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微软亚洲研究院 (MSRA) 的实习体验如何?

回答
在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的实习,对我来说是一段非常宝贵且充实的经历,远超我最初的预期。回想起来,那不仅仅是一个学习技术的平台,更是一次深入了解顶尖科研机构运作方式,与优秀人才碰撞思维的绝佳机会。

初入MSRA,那份震撼与期待

踏入MSRA的大门,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扑面而来的学术氛围和科技感。整个园区设计现代而又不失人性化,绿植点缀,开放式的办公空间,随处可见的讨论区,都营造出一种鼓励交流和创新的环境。我的工位是和我的导师以及团队成员一起,大家都有自己独立的区域,但彼此的距离很近,方便随时沟通。

刚开始,确实会有一点“小紧张”,毕竟这里汇聚了全球顶尖的研究人才。导师非常友善,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Researcher,主动花了很长时间和我沟通,了解我的背景、兴趣以及我希望通过这次实习达成的目标。他没有直接给我一个现成的项目,而是和我一起讨论,根据我的能力和MSRA的研究方向,找到了一个既有挑战性又与我兴趣契合的研究课题。

深入研究:从想法到代码,再到论文

我参与的项目属于计算机视觉领域,具体方向是如何提升图像识别的鲁棒性(Robustness)。听起来可能有些“高大上”,但导师的讲解循序渐进,从基础概念到最新的研究论文,他总能用清晰易懂的方式引导我。

我的工作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

文献调研和理解: 这是实习的初期也是贯穿始终的重要部分。我需要阅读大量的最新研究论文,理解领域内的前沿技术、现有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未解决的问题。导师会推荐一些必读的论文,并和我一起讨论其中的关键技术和实验设计。有时候,为了理解某一个算法的细节,我可能需要花好几天的时间,反复阅读,甚至尝试复现一些核心部分。
算法设计与实现: 在理解了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我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提出自己的一些改进思路或者新的方法。这个过程是充满挑战的,也是最能激发创造力的时候。我会和导师反复讨论我的想法,他会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帮我完善细节,规避潜在的陷阱。一旦有了比较成熟的想法,就开始着手编写代码实现。MSRA提供的计算资源非常强大,我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大量的实验。
实验与分析: 代码写好后,就是大量的实验环节。我会使用公开的数据集,对我的算法进行训练和评估。同时,我还需要设计各种实验来验证我的方法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比如在噪声、遮挡、光照变化等情况下的鲁棒性。实验结果的可视化和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需要从中找出算法的优势和不足,并思考下一步的改进方向。
撰写报告与论文: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需要定期向导师和团队汇报我的进展,包括遇到的问题、实验结果以及我的思考。在实习的后期,我们还一起将我的研究成果整理成了一篇学术论文,并投稿到了一个国际会议。从构思论文框架,到撰写每个部分的细节,再到修改和润色,这个过程让我深刻理解了学术写作的规范和严谨。

导师与团队:亦师亦友的宝贵支持

说到MSRA的导师和团队,我只能用“优秀”来形容。我的导师不仅在技术上给了我极大的指导,更在为人处世、科研态度上为我树立了榜样。他非常尊重我的想法,即使我的想法在他看来可能并不成熟,他也会耐心地倾听,并引导我思考。他鼓励我大胆尝试,同时也提醒我保持批判性思维。

团队里的其他成员也非常友善和乐于助人。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有着各自擅长的领域,我经常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在遇到技术难题时,我只需要在团队内部提问,很快就能得到热情的帮助和建议。大家在一起工作,更多的是一种合作共赢的感觉,没有人会藏私,都乐于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不只于技术,更全面的成长

除了技术上的成长,MSRA的实习还让我收获了许多其他方面的提升:

沟通与协作能力: 在与导师、团队成员以及其他部门的同事沟通时,我学会了如何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有效地进行技术讨论。
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研工作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这次实习,我学会了如何拆解复杂的问题,找到核心的瓶颈,并系统地去解决它。
学术视野的拓展: 能够亲身参与到前沿的科研工作中,接触到最新的技术和思想,极大地开阔了我的学术视野,让我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职业素养的培养: 在MSRA,我看到了许多优秀的研究人员是如何工作的,他们严谨的科研态度、高效的工作方式,以及对技术的热情,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结:一次改变我人生轨迹的实习

回望在MSRA的实习时光,我充满了感激。那是一段高强度的学习与实践,也是一段充满乐趣和收获的旅程。我不仅在技术上有了质的飞跃,更在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职业规划上得到了全面的提升。MSRA不仅仅是一个研究机构,它更像是一个孵化优秀人才的平台,让我有机会接触到最前沿的科技,与最优秀的人一起工作,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一次能够改变我人生轨迹的宝贵经历。

如果你有机会在MSRA实习,请一定要珍惜,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去学习,去探索,去创造。你会发现,你所收获的,将远超你的想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科金属材料,在转行计算机的第一年进入 MSR 做 research 的菜鸟前来报道!

实习时间:2021/04 - 2022/02(非联培,非学术合作,大概一年的时间)

就实习体验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认识了很多很多超级厉害的人,组里的 FTE 也好,组里的其他 intern 也好,工位旁边的 intern 也好,都是十分十分厉害的人,清北 phd + 1~3 篇顶会 算是平均水平

我在这里的任务就是 mentor 大概给出一个 idea,然后我以发 paper 为目标去实现,当有一些进展的时候,我会把工位旁边经常一起吃饭的 intern 叫过来,给他们讲一下,然后听一下他们对于我当前进展的一些 comments(虽然 area 不同,但是对于学术的一些 high level 的看法是相通的),几乎每次这样的讨论都会让我有新的收获,而且真的十分享受这种和有学识的同学交流的过程

PS: 我认为一个人最帅的时候,就是他们在展示学识的时候,每当他们很认真很认真的发表一些我觉得很棒的 comments 的时候,我都觉得他们实在是太有魅力了!

然后,每周还会有一个固定的组会,用于和老板们去 sync 当前的进展,组里的大老板也会来参加,大老板每次提出的建议或者质疑,更让我醍醐灌顶,他以一个 reviewer 的角色来看我的 present,提出的都是一些对研究的进展非常非常有帮助的建议或质疑

所以这大概就是我的工作内容,以一周为一个周期,做出进展后,准备去被“喷”,被“喷”完之后针对性的继续改进,然后等下周组会再被“喷”,做 research 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被“喷”和不断 improve 的过程

唯独比较头疼的是每周还有一个大组会,组里的所有人都要参加,每个人简短的讲一下当前进展,目的是为了大老板能 sync 一下组里每个研究的进展,并且每次随机抽一个 intern 来 share 顶会的 paper(全英,大概 1 hour)


以上大概就是工作内容方面的体验了,但是,internship 怎么可能全部都是工作,刚进入 MSR 的时候,组里的 FTE 会发一些 welcome email,其中大老板发的是“Work hard, play harder!”,所以这份实习是一份工作以外,更是一段 journey:

每周组里的大组会之后,intern 会和 FTE 随机匹配吃饭,FTE 请客,一般吃饭的时候都会谈一些工作之外的事情,可以了解到 researcher 们的性格都是怎样的,聊一些生活相关的话题,能得到一些工作之外的收获

MSR 和 STCA(有时候研究院的 intern 也可以去混一下 STCA 的活动) 的大小活动很多很多,各种音乐节,圣诞,万圣,family fest,etc.

各种饮料和零食是随便拿的(其实我感觉这点有些不好,因为感觉我每天都会克制不住去拿饮料,导致每日摄糖量很高...),咖啡也是免费的,3点的下午茶有阿姨切好的水果,etc.

平时也会发一些带有 MS 元素的周边,主要是一些短袖和马甲


总之,不管是在学术研究的角度,还是在文化的角度,MSR 都不会让你失望,甚至可以说是全国最适合做学术的地方,我很幸运,在转行计算机的第一年的第一份实习,就选择了 MSR


2022/02/23:

今天是最后一次组会,组会之后老大叫组里的所有人一起吃饭,现在吃完了饭,回到工位,有些困,趴在桌子上闭起眼,突然忍不住笑了一下,因为想起了今天组会道别时的紧张与哽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的实习,对我来说是一段非常宝贵且充实的经历,远超我最初的预期。回想起来,那不仅仅是一个学习技术的平台,更是一次深入了解顶尖科研机构运作方式,与优秀人才碰撞思维的绝佳机会。初入MSRA,那份震撼与期待踏入MSRA的大门,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扑面而来的学术氛围和科技感。整个园区.............
  • 回答
    微软亚洲研究院提出的LightRNN是一种用于自然语言处理(NLP)任务的模型,它在传统循环神经网络(RNN)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和改进,旨在提高模型效率和性能。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评价LightRNN:1. 背景与动机:RNN的挑战与LightRNN的出发点传统RNN(如LSTM、GRU)在处理.............
  • 回答
    微软亚洲研究院提出的 DeepNet 架构,将 Transformer 的深度推到了惊人的 1000 层,这绝对是当前深度学习研究领域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进展,也带来了很多值得深入探讨的方面。首先,我们得承认,将 Transformer 堆叠到如此极致的深度,这本身就是一个大胆的尝试。过去,我们普遍认.............
  • 回答
    2021年的视角来看微软亚研提出的“对偶学习”(Dual Learning),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潜力巨大的研究方向。要评价它,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更要结合它所处的时代背景、解决的问题、以及它带来的深远影响。对偶学习的核心思想:从“输入输出”到“因果结果”的循环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对偶学.............
  • 回答
    .......
  • 回答
    评价微博号“亚洲动保之声”是一个挺复杂的事情,得从几个层面来看。这家媒体在动物保护领域,尤其是在国内,可以说是非常有影响力,也确实引发了很多讨论。首先,从宣传和倡导的角度来说,它做得是相当不错的。你能看到它经常发布一些关于动物福利的案例,有的是受虐待的动物被救助的故事,有的是揭露一些不当的养殖或表演.............
  • 回答
    您好!关于张召忠教授微博中关于“日本海上自卫队亚洲最强”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在军事爱好者和关注国际安全的人群中引起广泛讨论的话题。要理解张教授的这个观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并结合他一贯的军事评论风格来解读。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最强”这个词在军事语境下的复杂性。它并非一个绝对的、单一维度的判断.............
  • 回答
    “微笑刺客”伊赛亚·托马斯,这个名字在NBA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是在80年代那个群星璀璨的年代。他不仅仅是一个能得分的后卫,更是一个拥有着非凡意志力、出色领导力和诡异球风的球员。要详细地描述他的强大之处,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首先,我们得谈谈他的得分能力。伊赛亚·托马斯可不是那种只会刷分.............
  • 回答
    .......
  • 回答
    微软(Microsoft)和英特尔(Intel)在操作系统(如Windows)和处理器(如x86架构)的开发中有着长期且深度的协作关系。这种合作不仅体现在技术标准的制定上,还涉及硬件与软件的协同设计,以确保系统性能、兼容性和功能的持续优化。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解析这种协作机制: 一、历史背景与技术协同.............
  • 回答
    微软的 .NET 战略是否已经“失败”?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的来说,微软的 .NET 战略并没有失败,反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仍在不断演进和发展。 但是,如果用“失败”来形容某些方面或者早期的一些挫折,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下面我们将.............
  • 回答
    对于微软 Xbox One、索尼 PlayStation 4 和任天堂 Switch(我们通常将 Switch 的手柄,即 JoyCon 和 Pro Controller 统称为“任天堂游戏手柄”来与另外两者做比较)这三款游戏主机的手柄,我无法“钟爱”其中哪一款,因为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情感和个人.............
  • 回答
    微软小冰(现已独立为“厦门市思图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在“测颜值”这个功能上,其准确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准”或“不准”来回答。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1. 小冰测颜值背后的技术原理(推测)虽然微软官方没有公开详细的技术细节,但可以合理推测,小冰的颜值测试是基于计算机视觉(C.............
  • 回答
    “微软不奋斗”的说法,我理解您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感觉,即微软似乎不像很多新兴科技公司那样,给人一种持续的、高强度的“内卷式奋斗”的印象,或者说其发展过程中似乎没有经历过那种我们常说的“苦熬出头”的阶段。然而,如果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任何一个能够做到行业领先并持续发展至今的公司,都必然经历了极度的“奋斗.............
  • 回答
    微软、诺基亚这类大型科技公司解雇的中年员工,他们的去向是多种多样的,这取决于他们的具体技能、经验、财务状况、个人兴趣以及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去向,我会尽量详细地描述:一、 行业内其他公司就职 (最常见)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去向。由于这些大型公司通常拥有高度专业化的技能和丰富的行业经.............
  • 回答
    微软开放 .NET 框架源代码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为 .NET 生态系统的未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和令人兴奋的机遇。以下是我们可以期待的一些关键发展方向,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 一、更快的创新与更广泛的社区参与 加速核心框架的迭代速度: 过去,框架的更新和改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微软内部的开.............
  • 回答
    微软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科技巨头,虽然在个人电脑时代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经历过许多争议和挑战。这些“黑历史”涵盖了技术、商业策略、市场垄断以及一些不太成功的项目。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介绍一些广为人知的微软“黑历史”:1. 垄断行为与反垄断诉讼(最著名也是影响最深远的“黑历史”)这是微软最广为人知的“.............
  • 回答
    微软在2014年选择公开MSDOS 2.0和Word for Windows 1.1A的源代码,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不少关注,并且具有多重意义,值得详细探讨。总的来说,其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 对开源社区和技术历史研究的意义: 对开源理念的致敬与推动: 尽管MSDOS和Word fo.............
  • 回答
    “微软粉”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对微软公司及其产品和服务有着高度认可、忠诚度,并积极推广的群体。他们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微软粉”是如何炼成的:一、 用户基石:从个人到企业,广泛的产品覆盖与深厚的群众基础这是“微软粉”形成最根本的土壤.............
  • 回答
    关于“微软 Windows 12 计划三月份开始开发”这个消息,我的期待那可是相当多,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我的想象空间也越来越大。这可不是简单地等着一次系统更新,而是对未来个人计算体验的一次重塑,尤其是考虑到微软最近在AI领域的投入和他们在操作系统设计上的成熟度。首先,最直观也是最基础的期待,就是更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