家更希望在公共场合看到的是一种整洁、有序、对他人的尊重。光膀子在一些人看来,就有点“我行我素”,不够顾及他人感受。
“一刀切”的管理思维? 当然,也不能排除有些地方的管理方式比较“一刀切”。简单粗暴地禁止一项行为,可能比去深入理解和疏导要容易得多。不过,我也看到一些地方在整治的同时,也会做一些宣传引导工作,比如通过海报、提示语等,呼吁大家“文明着装”,尊重他人。

各地整治的具体情况和效果如何?

各地的做法也挺不一样的。

有的是从源头抓起: 比如在一些景区、餐厅门口,会设置提示牌,告知游客或顾客注意着装。有些地方甚至会直接告知商家,要劝导顾客不要光膀子进入。
有的是直接劝导和执法: 尤其是在公交、地铁这些公共交通工具上,以前常常能看到光膀子的乘客。现在很多城市的公交车司机会主动提醒,有些城市也可能有相关的规定,一旦被发现,可能会被劝下车。也有一些城市会在一些重点区域,比如商业街,安排文明劝导员进行劝导。
有人觉得是小题大做,有人拍手叫好: 这事儿在网上也引发了不少讨论。
反对者 认为这是“过度管制”,是对个人自由的干涉,夏天热,穿什么是个人的自由,没必要上纲上线。他们觉得“膀爷”没什么大不了的,甚至有些地方是“矫枉过正”。
支持者 则认为这是提升城市文明水平的必要之举,是对公共秩序的维护,也是对他人负责任的表现。他们觉得在公共场合保持一定的着装规范是很正常的,这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

这件事背后折射出的社会观察:

我觉得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它不仅仅是个“穿衣自由”的问题,更是几个方面折射出来的社会现象:

1. 城市化和公共空间意识的提升: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也越来越频繁。公共空间不再仅仅是物理的场所,更承载着社交和文化的功能。大家对公共空间的秩序和品质的要求自然就高了。
2. “精致利己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博弈: 一方面,我们提倡个人自由和权利;另一方面,社会运行又离不开集体的规则和约束。这两种思潮一直在拉扯。光膀子行为,在某些人看来是个人自由的体现,但在另一些人看来,则是牺牲了集体的舒适度和规则。
3. 管理思维的演进: 如何在保障个人自由和维护公共秩序之间找到平衡点,这始终是城市管理者需要面对的课题。从最初的简单粗暴到现在的尝试性引导和分级管理,也能看到管理思维的一些变化。当然,这个过程可能还会磕磕绊绊。
4. 社会规范的重塑: 很多曾经被认为是“正常”的现象,随着时代发展,可能会逐渐被重新审视和定义。比如以前抽烟喝酒随处可见,现在很多公共场合都禁了。着装规范也是一样,这是一个不断磨合和重塑的过程。

总的来说, 这次多地整治“北京比基尼”的行动,与其说是单纯为了管一个光膀子的现象,不如说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在提升城市形象、规范公共行为、倡导文明新风等方面的一次集体“试水”。效果好不好,能不能被大多数人接受,还得看后续的执行力度、引导方式以及社会公众的接受程度。但这背后,确实是社会在进步,在对公共生活提出更高要求的一个缩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建议每个本国出生长大没有华侨背景的汉族公民交“制服税”

成立街道制服办,每年每人领春夏秋冬四套标准制服,制订“换服日”

出台“私自换服惩办法” 全国统一,争做全世界最可爱最 受欢迎 最文明集体

user avatar

穿吉里巴甫,做文明人。

user avatar

虽然我也不会随意暴露着上街,但是对于这类投票,我还是选择了反对。

说的好听啊,天热了要注重市容市貌,所以要整治不文明行动,这有意思吗?

你们有健身房,可以在里面穿着专业的运动服装挥汗如雨,然后去冲个凉,但是那些不舍得花钱于是在广场晨练的大爷们呢?他们顶着太阳与高温就不能光着膀子锻炼身体了吗?

你们有办公室,可以领带衬衫西裤皮鞋,坐在桌前吹着空调写着文件,那些太阳下面工作的人呢?他们难道热的时候就不能撩起衣服擦下汗了吗?

你们下了班到家,往床上一躺,多舒服啊?那就不顾院里乘凉的大爷们了吗?他们在那里坐了三十多年,结果呢?因为一句话,就不能再从一起聊天拉呱了?

说回这条政策,我是济南人,我亲眼见过一个大叔就因为搬个马扎坐在胡同口就被城管赶走,那位大叔面对摄像头,问“我坐一霎都不行?”那不是愤怒,而是无奈。

你们不许我们在护城河里游泳,不许我们在黑虎泉里打水,抓走了我们在趵突泉里的海豹,并把地下水的污染问题全赖在我们头上。

你们赶走了早餐车不许我们吃早餐,关闭了菜市场让我们没菜做午餐,清除了夜市让我们没地方吃晚餐,结果经济下滑了,你们又开始搞夜市经济,为了大强美富通,把所谓“脏乱差”又请了回来,真是有趣。

英雄山下曾经有如海德公园的演讲角,一名老人是那里的常客。每当他发言,周围都会围满人群。

今年再去,那里已经空无一物。

到了现在,你们连我们穿什么衣服都要管,抱歉,我觉得这样不行。

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但不可扭曲如蛆虫。

我反对整治,谢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