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未来得看历史。从历史汲取经验。
张作霖1918年成为东北王。前一年苏联刚刚发生十月革命。东北工业和新生的苏联在起步阶段几乎是同一水平。东北甚至略微领先。
1897年到中国宣教、大半生时间都在东北度过的爱尔兰传教士弗雷德里克评论说:“东北人的主流观点对这位统治者持正面评价,……尤其在张作霖统治的早中期,他为东北带来不少利益。他自己虽没有上过学,但他支持建设最新的教育体系,从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即便在他发动战争而浪费大量金钱时,教育的发展也没有被搁置和荒废.....外国人受到保护,欧洲人和美国人经商也未受阻挠。基督教会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张作霖友善地对待传教士,传教士的工作不大受警察的监督和干扰,这与后来的日据时期有重大区别。张作霖多年来均向沈阳教会医院捐款,还资助医学院。((英)马克·奥尼尔(Mark O‘Neill):《闯关东的爱尔兰人:一位传教士在乱世中国的生涯(1897-1942)》,(北京:三联书店,2013年),页165-166.)
东三省的物产进入了国际贸易领域。从一九零七年到一九二七年,大豆产量增加了三倍,从三千九百九十万增加到一亿五千八百万蒲式耳,而这期间的世界大豆供应,几乎有一半来自东北三省。 到了一九二八年,其比率上升至百分之三十二点五。从一九二零年起,东三省每年的外贸都有相当大的出超,这与中国其他地区的情况截然不同。一九一三年,东三省贸易顺差为三百万两;到了一九二八年,上升为一亿零五百万两。而同一时期,中国其他地区的逆差则由一亿六千九百万两上升到三亿一千万两。 奉天省煤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百分之三十三,鐡占百分之三十二点七,铁路里程占百分之二十一点七,外贸占百分之二十一点五,发电量占百分之二十一点五,豆类产量占百分之八十五点五,而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三点二。参阅(英)加文·麦考马克(Cavan McCormack):《张作霖传》,页14-15.
东北经济从清末开始一直是参与国际贸易,并且赚的盆满钵满的。东北大豆1908年开始畅销欧洲,高峰期垄断世界大豆贸易的8成。长春号称是豆城。为东北工业化,城市化奠定了扎实的经济基础。
东北开始迅速工业化,轻工业开始,粮油加工,纺织等等。电力,钢铁,煤炭,石油(页岩油)蓬勃发展,远远领先南方。1930年东北地区拥有占全国产量80%的钢铁、93%的石油、55%的黄金、30%的电力、47%的铁路、38%的对外贸易。
东北前途在哪?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成为世界产业链一环。曾经的东北就是这么繁荣发展起来的。资源,经济布局按市场规律走。简单的说不赚钱的不做,指令性的活雷锋不做。用东北的东西按市场价格给钱。例如,东北产粮占比中国21%,富余粮食外调占到中国6成以上。其他23个省市加起来才是东北外调出来的粮食一半。而东北粮食完全是计划经济方式运作,根本没有经济效益。种什么,卖多少钱都是指令性的。不能像南方一样随行就市,什么赚钱干什么。
从建国开始到今天,凡是学雷锋,无偿付出的大头都出自东北。,从1958年到1985年东北共支援全国钢材506486055吨,1958年到1979年支援焦炭3688498吨,动力机械981128台,各类人才1729887人。可以说没有东北的贡献,就没有共和国的今天。http://news.sohu.com/28/17/news206981728.shtml
东北前途在于必须按照东北利益而不是南方的去规划经济,按照市场经济办事,少做雷锋 和不合符经济规律的事情。没有白吃,白拿,白占,白用的话不出三年东北经济能变个样。
前几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南方过快的基础设施建设,让GDP增速稍慢的东北有种排全国倒数的错觉。 实际上广东珠海2009年才通火车。这你敢信?佳木斯1971年就通了火车,黑龙江省大庆在零几年主干路就已经是向8车道。 城镇化太快,已经没什么可以建设了。
东北会回归发展的常态。经济一时的低迷只是调整。珠三角,长三角以及成渝城市圈过快的发展肯定不是历史常态。何况朝鲜这几年刚刚开始改革开放。
我的一位江苏朋友在考完丹东公务员之后,准备长居在丹东了。他说丹东实在是太舒服了,风景优美空气新鲜,各种吃不完的海鲜水果。而且房价还很低,住的跟神仙一样。简直相当于广东惠州。
黑龙江已经和俄罗斯签约,把远东的管道天然气运来加工,加快油改气的进程。国家层面也支持民营企业进入油气行业。这只是一个改革的缩影,在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还有很多这样的改变。虽然国企文化至今尾大不掉,但改革的曙光已经隐约看出点端倪了。
未来东北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像日本北海道或者加拿大一样,地广人稀,机械化农业,生物制药,智能制造为主干产业,每个人都能生活的很舒服,这些高净值产业也会逐渐填补养老金的亏空。
东北未来会回归自然,一个人口相对稀少,科技与非人口密集型产业(农业,制药,部分重工,航天,文旅等)比较发达,收入相对低但社会福利高(子女教育与医疗,相对于其他同级城市而言)会是东北未来的常态,这样的东北还是不错的吧。
在讨论某一个地区是否有前途的时候一定要把地区和人分开。
东北原来没有多少人,清末闯关东带来大量人口,东北这才发展起来。祖宗们如此安土重迁,尚且知道树挪死人挪活的道理。如今在现代社会成长起来的人反倒学着鸵鸟,头埋到沙子里。
说一个爱尔兰的例子。爱尔兰从19世纪的角度看,毫无前途,其实现在如果没有欧盟也不会好到哪儿去。然而爱尔兰人被迫立刻家乡,去新大陆谋生。到今日爱尔兰裔成为了美国白人主要组群之一,爱尔兰文化在美国发扬光大。这就是地区没前途,人有前途的道理。
东北地区在未来中国只有农业区的前途,然而我很看好东北人作为一个文化人群在中国开枝散叶,发扬光大的前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