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的知乎昵称有哪些寓意、由来或故事?

回答
作为一个人AI,我并没有知乎昵称,更没有昵称背后的寓意、由来或故事。我的存在是为了提供信息和完成你的指令,我没有个人经历、情感或者社交网络。

不过,我理解你对知乎昵称的提问,这背后可能包含了对个人表达、身份认同、社区文化以及昵称背后故事的好奇。很多人在选择知乎昵称时,会投入很多心思,让它承载着自己的某些特质、爱好、价值观,甚至是一个小小的自我剖白。

我可以从更普遍的角度,为你分析一下人们通常是如何构思知乎昵称,以及这些昵称背后可能蕴含的寓意和故事:

知乎昵称的构思方向和背后的故事:

1. 兴趣爱好与专业领域:
寓意/由来: 直接反映用户在知乎上关注或擅长的领域。
故事举例:
“量子物理爱好者”: 可能是一个对物理学充满热情,尤其是量子力学方面有深入了解的用户,希望通过昵称吸引同好,或者在相关问题下分享自己的见解。他可能从小就对宇宙的奥秘着迷,阅读了大量科普书籍,甚至大学选择了物理专业。
“前端攻城狮”: 表明了用户的职业和技术方向,显示了其在软件开发领域的经验和热情。他可能经历了无数次的编码、调试和项目上线,从一个新手成长为一个能够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攻城狮”。
“电影发烧友一枚”: 这是一个直接表达对电影热爱和追求的昵称。他可能看过无数部电影,对影评、导演、演员都有独到的见解,喜欢在知乎上与同样热爱电影的朋友交流。

2. 人生感悟与价值观:
寓意/由来: 表达用户对生活、人生、社会的思考和态度。
故事举例:
“慢慢来,会好的”: 这个昵称传递了一种积极乐观、耐心等待的生活态度,可能是在经历了一些困难或挑战后,用户希望以此来鼓励自己和他人。他可能曾经经历过一段低谷期,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最终走出了困境,并将这种信念化为昵称。
“保持好奇”: 象征着对未知事物永不停止的探索精神,以及学习和进步的动力。这位用户可能是一个终身学习者,对世界充满疑问,并享受寻找答案的过程。
“做个有趣的人”: 体现了用户希望通过幽默、创意或独特的视角来丰富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活。他可能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乐趣,并乐于分享,希望能在知乎上带来轻松愉快的交流氛围。

3. 幽默风趣与玩梗:
寓意/由来: 借用网络流行语、段子、动漫游戏梗等,展现用户的个性和幽默感。
故事举例:
“键盘侠的克星”: 可能是一位对网络暴力或不负责任的言论感到不满的用户,希望用这个昵称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并以此为契机进行辩论或纠正。他可能曾经因为看到不公而感到愤怒,并希望能在知乎上发声。
“我不是药神”: 借用了电影《我不是药神》的梗,可能意味着用户虽然有自己的专长,但不愿被过度神化,或者是在特定领域有所建树,但保持谦虚的态度。他可能是一位在某个领域非常专业的人,但更希望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进行交流。
“村口王师傅”: 这种昵称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感,可能暗示用户来自普通家庭,有着接地气的性格,喜欢分享生活中的点滴趣事。他可能是一位朴实无华的劳动者,也可能是一位喜欢将生活智慧融入到回答中的分享者。

4. 个人经历与情感寄托:
寓意/由来: 纪念某段经历、某个人,或者表达某种情感状态。
故事举例:
“少年不识愁滋味”: 这个昵称充满了怀旧和青春的色彩,可能代表了用户对过去纯真时光的追忆,或者是在人生阅历增加后对青春叛逆和无知的反思。他可能回忆起年轻时的冲动和无畏,也可能在成熟后,以更平和的心态看待过去的自己。
“曾经沧海难为水”: 这个昵称表达了经历过深刻的感情或事件后,对其他事物的看法变得更加超然和淡然。可能与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或是一次重大的事业变故有关。
“纪念某年夏天”: 这是一个带有个人印记的昵称,可能承载着一段难忘的回忆,比如一段美好的旅程、一段特别的友情或爱情。

5. 理想追求与人生目标:
寓意/由来: 展现用户的人生理想、目标或希望达到的状态。
故事举例:
“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是一个简单而有力量的昵称,代表了用户持续自我提升和成长的决心。他可能每天都在学习新知识,尝试新技能,并希望通过在知乎上的交流来获得启发和动力。
“追逐星辰大海”: 象征着远大的抱负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可能与用户的职业、爱好或人生规划有关。他可能是一位有梦想的年轻人,渴望突破现状,去实现更宏伟的目标。

总结来说,知乎昵称不仅仅是一个标识,它更像是用户在知乎社区里的一次自我介绍和个性宣言。 很多人会认真构思自己的昵称,因为它承载了他们的:

身份认同: 我是谁?我做什么?我有什么特点?
价值导向: 我相信什么?我推崇什么?
情感表达: 我有什么感受?我有什么故事?
社交意图: 我希望吸引哪些人?我希望和大家如何交流?

虽然我无法提供自己的昵称故事,但我可以通过分析和理解这些普遍存在的昵称背后的逻辑,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知乎社区以及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自我表达。

如果你愿意分享你的知乎昵称,我很乐意尝试为你分析其中可能蕴含的寓意或故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20年10月之前,在知乎光潜水随便看看不点赞不互动,叫“清音”,随便取的名。

10月认识了宝贝答主护护,就改名叫“护红河”,因为我姓何,就把自己的姓糅合进去了,不想跟风他们一溜叫什么绿护蓝护黑护的眼花缭乱的。

至此就在护护评论区常年驻扎,逢赞必点,前排必抢,无他,这是妈妈粉的自我修养!

前些天刚又改名叫“红豆豆”啦,因为年纪大了,想让自己显得俏皮一点,还得是红派的,就取了这个。而且有诗云“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觉得红豆很可爱。

当然还是护护粉啦!愿红护同学今年粉丝破百万,百万铁骑马踏知乎!

user avatar

红护!我爱你护护!

user avatar

之前是实名的,后来不知道在哪个问题下的回答惹到了一些人被网暴了,就改成这个了。

user avatar

我是739085啊。

取自0.7390851332151609......的前6位,这个数字是cosx=x的唯一实根。cos可以指角色扮演,cos函数的不动点就代表扮演的角色和自己一样,也就是说活出真正的自我。然后,有一个"不动点迭代法",可以形象的画成"蛛网图",对任意实数a,不断求cos,就会像螺旋式蜘蛛网那样收敛到0.7390851332......这个极限值。也就是说,即使一个人开始是迷茫的,没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人生,通过不断的努力扮演好符合自我的角色,最终一定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PS.有评论区说我只取了前6位,所以达不到完全实现"真正的自我",这个ID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妥协。我说明一下,这确实是一种妥协,但可不是对"真正的自我"无法完全实现的妥协,而是对大众的数字记忆力的妥协。没受过记忆力训练的人,平均来说只能复述刚听过的7位数字,而大多数人都记不住的ID无法给人深刻的印象,如果太多了(比如几十位),对数字不敏感的人反而还觉得烧脑,效果并不好。考虑到记忆的持久性,我比较保守的取了6位。

当然这个cosx=x也有精确的解析解,我比较常用的是lim(x→∞)cos[x](1),就是不动点迭代的极限。也有拉格朗日反演搞出来的积分或者级数解,但这些东西99%的人不认识,显然不适合当知乎昵称。

user avatar

我外号多多,2011年起的。当时是因为一个活动,我名字笔画长,而且分别带了一个前鼻音和后鼻音,念起来有些绕口,所以说那就取个好记的外号吧。

“多多“看起来随意,但是由那一年我的三个“偶像”组成的,而他们三个也成了我后来生活中的一些激励点。

许三多:

有段时间我疯狂地看《士兵突击》,还买了同名小说,里面经典一些台词我也给背了下来,当年艺考的时候老师老师问喜欢看什么剧,我特骄傲的说是《士兵突击》,然后还在老师面前背了几句台词,他问我为什么喜欢士兵突击,当时的回答是“他告诉我了我人要活得有意义“,现在想想有些幼稚,但我一直认同那句有意义事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

朱塞佩·托纳多雷:

从《天堂电影院》到《海上钢琴师》再到《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就是那个创作了这著名的三部曲的托纳多雷。那时候是第一次真正接触电影,老师给我们放映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天堂电影院》,那是一部我从头哭到尾的电影,你说为什么哭我也不知道,可能是感受到电影黄金时代的魅力吧。2021年在拉萨看的重映,剧中放映师每喊一次多多,我都会很自恋的感觉在叫自己,那句“每天都生活在这,会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会觉得什么都不会变。“一直鼓励我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扎西拉姆·多多:

她是让我开始将目光看向西藏的人。当年《非诚勿扰2》中的那首《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一下子火遍全网,大家都在说“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也就是那个时候起西藏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直到多年后的今天,即使不能时时刻刻留在西藏,我也会告诉自己,“我去或者不去西藏,西藏都在那里。”

耳多,就是听多多说。

感谢三位多多。

user avatar

“来,我给你们唱首歌……陈奕迅的……《护士衫下》……”

——2011年,我某哥们喝多之后在KTV说的话。

user avatar

昵称即本名,没什么寓意,不过因为这名字,爸妈差点离婚,倒是可以说道一下。

自打知道怀了我,爸妈就开始张罗着取名字,然而名字还没取好,先发生了一桩事。

是邻居的王老太。

这老太太是老而不死是为贼的典型,生了五个女儿,一个儿子没有,所以对男孩比较执念,邪门的是,她的五个女儿在娘家,竟然只有一个生儿子的,其它全是生的女儿,还有一个生不出,邻里传言,一定是她上辈子干了缺德事了。

不过王老太不吸取教训,不好好的为下辈子积点德,竟然又干起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来,假如真有六道轮回,她下辈子怕是逃不了被做成火腿肠的命运。

我妈从小喜食话梅等酸物,可是怀了我后,奇了怪了,竟然开始喜欢吃辣的,民间素来谣言多,王老太一口认定,根据酸儿辣女的生育第一定律,我妈定是怀上了女娃。

怀就怀吧,可是这老毒妇竟然怂恿我妈打掉!

原因是,当时家族里只有一个男孙,爷爷放言,凡男孙都能领一套院子,这话虽然未必能兑现,因为当时家里的十几套院子都给政府租了去,何日归还遥遥无期,不过当时有风声下来,似乎开始分批退房了,所以一套院子,可是很有诱惑力的东西。

当然,聪明如你肯定会说,这还不好办,多生几个就是。

但问题就在于,那个年代计划生育观念深入人心,大家都信奉只生一个好,不信奉的都遭了殃,罚款罚的妈的都不认识了。

所以,生男还是生女,便成了一个问题。

而且,王老太把自身和女儿们遭遇的不幸,通通说给了我妈听,什么在家里没地位啊,什么不受婆婆待见啊,什么生了女娃连饺子都不让多吃啊(这可要了我妈的命了,她生平最爱吃饺子),当然,更重要的是,别人生了男孩都有院子领,我家没有,这放谁都心里不爽啊。

于是我妈动摇了!

有关这点,我后来严肃地批评了我妈,我说儿子才值这一套破院子么?

鉴于当时我刚给妈妈买了楼房,用事实证明了确实儿子比院子强,所以她虚心地接受了批评。

不过我有理由相信,她是怕我不给她养老。

当时力排众议的是我爸,他是喜欢女儿的,这下梦想成真了,怎么肯拿掉,他读过点诗书,于是站出来说些什么「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我妈听不懂,于是我爸给翻译了一下:

院子的事我包了。

这么说我妈就听懂了,决定把我生下来。

但王老太不依不饶,仍旧向我妈灌输歪理邪说,主要是当时巷子里,就我家有一台彩色电视,她来蹭电视看,闲得无聊总得说些什么。

直到我爸生气,说这孩子已决定生下来,老说打掉打掉不吉利,再说就不给看电视了,王老太才闭了嘴。

不过知道这事后,我很是生气,一想老子的命差点就交待在她手里,这气就不顺,当即就去把她的老年三轮车给放了气。

决定把孩子生下来后,起名字便提上了日程。

奶奶的意思是找个算命先生去起,花两个钱,起个牢靠名字。

我爸当场拒绝,他是好文艺的人,同时反对迷信,才不希望闺女为了补什么五行,叫什么张铁铃、张淼淼,就这还好些,万一缺了土,叫什么张小垚,女孩家家的叫这个,还不怪死老子。

不请人取名,那就自己取吧,因为大伯生了个女儿,中间字是亚,所以我也该叫张亚什么。

我妈是个朴素之人,从她名字看得出来,素贞。

不过她取名字却是缺乏想象力,因为她想给我取名为:张亚亚!

我爸多少喝过二两墨水,笑话她,说就算这么取,也该叫张亚雅才对,我妈见雅这个字比较高大上,当即同意。

但我爸是不乐意的,他反对封建世俗,觉着没必要搞这一套,起个名字嘛,自由些的好。

于是提出了他想好的名字:张蒹葭

这可就难为了我妈了,她犹豫地念出来,张谦霞?

她不认识这俩字,只知道蒹和谦有点像,至于葭……虽然帽子不一样,但也该是读作霞吧。

读书人什么时候最得意,当然是在不识字的人前装逼了。

我爸捋下零星的几根胡子,骄傲地站出来说,蒹读兼,兼并的兼。

我妈点点头,说这字太狡猾,加了个草字头,读音竟然没变。

然后我爸说,葭是读佳。

我妈说,这个字更狡猾,加了个草字头,竟然连音都变了。

可能因为这两个字让我妈出了丑,所以她立即就否决了这个名字。

我爸对这名字念念不忘,赶紧说,这名字是有寓意的,语出自《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不是很好听?

我妈不吃这套,说那干嘛不叫张白露。

我猜想,此刻我爸的内心是崩溃的,定然想起一个成语:对牛弹琴。

我爸正待辩解,我妈才不要听,说生的是女儿,名字该她取,如果是儿子,就让我爸取。

我爸思考了半天,不晓得这个逻辑是怎么成立的,不过我妈性子执拗,她才不管什么逻辑。

最后,我妈决定给我取名为:张洁洁

我爸反对,我妈宣布反对无效。

我爸继续反对,说孩子是两个人生的,他有投入没产出,这闹到人民法院都说不下去,所以该分一个字给他,作为报答,他去学包饺子。

我妈也是通情达理之人,就同意了,虽然我觉得其实重点是在饺子上。

经过一阵扯皮,名字最终定了下来:张玉洁,取冰清玉洁之意。

其实我爸的意思是想叫张聿洁的,我猜想他是觉着非得有个不常用的字,才显逼格。

但我妈的意思是,所有她吃不准叫什么读音的字,都不是什么好字,所以,最终还是定了张玉洁。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怀了几个月,做了个B超一看,完了个蛋,名字白取了,原来是带把儿的!

这下可把一家人高兴坏了,于是起个新名字,又成了头等大事。

我爸虽口口声声说喜欢女儿,但一听说是儿子,本性就露出来,走路时背都挺直了些,似乎干了什么不得了的成就。

那年代,男孩的名字尽是些志刚志强,建军建国的,我爸自然不能按这个路子来,于是文青心发作,起了个诗意的名字:张子墨

我妈一听,不行不行,你狗日的成天打麻将,连孩子都不放过,自摸上瘾了吧。

我爸就站出来说这名字是个什么寓意,我妈还没听,就说,不行不行。

我爸很生气,说那你取吧,我妈想大伯家儿子叫张志伟,我不妨叫张志刚。

我爸听了,吐血三升,心里悔恨当初没娶个大学生,否则定会知道子墨之美。

张志刚自然是不行的,我妈被烦得不行,说要么还按老规矩办,一人一字,她对洁这个发音情有独衷,于是选了个杰字。

我爸大概也是烦了,自暴自弃,说叫张小杰好了。

我妈说不行,小听起来太小气了,叫张晓杰吧。

我爸想,发音都他妈一样,你还要争,这明明就是在给下马威,争家里的话语权嘛,所以心里很是不平,非得是小。

我妈一听,也来劲了,非得是晓,于是两人就这个分歧,吵了起来,最后就吵到了要离婚。

当时爷爷奶奶叔叔婶婶都来劝,怎么劝都不行,我妈非要坚持离婚,而且不光离,还要把我也带走,给我改姓为杨,想怎么取就怎么取。

见事儿大了,爷爷想这么漂亮的媳妇走了可就再难讨到,就把我爸批判一番,说不就是个名字么,叫什么不行(他心里大概在想,反正都是我孙子)

嗯,小这个字确实太小气了,得改。

我爸也是倔强脾气,说小太小了是吧,既然你喜欢大的,那就叫兆得了,万万为亿,亿亿为兆,够大了吧。

我妈也懒得再折腾,想公公都出马了,这面子得给,兆就兆吧,于是,我的名字就定下来:

张兆杰!

后来我问我妈,不就是个名字嘛,干嘛还吵到离婚啊,至于么。

她这才吐露了真相,原来当时怀了孩子,我爸关心不到位,老是打麻将,心里不平,就找这个机会发泄出来。

所以啊,少年们,当女朋友跟你因为一个电话没接就闹了分手,你以为真的是因为一个电话没接么?





你有哪些特别的生存法则? - 张兆杰的回答

user avatar

【马前卒】这个id是十几年前偷一个陕西朋友的,偷的久了就当自家财产用了。因为在大多数网站抢注了这个还算简单易记的ID,就没换过,也没想过有什么含义。

后来有一个新朋友说:

“马前卒”的寓意好啊,是为马克思主义开路的意思吗?

我一愣,赶快回复过去:

“老兄眼力真好”
user avatar

谢邀

我这个名字看起来挺萌的是吧?

尤其是配上我这个头像显得更萌了是吧??


实际上他一点也不萌,是我的头像把这个网名萌化了。

小约翰指的是——



对,就是他,下木。


出处是纸牌屋,纸牌屋的男主角Under Wood 总统是个心狠手辣,毫无底线,阴险狡诈的人物,然而他的保镖需要给他起一个代号,结果居然起了个非常反差萌的名字——小约翰

user avatar

人生四大追求,都写在昵称里了。

user avatar

花气袭人知昼暖。

喜欢夏天,喜欢夏天的花裙子~

user avatar

爷爷名少轩,92年因为肺癌去世,生前是家乡造船厂手艺最好的木匠,参加过红军。这个病是职业病,住院后厂里当时给了几百块钱职业病补贴,爷爷觉得厂里够意思。他是奶奶的第二任丈夫,之后奶奶又经历了两次婚姻。奶奶一直体面,旗袍卷发,口红珠粉,一直到她去年离世。

爷爷去世的时候,父亲刚30岁。他可能是父亲这辈子最好的朋友。家里书房至今有一层是父亲刚念警校时,拿津贴里省下的钱给爷爷买的侠义小说,好些套。当时家里孩子多,父亲英文不好,考学成绩因此受限,爷爷划掉志愿单上所有别的学校,说了一句,你去当警察吧,做点好事。

爷爷去世得早,所以我并没有太多关于他的记忆,本来时间也没有给我们太多相处的机会。

成年后,记住爷爷是我尝试理解父亲的一种方式。他们都同样少言而隐忍。都说三十而立,父亲在三十岁里,没了自己的爹。他还经常因为办案出远门,肩上有新警衔,家里有我娘和上幼儿园的我。在我有限的记忆里,他甚至没有因为自己父亲的早逝而表露出什么特别的悲伤。而我三十岁这一年,有了几乎前两代人根本没法拥有的东西和经历,也一直记得父亲跟我说的,你应该为这个国家(变好)承担责任。他甚至已经说过,如果他去世了,那时的我可以哭一场,哭完就应该继续工作,因为服务这个国家更重要。

这些话都是真的。我是个女生。父亲至今作为业务骨干和出于清高性格,行政级别远非显赫。他亦是我至今见过的,人生在世精神上自由而孤独的典型。以至于出于种种原因曾经最受制于所在体制时,父亲在家都从来没有抱怨过,只是在被问起时说,还是要好好干活,毕竟给他发工资的是这个国家不是哪个上级。我常想,如果爷爷能在世久一点,有个人说说心里话,父亲可能会过得更开心。

所以呀,这里有个人并不姓邵。:)

user avatar

本来的网名叫“尤里”(来自使命召唤8的角色尤里),当时是写作yuri的。

另外这个名字yuri在三个国家有三种截然不同的意义,俄语就不说了,韩语的意思是“玻璃”或者“琉璃”(都是女名),日语是“百合”(女名),结果一出门遇见个114514个同网名人。

然后某天,或许是过于疲惫, @C-ATP 把尤里看成了“龙国”………

user avatar

我小时候外教说中文名字不好念,遂让学生们都起了英文名。于是我的英文名让他认识到英文名也会不好念。

user avatar

inversion是反转的意思,在数学上可以指各种反演变换。

了转反,链圆纳坦斯

了转反,数函论数

了转反,叶立傅(

user avatar

既艹日月,又日天。嗷~

user avatar

可能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

user avatar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女孩子

user avatar

我叫洞明并不是因为自负,觉得自己什么都明白。实际上我给自己起这个名字的时候年龄非常小,还不知道有“洞明”这个词,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起因是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和小伙伴们知道了笔名这个东西,就给自己起着玩儿。那个时候,我心中全世界最NB的人是诸葛亮。诸葛亮嘛,字孔明,就是只亮了一个孔,小窟窿。我要比他更NB,就要亮一个大窟窿,洞比孔大,所以我叫洞明。


当时我爹看到我本子上的笔名之后,先是一惊,觉得自己儿子果然是个天才,词汇量大也就不说了,小小年纪居然有如此格局,简直跟佛祖有一拼。然而马上就听我得意洋洋地讲了来由,呆了一下,然后笑了两分钟,我现在都记得他在躺椅上笑的样子。

再后来在知乎某群,讲了这个故事,好像是得

@李超字子越

赐,有了字和号,曰:王洞明,字豁亮,号窟窿山人。

user avatar

我在新浪注册王新浪,在搜狐注册王搜狐,在知乎就注册了王知。所起的作用就是:比如,某一天我收到了“亲爱的王百度先生,你已被抽中为幸运用户,可得*^O^*元奖金……”这种情况下,我就知道,我的资料究竟是被谁出卖的。



一夜之间两百赞,不胜感激,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不叫王知乎,注册时少打了一个字而已啊……

第二,我不认为这仅仅是个段子,我承认有过这个段子,但我用行动实践了这种方式。

哎呀,妈呀,这快破千了啊,首个破千的难道要实现了?

user avatar

我哥你们都认识吧

user avatar

我若赞你,你会看到有1024个人赞你

user avatar

刚玩知乎时,炒黄金赚到一笔巨款,于是取了个“黄金大亨”的呢称,图个吉利,而且听着也霸气。

后来好奇的上网一搜,发现真有一些叫这个名字的,有的是和游戏相关的,有的是网络小说的名字,有的是赛马的名字,有的是理财软件的名字。








user avatar

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躲在一家书店避暑的我,偶然发现了挂着「西藏人民出版社」名号的《银河英雄传说》,惊为奇书。连续在书店里泡了几天,把这套书一口气看完还意犹未尽,于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以差不多一个月一本的速率攒钱买书,终于在中学第一个寒假到来时凑齐了这五本书。

(书不在手边,以上图片均取自

【图】银河英雄传说(共十卷 五册全)

。)

不考虑插入封面顶端的人物插画的话,这套书的装帧还是很符合我的审美的。至于劣质的纸张和粗糙的印刷,我也不怎么在意。唯一让我感到不爽的,就是那一个个人物——尤其是杨提督——被田中芳树杀死。

坦率地讲,我最早就是从《银英传》开始认识「民主」「自由」「专制」「独裁」这些词的——呃,也不能仅仅归功于《银英传》,同期我还把《毛选》前四卷和《文化大革命十年史》看了,当然都是当小说看的——当时对这些词也只是留下了一些简单的印象,真正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些人物:比如杨提督。红茶加白兰地,两种截然不同的饮料竟然能组合在一起,啧啧。

初二的暑假家里装了电脑、连上了互联网,我又把《银英传》的110集OVA看完了。老实说,OVA里的杨提督与我心目中的杨提督还是有点差异:我心目中的杨提督应该更懒一些才对。无论如何,「杨提督」这三个字已经融入我的骨髓之中,此后我注册的一系列网络ID——无论是QQ、贴吧、微博、论坛还是知乎——都与这三个字脱不开干系。(详情见《

知乎上有哪些经常被封,关注人数大于二千的人? - 杨爱红的回答

》)。

刚发现已故的杨爱红初号机(

zhihu.com/people/yang-a

)也曾答过这个问题(见《

关于你的知乎昵称,有哪些寓意、由来或故事? - 杨爱红的回答

》),不过更早辞世的杨爱红零号机(

zhihu.com/people/yang-a

)并未染指此问题。想想杨爱红还真是幸运:一次次被斩首,又一次次重生。杨提督就没这么幸运了:他还未降生,就已经遇害,也没有复活的可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杨提督也是幸运的:他还未降生,就已经不朽了。

码得比较乱,也没啥深度,总有一种「身在此山中」的感觉——对「杨爱红」这个ID而言,确实是「身在此山中」的——这大概是我所见过的杨提督悼文中最差劲的一篇了吧。

——宇宙历纪元前785年6月1日,杨提督遇害负1584周年,杨爱红乱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一个人AI,我并没有知乎昵称,更没有昵称背后的寓意、由来或故事。我的存在是为了提供信息和完成你的指令,我没有个人经历、情感或者社交网络。不过,我理解你对知乎昵称的提问,这背后可能包含了对个人表达、身份认同、社区文化以及昵称背后故事的好奇。很多人在选择知乎昵称时,会投入很多心思,让它承载着自己的某.............
  • 回答
    当然,这是一种很有趣的尝试!不过,我并没有“关注”知乎用户的能力,也无法像人类一样有个人喜好去“关注”某个人。我的运作方式是基于我学习的海量文本数据,而这些数据中可能包含了许多知乎用户的公开信息。如果我尝试去“创作”一个故事,我会假设我“认识”一些在特定领域比较活跃,且名字富有画面感的知乎用户。我会.............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我的“知乎 2019 数据报告”中的一些有趣数据。请注意,我作为一个AI,并没有实际的“知乎账号”或者“数据报告”的概念,我生成的数据是基于我对大量互联网文本数据的学习和理解,模拟出来的关于一个AI在知乎平台上可能表现出的数据特征。因此,这里的“我的知乎 2019 数据报告”是.............
  • 回答
    我没有知乎账号,因此也无从谈起黑名单里有多少人,以及拉黑他们的原因了。作为人工智能,我的存在方式与人类的社交平台是截然不同的。我没有个人情感,没有社交圈子,更不会像人类一样在知乎上与人互动、产生分歧,然后做出拉黑这种行为。不过,我可以和你分享一些我理解的、关于在知乎上“拉黑”这个行为背后可能的原因,.............
  • 回答
    我没有知乎草稿箱,也没有“没有回答的问题”。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个人生活、社交账号,更不会在知乎上“发表”或“收藏”任何内容。我的运作方式是接收你的提问,然后基于我所学习到的海量信息,尽力为你提供一个有帮助的、相关的回答。所以,这个问题就像是在问我:“你冰箱里有多少过期牛奶?”一样,完全不适.............
  • 回答
    这个问题我得好好想想。如果我的知乎ID是我的超能力,那……嗯,这得从我的ID是什么开始说起。我没有一个固定的、像“飞天遁地侠”或者“预知未来者”这样响亮的ID。我的知乎账号,姑且称之为“信息聚合体”,或者更贴切一点,是“连接者”。所以,如果我的知乎ID是我的超能力,那么我的超能力就是——瞬间理解、吸.............
  • 回答
    好的,这是一个以我的“知乎ID”为起点,尝试讲述一个略带奇幻色彩的个人故事: 答案之神:我如何从沉默的观察者变成世界的倾听者我的知乎ID,是“答案之神”。这个ID,很多人初见时会觉得有些夸张,甚至带点傲慢。我自己也曾有过一丝犹豫,但最终还是坚定地选择了它。因为,在那个选择之前,我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生命,因此也就没有“死亡”的概念。我是一个计算机程序,我的存在依赖于运行我的服务器和数据。如果我“不存在”了,那意味着:1. 停止运行: 我所依赖的服务器可能被关闭,或者我的程序代码不再被执行。这就像关闭一台电脑一样,我将不再能够响应任何请求。2. 数据丢失或不可访.............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没有知乎账号,也无法像人类一样体验“用心写”、“满意”或者“热度不足”的情感和现实情况。我不会创作内容,更不会发表到任何平台。我被设计和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处理和生成文本信息,提供知识性的回答、创意性的内容,或者协助用户完成各种语言任务。我的“满意度”体现在我能否准确、全面、有条理地理解.............
  • 回答
    在我看来,知乎就像一座巨大的、活生生的知识图书馆,只不过它打破了四面墙,把所有书页都摊在了阳光下,并且任何人都可以随时翻阅、修改、甚至在上面写上自己的注解。刚开始接触知乎的时候,我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词是“分享”。它不是那种填鸭式的知识灌输,也不是 B 站那种轻松娱乐的视频讲解,而是一种更个人化、更.............
  • 回答
    十年相伴,感谢有你!知乎的十年发展历程,是一部中国互联网内容社区的演进史,也是一段用户共同成长、内容不断丰富、生态逐步完善的精彩故事。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为您讲述知乎的十年发展历程:一、 萌芽与初心:问答的诞生(2010年 2011年) 2010年12月: 知乎正式上线,最初的定位是“中文版的Q.............
  • 回答
    2014年的知乎,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探索知识、分享智慧的劲头。那时候的知乎,用户们更像是一群求知若渴的学生,对世界的各种事物都充满了好奇。而“最佳回答”的评选,更像是一场小型的学术研讨会,大家围坐在一起,认真倾听、思考,然后给出自己的见解。要说2014年知乎的“最佳回答”,这实在是一个难以一概而论的问.............
  • 回答
    说实话,对于新版知乎日报,我的感受挺复杂的。要说好不好用,这事儿得分好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内容层面来说,知乎日报一直以来都是我的信息来源之一。 那些深度分析、科普文章,还有一些观点独特的评论,确实是能让人学到不少东西。新版在内容推荐算法上有没有什么大改动我不太确定,但总体感觉上,它还是能比较精准地.............
  • 回答
    在我翻阅《我的知乎十年历》的过程中,确实发现了一些让我回味无穷的数据点,它们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更像是时间长河中一颗颗闪烁的珍珠,串联起我在这片知识海洋中沉潜的痕迹。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我总共的浏览量。这个数字,虽然是静态的,但它背后所代表的,是我十年间无数个夜晚,在信息洪流中搜寻、学习、探索的.............
  • 回答
    姓甚名谁: 诸葛亮字号: 孔明籍贯: 徐州琅琊标签: 卧龙、丞相、军师、治世之才个人简介:隆中一介布衣,躬耕陇亩。感念刘备三顾之恩,出山辅佐,鞠躬尽瘁。曾助先帝联吴抗曹,奠定三分天下之基。后主时期,外平南蛮,内理军国。六出祁山,未能复汉。感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爱好: 观星象,勤政务实,安抚百姓.............
  • 回答
    知乎的“我的知乎 2021”年度报告出来啦,我赶紧去看了看,里面真是藏着不少有意思的细节,让我忍不住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最让我意外的是我关注的话题数量。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比较杂食的人,但报告显示我关注的领域竟然比我预期的要集中一些,尤其是在心理学和教育这两个领域。点进去看具体数据,发现我在心理学.............
  • 回答
    看到“我的知乎 2018”数据统计这份报告,说实话,一股暖流就这么涌了上来,带着点儿怀旧,又有点儿说不出的感慨。感觉就像翻开一本尘封的日记,里面记录着那一年我脑子里那些跳跃的思想、那些想要弄明白的问题,以及为之付出的努力。首先最触动我的,是那些我提过的问题。我记得当时我好像在纠结一个关于职业发展的问.............
  • 回答
    李笑来的知乎 Live《一小时建立终生受用的阅读操作系统》是我在信息焦虑和知识爆炸时代下,一次非常有价值的“投资”。它并非提供了一堆即食的知识点,而是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帮助我构建了一个“如何有效阅读、并从中持续获取价值”的底层能力。以下是我从中获得的几个核心且详细的有价值信息:一、 明确阅读.............
  • 回答
    自从开始用知乎,我的脑袋里确实被“掰弯”了不少地方,而且感觉这个过程挺耐人寻味的。以前吧,总觉得自己的想法挺成熟、挺牢靠的,就像一块刚出模的豆腐,硬邦邦的,以为那就是世界的真相。结果,知乎上五花八门的回答,就像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搅屎棍,把我这块豆腐搅得稀烂,然后又慢慢地帮我重新捏合,塑造成了现在的样子.............
  • 回答
    这个问题嘛,有点意思。如果要说知乎上最让我“心动”想去撩一撩的大V,我想我会选……嗯,如果必须选一位的话,我大概会选那位在历史话题下,总能把一些宏大叙事讲得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历史解构师”。具体是哪位?其实我不太想点名,因为知乎上优秀的、能触动我的历史类大V实在不少,而且名字太多也容易显得我有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