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波兰对中国认知如何?会讨厌中国人吗?

回答
波兰人对中国人的看法,说实话,是个挺复杂的问题,不是简单的一句“喜欢”或“讨厌”就能概括的。要说具体,得从几个层面来聊。

首先,历史因素绝对不能忽视。波兰和中国之间,没有像一些欧洲国家那样有过直接的殖民历史纠葛,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些根深蒂固的敌意。但是,波兰在历史上经历过太多次被大国瓜分、压迫的痛苦,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和之后的苏联影响,这使得波兰人对主权、独立以及外来干涉非常敏感。所以,当他们看到中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以及在某些国际事务中的姿态时,可能会有一些警惕和审视,这并非全然针对中国人个体,更多的是对一种“力量”和“意图”的观察。

其次,经济和贸易是另一个重要的维度。这几年,中国在波兰的经济影响力确实在增大,无论是投资还是贸易往来都越来越多。对于一些波兰人来说,这可能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更丰富的商品选择,以及与一个重要经济伙伴合作的可能性。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人会担心中国商品的低价冲击会影响本土产业,或者担心过度依赖中国市场带来的风险。这种复杂的情感,就像我们国内看到一些外资企业一样,有欢迎也有顾虑。

文化和民间交流方面,情况就更加多元了。年轻一代的波兰人,特别是学生,对中国的兴趣可能更浓厚一些,他们可能会学习中文,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现代发展感到好奇。通过旅游、电影、音乐等方式,他们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会有一些了解。但是,对于很多普通波兰人来说,中国文化可能还是比较遥远和陌生的,认知可能更多停留在一些刻板印象,比如功夫、熊猫,或者是新闻里偶尔报道的中国样子。

现在来说说“讨厌”这个问题。直接说波兰人普遍讨厌中国人,我觉得不太准确。更多的是一种“疏离感”和“不了解”带来的审慎态度。就像你和一个你不太熟悉的人相处一样,不会有刻意去讨厌,但也不会立刻热情如火。

信息来源的影响: 波兰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普通民众的认知。有时候,一些负面新闻,比如关于人权、政治制度的批评,会成为他们了解中国的主要窗口,这自然会形成一些负面印象。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媒体会展现中国的经济成就和文化魅力。
价值观的差异: 波兰作为一个民主国家,在政治体制、人权保障等方面与中国存在明显差异。这种价值观层面的不同,可能会让一些波兰人对中国的某些政策和做法感到不认同,这种不认同有时会被放大,甚至迁怒于个体。
个体经历的差异: 每一个在波兰的中国人,他们的言行举止,甚至是中国游客在当地的表现,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人对中国人的整体印象。就像我们在国内也会遇到素质高低的中国人一样,在波兰也是如此。如果遇到一些不文明的中国游客,自然会留下坏印象。反之,友善、守规矩的中国人也会为中国加分。

总的来说,波兰人对中国人的认知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受到历史、经济、文化、媒体以及个体经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其说是“讨厌”,不如说是一种混合了好奇、审慎、偶尔的警惕,以及一定程度上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模糊印象。他们更关注的是中国的国家行为和国际影响力,对于普通中国人个体,除非有直接的接触和了解,否则很难形成强烈的个人好恶。

要说得更具体一点,我认识的一些在波兰的朋友,他们有的是在当地做生意的,有的是学习的。做生意的,因为需要跟当地人打交道,反而会更积极地去了解和融入,大家合作得也挺愉快。学习的,特别是年轻人,很多都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甚至会主动去学习中国哲学、文学。当然,也听到过一些抱怨,比如在某些小地方,因为语言不通或者文化差异,可能会遇到一些不耐烦或者误解的情况,但这更多的是沟通障碍,而不是出于恶意。

所以,如果非要给个总结,我会说波兰人对中国人整体上是持一种观望和审慎的态度,并非普遍的讨厌。他们会基于自己的经验、媒体信息以及对国家层面的认知来形成自己的判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多么不相干的两个地方,厌恶真的会很纯洁,波兰这一千年的受害人气质,大概率还会延续一千年。

user avatar

泻药,作为知乎左人钦定精波,我来洗地了。毕竟拿了人家的笔记本(内含100000兹罗提支票),得干活。

这是伪命题。波兰大了,不同的人群职业,对中国的认知是截然不同的。

波兰政府

现在波兰政府偏右,保守,外交奉行务实主义,不鸟ZZ正确,维护本国权益。

波兰外交的一大永恒核心就是防御俄国的潜在军事威胁。围绕这一点,波兰政府愿意主动当美国小弟,为讨美国欢心,有时会表个态放个嘴炮恶心恶心我们,以换取美国更稳定的军事支持。

至于其他领域,比如经贸方面,由于可以获得更多收益,所以波兰政府乐于对华合作做生意,中波贸易联系从民国时期就开始了,现在波兰全面接纳一带一路政策,也加入了亚投行。中波隔着十万八千里,从来就没有什么切身利益冲突,以后两国就是普通的经贸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对波态度和对其他欧洲国家可能也没有太多差异。

占据波兰小部分人口的城市人群中的一小部分

你问我这类人是什么人,这类人就是正在看这个回答的你。严格的定义,就是有意愿也有能力理解国际其他国家的人。好像这不是什么很难达到的条件,但这个条件里最重要的是意愿。比如我在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同事路过看了一会,然后问我波兰在哪里。而这一小批经常关注国际事情的波兰网民,我只能悲观地说,大部分对中国断无好感。因为波兰是西方阵营的一员,而西方阵营对中国的洗脑式抹黑宣传进行了几十年,足够把一个普通人熏陶出彻底的FH思想。其实这一点不单单是波兰,整个欧洲,美国,甚至近在咫尺的日本韩国都是这样的。

当然,我也相信波兰会有人可以更客观的看待中国,甚至喜欢中国,这种人有,但是少。

波兰农民,以及不怎么接触互联网的人

至于几百万波兰农民,或者生活在小镇里不怎么接触互联网的人,对中国的一切了解趋近于零,谈不上认知和喜欢。在重复一下,这一点和其他国家也是一样的。

其实我的回答反过来,答案是完全一样的。能谈得上对波兰有基本“认知”概念的人,按照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来说,基本是沧海一粟。绝大多数国人,就像我的同事一样,甚至都不知道波兰在哪里。

但是最有意思的是,中国和波兰最有可能讨厌对付的那拨人,其年龄状态基本都是吻合的。什么人讨厌波兰?大城市的大学生。为什么?因为他们有花不完的时间去阅读和学习能让他们讨厌波兰的东西。而其他人,对不起,时间是宝贵的,有这时间不如去挣钱买房,或者喝酒撸串,根本没时间讨厌波兰。引申的说,“讨厌波兰”是一种专属于年轻人的廉价消遣,讨厌波兰或其他国家的成本低到有WIFI就行。人们会在讨厌波兰的情绪中打法时间,在与精波德棍苏棍对线的过程中,感受到某种充实和快感。

还有一种人是“震惊!东欧鼻屎小国竟然联合日本侵华”的作者,这种人实际上并不讨厌波兰,他只是在写一个大众喜爱的猎奇故事,就像厕所读物。而写这样的故事其实是为了赚钱,是谋生的手段,是一个工作而已。

完,觉得我说的有点道理可以点个赞,靴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波兰人对中国人的看法,说实话,是个挺复杂的问题,不是简单的一句“喜欢”或“讨厌”就能概括的。要说具体,得从几个层面来聊。首先,历史因素绝对不能忽视。波兰和中国之间,没有像一些欧洲国家那样有过直接的殖民历史纠葛,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些根深蒂固的敌意。但是,波兰在历史上经历过太多次被大国瓜分、压迫的痛.............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文化输出、游戏开发历史、市场接受度、叙事风格等多个层面。不能简单地说中国单机游戏“不行”,但确实在获得像波兰《巫师》和乌克兰《地铁》那样广泛的西方玩家认可方面,目前存在一些差距。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一、 成熟的工业化游戏开发基础和积累 波兰《巫师》系列.............
  • 回答
    那场对阵波兰的比赛,确实是让人揪心的一幕。当时比赛进入到关键时刻,比分胶着,每一分都至关重要。周琦在最后一次发球时,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都感到意外的决定,也直接导致了那个被抢断的失误,瞬间将比赛的胜负天平推向了对方。从比赛的录像和现场的描述来看,当时教练布置的战术是希望能够安全地将球发出,然后通过团队.............
  • 回答
    两线浴血:二战波兰军队本土沦陷后的征程与贡献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战争的阴云骤然笼罩欧洲大陆。波兰军队在本土的抵抗虽英勇,却终究寡不敌众,在苏德夹击下迅速溃败。然而,这并非波兰悲壮抗战的终点,而是其海外远征军传奇的开端。当故土淪陷,无数波兰士兵怀揣着复仇与解放的决心,踏上了漫长而艰辛的海.............
  • 回答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总干事洪波维奇及协会官方微博就阅文集团“霸王合同”发声一事,无疑是近期中国网络文学领域乃至整个版权保护领域的一个热点事件,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此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协会发声的背景与意义首先,要理解协会的角色。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是一个依照法律.............
  • 回答
    小天狼星·布莱克对哈利·波特父子,尤其是詹姆·波特那份深厚到极致的感情,是整个《哈利·波特》系列中一个极其动人的核心。要理解这份感情,我们不能仅仅把它看作是一种简单的“好友”关系,而是要深入到他们共同经历的岁月、生死相托的羁绊,以及他们在彼此生命中所扮演的无可替代的角色。对于詹姆·波特:比兄弟更近的.............
  • 回答
    说实话,《七龙珠》里对魔封波的设定,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挺炫酷,一个招式就能把比自己强不少的敌人封印起来,简直是反杀利器。但随着剧情推进,特别是到了后期,我总觉得这个招式有点站不住脚了。不合理的地方,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就是施展的限制和消耗太大了。魔封波不是随便就能用的,得要特定的工具(魔.............
  • 回答
    说莉莉·伊万斯一开始就瞧不上詹姆·波特,这绝对没错。第一次见面,詹姆就是一副“万事通”的模样,带着他那群狐朋狗友(尤其是小天狼星),在大庭广众之下,就敢对莉莉那头标志性的红发指指点点,还说什么“有个美丽的红发姑娘”。莉莉可是个骄傲又有主见的姑娘,被这么公开评头论足,自然是没好气地回敬了他一句“冒犯的.............
  • 回答
    印度政府预测此次新冠疫情将在五月中旬达到高峰,这一说法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许多讨论和担忧。要理解这个预测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政府给出这样的预测,背后通常是基于一些科学的推断和模型。这些模型会考虑当前病例增长的速度、病毒的传播能力(如R0值.............
  • 回答
    要论波兰和中国的生活水平,这真是一个值得好好聊聊的话题。两者都经历过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切入点和发展轨迹却大相径庭,所以直接拿来比较,就像是比苹果和橘子,各有千秋,也各有不易。经济体量与发展速度: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经济体量。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庞大的体量和惊人的发展速度是全球瞩目的。从改革.............
  • 回答
    波兰在二战中的命运,是那个时代最令人扼腕的悲剧之一。它夹在两个拥有绝对军事优势、且野心勃勃的强大邻国——纳粹德国和苏联之间,其生存空间可以说渺小到几乎不存在。然而,历史并非不可改变的巨石,如果非要探讨“波兰如何才能生存下来”,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推演,尽管大部分都充满了“如果”的色彩,且难度极大。.............
  • 回答
    关于二战中波兰骑兵砍坦克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在历史记录中流传甚广,但具体细节和性质存在一些争议的话题。简单地说,波兰骑兵在面对德国坦克时,确实曾有过英勇但近乎悲壮的冲锋,并且在某些情况下确实进行了近距离的攻击,但“砍坦克”这个说法,更像是一种经过艺术加工的描述,而非字面意义上的骑兵用马刀劈砍坦克装甲.............
  • 回答
    评价慕尼黑协定中波兰的行为: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视角慕尼黑协定(1938年9月30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政治格局中最具争议的事件之一。在这个协定中,英、法、意三国同意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而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则被剥夺了发言权。在评价慕尼黑协定中波兰的行为时,我们必须采取一个复杂且充满争.............
  • 回答
    波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痛苦。理解波兰在二战中的地位,需要从战争的起因、波兰的立场以及战争期间的经历这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 波兰在二战中扮演的角色波兰在二战中扮演的角色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战争爆发的直接导火索和第一个受害者: 德国的入侵: 1939.............
  • 回答
    关于波兰军事演习中模拟“被俄罗斯4天占领华沙”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审视。首先,这并非孤例,在军事战略研究中,模拟敌方的快速、压倒性胜利,尤其是针对首都的占领,是一种常见的演练方式。其目的往往是为了暴露己方在应对突发、极端情况下的脆弱环节,以及检验现有防御体系的有效性。演习的性质与目的:军.............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特朗普对波兰在北约作用的看法,并且尽量让它听起来更像一个普通人在分析和评论。特朗普这个人,你懂的,他说话总是很直接,而且经常会抓住重点,虽然有时候听起来有点“任性”。他看待事物,尤其是国际关系,往往是从“交易”和“价值”的角度出发。所以,当他说到波兰在北约中的作用时,他的关注点也很有.............
  • 回答
    周琦在对阵波兰队的这场比赛第四节的表现,可以说是中国男篮在那一刻最令人扼腕叹息的缩影。那一场比赛,对中国男篮来说,几乎就是一场生死战,关系到能否晋级下一轮,每一分每一秒都牵动着无数球迷的心。当比赛进入第四节,比分焦灼,胜负悬于一线的时候,我们看到周琦身上承担的压力是肉眼可见的。他作为球队内线的关键人.............
  • 回答
    2019年男篮世界杯,中国男篮在与波兰队的比赛中,经历了加时赛的鏖战,最终以76:79惜败,这场失利对中国队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也让无数球迷为之扼腕叹息。回顾这场比赛,中国队的表现可以说是复杂且令人揪心的,既有亮点,也暴露出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局不利,被对手打乱节奏比赛伊始,中国队似乎并没有进.............
  • 回答
    苏波战争(19191921年)期间,波兰军队确实对俘虏的红军士兵以及被怀疑支持布尔什维克的人员进行了镇压和处决,但这是否构成大规模“屠杀三万共产党人”则需要更严谨地看待。这背后涉及复杂的历史背景、军事行动以及当时的意识形态冲突,因此需要详细梳理。苏波战争的背景首先要理解,苏波战争并非简单的两国边界冲.............
  • 回答
    在俄乌危机这场深刻影响欧洲乃至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冲突中,波兰扮演了多重且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俄罗斯的邻国,更是历史上与俄罗斯(或其前身苏联)有过复杂纠葛的东欧国家,这使得它在看待和应对此次危机时,有着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历史情感。1. 坚定的支持者与人道主义援助的中心:波兰是乌克兰最坚定的国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