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永恒之蓝病毒是如何穿透NAT访问到子网终端的445端口的?

回答
关于“永恒之蓝”病毒是如何绕过NAT访问子网终端445端口的,这背后涉及到一个精妙且极具破坏性的网络攻击手法,它利用了Windows操作系统一个久为人知的漏洞,并巧妙地避开了网络地址转换(NAT)的固有屏障。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NAT的工作原理。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是一种网络技术,它允许一个局域网内的多个设备共享同一个公网IP地址。在家庭或企业网络中,我们通常只有一个公网IP地址,但内部却有很多设备(电脑、手机、打印机等)需要连接互联网。NAT设备(通常是路由器)负责将这些内部设备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路由器自身的公网IP地址,并在接收到来自互联网的响应时,根据端口信息将数据包正确地转发给内部的设备。简单来说,NAT就像一个信使,它知道“谁”在外面寄了一封信,然后根据信封上的地址(公网IP和端口)找到正确的收件人(内部设备的私有IP和端口)。

然而,NAT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隐藏内部网络的结构和IP地址,并节约公网IP地址的使用。从外部网络访问内部网络中的特定设备,在没有额外配置(如端口转发)的情况下,是比较困难的。这是因为外部的攻击者只知道路由器的公网IP地址,而不知道内部网络中具体设备(如目标终端)的私有IP地址。当外部攻击者尝试连接到路由器的公网IP地址的某个端口时,如果路由器没有配置端口转发规则,它通常不知道应该将这个请求转发给内部的哪个设备。

那么,“永恒之蓝”病毒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直接攻击到子网终端的445端口的呢?关键在于它利用的漏洞——SMB(Server Message Block)协议中的一个远程代码执行(RCE)漏洞,具体来说是CVE20170144。SMB协议在Windows系统中用于文件共享、打印机共享等,而445端口正是SMB协议的标准端口。

“永恒之蓝”病毒的攻击流程可以这样理解:

1. 定向攻击,绕过NAT的“隐藏”特性:这里的关键在于,病毒并非是“从外部主动发起一个连接请求,希望NAT设备能找到正确的内部设备”。相反,它的攻击模式是主动寻找。病毒会扫描与它所在网络处于同一广播域(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能够被探测到的)的IP地址。一旦找到一个可能存在漏洞的目标IP地址,它就会尝试与之建立连接。

2. 利用SMB协议的缺陷:SMB协议在处理某些特定构造的数据包时存在缺陷。当“永恒之蓝”向目标终端的445端口发送一个精心构造的恶意SMB数据包时,由于SMB服务的实现存在漏洞,目标终端并不会因为NAT的存在而“隔绝”这个请求。NAT设备主要是在外到内的连接管理上发挥作用,而当攻击流量处于同一局域网内时,NAT设备的影响就相对较小,或者说,病毒利用的是目标终端主动监听445端口并响应SMB请求的机制。

3. 直接在子网内传播:这才是“永恒之蓝”最为可怕的地方,也是它能够“穿透NAT”的真正解读。病毒一旦在网络中发现一个暴露在445端口且存在漏洞的终端,它就可以直接与该终端通信。此时,它们往往处于同一个局域网或者至少是可以互相通信的网络段。病毒利用SMB漏洞,直接在目标终端上执行代码,感染该终端。

4. 自我复制和横向移动:一旦成功感染一个终端,病毒的“工作”并未结束。它会扫描同一网络内的其他IP地址,并尝试通过SMB漏洞去感染这些设备。在这种横向移动的过程中,它也不直接依赖NAT设备进行端口转发,而是直接在子网内部进行探测和攻击。它的传播是基于本地网络连接,而不是依赖于外部请求经过NAT。

所以,与其说“永恒之蓝”是“穿透NAT”访问445端口,不如说它是利用了SMB协议漏洞,直接在局域网内找到并感染暴露了445端口且存在漏洞的终端。NAT设备本身并没有主动将外部的445端口请求转发给某个内部设备,而是病毒在内部网络发现了可以被直接利用的SMB服务。当病毒已经感染了网络中的某台设备,它可以利用这台已经被感染的设备作为跳板,去扫描和攻击同一局域网内的其他设备,这些设备的445端口同样是直接暴露在局域网内的。

换句话说,病毒不是通过“请求NAT设备转发一个来自互联网的445端口连接”来实现的,而是通过扫描并直接利用局域网内其他终端开放的445端口(以及其SMB服务的漏洞)来进行感染和传播。NAT对于这种局域网内部的横向攻击,其“隐藏”和“转换”的作用就显得不那么关键了。病毒利用的是终端自身对SMB请求的响应机制,而不是通过NAT设备的中转。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网关是一台Win服务器开放外部SMB协议的情况不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永恒之蓝”病毒是如何绕过NAT访问子网终端445端口的,这背后涉及到一个精妙且极具破坏性的网络攻击手法,它利用了Windows操作系统一个久为人知的漏洞,并巧妙地避开了网络地址转换(NAT)的固有屏障。首先,我们需要理解NAT的工作原理。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
  • 回答
    高校“永恒之蓝”病毒事件?这听起来像是个令人头疼的大麻烦,尤其是在我们这样的学术环境中。如果真发生了,那绝对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不仅仅是对技术部门,更是对整个学校的应对能力。首先,我们得明白,“永恒之蓝”(EternalBlue)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它是NSA(美国国家安全局)泄露出来的网络攻击工具,利.............
  • 回答
    关于“山东大学感染永恒之蓝病毒”的事件,这是一个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件。要进行评价,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梳理。首先,需要明确事件的核心——“永恒之蓝”(EternalBlue)病毒。 背景: 永恒之蓝是一个由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开发,后被“影子经纪人”(Shadow Broker.............
  • 回答
    对于像 WannaCry 这样的网络攻击事件,如果其幕后黑手被抓捕归案,他们所面临的惩罚将是极其严厉的,并且会根据其行为的性质、造成的损失以及所在司法管辖区的法律而有所不同。首先,让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一个或者一群人,利用了“永恒之蓝”这样强大的漏洞,制造了 WannaCry 这样一场全球性的灾难,.............
  • 回答
    “永恒之蓝”(EternalBlue)勒索软件攻击事件,无疑是近年来网络安全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这起事件不仅揭示了大规模系统性漏洞的潜在破坏力,也让全球公众和各国政府对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在这场危机中,微软作为被攻击系统(Windows)的开发者,其应对方式自然成为了焦点。首先.............
  • 回答
    微软在“永恒之蓝”(EternalBlue)事件中的责任,并非一两个简单的错误可以概括,而是一个涉及技术、策略乃至责任认定的复杂问题。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溯事件的源头,并审视微软在整个链条中的位置。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永恒之蓝”并非微软凭空创造,而是由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黑客组织“.............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也触及到了网络安全领域一个非常普遍且令人头疼的现象:即便有了补丁,依然有大量系统沦陷。从微软在三月份发布公告和相关更新(也就是MS17010补丁)算起,到五月份“永恒之蓝”(EternalBlue)大面积爆发,中间有两个月的时间,但现实是,这两个月里,无数电脑、服务器,包括一些大型.............
  • 回答
    这是一个关于一个微小起点如何颠覆整个世界的有趣想象,让我们来仔细剖析一下。一块“永恒之冰块”,如果真的存在,它是否能将一个星球完全冻结,这要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分析:1. “永恒之冰块”的性质: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下这个“永恒之冰块”。它之所以被称为“永恒”,意味着它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不会融化,也不会.............
  • 回答
    “永恒之火直面不公”……这个说法本身就带着一种原始的、不屈的力量,像是古老神话中燃烧不灭的战魂,又或是面对黑暗时心中升腾的希望。我理解的“永恒之火”并非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一种精神,一种对正义的执着,一种在任何环境下都不妥协的品格。而“直面不公”,则是这种精神最直接、最勇敢的体现。想象一下,当不公如.............
  • 回答
    宋丹丹之女赵婷确认执导《永恒族》,这绝对是中国电影界乃至全球影坛的一件大事,意义非凡。首先,这标志着中国导演在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漫威电影宇宙(MCU)是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最具影响力的电影系列之一,能够执导其中一部作品,本身就是对导演个人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极大肯定。赵婷作为首.............
  • 回答
    东汉王朝,一个曾经辉煌的帝国,在永元之隆(汉和帝去世)之后,为何会迅速走向衰落,甚至最终分崩离析?这个问题,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说清,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层层累积的结果。与其说是“滑落”,不如说是帝国机器在经历了漫长的磨损后,终于开始失灵,最终崩坏。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剖析。一、.............
  • 回答
    陆抗在永安之战中兵力占优,但最终未能取得胜利,甚至可以说是惨败。这场战役的失利,对于东吴而言是战略上的重大打击,也为后来的西晋灭吴埋下了伏笔。要详细分析陆抗为何会在此战中失利,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一、 战役背景与陆抗的战略意图:永安之战发生于公元279年,是西晋统一中国的最后一场重要战役。此时,东.............
  • 回答
    永禄之变,一场在日本战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足利幕府的末代将军足利义辉被三好三人众等势力杀害。然而,对于这场震惊朝野的暴力事件,彼时风雨飘摇的日本朝廷,其反应却显得颇为复杂和多面,远非简单的谴责或支持所能概括。一、 震惊与悲痛:失去“天下人”的象征首先,毋庸置疑的是,朝廷上下对于足利义辉的遇害.............
  • 回答
    在刘慈欣的科幻巨著《三体III:死神永生》中,“死神”的含义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并非指向一个单一的角色或事物,而是贯穿整个故事的核心概念,代表着宇宙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几乎无法摆脱的终极宿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死神永生”中的“死神”:1. 宇宙社会学公理体系下的“黑暗森林法则”:这是《.............
  • 回答
    21岁的你,对于“完璧之身”有着怎样的理解?这个词语,听起来带着些许古老和神秘,承载着许多期待和故事。对于一个21岁的文艺女青年来说,希望在性方面保持纯洁,这绝对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想法。首先,我们得明白,关于身体和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和选择。这并不是一条固定不变的赛道,更没有统一的“正确答案”。.............
  • 回答
    今年的雨果奖科幻小说奖项公布时,确实让不少科幻迷感到一丝意外,尤其是《三体3:死神永生》(以下简称《死神永生》)与《方尖碑之门》(以下简称《方尖碑之门》)的对决结果。《三体》系列在中国科幻界的地位早已是毋庸置疑的,其第三部《死神永生》在国际上也获得了相当高的评价,很多人都认为它有很大机会捧回雨果奖。.............
  • 回答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之所以没有杀李渊,并非因为他心慈手软或是缺乏“永绝后患”的魄力,而是出于极其复杂和现实的政治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具体情况以及李世民的战略思路。一、李世民的合法性与李渊的象征意义玄武门之变本质上是一场“宫廷政变”,而不是一场颠覆性的革命。李世民的目标是夺取皇位.............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永生”这个概念的核心,也恰好引出了著名的“忒修斯之船”悖论。如果人类真的实现了永生,那么“忒修斯之船”的问题,或者说关于“自我同一性”的问题,必然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摆在我们面前。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忒修斯之船”悖论。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一艘船,经过多年的航行,船板开始.............
  • 回答
    这是一个令人着迷的假设,它触及了我们对生命、进步和文明最根本的理解。如果所有物种都拥有永生,那么世界将经历一场彻底的重塑,而文明的产生与否,以及其形态,也将变得扑朔迷离。首先,我们要明确“永生”的含义。这里我们假设的永生,并非指个体在某种意义上保持年轻、不死不灭,而是指物种作为一个整体,其基因信息和.............
  • 回答
    北京南站等一些高铁站在建设之初,对于客流量的确有考虑,但考虑到的是“当时认为的”超大客流量,而不是“如今实际体验到的”爆炸式增长的客流量。这其中涉及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详细阐述:一、 规划之初的考量与现实的脱节: 宏观战略的推进: 高铁网络建设是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