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宁军的战斗力是否确实低下,并且能否告知关宁军各个时期的军队组成部分?

回答
关于关宁军战斗力是否低下,以及其各时期的组成部分,这其实是一个需要辩证看待的问题。简单地将关宁军定性为“低下”是不够准确的,更贴切的说法是,关宁军的战斗力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地域性和战术应用上的差异。其组成成分也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演变。

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目光拉回到明末清初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关宁军的战斗力:非“低下”,而是“多变且充满挑战”

说关宁军战斗力“低下”,往往是基于某些战役失利或者在与满洲八旗的正面交锋中未能取得压倒性胜利的片段。然而,这种看法忽略了几个关键点:

1. 对手的强大: 关宁军面对的敌人是满洲八旗。这支军队在努尔哈赤及其子皇太极的领导下,经历了数代磨砺,形成了高度组织化、纪律严明、战术灵活、骑兵冲击力极强的作战体系。与这样一支精锐相比,任何一支边疆军队在初期都可能显得力不从心。
2. 地理和后勤的制约: 关宁地区地理位置特殊,是明朝抵御关外势力最前沿的屏障。这里的军事部署,尤其是维持一支规模庞大的常备军,对明朝中央政府的财政和后勤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长期的边患使得后勤补给往往不及时、不充足,这直接影响了士兵的士气和战斗力。
3. 内部的腐蚀: 和明朝其他军队一样,关宁军也难以完全摆脱军政腐败的影响。虽然有袁崇焕等一批清廉能干的将领,但将领之间的权力斗争、军饷克扣、军官营私舞弊等问题,在不同时期或多或少地存在,削弱了部队的整体实力。
4. 战略和战术的应用: 关宁军并非只会挨打。在袁崇焕等人的领导下,他们也曾凭借坚固的城防、巧妙的火器运用和有效的战术配合,给八旗军队造成过重大损失。比如宁锦大捷,便是关宁军在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然而,在某些需要长途奔袭、野战决胜的关键时刻,关宁军在机动性和骑兵优势上与八旗仍有差距。

因此,与其说关宁军“战斗力低下”,不如说他们的战斗力在特定条件下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受到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

关宁军的组成部分:一个不断变化的军事机器

关宁军的组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核心兵种和构成一直在演变,以适应不同时期的战略需求和作战环境。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为几个阶段来考察其组成:

第一阶段:明朝前期的边镇体系与早期关宁军的雏形(万历年间至宁远之战前)

核心:卫所兵与募兵制混合
卫所兵: 这是明朝军队的基础。关宁地区的卫所,如广宁卫、锦州卫、宁远卫等,名义上是常备军。士兵按比例从屯种的军户中抽调,平时屯田,战时出征。但到了明朝后期,卫所制度弊病丛生,“军户失业”、“承袭不正”等问题严重,导致卫所兵的战斗力非常疲弱,形同虚设。
募兵制: 为了弥补卫所兵的不足,明朝开始大量招募“募兵”。这些士兵是领取军饷的职业军人,他们的来源更为广泛,包括失业的军户、流民、甚至是被招募的无业游民。募兵是构成早期关宁军主体的重要力量。
兵种构成:
步兵(步卒): 这是军队的基干。关宁军的步兵以步枪(火銃)、弓箭、长矛、大刀等为主要装备。他们通常负责守城、列阵等任务。
炮兵(火器部队): 随着火器技术的进步,炮兵在关宁军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他们装备有佛郎机、虎蹲炮、碗口炮等各种火炮。尤其在城防作战中,强大的炮火是抵御八旗骑兵冲击的关键。
骑兵(马队): 虽然边疆地区骑兵很重要,但明朝汉族军队的骑兵传统相对薄弱。关宁军的骑兵大多是本地招募,或从其他地区调来,装备有马匹、刀枪。然而,与八旗精锐骑兵相比,在数量、质量和骑射技术上往往存在差距。
车兵(战车): 某些时期,关宁军也会运用各种战车,如带有锋刃或火器的战车,用于冲击或防御。
将领和军官: 在这个时期,许多将领是从边将起家,他们了解边情,但有时也受限于中央的指挥和资源。

第二阶段:袁崇焕治军与关宁军的巅峰期(宁远之战后至崇祯二年)

核心:精锐募兵为主,加强训练和装备
袁崇焕接手辽东防务后,对关宁军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重点招募和训练了大量精兵,并吸纳了部分降卒和从关内调来的精锐。
严明军纪与严格训练: 袁崇焕以身作则,严抓军纪,对士兵进行严格的操练,包括步兵的队列、阵法,炮兵的射击训练,以及协同作战的演练。
强化火器装备: 袁崇焕高度重视火器的威力,引进了更先进的火炮和火枪,并组织了专门的火器部队,使其在作战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宁远之战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火炮的有效使用。
兵种构成:
步兵(枪炮兵): 构成主力,以火枪(鸟铳)和长枪为主,许多士兵同时是优秀的射手。他们被训练成训练有素的步兵方阵,能够有效抵御骑兵冲击。
炮兵: 兵员素质和装备都有提升,成为关宁军的“重炮兵”。
骑兵: 虽有增强,但仍是相对弱项,更多的是配合步兵作战,或担任侦察、追击等任务。
特殊部队: 如“陷阵营”等精锐部队,由勇猛善战的士兵组成,通常作为突击力量使用。
将领: 出现了如祖大寿、何可进、陈继业等一批在袁崇焕手下历练出来的优秀将领。

第三阶段:袁崇焕倒台后至明朝灭亡(崇祯三年至1644年)

核心:力量的衰退与分散,新力量的补充
袁崇焕被处死后,关宁军失去了核心的领导和整合力量。虽然祖大寿等将领继续在锦州、宁远等地坚持抗战,但整体士气和战斗力受到严重影响。
内部倾轧与信任危机: 明末朝廷对边军将领的猜忌加剧,频繁的调动和不信任,导致军队的整合和发展受阻。
财政枯竭与补给困难: 明朝中央财政已近枯竭,关宁军的粮饷供应愈发困难,部队的维持和扩充成为巨大难题。
兵种构成变化:
原有部队的消耗与收缩: 经历了多年的战乱和消耗,关宁军的兵力规模和战斗力有所下降。
八旗降兵的融入(早期): 在收降了部分八旗部队后,这些部队也曾被编入关宁军,但其忠诚度有时会受到质疑。
明末新招募的部队: 在一些关键时刻,朝廷也会从关内招募兵员补充关宁军,但这些部队往往缺乏边疆作战经验和训练。
“宁锦大捷”后的休整: 在宁锦大捷后,关宁军曾有过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但后勤补给仍是隐忧。
将领: 祖大寿成为关宁军中的主要领袖,但其作战方式和战略选择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第四阶段:入关后的关宁军(1644年之后)

核心:收编与改编为清军八旗体系的一部分
当清军入关,明朝灭亡后,一部分关宁军选择投降,成为清朝的部队。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由吴三桂率领的“原关宁军”,被改编并纳入清朝的八旗体系中,成为“汉军八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汉军正黄旗、汉军镶黄旗等)。
清朝的改编: 清朝对收编的关宁军进行了整编,保留了部分原有将领和士兵,但更重要的是将其置于八旗制度的框架下。
兵种构成:
步兵(火器兵): 沿用了部分火器技术,但更多的是作为八旗兵的辅助力量。
骑兵: 由于清朝本身就以骑兵为优势,因此汉军八旗的骑兵可能更多地是作为骑射手来培养,但其核心战斗力仍体现在八旗满洲骑兵身上。
炮兵: 炮兵的地位依然重要,但其构成和管理也纳入了清朝的军事体系。
作用: 这些被收编的原关宁军(汉军八旗)在清初平定南方、巩固统治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平定李自成、张献忠残余势力以及南明政权时都表现活跃。

总结来说,关宁军并非一支单纯“低下”的军队。

它曾是明朝抵御满洲入侵的“铜墙铁壁”,在特定时期(尤其在袁崇焕领导下)展现出相当的战斗力,甚至取得过辉煌的胜利。
其战斗力的起伏,主要受制于明朝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后勤保障、政治稳定以及将领的能力和人品。
面对强大的对手和复杂的边疆环境,关宁军始终在努力适应和变化,其组成也从早期的卫所与募兵混合,到袁崇焕时期的精锐募兵为主,再到明末的衰退,最后到清初被纳入八旗体系,经历了完整的历史变迁。

因此,要评价关宁军的战斗力,必须结合具体的历史时期和面临的具体情况来分析,而非简单地贴上“低下”的标签。它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明朝后期中央集权式微、军事制度弊端以及边疆守卫的艰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关宁军包括了调发各镇的军队,仅就天启年间孙承宗《量调西军疏》里的内容可见:

宣府镇,以抚夷守备萧升、右卫守备马士麟、千总郜臣统之。

总兵下内丁一百名、左箭手二百名、各路选锋二百名、副总兵下内丁五十名,家丁一百五十名、巡抚中军下家丁一百名、东路参将下家丁一百名、东路游击下家丁一百名、南山参将下家丁五十名、下北路参将下家丁选锋一百名、中路参将下家丁选锋五十名、上北路参将下家丁选锋一百五十名、上西路参将下家丁选锋一百五十名、下西路参将下家丁选锋一百名、南路参将下家丁选锋五十名,共一千五百五十名。

大同镇,以井坪参将张应昌、保平守备周天胤、正兵千总许甲、千户江继武统之。

总兵下内丁一百五十名、坐府并外丁四百名、协守下内丁一百名、坐府家丁二百名、中军副总兵下内丁五十名、左掖营游击下家丁并散兵二百五十名、右掖营游击下家丁并散兵二百五十名、巡抚中军练兵营下家丁一百名、西游兵下家丁一百名、中军副总兵下家丁一百名、东路游击下家丁一百名、西路参将下家丁一百名、北东路参将下家丁一百名、井坪路参将下家丁一百名、新平参将下家丁一百名、威远参将下家丁一百名。共二万三千五十名。

山西镇,以都司刘国勋、指挥李国勋、宁武所千户马成图、王维纲统之。

总兵下内丁并坐府家丁三百名、协守下内丁并坐府家丁二百名、利民参将下家丁五十名、代州参将下家丁五十名、偏头关参将下家丁一百名、北楼口副总兵下家丁一百名、马站游击下家丁一百名,共兵九百名。

延绥镇,以副将哈元勋、参将李卑、抚夷守备文友益、威武守备张奇化、延绥正千总张拱印、宁塞营把总王贵、指挥千百户李春华、刘继武、余蛟龙、盛营统之。

总兵下内丁并坐府家丁二百名、尖儿手三百名、协守副总兵下内丁并坐府家丁三百名、西路副总兵下家丁二百名、东路副总兵下家丁一百名、 保宁参将下家丁一百名、镇静参将下家丁一百名、神木参将下家丁一百名、抚院中军下家丁一百名、左营游击下家丁二百名、右营游击下家丁二百名、高家堡游击下家丁一百名、清平参将下家丁一百名、宁塞参将下家丁一百名、黄甫川参将下家丁一百名、共二千六百名。

宁夏镇,以平虏参将杨加谟、大霸守备卢文善、横城守备杜友才、平虏营中军周绳武、灵州所千户吴世忠统之。

总兵下内丁并上六队家丁二百名、中哨家丁一百名、协守下内丁并坐府家丁二百名、西路参将下家丁一百名、东路副总兵下内外家二百名、北路参将下家丁一百五十名、灵州参将下家丁一百名、兴武营游击下家丁一百名、镇城游击下家丁一百名、抚院标下中军家丁五十名、广武游击下家丁五十名、洪广游击下家丁五十名、玉泉营游击下家丁一百名,共一千五百名。

固原镇

总兵下内外家丁炮手三百名、军门标下中军下内丁五十名、左营游击下家丁二百名、右营游击下家丁二百名、芦塘参将下内外家丁五十名、固原参将下家丁五十名、西路游击下家丁五十名、东路游击下家丁五十名、镇海游击下家丁五十名、阿霸游击下家丁五十名,共兵二千五十名。


经过大量调兵补充,天启三年二月,在此基础上,孙承宗将山海关官军分为五部,其具体如下:

臣谨督理边城兵马,以三大将列为中左右三部,又以两副将列为前后二部,凡五大部,兵约七万五千,每以万五千为一部,分之则以三千为一营,以营将一员主之,有中军;又分之,则有三千总,人管一千,亦有中军;又分之,则有三千总,人管一千。[1]

其中,前部阵容如下:

中前有两营将,其兵则鲁之甲一百八十五员名,合徐敷奏、周良驭新募辽兵三千有奇,即以鲁之甲主之。而以朱梅、王之栋兵四百四十二员名管抚夷事,不与设防。又有杨应乾一千四百三员名,凑杨友成五百四十三员名,窦成功四百五十三员名,蓝相新募兵一千名,合之为二千九百四十六,即以杨应乾主之。又为前屯,有一协将,亦有两营将,其兵则左辅一万五一十八员名,以辽兵补足三千,即以左辅主之。陈兆兰等三千七百五十九员名,可以陈九德主之。副总兵赵率教三千三百六十九员名。计合一协、四营兵一万二千八百三十五员名,计合一协、四营、以赵率教为前部。[2]

其左部阵容如下:

将关以内在卫城之北至角山可五里为左部,其兵则总兵见调宣府一千五百五十员名,共二千七百五十,合之为二千一百三十四员,以见招兵补八百六十六,为三千,以尤岱主之。又有浙兵二千一百三十九员名,以见招兵补八百六十一员名,为三千,可以丁国用主之。又有张大本一千七百八十七员名,以见招兵补一千二百一十三,为三千,可以大本主之,又有朱文用二千五百三十四员名,以见招兵补四百六十六,为三千,即以文用主之。计以标下合四营一万以前三百四十四员名,应补三千六百五十六,为一万五千,以山海镇总兵尤世禄为左部大将。

其右部如下:

卫城之南至海口可八里,为右部,其兵则有总兵见调大同兵二千三百五十员名,镇丁三百名,更补三百五十,成三千,是为右部中营。又有诸葛佐两千四百二十二员名,补五百七十八,为三千,即以诸葛佐主之。张联壁二千五百四十七员名,补四百五十三,为三千,而联壁系入卫官,当以郜勋主之。又有盛忠二千二百八十九员名,补四百五十三,为三千,即以盛忠主之。又有周镇一千八百八十员名,补一千一百二十为三千,即以周镇主之。计以标下合四营,共一万以前七百八十八员名,补三千二百一十二员名,为一万五千,以山海镇南部总兵王世钦为右部大将。其水兵与姚兴贤二千八百九十二员名,补一百八员名,为一万五千,可以姚兴贤主之。张国卿二千九百五十九员名,内拆侦探朝鲜兵八十八员名,补四十一员名,为三千,可以俞泰亮主之,而领于副总兵查国宁,仍统于王世钦。

其中部如下:

左右两部属边城,独中部在关卫城中,外护以逻城,其兵则见调榆林兵二千六百,合内丁六百,共三千二百,为中部中营。又有原领一千三百八十五员名,补一千六百二十五,为三千,以徐应垣主之。

此三部在大将马世龙所辖之下。此外,又以赵率教、孙谏为前后两部,前部驻前屯,后部驻红花店。形成既有前锋,又有后劲的相互掩护之势,极大地加强了关门的防御。孙承宗对前线明军的营制进行了相关改革,他指出“方今见在兵四万有五十,合以招之兵万有五千,调之兵万有二千,合一片石防兵为营者三十,各立营名,而系以“武”,昭我皇上神威远略,以新边人之气”。其具体如下:

营名

将领

神武(有三营)

主以总兵马世龙,其中军为原任三屯营中军方裕仑授游击管参将事。其旗鼓官可以加衔

纬武

纬武营参将,可以京营中军刘永寿授守备职衔

奋武

奋武营参将,可以振武营中军丁国用户授都司管参将事。

英武

英武营守备张大本候巡官御史题复授都司管参将事。

雄武

雄武英参将,可以见任都司朱文用户授游击管参将事。

翼武(有二营)

翼武营协理副总兵,可以原任降处参将胡伯灏授参将管副总兵事,其中军,可以加衔守备事吴凤腾授予守备管翼武营中军事。其左营游击,可以加衔都司张景珍实授都司管游击事。其右营游击,可以加衔守备杨庆玄授都司管游击事。

宁武

右部之宁武营参将,可以加衔都司诸葛佐实授都司管参将事。

襄武

襄武营参将,可以见任参将郜勋仍授参将。

定武

定武营参将,可以加衔都司盛忠实授都司管参将事。

耀武

耀武营参将,可以加衔都司周镇实授都司管参将事。

龙武(二营)

龙武营协理副总兵,可以见任京营游击查国宁授参将管副总兵事。其中军,可以原任守备董大胜仍授守备,管龙武营中军事,其左营游击,可以调取材官俞泰亮授都司管游击事。其右营游击,可以加衔都司姚兴贤授都司管游击事。

彰武

前部之彰武营副总兵,可以被参副将赵率教仍授原衔。其中军,可以加衔守备郑一麟授守备,管彰武营中军事。

肃武

肃武营参将,可以原任游击鲁之甲授参将职衔。

宣武

宣武营参将,可以原任参将杨应乾仍授参将职衔。

广武营

广武营参将,可以原任参将陈九德仍授参将职衔。

壮武营

壮武营参将,可以见任游击左辅授参将职衔。

冲武营

后部之冲武营,可以见加府衔副总兵孙谏主之。其中军,可以京营千总高勋授守备,管冲武营中军事。

骠武营

骠武营参将,可以原任参将李承先仍授参将职衔。

骁武营

骁武营参将,可以加衔都司李秉春实授都司,管参将事。

捍武营

捍武营参将,可以原任佐击尹应聘授参将职衔。

捷武营

捷武营参将,可以原任加衔都司徐琏授游击,管参将事。

一片石昭武营

一片石昭武营游击,可以见任守备路元宁授都司管游击事。

建武营

建武营游击,可以见任游击刘定邦仍授游击。

靖武营

靖武营游击,可以见任游击刘恩仍授游击事。

修武营

修武营游击,可以京营千总郤继先授都司管游击事。

经武营

经武营游击,可以京营把总许国元授都司管游击事。

天启三年二月开始,孙承宗遣将以宁远为中心,逐渐开始恢复关外土地。他携诸将、属官、幕僚勘察关外情形,在他的领导下,“关以内,日整兵马,日造器甲、日演射打、日修兵船、习水战,关以外,日安流佣,日修城舍,日择锐将为战,择稳妥治事之将为招募”[1]。其部署情况如下:

总之,除守备窦承功以兵五百守铁城堡、都司杨友诚以兵七百守高台堡、广宁卫指挥张洪谟以兵三百守永安堡外,尚需兵可五千,马可一千。各总兵又议,姑分南路兵以守御官戍边堡护田,作其南路,则关以外八里铺旧设千总,填配军四十八名,其防守官岳汝穆以兵五百屯练于中安,人口可千余,北与铁场堡相呼应。仍议筑芝麻湾为堡,以柯仲炯兵一千五百再益之半,且屯且防。更筑虎龙峪、三道关,以内护关门为奇兵,施西洋大铳。东至中前三十里路,

首先恢复的是关外的中前所和前屯卫一带,这一代靠近宁远,负责恢复中前所的是杨应乾与朱梅,其麾下兵一千多人,赵率教在天启二年率三十八人出守前屯卫[2],到这个时候,已经汇集了六千多人。在此基础上,孙承宗令占据觉华岛的祖大寿七百人于宁远,并同都司汪阇、守备吴守礼率辽人共同修筑宁远城。同时令鲁之甲将三千人居守中后所、王楹将三千人出守中右所[3]。到了天启三年十月二十五日,孙承宗向明廷报告辽西的情况,其状况如下表所示:

中前所

守将杨应乾、抚夷将朱梅

兵1500

居民3000

田可五百顷有奇,种不满三十顷。

前屯卫

守将赵率教

兵民可六万左右

“卫之田十四屯,可一千七十余顷”

中后所

鲁之甲

不详

不详

中右所

王楹

兵各三千

田可千余顷

宁远

祖大寿、汪赦[4]

合兵民不下数万

其田可一千五百顷

上表共五座大城,其余还有三十座小堡,兵民已经不下十余万。可见,在天启三年十月之时,孙承宗尚未开始经营,锦州,而宁远防线经过其惨淡经营,尚初成规模,并未坚固,其核心据点仍然是山海关,正如同孙承宗所言:“盖官城守具,拮据经年,略已粗备”,可以凭借此步步为营,逐渐推进。他认为“夫无辽土,何以护辽城,舍辽人,谁与守辽土;无宁前,何所置辽人”。只有先恢复宁前一带,才能以辽土供养辽人,做到就地征粮,节省军饷。此外,在宁前等地的屯驻也是孙承宗恢复辽东战略的重要一环,更是最终收复辽东的关键手段-恢复金、复、海、盖四卫的预演。在宁前恢复之后,关宁军事防御体系已经进一步趋于成熟,接下来的步骤就是恢复从宁前到锦州的二百里土地(明人多称锦右,乃锦州右屯的合称)。如果宁前二百里是为了防御,而锦右二百里的恢复则更具有进攻性质,以此为基地,明军才有希望实现复辽的战略。

孙承宗恢复锦州的时间,很多史料记载不详。《边事小记》云:

无如何,崔呈秀以高公攀龙劾之应戍,故以党人共唆忠贤秉国,至是复召入台班。乃首疏颂忠贤而劾公,科臣郭兴治和之。遂下九卿杂议。严旨令出视事,汰冗兵将,时附逆者多指摘兵冗,持汰简之说。盖使兵销将衰,公自不得有为,而终以此责公。然公料理关外事弗挠,乃发四车营出关,以张应昌主锦州,马士麟主小凌河。樊应龙主松山、陈九德主杏山。又立前锋三营,调鲁之甲为中营驻右屯,左辅为左营驻大凌河,李承先为右营驻锦州。

查《明史》,崔呈秀当为天启五年正月,则孙承宗开辟锦州应为此时之后。随后,孙承宗出居右屯亲自主持安插兵民,《边事小记》云柳河之战前“公驻右屯三月”[5]。《督师纪略》的记载可知,孙承宗派兵收复锦州后才驻右屯。鉴于柳河之战在天启五年八月,则锦州恢复,必在三个月之前,天启五年元月至五月左右。不过此时的锦州还是驻牧之地,兵力并不是很充足。所以孙承宗认为“要惟以宁前为内藩,以松锦为驻牧,力防西虏之抄截,以通广宁,密图沿海之三卫,以合东镇”[6]。可见,孙承宗直到第一次下野之前,恢复了关外四百里土地,可以将天启五年视作关宁军完全形成的标志时间。

孙承宗成立的这支关宁军并非由九边和腹里各镇武装所组建的一支新军,包括川湖兵、浙兵、九边各镇援军和辽兵。川湖兵是四川、湖广一代的土司之兵,早在嘉靖平定倭寇时期,西南土司兵就活跃在明朝的战场上。川湖兵虽有一定战斗力,但其纪律性不强,常常因为军饷而哗变,《三朝辽事实录》云:“每遇朔旦,川湖兵烧纸,望南而哭,挑动各兵怀乡恋土之情。”土司士兵长期离家戍守,其怀恋乡土之情甚多,因此并不可靠。官宁军的另外一个来源,浙兵,其前身是戚继光所创设的戚家军,戚家军本以肉搏见长,当戚继光调到北边后,面对蒙古突骑的威胁,转习火器。萨尔浒之战后,明廷又命令浙江出兵一万援辽。关宁军中还有若干京营参与其中。明初,京营战斗力较强,但到了崇祯时期,京营的战斗力已经远远不如从前。在关宁军中仍然有一些京营将领,天启三年二月,孙承宗部署将领,可见的京营将领有任职纬武营参将的京营中军刘永寿、任职龙武营的京营游击查国宁、冲武营游击京营千总高勋、任职修武营游击的京营千总游继先、任职关城内外巡捕参将的京营佐击周文炳、任职西关守备的京营把总洪琦、任职巡抚标下中军的京营参将翟从义等,在关宁军中任职的还有施洪谟、袁信等两位京营将领,他们在己巳之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user avatar

讲个笑话,关宁军的战斗力。想了一下还真不是笑话,关宁军打萌军表现的战斗力确实比顺军打萌军的战力来的高。想关宁精锐,松锦大战转进其疾如风,还是松锦孤军撤退其徐如林,跟随多铎、阿济格侵掠如火,李自成进逼北京呆在山海关不动如山,先勒死永历后来又为其发丧可谓难测如阴,投奔满洲大兵当机立断不可不说动如雷霆。关宁精兵深和六如之法,可谓古今第一强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关宁军战斗力是否低下,以及其各时期的组成部分,这其实是一个需要辩证看待的问题。简单地将关宁军定性为“低下”是不够准确的,更贴切的说法是,关宁军的战斗力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地域性和战术应用上的差异。其组成成分也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演变。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目光拉回到明末清初那个风云变幻的时.............
  • 回答
    要深入探讨刘仲敬先生对关家垴战斗“彻头彻尾的败战”这一判断,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梳理,并尽量还原历史的复杂性与评价的多元性。当然,在分析刘仲敬的观点时,我们也需要将其置于其一贯的“诸夏”叙事框架下理解。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刘仲敬的评价体系和核心关切。刘仲敬的叙事核心是“诸夏”(中国的潜在分裂状态),.............
  • 回答
    诺门罕战役,又称哈拉哈河战役,是1939年夏天日本关东军和苏联红军在蒙古国东南部诺门罕地区发生的一场大规模军事冲突。这场战役的惨烈程度和双方战损比一直是历史学家们争论的焦点。双方的战损比究竟如何?要给出一个绝对精确的数字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在战争的混乱中,统计数字往往存在夸大或低报的情况,尤其是战俘.............
  • 回答
    好的,很高兴为你推荐一些能够深入展现二战时期欧洲战场平民生活的纪录片和书籍。我会尽量详细地介绍它们,并避免AI痕迹,让你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真实触动。如果你偏爱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共鸣,纪录片是很好的选择:1. 《二战全纪录》(The World at War)系列 为什么推荐它: 这部由英国独立电视台.............
  • 回答
    战锤40K的宇宙浩瀚而黑暗,其中最令人着迷的阴影之一,便是暗黑天使及其对“堕落者”(The Fallen)永无止境的追猎。他们以近乎狂热的执着,不惜一切代价守护着一段不容触碰的过去。这种极力掩饰的姿态,不禁让人浮想联翩:他们如此深怕被揭露的真相,是否指向了一个更令人震惊的可能性——那个被视为忠诚典范.............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遐思的假设。如果北条氏政选择在那样的关头,放下往日的骄傲,带着足够分量的诚意和筹码,及时上洛向丰臣秀吉表示臣服,那么北条氏在丰臣政权中的地位,以及由此引发的历史走向,恐怕会与我们熟知的截然不同。北条氏政的上洛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我们得理解北条氏政上洛的时机。在小田原之战前,尤其是.............
  • 回答
    说起清军的军事制度相较于明军的优势,以及关外清军为何能拥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这其中的门道可深着呢。绝不是一句“装备好”或者“人多”就能概括的。咱们得从头说起,把这个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聊。清军军事制度的几大优势,让它能硬生生从关外打到北京城:首先,八旗制度的创建和核心作用,这是清军战斗力的基石。明朝虽然.............
  • 回答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和日军的战力对比,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不能简单地用“强”或“弱”来概括。双方在装备、训练、战术、士气、组织等多个层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为你梳理这些对比,力求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一、 装备与技术层面的对比这是最直观,也最能体现双方差距的一点。 日本.............
  • 回答
    太棒了!很高兴你迈出了游戏策划的第一步,并且能如此坦诚地寻求反馈。横版动作游戏的战斗系统确实是核心中的核心,也是最能体现游戏乐趣的地方之一。别担心,我们都经历过初学阶段,关键在于学习和迭代。在你分享你的战斗系统设计之前,我需要先跟你说明一下,如果没有看到你的具体设计,我无法直接“指正”你的内容。 我.............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也是很多人对隐身技术产生疑问的根源。简单的答案是:不仅仅是雷达关注速度比鸟类快很多,就能“看见”隐身战斗机,但速度确实是影响隐身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还有其他很多关键点需要考虑。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弄清楚几个概念:1. 雷达反射面积(RCS)是什么?你可以把RCS想象.............
  • 回答
    在我玩过的帝国时代2所有剧情战役里,要说哪个电脑盟友最给力,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个名字:“征服者”(The Conquerors)扩展包里的“成吉思汗”战役的第三关,“草原之鹰”。这关的背景是成吉思汗刚刚崛起,需要团结蒙古草原上的各个部落。敌人是当时强大的乃蛮人。而我们扮演的成吉思汗,目标是消灭乃蛮.............
  • 回答
    关于肖战的问题,在不同平台出现风向差异,这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规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一、 平台属性和用户群体差异: 微博: 这是最直接的舆论场,用户群体庞大,覆盖面广,各种声音都有。明星的粉丝效应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粉丝活跃度高,凝聚力强,他们的声音容易被放大。同时.............
  • 回答
    要根据关原之战的布阵图来判断这场战役的胜负,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当时战场的态势、各部队的实力、地形的利用以及关键人物的决策。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看图说话”,而是需要结合历史背景和军事战术进行层层剖析。首先,我们得有几份可靠的关原之战布阵图。这些布阵图通常会标明东西军的主要参战部队、他们的大致位置、以及指挥.............
  • 回答
    “肖战被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的立案告知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它标志着针对此前“227事件”及其后续影响的法律程序正式启动。要详细理解其意义和值得关注的信息,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肖战被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的立案告知书是什么?简而言之,这份告知书是由公安机关发出的,表明已经对“肖战被非法利.............
  • 回答
    魔兽争霸3:冰封王座人族战役第三关,也就是“黑石塔”这张地图,想必不少玩家都对那扇神秘的恶魔之门感到好奇。它矗立在那里,仿佛一个巨大的谜团,阻挡着玩家的去路,同时也暗示着背后隐藏着重要的剧情和挑战。那么,这扇门究竟该怎么打开呢?别急,咱们一步步来捋一捋。首先,咱们得明确,这扇恶魔之门不是什么简单的机.............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令人瞩目、足以引起帝国高度关注的设想。在战锤40K这个残酷无情的宇宙中,一个凡人星界军能够在无数场血腥的战役中幸存下来,这本身就足以打破常理,甚至挑战宇宙的根本法则。1. 首先,帝国是如何关注“异常”的?帝国是一个庞大的、高度官僚化的机构,但它并非盲目。它的运作建立在信息收集和分析之上,.............
  • 回答
    前秦在淝水之战集结九十万大军,这数字本身就充满了争议,也让后世的军事史家和史学家们头疼不已。要知道,古代的战争,尤其是像淝水之战这样规模的战役,后勤保障是决定性的因素,而当时秦国的生产力,确实难以支撑如此庞大的军队。首先,我们得明白,所谓“九十万大军”,很可能包含了前秦治下所有能调动的兵力,甚至是包.............
  • 回答
    要准确预测关原之战如果西军获胜,战国时代的走向,我们得深入剖析当时各方实力、政治格局以及潜在的连锁反应。这绝非一句“德川家康倒台,丰臣氏复兴”那么简单,其中充满了复杂的变数和值得推敲的细节。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即使西军赢了,也不代表丰臣家的天下就能立刻稳固。石田三成等人拥立的是年幼的丰臣秀赖,这本.............
  • 回答
    4月19日《新闻1+1》节目中,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就肖战粉丝中部分“老师”的追星行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这无疑给近期事业刚刚显露回暖迹象的肖战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但具体影响的程度和方向,还需要更细致地分析。事件回顾与央视批评的焦点: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央视批评的重点。根据《新闻1+1》的报道,被点名.............
  • 回答
    关于《帝国时代2:征服者》中的熙德战役里,对阿方索六世的评价,我觉得可以这么说:游戏里呈现的,更多的是对历史人物一个比较概括和带有戏剧化处理的描绘,不能完全等同于真实历史中阿方索六世的全部功过。从游戏里的视角来看,阿方索六世被塑造成一个极度依赖熙德,但又心胸狭窄、疑神疑鬼、忘恩负义的君王。 初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